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500036
内容简介
大学教师周秀峰独自居住在寄宿舍里,因自己的朋友们都已成双入对,他非常着急。就在这一个春日,他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大家小姐黄丽华,黄丽华的美丽打动了周秀峰,可是他又同时感到她的富贵做派自己是不能接受的。与此同时,他倾心已久的邻居,贫家姑娘玉子也表示出了对他的好感。他一直在两个女子之前徘徊不定,但是黄丽华的优越条件已经在一点一点占据他的心……
目 录
小说大家张恨水(代序)张赣生
回 家住绿杨边风来欲醉香粉红女伴客去添愁
第二回 归去已无家沿街卖卜远来原有意对榻谈诗
第三回 数语发婆心钱施万贯一帘遮玉影人隔重山
第四回 掩面怕重来人间地狱掉头惊乍去纸上风波
第五回 曲意为欢泪珠洒酒碗会心不远灯火映书窗
第六回 闺谑羡乘龙丝萝有托年华伤旧木博弈犹贤
第七回 盛会集名花都沉欲海寒宵吊瘦月忽起疑云
第八回 一曲清歌雪窗温绮梦三杯淡酒野店送寒车
第九回 鲽鹣相随并肩驰陌上泥云各别俯首过楼前
回 家住绿杨边风来欲醉香粉红女伴客去添愁
第二回 归去已无家沿街卖卜远来原有意对榻谈诗
第三回 数语发婆心钱施万贯一帘遮玉影人隔重山
第四回 掩面怕重来人间地狱掉头惊乍去纸上风波
第五回 曲意为欢泪珠洒酒碗会心不远灯火映书窗
第六回 闺谑羡乘龙丝萝有托年华伤旧木博弈犹贤
第七回 盛会集名花都沉欲海寒宵吊瘦月忽起疑云
第八回 一曲清歌雪窗温绮梦三杯淡酒野店送寒车
第九回 鲽鹣相随并肩驰陌上泥云各别俯首过楼前
前 言
小说大家张恨水
张赣生
民国通俗小说家中享盛名者就是张恨水。在抗日战争前后的二十多年间,他的名字真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即使不识字、没读过他的作品的人,也大都知道有位张恨水,就像从来不看戏的人也知道有位梅兰芳一样。
张恨水(1895-1967),本名心远,安徽潜山人。他的祖、父两辈均为清代武官。其父光绪年间供职江西,张恨水便是诞生于江西广信。他七岁入塾读书,十一岁时随父由南昌赴新城,在船上发现了一本《残唐演义》,感到很有趣,由此开始读小说,同时又对《千家诗》十分喜爱,读得“莫名其妙的有味”。十三岁时在江西新淦,恰逢塾师赴省城考拔贡,临行给学生们出了十个论文题,张氏后来回忆起这件事时说:“我用小铜炉焚好一炉香,就做起斗方小名士来。这个毒是《聊斋》和《红楼梦》给我的。《野叟曝言》也给了我一些影响。那时,我桌上就有一本残本《聊斋》,是套色木版精印的,批注很多。我在这批注上懂了许多典故,又懂了许多形容笔法。例如形容一个很健美的女子,我知道‘荷粉露垂,杏花烟润’是绝好的笔法。我那书桌上,除了这部残本《聊斋》外,还有《唐诗别裁》《袁王纲鉴》《东莱博议》。上两部是我自选的,下两部是父亲要我看的。这几部书,看起来很简单,现在我仔细一想,简直就代表了我所取的文学路径。”
宣统年间,张恨水转入学堂,接受新式教育,并从上海出版的报纸上获得了一些新知识,开阔了眼界。随后又转入甲种农业学校,除了学习英文、数、理、化之外,他在假期又读了许多林琴南译的小说,懂得了不少描写手法,特别是西方小说的那种心理描写。民国元年,张氏的父亲患急症去世,家庭经济状况随之陷入困境,转年他在亲友资助下考入陈其美主持的蒙藏垦殖学校,到苏州就读。民国二年,讨袁失败,垦殖学校解散,张恨水又返回原籍。当时一般乡间人功利心重,对这样一个无所成就的青年很看不起,甚至当面嘲讽,这对他的自尊心是很大的刺激。因之,张氏在二十岁时又离家外出投奔亲友,先到南昌,不久又到汉口投奔一位搞文明戏的族兄,并开始为一个本家办的小报义务写些小稿,就在此时他取了“恨水”为笔名。过了几个月,经他的族兄介绍加入文明进化团。初始不会演戏,帮着写写说明书之类,后随剧团到各处巡回演出,日久自通,居然也能演小生,还演过《卖油郎独占花魁》的主角。剧团的工作不足以维持生活,脱离剧团后又经几度坎坷,经朋友介绍去芜湖担任《皖江报》总编辑。那年他二十四岁,正是雄心勃勃的年纪,一面自撰长篇《南国相思谱》在《皖江报》连载,一面又为上海的《民国日报》撰中篇章回小说《小说迷魂游地府记》,后为姚民哀收入《小说之霸王》。
1919年,五四运动吸引了张恨水。他按捺不住“野马尘埃的心”,终于辞去《皖江报》的职务,变卖了行李,又借了十元钱,动身赴京。初到北京,帮一位驻京记者处理新闻稿,赚些钱维持生活,后又到《益世报》当助理编辑。待到1923年,局面渐渐打开,除担任“世界通讯社”总编辑外,还为上海的《申报》和《新闻报》写北京通讯。1924年,张氏应成舍我之邀加入《世界晚报》,并撰写长篇连载小说《春明外史》。这部小说博得了读者的欢迎,张氏也由此成名。1926年,张氏又发表了他的另一部更重要的作品《金粉世家》,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他的影响。但真正把张氏声望推至高峰的是《啼笑因缘》。1929年,上海的新闻记者团到北京访问,经钱芥尘介绍,张恨水得与严独鹤相识,严即约张撰写长篇小说。后来张氏回忆这件事的过程时说:“友人钱芥尘先生,介绍我认识《新闻报》的严独鹤先生,他并在独鹤先生面前极力推许我的小说。那时,《上海画报》(三日刊)曾转载了我的《天上人间》,独鹤先生若对我有认识,也就是这篇小说而已。他倒是没有什么考虑,就约我写一篇,而且愿意带一部分稿子走。……在那几年间,上海洋场章回小说走着两条路子,一条是肉感的,一条是武侠而神怪的。《啼笑因缘》完全和这两种不同。又除了新文艺外,那些长篇运用的对话并不是纯粹白话。而《啼笑因缘》是以国语姿态出现的,这也不同。在这小说发表起初的几天,有人看了很觉眼生,也有人觉得描写过于琐碎,但并没有人主张不向下看。载过两回之后,所有读《新闻报》的人都感到了兴趣。独鹤先生特意写信告诉我,请我加油。不过报社方面根据一贯的作风,怕我这里面没有豪侠人物,会对读者减少吸引力,再三请我写两位侠客。我对于技击这类事本来也有的家话(我祖父和父亲,都有极高的技击能力),但我自己不懂,而且也觉得是当时的一种滥调,我只是勉强地将关寿峰、关秀姑两人写了一些近乎传说的武侠行动……对于该书的批评,有的认为还是章回旧套,还是加以否定。有的认为章回小说到这里有些变了,还可以注意。大致地说,主张文艺革新的人,对此还认为不值一笑。温和一点的人,对该书只是就文论文,褒贬都有。至于爱好章回小说的人,自是予以同情的多。但不管怎么样,这书惹起了文坛上很大的注意,那却是事实。并有人说,如果《啼笑因缘》可以存在,那是被扬弃了的章回小说又要返魂。我真没有料到这书会引起这样大的反应……不过这些批评无论好坏,全给该书做了义务广告。《啼笑因缘》的销数,直到现在,还超过我其他作品的销数。除了国内、南洋各处私人盗印翻版的不算,我所能估计的,该书前后已超过二十版。版是一万部,第二版是一万五千部。以后各版有四五千部的,也有两三千部的。因为书销得这样多,所以人家说起张恨水,就联想到《啼笑因缘》。”
……
张恨水写过一篇《我的小说过程》,的确,我们也只有称他的小说为“过程”才名副其实。从一般意义上讲,任何人由始至终做的事都是一个过程,但有些始终一个模子印出来的过程是乏味的过程,而张氏的小说过程却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过程。有的评论者说张氏“鄙视自己的创作”,我认为这是误解了张氏的所为。张恨水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又和白羽、郑证因等人有所不同。张氏说:“一面工作,一面也就是学习。世间什么事都是这样。”他对自己作品的批评,是为了写得越来越完善,而不是为了表示鄙视自己的创作道路。张氏对自己所从事的通俗小说创作是颇引以自豪的,并不认为自己低人一等。他说:“众所周知,我一贯主张,写章回小说,向通俗路上走,绝不写人家看不懂的文字。”又说:“中国的小说,还很难脱掉消闲的作用。对于此,作小说的人,如能有所领悟,他就利用这个机会,以尽他应尽的天职。”这段话不仅是对通俗小说而言,实际也是对新文艺作家们说的。读者看小说,本来就有一层消遣的意思,用一个更适当的说法,是或者要寻求审美愉悦,看通俗小说和看新文艺小说都一样。张氏的意思不是很明显吗?这便是他的态度!张氏是很清醒、很明智的,他一方面承认自己的作品有消闲作用,并不因此灰心,另一方面又不满足于仅供人消遣,而力求把消遣和更重大的社会使命统一起来,以尽其应尽的天职。他能以面对现实、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在局限中努力求施展,在必然中努力争自由,这正是他见识高人一筹之处,也正是明智的选择。当然,我不是说除张氏之外别人都没有做到这一步,事实上民国杰出的几位通俗小说名家大都能收到这样的效果,但他们往往不像张氏这样表现出鲜明的理论上的自觉。
张恨水在民国通俗小说史上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作家,他不仅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他一生的探索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可贵的经验。
张赣生
民国通俗小说家中享盛名者就是张恨水。在抗日战争前后的二十多年间,他的名字真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即使不识字、没读过他的作品的人,也大都知道有位张恨水,就像从来不看戏的人也知道有位梅兰芳一样。
张恨水(1895-1967),本名心远,安徽潜山人。他的祖、父两辈均为清代武官。其父光绪年间供职江西,张恨水便是诞生于江西广信。他七岁入塾读书,十一岁时随父由南昌赴新城,在船上发现了一本《残唐演义》,感到很有趣,由此开始读小说,同时又对《千家诗》十分喜爱,读得“莫名其妙的有味”。十三岁时在江西新淦,恰逢塾师赴省城考拔贡,临行给学生们出了十个论文题,张氏后来回忆起这件事时说:“我用小铜炉焚好一炉香,就做起斗方小名士来。这个毒是《聊斋》和《红楼梦》给我的。《野叟曝言》也给了我一些影响。那时,我桌上就有一本残本《聊斋》,是套色木版精印的,批注很多。我在这批注上懂了许多典故,又懂了许多形容笔法。例如形容一个很健美的女子,我知道‘荷粉露垂,杏花烟润’是绝好的笔法。我那书桌上,除了这部残本《聊斋》外,还有《唐诗别裁》《袁王纲鉴》《东莱博议》。上两部是我自选的,下两部是父亲要我看的。这几部书,看起来很简单,现在我仔细一想,简直就代表了我所取的文学路径。”
宣统年间,张恨水转入学堂,接受新式教育,并从上海出版的报纸上获得了一些新知识,开阔了眼界。随后又转入甲种农业学校,除了学习英文、数、理、化之外,他在假期又读了许多林琴南译的小说,懂得了不少描写手法,特别是西方小说的那种心理描写。民国元年,张氏的父亲患急症去世,家庭经济状况随之陷入困境,转年他在亲友资助下考入陈其美主持的蒙藏垦殖学校,到苏州就读。民国二年,讨袁失败,垦殖学校解散,张恨水又返回原籍。当时一般乡间人功利心重,对这样一个无所成就的青年很看不起,甚至当面嘲讽,这对他的自尊心是很大的刺激。因之,张氏在二十岁时又离家外出投奔亲友,先到南昌,不久又到汉口投奔一位搞文明戏的族兄,并开始为一个本家办的小报义务写些小稿,就在此时他取了“恨水”为笔名。过了几个月,经他的族兄介绍加入文明进化团。初始不会演戏,帮着写写说明书之类,后随剧团到各处巡回演出,日久自通,居然也能演小生,还演过《卖油郎独占花魁》的主角。剧团的工作不足以维持生活,脱离剧团后又经几度坎坷,经朋友介绍去芜湖担任《皖江报》总编辑。那年他二十四岁,正是雄心勃勃的年纪,一面自撰长篇《南国相思谱》在《皖江报》连载,一面又为上海的《民国日报》撰中篇章回小说《小说迷魂游地府记》,后为姚民哀收入《小说之霸王》。
1919年,五四运动吸引了张恨水。他按捺不住“野马尘埃的心”,终于辞去《皖江报》的职务,变卖了行李,又借了十元钱,动身赴京。初到北京,帮一位驻京记者处理新闻稿,赚些钱维持生活,后又到《益世报》当助理编辑。待到1923年,局面渐渐打开,除担任“世界通讯社”总编辑外,还为上海的《申报》和《新闻报》写北京通讯。1924年,张氏应成舍我之邀加入《世界晚报》,并撰写长篇连载小说《春明外史》。这部小说博得了读者的欢迎,张氏也由此成名。1926年,张氏又发表了他的另一部更重要的作品《金粉世家》,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他的影响。但真正把张氏声望推至高峰的是《啼笑因缘》。1929年,上海的新闻记者团到北京访问,经钱芥尘介绍,张恨水得与严独鹤相识,严即约张撰写长篇小说。后来张氏回忆这件事的过程时说:“友人钱芥尘先生,介绍我认识《新闻报》的严独鹤先生,他并在独鹤先生面前极力推许我的小说。那时,《上海画报》(三日刊)曾转载了我的《天上人间》,独鹤先生若对我有认识,也就是这篇小说而已。他倒是没有什么考虑,就约我写一篇,而且愿意带一部分稿子走。……在那几年间,上海洋场章回小说走着两条路子,一条是肉感的,一条是武侠而神怪的。《啼笑因缘》完全和这两种不同。又除了新文艺外,那些长篇运用的对话并不是纯粹白话。而《啼笑因缘》是以国语姿态出现的,这也不同。在这小说发表起初的几天,有人看了很觉眼生,也有人觉得描写过于琐碎,但并没有人主张不向下看。载过两回之后,所有读《新闻报》的人都感到了兴趣。独鹤先生特意写信告诉我,请我加油。不过报社方面根据一贯的作风,怕我这里面没有豪侠人物,会对读者减少吸引力,再三请我写两位侠客。我对于技击这类事本来也有的家话(我祖父和父亲,都有极高的技击能力),但我自己不懂,而且也觉得是当时的一种滥调,我只是勉强地将关寿峰、关秀姑两人写了一些近乎传说的武侠行动……对于该书的批评,有的认为还是章回旧套,还是加以否定。有的认为章回小说到这里有些变了,还可以注意。大致地说,主张文艺革新的人,对此还认为不值一笑。温和一点的人,对该书只是就文论文,褒贬都有。至于爱好章回小说的人,自是予以同情的多。但不管怎么样,这书惹起了文坛上很大的注意,那却是事实。并有人说,如果《啼笑因缘》可以存在,那是被扬弃了的章回小说又要返魂。我真没有料到这书会引起这样大的反应……不过这些批评无论好坏,全给该书做了义务广告。《啼笑因缘》的销数,直到现在,还超过我其他作品的销数。除了国内、南洋各处私人盗印翻版的不算,我所能估计的,该书前后已超过二十版。版是一万部,第二版是一万五千部。以后各版有四五千部的,也有两三千部的。因为书销得这样多,所以人家说起张恨水,就联想到《啼笑因缘》。”
……
张恨水写过一篇《我的小说过程》,的确,我们也只有称他的小说为“过程”才名副其实。从一般意义上讲,任何人由始至终做的事都是一个过程,但有些始终一个模子印出来的过程是乏味的过程,而张氏的小说过程却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过程。有的评论者说张氏“鄙视自己的创作”,我认为这是误解了张氏的所为。张恨水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又和白羽、郑证因等人有所不同。张氏说:“一面工作,一面也就是学习。世间什么事都是这样。”他对自己作品的批评,是为了写得越来越完善,而不是为了表示鄙视自己的创作道路。张氏对自己所从事的通俗小说创作是颇引以自豪的,并不认为自己低人一等。他说:“众所周知,我一贯主张,写章回小说,向通俗路上走,绝不写人家看不懂的文字。”又说:“中国的小说,还很难脱掉消闲的作用。对于此,作小说的人,如能有所领悟,他就利用这个机会,以尽他应尽的天职。”这段话不仅是对通俗小说而言,实际也是对新文艺作家们说的。读者看小说,本来就有一层消遣的意思,用一个更适当的说法,是或者要寻求审美愉悦,看通俗小说和看新文艺小说都一样。张氏的意思不是很明显吗?这便是他的态度!张氏是很清醒、很明智的,他一方面承认自己的作品有消闲作用,并不因此灰心,另一方面又不满足于仅供人消遣,而力求把消遣和更重大的社会使命统一起来,以尽其应尽的天职。他能以面对现实、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在局限中努力求施展,在必然中努力争自由,这正是他见识高人一筹之处,也正是明智的选择。当然,我不是说除张氏之外别人都没有做到这一步,事实上民国杰出的几位通俗小说名家大都能收到这样的效果,但他们往往不像张氏这样表现出鲜明的理论上的自觉。
张恨水在民国通俗小说史上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作家,他不仅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他一生的探索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可贵的经验。
在线试读
《天上人间/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
回 家住绿杨边风来欲醉香粉红女伴客去添愁
四月初旬,不寒不热,在北京正是好的天气。头两天下了一阵大雨,半空中的浮尘都洗了一个干净。满城马路边的槐树,又青又嫩的新叶结成一团,簇拥在树枝上。东西长安街,是北京广阔又美丽的马路。南北两边的街树,排着绿云也似的,牵连不断。两边绿树对峙,中间一条马路,其直如矢,成了一条绿巷,遥遥地看去,又有旧皇城遗留下三座朱砂门洞锁住在当中,真个有些像西洋来的水彩画。
在东长安街的中间有一道石桥,横跨在一条河上。这河自西郊昆明湖进城,穿过故宫,由景山东边,迤逦向下。据一般人传说下来,这就叫着御河。古人所谓“铜沟流翠,红叶传诗”,都是这种地方的古典了。沿着这御河,东西两岸都种着高大的垂柳。北方气候和江南不同,这个时候,论起来是初夏,实在和江南春暖花香的气候一般,因之这些柳树,还不十分的绿,犹自带着一半鹅黄色。太阳光斜照在树丛里,风吹着柳条摆动,犹自金光一闪一闪。这些柳条,长的有一丈来长,东岸的树向西歪,西岸的树向东歪。两边的树虽然隔着一条河,可是连接到了一处,全覆在河上,把河里的水色都映绿了。
头两天的雨水,成了河里几尺春潮,兀自未曾退尽。河水一深,把岸上的柳树影子都倒插在水里。长的柳丝直拖到水面,引着水里的影子,拂来拂去。在这柳树丛中,恰好架着一道石板桥,倒很有些诗情画意哩。桥的东边,有一座西式的红楼,外面围着一道短墙,夹着两扇西式的绿漆门。门边悬了一块木牌,上面写明了“教员寄宿舍”。原来这里前前后后不少的中学大学,有些没有家眷的教授,就邀合了一班朋友,在这里组织一个寄宿舍。
这一日天气既好,又是一个星期日,住在这里的教员,除了一位周秀峰先生而外,都忍不住地出去了。这些人,有的是陪了女朋友上公园,有的是去听戏、看电影,有的是出门应酬朋友。周秀峰却好端端的觉得身上有些困倦,懒洋洋地拿了一《天上人间/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躺在床上看。
这寄宿舍里全是教员,就和其他的公寓不同。平常的时候,大家在寄宿舍里,除了低微的谈话声、读书声而外,偶然有一两个人吹着洞箫和拉梵哑铃,便没有别的声音。今天大家不在家,只留了一个听差守大门带接电话,就越发显得沉寂了。周秀峰看了几页书,却又没有什么意思,一看窗户外面,天色十分干净,一点云彩也没有。太阳光晒着窗户,暖烘烘的,有一只长脚蜜蜂,在玻璃窗里映着阳光乱扑。周秀峰呆看了一阵蜜蜂,倒替它难受,穿了鞋子下床,便把窗户开了,让那蜜蜂出去。
这窗户外面是一道楼廊,栏杆上新设着一列盆景,是蔷薇、月绣球之类,另有两只蜜蜂,飞着钻进花心里去。看它下半截身子,在花外一闪一动,大概是吸取花里的香汁,都吸得酣醉了。
周秀峰一想,这好的天气,在家里睡着,还不如一个蜜蜂能及时行乐了,无论如何要出去绕一个弯儿,于是换了一套薄呢的西服,拿着手杖,戴了帽子,走出门来。在屋子里是急于要出来,可是走出大门,又觉得怅怅无所之。看一看太阳,已经偏在柳梢头上,要到远处去游逛也来不及了,好在天气温和,身上穿着这种轻便的西装,非常舒适,顺着河沿,就在绿柳荫中向南走去。
走到长安街,见有些人一面谈笑,一面在树林子里散步,自己也就情不自禁地跟着走了一阵。一直走到天安门,远远望见中山公园门口的车子,重重叠叠,遮了一大片敞地。进去的游人还是络绎不绝。周秀峰一想,到了这里,进去走走也好,于是买票进了门,绕着社稷坛转了一个圈圈,依然不减少无聊的情味。加上那些游人,三三两两,笑语风生,愈显得自己孤独。还有那俏装的妇女,迎面过去,身上的脂粉香,顺着风往人身上直扑,令人好好的会生一种感触。
周秀峰想着,不出来是无聊,出来了是更无聊,回去吧。刚走到“公理战胜”牌坊边,两个穿西装的小孩子,光着一截大腿,一跑一跳,走了过来,后面跟着一个西装男子、一个外国妇人。这妇人手上拿着一条细白的钢链子,牵着一只羊毛小哈巴狗。周秀峰在这一条狗上,就认得那是刘子厚的比国太太,那个西装男子,自然是老同学刘子厚了。
……
回 家住绿杨边风来欲醉香粉红女伴客去添愁
四月初旬,不寒不热,在北京正是好的天气。头两天下了一阵大雨,半空中的浮尘都洗了一个干净。满城马路边的槐树,又青又嫩的新叶结成一团,簇拥在树枝上。东西长安街,是北京广阔又美丽的马路。南北两边的街树,排着绿云也似的,牵连不断。两边绿树对峙,中间一条马路,其直如矢,成了一条绿巷,遥遥地看去,又有旧皇城遗留下三座朱砂门洞锁住在当中,真个有些像西洋来的水彩画。
在东长安街的中间有一道石桥,横跨在一条河上。这河自西郊昆明湖进城,穿过故宫,由景山东边,迤逦向下。据一般人传说下来,这就叫着御河。古人所谓“铜沟流翠,红叶传诗”,都是这种地方的古典了。沿着这御河,东西两岸都种着高大的垂柳。北方气候和江南不同,这个时候,论起来是初夏,实在和江南春暖花香的气候一般,因之这些柳树,还不十分的绿,犹自带着一半鹅黄色。太阳光斜照在树丛里,风吹着柳条摆动,犹自金光一闪一闪。这些柳条,长的有一丈来长,东岸的树向西歪,西岸的树向东歪。两边的树虽然隔着一条河,可是连接到了一处,全覆在河上,把河里的水色都映绿了。
头两天的雨水,成了河里几尺春潮,兀自未曾退尽。河水一深,把岸上的柳树影子都倒插在水里。长的柳丝直拖到水面,引着水里的影子,拂来拂去。在这柳树丛中,恰好架着一道石板桥,倒很有些诗情画意哩。桥的东边,有一座西式的红楼,外面围着一道短墙,夹着两扇西式的绿漆门。门边悬了一块木牌,上面写明了“教员寄宿舍”。原来这里前前后后不少的中学大学,有些没有家眷的教授,就邀合了一班朋友,在这里组织一个寄宿舍。
这一日天气既好,又是一个星期日,住在这里的教员,除了一位周秀峰先生而外,都忍不住地出去了。这些人,有的是陪了女朋友上公园,有的是去听戏、看电影,有的是出门应酬朋友。周秀峰却好端端的觉得身上有些困倦,懒洋洋地拿了一《天上人间/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躺在床上看。
这寄宿舍里全是教员,就和其他的公寓不同。平常的时候,大家在寄宿舍里,除了低微的谈话声、读书声而外,偶然有一两个人吹着洞箫和拉梵哑铃,便没有别的声音。今天大家不在家,只留了一个听差守大门带接电话,就越发显得沉寂了。周秀峰看了几页书,却又没有什么意思,一看窗户外面,天色十分干净,一点云彩也没有。太阳光晒着窗户,暖烘烘的,有一只长脚蜜蜂,在玻璃窗里映着阳光乱扑。周秀峰呆看了一阵蜜蜂,倒替它难受,穿了鞋子下床,便把窗户开了,让那蜜蜂出去。
这窗户外面是一道楼廊,栏杆上新设着一列盆景,是蔷薇、月绣球之类,另有两只蜜蜂,飞着钻进花心里去。看它下半截身子,在花外一闪一动,大概是吸取花里的香汁,都吸得酣醉了。
周秀峰一想,这好的天气,在家里睡着,还不如一个蜜蜂能及时行乐了,无论如何要出去绕一个弯儿,于是换了一套薄呢的西服,拿着手杖,戴了帽子,走出门来。在屋子里是急于要出来,可是走出大门,又觉得怅怅无所之。看一看太阳,已经偏在柳梢头上,要到远处去游逛也来不及了,好在天气温和,身上穿着这种轻便的西装,非常舒适,顺着河沿,就在绿柳荫中向南走去。
走到长安街,见有些人一面谈笑,一面在树林子里散步,自己也就情不自禁地跟着走了一阵。一直走到天安门,远远望见中山公园门口的车子,重重叠叠,遮了一大片敞地。进去的游人还是络绎不绝。周秀峰一想,到了这里,进去走走也好,于是买票进了门,绕着社稷坛转了一个圈圈,依然不减少无聊的情味。加上那些游人,三三两两,笑语风生,愈显得自己孤独。还有那俏装的妇女,迎面过去,身上的脂粉香,顺着风往人身上直扑,令人好好的会生一种感触。
周秀峰想着,不出来是无聊,出来了是更无聊,回去吧。刚走到“公理战胜”牌坊边,两个穿西装的小孩子,光着一截大腿,一跑一跳,走了过来,后面跟着一个西装男子、一个外国妇人。这妇人手上拿着一条细白的钢链子,牵着一只羊毛小哈巴狗。周秀峰在这一条狗上,就认得那是刘子厚的比国太太,那个西装男子,自然是老同学刘子厚了。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