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8285476
◎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改变世界格局的国家。一本书看懂德国如何从先天不足一跃而成世界实力强国。
◎全新翻译,新增10568字注释,译文更专业,更通俗。
◎内容更精彩:文前精选彩插,再现历史时刻,让历史更有颜色。
◎赠送《历史的轨迹》手册,一张图展示德国的历史进程。
◎更精美:雅致装帧,硬壳精装,收藏或者馈赠佳友的好选择。
?
一个曾两次发动了世界大战的国家,是如何从先天不足成为实力强国的?
《德国简史》是美国历史学家玛丽?普拉特?帕米利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分为20章,从印欧迁移、日耳曼民族等一直到德意志帝国的建立,还包括查理曼大帝、亨利四世、路易十四等德国有名的统治者,以时间为线索,讲述德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作者用擅长的手法,用具体的历史事件将德国的大历史串联起来,并融入作者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全面了解德国。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通俗易懂,趣味性强。青年译者用更适合现在读者的语言全新翻译,新增几千字注释。所有章节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翻开任一页都能开始阅读。让读者可以像读小说一样读历史。想要了解现在的德国,就要读一读《德国简史》。
章
印欧移民 001
雅利安种族分支进入欧洲种族 002
日耳曼民族 003
第二章
赫尔曼 005
瓦卢斯战败 006
古代日耳曼人的特点 008
第三章
社会环境 009
政体 010
罗马的哥特人 011
日耳曼种族遍布欧洲大陆 012
不列颠的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 013
第四章
乌尔菲拉 015
匈奴入侵 016
罗马帝国的消亡 017
东罗马帝国 018
教会权力的增长 019
查理大帝 020
法兰西和德意志分离 021
封建制度 021
第五章
早期形势 023
匈牙利人的入侵 023
骑士制度 024
教皇与皇帝敌对 025
亨利四世 026
卡诺莎之行 027
霍亨斯陶芬王朝之始 028
韦尔夫和魏布林根 029
腓特烈一世巴巴罗萨 031
第六章
帝国软弱的根源 033
大空位期 034
《尼伯龙根之歌》 035
汉萨同盟 035
行业公会 036
第七章
社会环境 038
瑞士追求独立 039
文化启蒙 040
金玺诏书 040
胡斯战争 041
一个霍亨索伦家族成员接受勃兰登堡领土作为抵押品 042
火药的发现 043
腓特烈三世统治下的社会环境 043
印刷术的发明 044
第八章
欧洲总体形势 047
发展中的中央集权趋势 048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 049
新的世界 049
西班牙崛起 050
伊莎贝拉女王 051
查理五世 052
第九章
弗朗西斯一世、亨利八世和查理四世之间的三方博弈 053
教皇利奥十世 056
马丁•路德 057
沃尔姆斯议会 058
农民战争 059
《奥格斯堡信纲》 060
查理五世受挫 060
新信仰的分裂及加尔文主义 061
施马尔卡尔登联盟 062
查理五世退位 063
菲利普二世及查理五世之死 064
斐迪南一世、特伦托会议及耶稣会 064
第十章
新旧教的斗争 066
徒劳的等待 067
文艺复兴——音乐、艺术和文学的新生 068
思想觉醒 069
三十年战争开始 070
华伦斯坦 071
古斯塔夫•阿道夫 072
黎塞留 074
华伦斯坦之死 074
领土的划分 075
第十一章
罗马-日耳曼帝国的消亡 077
欧洲形势 078
路易十四 078
民族精神衰退及勃兰登堡崛起 079
联合反对路易十四 080
在腓特烈一世统治下勃兰登堡成为普鲁士 081
与英格兰结盟 082
领土变化 083
查理十二世和彼得大帝 083
腓特烈•威廉一世 084
混乱时期的思潮 086
德国思辨哲学的诞生 087
第十二章
腓特烈大帝 088
冯•凯特的死刑 089
腓特烈在波茨坦 090
腓特烈二世,普鲁士国王,玛利亚•特蕾莎女皇 090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091
两位统治者的个人特点 092
腓特烈成为“大帝” 093
伏尔泰的影响 094
思想的发展与本土文学的诞生 096
伏尔泰在腓特烈的皇宫 097
皇帝和诗人近距离接触后的变化 097
第十三章
英法在美洲
章 印欧移民
在建筑过程中,地基的建设既不赏心悦目,也不会别具趣味,但是却不可或缺。无论一座多么精美的建筑物,都需要坐落在粗糙的基石上。如果能在草图中同时展示出尖塔、城垛和彩绘玻璃窗,那无疑能让人更加满意,然而只有坐落在西班牙的城堡才能实现这一点。
如果我们要了解今天的德国,就必须要了解其历史的缩影,并仔细观察它在漫长岁月中的曲折经历。
德意志民族具有古老的血统,是真正的雅利安人后裔,其祖先根源不断上溯,可追溯到亚洲的中心,再往前,则因年代久远,消失在远古的迷雾中。
雅利安人的发源地笼罩在神秘之中,驱使他们一波又一波迁入欧洲的原因我们也知之甚少。但我们明确地知道,在大约公元前一千多年,当后一波人潮布及东欧或俄罗斯时,这片大陆已经被完全淹没。
在雅利安人到来之前,和今天一样,莱茵河日夜流淌,阿尔卑斯山的白色峰峦直入云霄,多瑙河、隆河奔流入海。这里难道是一片无人居住的美丽荒野,在默默等待着得天独厚的亚洲人来占有它吗?当然不是!这里曾经有过人类。当然,如果现代研究和探索所发现的这个物种可以被称之为人类的话。只是在近30年里,我们才了解到了关于这些史前人类的一切,现在已经能大致准确地描述他们了。他们拥有野兽一样的外表,并像野兽一样生活,居住在洞穴里。然而,一种更高级的人性本能驱使他们用鸟和鱼的雕刻装饰洞穴。有一点可以确定,其大脑并不能完成简单的文明所必需的思维过程,生命之于他们,或许还只是一种强烈的食欲和残忍的本能。这就是雅利安人踏出希腊和意大利到达这片神秘土地时所遇到的物种。
这一可怕种族的灭绝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的同化,必然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残酷冲突。不难想象,这里将会产生像五百年来恐怖地统治着欧洲的北方野蛮人一样的人类,这些无所畏惧、凶猛可怕的人,却具有敏锐的文明本能——潜伏的雅利安细菌,一旦接触到一个优秀的种族时,就能迅速繁衍。
雅利安种族分支进入欧洲种族
早的印欧移民应该到达了希腊和意大利,在那里奠定了世界文明的根基。第二批移民可能踏入了西欧和不列颠群岛。经过许多世纪后,他们蔓延到大陆中部。后,也是相对较近的一次,他们到达欧洲大陆的东部。
因此,到公元前4世纪,雅利安民族的三大分支占据了欧洲的希腊北部和意大利地区,他们是西部的凯尔特人、中部的日耳曼人、东部的斯拉夫人。这些大分支又分化出了新的小分支或部落。
如果将其描述成一个家谱,雅利安人是缔造者,是家里的父亲;斯拉夫人、日耳曼人和凯尔特人是三个儿子。高卢人和大不列颠人是凯尔特人的儿子,撒克逊人、盎格鲁人、赫尔维西亚人等是日耳曼人的儿子,他们都相当于雅利安人的孙辈。如果进一步延伸,我们可以猜想,有一些更年长的孩子,很久以前就离开了家族,定居在里海和地中海沿岸:米堤亚、波斯、希腊、罗马;虽然他们看上去与公元前4世纪占据欧洲的野蛮弟弟们几乎没什么亲缘关系,但他们的确来自同一个发源地,拥有共同的祖先。
我们现在要讲的是雅利安家族的日耳曼支系,他们和他们的兄弟凯尔特人之间隔着莱茵河。
日耳曼民族
直到公元前330年左右,希腊航海家皮西亚斯 从波罗的海返航回家,讲述了他所遭遇的哥特人(古代日尔曼民族的一支)的可怕故事,希腊人和罗马人才意识到日耳曼人的存在。大约公元前1世纪,意大利人已经能够自己判断故事的准确性了。那时,哥特人被海上的入侵者驱离家园后,洪流般涌入意大利北部诱人的葡萄园。哥特人身材高大,黄发蓝眸,眼神凶狠,人们视其为异类,纷纷惊慌失措地逃走,使得哥特人可以留下来悠闲地享受葡萄园的盛宴!
对这些可怕的异类的描述传到了罗马,人们很快就知道了他们穿着铁胸甲,戴着冠以野兽头颅的头盔,手持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白色盾牌,他们中可怕的是身着白色亚麻袍子的女巫,她用人来祭神。
但是,人祭并没有抵挡住伟大的执政官马略 率领的罗马大军的反击。笨拙的哥特人并非技艺高强的罗马人的对手,公元前102年,侵略者被消灭在艾克斯附近的平原上。女人们在绝望中先杀了她们的孩子,然后自杀。只有少数人作为马略取得胜利返回罗马时的俘虏而存活下来。这是日耳曼人次出现在罗马,他们后一次出现是在500年后,那时的形势已大为不同。
第二章 赫尔曼
在次入侵时,德意志种族被划分为不同的部落,大部分时间,这些部落都处于激烈的冲突之中。其中一个叫作切鲁西(Cherusci)的部落占据了现今汉诺威市(Hanover,德国城市)的南部地区。他们的首领赫尔曼年轻时作为人质被带到罗马,并在那里接受过教育。
赫尔曼是个梦想统一德意志的人。当耶稣在巴勒斯坦逐渐成长为少年时,这位赫尔曼在罗马学习拉丁语和罗马历史。他在阅读的同时也在思考,发现罗马人通过联合而获得了如此巨大的力量。如果他的人民团结起来,作为一个国家矗立于世界,难道不会因此也变得伟大吗?这些罗马人贪图享乐,且品行不端。而他那些远在荒凉故乡的日耳曼族人,却充满了纯真和正直。他们不会嘲笑弱小,他们粗野却真诚,爱将父母和孩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统一德意志的想法,占据了赫尔曼的大脑。他决定倾其一生来实现这一目标。于是,他返回故土,以兄弟手足的深厚情谊和激情澎湃的家国情怀,激励他的同胞、他的种族。
伟大的罗马将军尤利乌斯•恺撒 时任高卢总督,他正一只眼睛眺望着不列颠,另一只眼睛凝视着德意志,步步为营,逐步将整个欧洲纳入罗马的麾下。
瓦卢斯战败
奥古斯都 把征服顽固的日耳曼人的任务交给了瓦卢斯 将军。公元9年,瓦卢斯率领大军深入德国。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瓦卢斯依靠在罗马认识的朋友赫尔曼作为他的向导和顾问,这位年轻的将军对自己的征服计划和战略部署信心十足。
瓦卢斯将军和他全副武装的大军毫无防备地行进着,仿佛假日远足一般,而赫尔曼却带领他们径直走进了条顿堡森林(Teutoberger Forest)的要塞中。
军队被困在茂密的森林里,四周沼泽遍布,地面上除了湿滑的泥淖外没有半点道路。这时,雷鸣般的呐喊声响彻云霄,野蛮人从四面八方涌来。侥幸躲过箭雨的将士,却陷入了泥泞的沼泽之中。对落入圈套中的精锐军团来说,逃跑才是当务之急,哪还有什么取胜可言?终,只有数人得以逃脱返回,向人们讲述这可怕的经历。而瓦卢斯将军无法承受这奇耻大辱,拔剑自刎。
奥古斯都大帝身披丧服,胡子拉碴,蓬头垢面。他痛苦地嘶喊着:“瓦卢斯啊瓦卢斯,把我的军团还给我!”
然而,像对待其他许多悲情英雄一样,赫尔曼想要引领的人民,却并不理解他。他遏止了罗马征服德国的脚步,可他又得到了什么回报呢?他的人民无法理解他的民族统一梦想。“难道我们要和我们的敌人辛布里人 和苏维比人 做朋友吗?”他们怀疑赫尔曼的动机,并设计整垮了他。德国历史上个英雄人物被自己人暗杀了,年仅37岁。他挚爱的妻子图丝涅尔达和他的孩子则被作为战利品送到了罗马。
四个世纪后,我们的撒克逊人祖先,在不列颠群岛传唱着“战神”“大统帅”的赞美诗歌,这个“大统帅”就是“德国拯救者”赫尔曼,他虽然没能统一德意志民族,但他阻止了罗马人对他们的征服和奴役。数个世纪后,他的统一梦想才得以实现。
古代日耳曼人的特点
那么,1 900多年前,赫尔曼所寄予厚望的这些古德意志人是什么样的呢?
他们是异教的野蛮人,没有一丝文明的曙光照耀他们身处的昏暗。他们没有艺术,没有文学,甚至连一个字母都没有。他们凶猛又残忍,但他们的心灵单纯而质朴。他们勇敢、诚实、热情、浪漫,生而正直,并且对未知世界的神秘之处满怀热忱。他们热爱战争和狩猎,家庭和亲情的纽带牢固持久,宗教信仰超越一切,至高无上。
像他们的亲戚斯堪的纳维亚人一样,他们在神圣的树林中祭拜他们古老的祖先雅利安人的神,向沃坦 和雷神多纳尔(索尔)献祭。他们以雷神之名命名了星期四(Thursday、Thorsday或Donners-tag)。他们以另一位女神芙蕾雅 的名字命名了星期五(Friday或Frei-tag),以示敬意。身着长袍的女祭司从鸟儿的飞行或者野马的叫声中解读上苍的启示,以此来判决人们的命运,此外,她还主持可怕的活人祭祀。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