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810760
在很大程度上,文旅产业和文旅投资的互动和彼此促进,将是本土文化产业集团崛起、兴盛的一个大好时机。
本书主要从文化产业对本企业的一个特殊优势、对企业经济追求创意驱动的可持续增长给出了很好的阐述,体现了文创是企业*融合发展优势的特点。特别是“文化 ”模式的更进一步丰富创意的产生,对文化产业的任何一项投资,都应着重关注体验的建构,这种模式必将以创意驱动可持续的增长引领企业走向更辉煌的未来。
章 一次投资三辈子受益
酷的体验才是未来财富之源 / 2
可持续才是好产业 / 7
大文创的生命力和源泉 / 13
突破物理产品的需求黄昏 / 21
无中生有是创意经济的本质 / 28
无限叠加的资本游戏 / 35
被忽视的、被边缘的却代表未来 / 42
企业大文创产业是个“终结性战场” / 46
第二章 文化是个催化剂
文化碎片变成文化品牌 / 52
城市文旅综合体 / 56
文化事件品牌的打造 / 62
大文创管理是台超级发动机 / 67
文化催化效应和社会繁荣 / 71
IP资产,星火可以燎原 / 75
第三章 玩转文化魔方
文化不动产管理 / 82
引入工业化管理模式 / 89
扁平管理和金字塔管理 / 95
用激励机制推动文化创新 / 100
中国文产之路:借鉴、创新和全球化 / 104
第四章 向快餐金融道个别
科技投资向左,文化投资向右 / 108
蓝图大成本,复制小成本 / 112
文产曲线模型 / 115
“文化 ”模式 / 118
政府观念支撑:两种视角看文产 / 121
文化城市内生资本理论 / 127
第五章 文化是化学,不是物理
实体 文化是一种化学变化 / 136
政府小资助,社会大收益 / 139
大文创产业链平台 / 143
从产权到资产,从资产到资本 / 145
大文创衍生链:多角升值的内在机制 / 150
第六章 以人为本,以市场为本
文化产品需要扔进市场去检验 / 158
激活产业需要创意家 / 162
以人为本实现创意驱动 / 166
创新者的回报必须合理 / 168
快乐即生产力 / 170
参考文献 / 173
追寻创意驱动的可持续增长
可持续增长是很多企业和地区经济发展所追求的发展目标。其实,从经济学角度来进行逻辑分析,可持续增长是有前提条件的。
全球经济的发展需要很多产业要素进行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产业的组织要素是位的,产业要素都是散落的资源,谁来将这些散落的资源组织起来,谁就能成为赢家。事实上,无论是文创产业,还是其他工业产业,都有这样的一个内在的规律。
“聚合资源,发挥效能”,这是任何企业的内在运作逻辑,大文创产业也不例外。
文化其实都体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沉淀在千年的文史作品里。从文化到产品,这个过程需要有创意的连接。文化无处不在,任何地区都有一些历史故事和人文遗存,如何将这些变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则需要进行完整的创意投入。文化是虚空的抽象之物,它需要经过创意的奇思妙想,变成可以体验的物件或形式,让文化不再抽象。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创就是“让文化从形而上抽象事物变成形而下的具象事物的过程”。现实中的作品,不管是图书、建筑,还是戏剧等,都是大文创产业运作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作品也就有了自己的文化基因,而人们通过阅读和体验这些作品就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文化特质。而这恰恰是创意连接的结果。
一个友人跟我说,要了解中国乡村的百年历史,建议我再去阅读一遍《白鹿原》,如果去关中的话,也要再读这本书。友人说,“读了书,你再去,你就会对关中很有感觉”。
我个人觉得,文学作品虽然不能够代表现实,但它确实是来源于对现实的深入观察与思考,能够展现出人性,因而感人肺腑,启人深思。我知道一流的企业家和政治家一般很少读经济类的书,也不会去读一些寻常的管理类书籍。例如,任正非是很喜欢读书的,但他读谁的书呢?一般都会读文学家的作品,因为在作品里,有更加深入的人性认知。如果你感觉一流创作者创作的是虚空的作品,那么你就错了。其实,在这些所谓的“虚空”的作品中,其内涵比我们看到的现实还真实。
《白鹿原》作者陈忠实先生说,他在写作《白鹿原》的时候,是一个“从生活体验到生命体验”的升华过程。这部小说的创作周期长达6年时间,这从一个侧面有力地说明了文化作品都需要经过时间的锤炼,而在此过程中,作者用一个故事讲述了中国乡村的千百年的情态,同时作者自己的精神世界也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升华了。
白鹿原上白鹿村,白家和鹿家两大家族三代人的恩怨和纷争,纠葛持续了半个世纪。这种纷争对于久居乡村的人,应该非常熟悉。乡土文化中,乡村大户之间的你争我夺,早已贯穿了千年历史。从文化产业的核心驱动模式来思考这部作品,陈忠实先生就是一个站在文化源头上的创意者,从关中这片承载历史文化的土地来说,故事和地理之间已经深切地产生了关联,并且逐步渗透到人们的记忆和精神里。
一流文化作品在向读者传达的过程,也就构成了体验经济的传递过程。创作可能是一个人的事情,但是传递的过程,却可能就是一个社会文化工程了。从这一点上来看,《白鹿原》在后来的衍生扩展过程中,逐步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电视剧、话剧、舞台剧。在关中的乡土里,还被改编成了秦腔。实体拍摄场景地又成为当地的旅游地,成为文化景观。而这种增长模式,其实就是典型的创意驱动的可持续增长模式。而从文创的角度来说,《白鹿原》与关中经济的结合,目前来看不应该是到了一个终点,而应该是刚刚开始,因为关中有机会通过这样一部作品为几代人创造共同的记忆,将一段历史文学变成地区名片。因此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个伟大的创意到底能够带来多大的经济价值,可能无法用一个算盘算得清。
正是因为创意是文化产业中关键而重要的因素,文化产业又被称为文化创意产业。这一产业能带动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主要应该归功于文化产业中丰富的创意和创新活动,可以说是创意驱动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这实际上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和规则。
聪明的投资机构,对处于源头的创意作品展开争夺,这是未来商业竞争的新战场。占有知识产权,也就占据了通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创意和创新本身是自我促进、不断上升的。创意和创新带来了智能社会和移动互联网社会,由此又带来了文化产业的业态改变,产生可持续的增长。如果说芯片是高科技工业的关键要素,那么创意作品的知识产权,就有类似于芯片的效能,在文化推动的发展模式中,将起到关键作用。
如果说从文化到产品需要有创意连接是一种基本理念,那么“为文旅小镇找魂”就是我写作这本书的内在动力,而这个愿望则是我们这一代文创人的社会责任所在。担起这种责任,其实内心是抱有“为往圣继绝学”的心态的,尽管作为一个文化传承者还需要继续用功努力,但这种对于本土文化的热爱,是我做事的内在动力。当然,这种内在动力还是来源于现实。当我走入一些乡村和城市,和当地人进行深入攀谈,让我感到非常痛心的事情就是,在社会大变革的年代里,千年变局的历史转折点时期,那些地方发生的故事,竟然没有人去做记录。这些故事就这样变成云烟,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我认为,从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模式来看,一个小镇和小城必须创造出自己的文化独特性,才能够获得发展能力。
事实上,乡土中那些一般人看不上的事情,其实蕴藏着真正可持续的金矿,蕴藏着无尽的财富。文创人就是善于在这种环境中去找到有趣的东西。著名作家王小波有一句话值得我们做事时借鉴,他说:“我看到一个无趣的世界,但是有趣在混沌中存在。我要做的就是把它讲出来。”以文旅小镇为例,国内很多小镇在硬件上也是下足了功夫,建筑做得古色古香,但还是违背了一个规律,就是没有把真正“有趣”的价值挖掘出来。
按照大文创管理模式的思维,小镇是人格化的小镇,人是经过文化熏陶的人。我提倡的“企业大文创管理模式”更像是一个社会工程,而不是一件单纯赚钱的事情。
移动互联网打破了人员办公固定地域的工作方式,使上班的人可以随时方便地与人进行沟通、合作,科技的发展为办公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也为文创产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文旅小镇凭借其生态环境和文化氛围,可以吸引很多城市人前来,在这里边度假边办公或创业等。文旅小镇可以汇聚散落的人文资源,形成文化聚集区域,在区域之中叠加文化内容和艺术内容;同时打造新的人居环境,让一流人才能够留下发展,或者让区域资源跟一流的人才事业之间产生深度的关联等。其实,这样的思考,旨在强调人与环境的融合,而这恰恰是大文创管理模式的出发点,因为人文环境和人的融合度,在未来就是核心竞争力。
那么,从具体的规划层面来说,文旅小镇的起点到底是什么?按照传统的定义,文旅小镇的基础设施除承担基本的购物、吃饭、住宿功能之外,还需有更强的体验、休闲、展示、互动等功能。在提供办公条件之外,还要提供文化价值、健康价值、旅游价值等,这样才能留得住消费者,并引起进一步的消费。这都是需要借助创意实现的,并体现出发展的可持续性。这里也凸显出文化产业的复合性质,将休闲、文化、商业、工作、旅游、地产等囊括一体,形成一个丰富多彩、充满创意的系统。这些都是些硬件系统,我们如果翻开任何一本文创发展类的书,说的都是这些。但如果不从人文的角度进行社会化的管理,即基于大文创的创新管理,大部分的产业投资到后都达不到预期效果。
无论什么发展模式,都不是普适的,但是从人文的角度来挖掘,这个起点是不会错的。在人文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差异性,比如上海石库门的文化存留,挖掘出来的是近代中西碰撞的历史文化,人在这个区域里体验的就是这个文化。沿着自己的特色发展出来的文化价值,必然是个性化的。
创意不断叠加的过程,首先需要有一批记录者,将人文的价值点记录下来。在这方面,真的要学习一下欧美的一些家族。在考察欧美的一些家族之后我发现,他们可以从自己的家庭书房里拿出19世纪祖辈的笔记和日记。翻开以后,跟我们共享家族的历史,这里记录着他们祖辈的心得和情感,这些都是素材,也是创意的起点。
人文素材是创意的源泉,创意和创新带来发展,进一步的发展又要求更多的创意和创新。这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线。文化产业的机会不在于模仿和跟风,而在于回归本土地域文化创意。这一复合型的大文创产业,将成为“互联网 ”之后的经济发展趋势,并形成席卷全球的局面。
有了创意这个起点,还要进行创新管理。企业大文创创新管理,倡导的是地域文化发展一盘棋的策略得以落实。这就意味着,单一的文化产品将以复合型产品的形式向市场呈现,得到消费者的认同;这也意味着,将文化“碎片”整合成文化资产,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突破过去“碎片”式经营的桎梏。
这种以文化为龙头的大文创创新管理模式,将会被越来越多的龙头文化企业和城市所接纳。在一个多元、复合的系统内,容易产生出创意和创新。文化产业似乎鲜明地表现了这一点,这就是“文化 ”模式的跨界融合。文化产业的复合型特征,决定了其与各类产业的关联性,这就意味着文化产业是经济中融合发展优势的产业,由此而酝酿出大量的创新和创意,保证产业的可持续增长,也带动整个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
具体来说,“文化 ”模式下的文化产业复合型优势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中国迫切需要发展绿色、环保的文化产业,实现创意驱动的可持续增长。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将带动绿色低碳和创新驱动的产业转型升级,使传统的产业走向中高端,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社会整体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二,文化产业的复合型优势和相应的增长动力,还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辐射效应,这种辐射效应既是跨产业的,也是跨地域的。文化产业是复合性产业,其“文化 ”模式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因此,文化产业的成长,给城市消费市场带来强劲的驱动力,不断地形成持续消费热点,这也对促进就业产生积极推动。“文化 ”模式的融合作用,还使文化产业对传统产业的结构升级和调整带来推动作用,并以自身的发展调节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之间的关系,持续地在传统服务业中衍生出新的分支部门,促成传统服务业的转型和升级。第三,这种“文化 ”模式,将创意和创新融入各个产业之中,还将持续地产生新的发展热点。文化产业还是一个重体验的产业,体验是获得消费者市场的关键,也是创意和创新不竭的源泉。这就需要文化资本要注重体验的打造,使文化产业链在新体验、人性化配套、新业态等方面都得到加强,进一步丰富创意的产生。对文化产业的任何一项投资,都应着重关注体验的建构。这是一种重体验的“文化 ”模式,必将以创意驱动可持续的增长。
人文发展模式的转变,可能看起来并不轰轰烈烈,就像一场夜雨,云杉的种子在春天的暗夜里发了一个嫩芽,但假以时日,一定能够长出参天巨树。大文创产业的发展,是一种基于生态的思考,也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做时间的朋友,是文化资本的发展基因,也许,春种秋收的周期对于文化产业来说,时间太短了。文化发展的模式,更多的结果却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章 一次投资三辈子受益
酷的体验才是未来财富之源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愿意留在“北上广深”还是留在小城镇发展这个问题,网上明确分成了两派,即县城派和旅居的“北漂派、海漂派、南下派”,两派之间有着完全不同的观点,各说各的优势和劣势,很难得到一个共识。
其实,“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两种需求模式,决定了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这是观念分野导致的结果。但真正具备企业家精神的人,则思考如何用行动填平发展的鸿沟。
如何让人留在当地发展,大概是一个时代的问题,大城市需要营造好的人文环境,小城市也需要营造好的人文环境。争论“一线城市容不下身体,三、四线城市容不下灵魂”,这样的议题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人们对于发展成本的思考和争论,其实讨论的是一个时代的发展机会问题。那么,我们如何能够推动中小城市的发展,就是本书需要探讨的价值所在。
按照我的理解,在县域小城市中获得发展机会才具备真正的发展价值。这是因为,目前几乎有七成的人口要在中小城市生活,他们的精神追求产生的精神产品需求在下一个十年就会集中爆发出来。中小城市的人文发展,就是想让一流的人才群体能够对流起来,让中小城市也能够成为“承载灵魂”的地方。这里不仅有社会责任的问题,也蕴含着巨大的财富机会。
城市发展首先需要深度理解“城市和人”的关系。这个关系在人类工业革命史上已经讨论了几百年。1972年,日本历史学家池田大作在英国待了十天,他和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进行了一场堪称世纪对话的交流。在对话之中,谈及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人们如何看待文学和科学的问题,他们提出了一个“对于饥饿的人而言,文学有什么用”的问题。
继而汤因比又引申出了一个“对于饥饿的人而言,科学有什么用”的问题,在汤因比的眼中,“亚洲独立完成工业化,是遥远未来的事情”。事实上,中国以飞跃的方式在进行着自己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在今天的中国,文化和科学昌明的时代已经到来了。之前对于物质需求占主导的欲望体系阶段已经被无声地越过,而现在正在被基于精神需求的产业体系所主导。现在我们去问经济学家对于人的精神需求是怎么看的,可能所有的经济学家都会回答:“人的精神需求是实实在在的,不是虚幻的需求,具备极大的市场空间。”
精神需求转化出来的主导产业是体验经济、审美经济和创意经济。文化企业和文化城市作为文化产出的主体,其主导创造模式即是将地域文化提升到大众欣赏的地步,并且产生美好的体验。先发的国家和大城市不能垄断审美霸权,在中小城市,也需要发展出自己的审美权力。对于审美权力的争夺,比商品经济的竞争又上了一个维度。城市间关于人文维度的竞争,是未来产业竞争的主导型形态。
至于什么叫体验经济和审美经济,可以举一个很有趣的例子来谈一下。
著名作家王小波眼小嘴阔,长得不好看,他自嘲说自己的长相只能跟爬虫馆里的爬虫比一比才能够胜出。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心武先生和王小波是朋友,在开始接触的时候,刘心武也觉得王小波是个长得不好看的人,但一聊天,看法马上就变了,他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一开始对话,我越来越感受到他的丰富多彩。两杯茶过后,竟觉得他越看越顺眼,也许是因为,他逐步展示出了优美的灵魂。”
同样的道理,小城市可能在硬件上不如大城市好看,但是接触一下,就被当地的文化所吸引,这是体验经济所追求的目标。对于中小城市的发展模式,要发展体验经济,却又想与一线城市比繁华,那是一条歧路。一个小城市不可能靠模仿大城市的发展道路让自己发展起来。例如,站在浦西百年前的西洋楼群之前,看到对面的摩天大楼林立,相隔两个世纪的震撼感,那种充满历史感和未来感的叠加型体验,那是上海作为“魔都”的特色,而不可能成为小城市的特色。
“酷”(Cool)是一种外来词汇,类似于中国看到一个新鲜事物,能让人感叹地发出一声“哇”。“酷经济”是工业设计圈里的一个主题思考,即用工业设计思维和艺术思维,对于传统产品都经过新一轮的设计,赋予产品以新的生命力。其背后的创作逻辑是:一件本来被认为不那么美的产品,在经过系统化的引入文创思维之后,能够让消费者产生新的体验,将不那么美的产品变成新的设计经典,更好地融入到生活之中。
从城市文化的发展模式来看,有三个工作是要做的:一是建立属于城市的文化抢救和挖掘体系,创作城市故事;二是建立满足城市发展的工业设计体系;三是建立艺术人才库,对于本地的艺术形式进行继承和发扬。这三种工作都是轻资产的行动模式。这些文化创造活动都能够形成知识产权,而知识产权是推动金融和文化产业结合的基础资产,所有的“酷经济”和酷的体验都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来。对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有不同的解读,也就是说,可能各个城市面临的问题是不同的,但是从基础工作开始一定是相同的,做符合产业规律的事情,是不会吃亏的。
本地化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是整个体验经济运营的核心。就文创体验经济的发展而言,必须抓住这个“牛鼻子”。尽管抓住其他要素也很重要,但是一旦体验经济和一流人才相分离,发展模式就会撞墙。
“敢于和一线城市抢文创人才”可以成为一种行为,一线城市的文创人才可以被邀请过来成立工作室,对于城市文化公司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和挖掘。人的创造力和本地文化资源的结合,创造体验,可以形成新的财富源泉。
体验经济是从消费者的视角出发的,他们为体验而付费,这种付费体系购买的是人的精神满足。因此在企业运营的哲学上,则需要企业家和企业,特别是一些已经完成上市的文化类企业,充分认识到时代给予的机会,在观念上改变“一蹴而就”的资本套利思维,深耕文化创意产业,如此才能够为家族乃至为地域经济留下永存的文化价值。
创造酷的体验,需要进行大的社会化协同,这种水平协同能够将不同的企业和文化主体黏合在一起,完成一个结果的创造。一流的媒体人,能够理解媒体传播的规律。一流的诗人和音乐人,能够创造出一流的内容。这些一流的内容如果能够描述一个城市和乡村的时候,那么,美好的体验也就诞生了。
我在大文创创新管理模式中引入了一个新的角色:文化商人。这是个分裂的词汇,因为文化商人需要横跨两个巨大的价值体系。将两个跨界的大体系连接在一起,形成新的体验性产品,并且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这是一种矛盾但统一的工作方式。从管理的视角来看,管理好文化产业,需要一种新的领导力。
对于文化体验经济带来的经济价值,几乎所有的经济学者都是有共识的,但是在如何产生“酷经济”的路径议题上,却是有很多分歧的。
从服务经济向体验经济的转型,少数发达国家已经在前面做了很多的有益探索,瑞士、韩国、意大利等国家就做了很多的工作。我们在后文将讲述他们如何开拓体验经济的故事,这些国家拥有比较先进的工业体系,但是在文化体验经济方面的努力,一直就是国家战略。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少峰先生,多年以来一直关注文创经济的发展,也成立了专业的文创咨询公司,专门针对文创经济进行深度讨论,企图探索出一条文化产业的中国特色之路。陈少峰教授认为,对于中国文化产业经济而言,其中难的一个节点,就是如何激活内容。激活内容产业是整个大文创产业变革的难点。大文创产业是自带自己的发展观的,这种发展观要求市场中的各个主体改变自己的发展思路。改变企业的管理模式,需要将文创经济放到和芯片等高科技产业一样的经济地位。在针对大文创产业的产业金融和服务领域,建立服务型政府和服务型管理,发挥企业主体的创造力。
创造内容,继而激活内容,对于中国一些城市和乡村来说,是一个值得深度思考的价值点。文创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有前瞻性的思维,有很强的勇气,还要有足够的耐力坚持下去,这些是发展文创经济管理者本身必然要具备的素质。
对于体验经济的产出,依赖于后工业时代的生态型发展模式。陈少峰教授认为:“用工业时代的绩效考核方式,通过实体视觉化的方式,用实体思维来主导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目前中国文化产业界普遍的一个现象。因为不好考核,就回到上一个时代,用旧的考核方式来对待新产业。”以各种商业地产为例,在众多的竞争者中,突出文化主题的商业地产,常能从千篇一律的娱乐、购物、零售等通常定位中脱颖而出,成为商业地产项目中的卖点和增值点。这是因为文化主题的设定,将使地产综合体的所有服务都围绕这一主题而展开,以加强购物者酷的体验。出发点虽好,但结果不一定如愿。
由于工作关系,经常在全国各个城市做文创产业的咨询和顾问工作,很多城市项目在遇到瓶颈之后,才会寻找真正的文创资源介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其实文创需要成为真正的主角才成。
在行程之中,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在发展城市的体验经济中,步如何迈出是非常重要的,大文创产业的开局不一定要从硬件开始,从软性资产的导入是比较好的路径。城市的文化平台是软硬兼备的,城市的文化平台是什么?城市的文化综合体是文化平台的孩子,相互之间的关系是需要搞清晰的。
工业思维实现高绩效需要进行资源整合,这是整合思维,是产业经济中的基础思考模式。文化产业的思维则需要超越这种思维模式,将整个文化产业变成一个活体,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一个城市需要变成一个人格化的城市,城市品牌需要有灵魂的内容填充。
文化产业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能够创造一种让人向往的生活方式,至少也要让在城市中行走的人能够短时间融入进来,对于这里的文化产生深切的体悟。产生“做一周苏州人”“做一周蒙古高原上的牧羊人”等这种美妙体验。每一个人只有一生,但是可以在穿行不同的城市乡村中体验不同的文化,变成“活过”无数辈子的人。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人们未来的大部分收入都会用来购买这些美妙体验。
可持续才是好产业
一个有文化感染力的城市或者乡村,会让进入其中的所有人都变成诗人,这就是文化产业独有的心灵穿透力。科技产业里强调“理性的力量”,但诗人和出版人沈浩波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他说,“我觉得感性是一种力量”。
沈浩波说出了自己对于都市中人性的洞察:我觉得感性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看数字,看系统,看依据”,这样的人往往是极其感性的,但实际上往往他背后的感性是更可怕的。沈浩波认为,伟大的作品中,其主导的力量是感性的,感性是永恒的,理性是间歇的。
一个人是一个消费者,消费者后的购买行动,是在后决断的时候多数都是基于感性和直觉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地标是一种召唤,并不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成一个老化的产品品牌。文化产品和文化城市一旦被世界市场认可,就会是一个可持续的事业。
熟悉欧洲史的人,肯定知道美第奇家族(Medici Family,又译为“梅迪契家族”),去欧洲的旅行者,如果到了佛罗伦萨,其实就是一次对于美第奇家族的纪念之旅。从15世纪开始,这个城市就和这个家族形成了一个相互缠绕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个家族,这个美丽的城市就会逊色许多,它也不会有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果没有这个城市,我们每一个游客,也就不能够在进入这个城市的时候,对于这个家族的历史进行凭吊和探求,也就失去了站立的位置。
美第奇家族统治了佛罗伦萨300多年,这个家族在背后加速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的进程。这一点也不夸张,统治一个城市,需要极大的理性精神,生意是理性的,在政治中的热血和冷血,也是理性的,政经的搏杀,这变成了家族故事;这个家族在主导城市政治和经济的过程中,大量投资给各种学者、艺术家、科学家和文学家,成为他们的供养者,让他们能够独立完成文化艺术的创造,其中包括很多雄伟的建筑。该家族连续十几代继承人都极力支持美和艺术,他们对此有着强烈的热情。
而触发美第奇家族持续对文化投资的动力,恰恰是出于文化上的理由。银行业的利息逻辑和天主教的教义不符,这里有一种为家族赎罪的心灵需求,从家族传人科西莫•德•美第奇(Cosimo de’ Medici)开始,就通过大量投资捐钱修建修道院和绘画建筑领域,家族也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审美能力的升级。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美第奇家族重大的成就在于艺术和建筑方面,还在这里创立了欧洲早的艺术学院。在促进城市的发展中,美第奇家族不间断地投资文化艺术领域,这促进了城市文化的繁荣,城市在知识领域不断扩张,形成了对于欧洲其他城市的知识碾压。在这个投资里面,用现代语境来说,这个家族是“文艺复兴”背后的“天使投资人”。这个家族点燃了火种,推动了一个文明持续500年的繁荣。
站在佛罗伦萨古老的街头,花之圣母大教堂令人震撼。100年前,徐志摩来到这里,将这个城市称为“翡冷翠”。这个城市一直是欧洲的文化宝石,一个由美术馆、博物馆串连起来的城市,让城市有了永续繁荣的文化根基。徐志摩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曾有一个大宋王朝,国家对于文化领域的持续投资,造就了宋朝极大的经济和文化繁荣,将东方文明推向了文化之巅。对比之下,诗人肯定有很多感慨。
这里举出佛罗伦萨的文化案例,只是为了说明,政府管理者需要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具备更加深切的认知,城市在构建文化投资的领域需要大胆一点,因为文化经典往往是在高于经济追求的思考基础上产生的。
维系家族和城市的荣光,这个内在的价值不是基于理性的计算,而是基于自己内心的直觉。文化投资者需要将自己留在历史里,从现在就构建历史,这是一项有着超越意义的事业。文化的背后驱力,当我们追寻到核心,就会发现,这是感性的表达。地标永远在那里,文化永远在那里。文化投资者所创造的,是一种几乎永恒的事业。今天在文化领域投资,包括被认为大兴土木的事情,或者对于短期看不到绩效的文化投资,这些在认知上需要被重新审视。
可持续发展原本是一个大概念,用于描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后来也用于描述产业、产品的兴衰。而可持续才是好产业,这是企业界的共识或常识,也是共同的愿望。至于可持续发展模式具体到怎么做的层面,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但从全球发展模式横向比较来看,能够持续繁荣的城市都是文化城市,因为文化城市的内核在于发掘人的创造力,关注创造力的发展模式,这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向自然资源要价值的矿业城市和文化城市,从对于两者的比较研究中就能够获得这个结论。
对于可持续发展模式,其实也没有什么模式。正如我一直跟城市负责文化工作的人说,城市的文化平台是什么?其实,能够将各个不同的资源组合在一起的平台,对于初步构建系统是有价值的。
创造者只有在做创新的事情,他才会得到心安和快乐,这就是企业家精神的体现。文化人首先想干的事情,就是在文化产业中寻求立身之道,其他的产业可能也不会想着去干。城市文化基金应支持这种文化商人将文化价值化。
来看下面的例子:
沈浩波先生于2007年创立了磨铁公司,这是国内知名的出版机构,在文学领域集中了很多有代表性的“70后”“80后”作家。这些作品的积累和著作权的经营,已经让沈浩波从一位出版人变成了一位出品人。
在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沈浩波先生和旗下五六十位作家群体积累下来几百本小说著作权,而著作权已经成为磨铁公司的战略资产。将文化变成资产的过程,让磨铁公司的企业价值迅速达到了数十亿人民币。沈浩波先生认为,一个不能积累资产的公司是无法拥有未来的。
这些著作权就成了资产增值的矿池。对于这些著作权能够做出多少的价值转化,就是文化经营者的本事了。转化和衍生就成了磨铁出版接下来的事业,这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张嘉佳是知名青年作家,也是磨铁合作的作家群体中的一员。其作品很多,被称为“微博上会讲故事的人”,其出版的作品多数都是讲述21世纪初的爱情故事。同龄人很容易轻视这些文学形式,认为这些成不了经典。其实,经典都是时间流逝之后,人们想要回顾一个时代的时候,再次阅读的时候,才会成为经典。
他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是一本都市情感小说,小说出版之后,这种暖暖的但是有不乏撕裂痛楚的爱情故事,使之一下子就成了畅销小说,销量达到了200多万册,年轻人分享这样的故事,并且在故事中认领了属于自己的角色。
“如果你要提前下车,请别推醒装睡的我,
这样我可以沉睡到终点,假装不知道你已经离开。”
读者记住了张嘉佳的故事,也记住了很多心动的句子。
沈浩波的故事库有许多好的爱情和青春、成长和奋斗的故事,这些总是能够吸引更多人的眼球。同时,大量的出版也让磨铁公司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能够完成企业从一个出版公司向一个泛娱乐公司的转型。这是一条轻资产向重资产投资产业的转移,也是一条独特的逆袭之路,因为在文化产业当中,谁拥有好内容,就会具备更好的战略势能。
王长田先生是光线影业的创始人,对于影业公司来说,好故事是一切价值创造的基础。王长田盯上了沈浩波的故事库,两人本来也就是朋友,基于产业链的合作,决定将《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变成一部影视作品。制订计划是2015年的事情。
顺理成章,作为原创作者的张嘉佳也成为一个新的角色,他变成了电影的编剧。由张天爱、邓超等主演的这部电影在2016年上映,票房为8亿元。
在这之前,2011年,当时的四川省领导者刘奇葆先生提出“北有九寨黄龙、南有稻城亚丁”的全省旅游总体发展战略,并对打造金沙江流域大香格里拉国际精品旅游区提出具体要求。沈浩波、张嘉佳和王长田三人的合作行为,成就了远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亚丁,这个地方位于香格里拉镇境内,是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区。其实,稻城亚丁早在2011年之后就开始陆续被大众游客关注,但是要说火起来,变成和九寨沟一样齐名的自然风景区,变成游客去川西南的必达目的地,那就是电影发行之后的事情了。
小说的出版,推动了小批文艺旅行者进入深山的脚步,当时,稻城亚丁的旅游不温不火;到了2016年,当电影开始上映的时候,以稻城亚丁为目的地的旅行也就彻底火了。因为这部电影有五分之一的场景是在这里拍摄的,几乎所有的浪漫爱情的场景,是在这里展开的。这个自然风景区,本来就是大雪山和草甸组成的风景,在张嘉佳的笔下,以及在光线影业的镜头里,这个地方已经被定义为爱情的朝圣之地。
而今,当旅游旺季到来的时候,稻城亚丁是人满为患,随着收入的增加,收益开始增长,民宿、道路和基础设施、山货销售等,几乎所有的人都感受到了文化旅游给这个遥远地区带来的发展活力。不少外地的文化人在当地建立了主题民宿和特色文化风格的场景,让人也成为景区的风景。自然因素一旦被融入深厚的文化因素,只要管理得当,就是永续经营。
这里,我们就理解了沈浩波先生所言的“感性的力量”。感性被一些人描述为有问题的能力,沈浩波说,这是人们在开玩笑,鄙视感性能力,这是缺少创造力的表现。在一开始看到小说的时候,沈浩波对于这部小说的评价是:文字中有一股感性的东西,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感性能力,当然我一看就知道。
从稻城亚丁的经济成果,我们在逆向分析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够找到一些源头的力量。这在大文创管理模式中,是值得深思的一个现象。文化产业的特点,就是在哪里创作,在哪里转化,在哪里产生结果,这都不是限定的,文化产业是不同的产业分工形态,这个形态是可以不限定在一个企业当中的。但是作品是将不同的产业元素整合在一起的跳跃的连线,是文化产业转化的一个特殊的现象。
这是我和城市管理者交流的时候,一直问的一个问题:城市的文化平台是什么?不同的文化企业,它们可能在北京、在上海、在旧金山,但是城市能够以什么样的方式,把这些散落元素组合起来,以作品为核心,展开一个城市故事,并且让它成为城市发展的永动机。
沈浩波、张嘉佳和王长田等共同完成的一部作品,成就了稻城亚丁以及周边区域的旅游业,做了锦上添花的事情。在我看来,他们做了一件很伟大的事情,就是将一线城市的文创资源和中国遥远的乡村进行了深度的连接。我们肯定需要思考,基于大文创管理模式的发展,谁能够成为受益者。对于中国文创人来说,推动乡村发展,以一种人文经济带动发展的模式,是一件有功德的事情。
城市与人的问题,有很多专家都在前面做了大量的研究,我就不去再深入展开了。我觉得自己重要的实践着力点在于连接“城市和乡村”,先进的文化资源能够和滞后地区的文化发展之间建立一种桥梁,推动中国人的共同富裕,这是一件有着社会意义的事情。
大文创的生命力和源泉
创新是这个社会的主要驱动力,通过观察科技企业的发展历史,会发现一个规律,科技企业是不断换主体的,有根基的文化企业是不换主体的。从微观经济学来思考,能够跨越一个科技产业周期的企业比比皆是,能够跨越两个周期的科技企业已经很少了,能够跨越三个科技产品周期的企业已经寥寥无几了。换句通俗的话,奋斗在科技的人是勇敢的冲浪者,而优质的文化企业是在药房里坐而论道的老中医,日久弥香;科技产业就如一年一度开放的满山杜鹃,能够让一代人产生美的震撼;而文化事业则是千年不死、千年不倒的胡杨树,也是一样的壮美,在其背后,有着人类深层的精神世界。
一个能够为人类创造历史的公司,自己也不一定能够续命,这就是科技竞争的残酷性。例如,美国的AT&T公司,曾经是科技时代的领头羊,可能年轻一代已经不知道了。但如果提到AT&T公司旗下曾经全面引领美国科技领域发展的贝尔实验室,那就大名鼎鼎了。晶体管、激光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数字交换机、通信卫星、电子数字计算机、蜂窝移动通信设备、长途电视传送、仿真语言、有声电影、立体声录音,都是贝尔实验室里的原创性创造,贝尔实验室里的科技巨人更是变成了一个群体。尽管如此,AT&T公司及其进化而来的朗讯公司,也没有赶上一波又一波的技术浪潮。
在科技行业里,一代新企业的兴起,是以上一代企业的死亡为代价的,技术创新的领域是不允许垄断的。在美国,美国司法部对于自己的大企业痛下杀手已经不是一两个案例了,谁要垄断就会被拆分,目的就是给新的创新者让路。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