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484790丛书名: 互联网金融系列丛书

本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内容新颖:全书以互联网金融为出发点,结合国内外的运营与管理现状及*模式,系统地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及组织架构、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营销、品牌建设、客户服务、团队建设与管理,并强调了在应用过程中,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问题。本书内容极其新颖,为互联网金融研究者、从业者、管理人员提供了互联网金融运营与管理的有效方式。
体例新颖:本书秉承注重实际运用的宗旨,编写体例上彰显了可读性和互动性。每章前有“本章目标”和“本章简介”,每章末有“本章总结”和“课后作业”。书中除了理论教学,还配有相关案例和解析,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破了传统“罗列发条”的教材编写模式,通俗易懂,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更好地满足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金融人才需求。
本书面向互联网金融应用,系统地介绍了互联网金融运营与管理相关的实际问题,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和前瞻性。全书共分为8章,第1章从宏观角度阐述了互联网金融运营与管理的基础问题,是后面章节的基础。第2~8章详细介绍了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及组织架构、产品设计、营销、品牌建设、客户服务、团队建设与管理、风险管理,是本书的主要内容,也是当前互联网金融关心的热点问题。本书力图从互联网金融运营与管理方面呈现给读者一些与时俱进的思路和前瞻性的观点。
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学校互联网金融院系课程教材,也可供互联网金融研究者、从业者、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前言
我国互联网金融经历了2013年和2014年的野蛮生长,201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等10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终于摆脱了“监管真空”的尴尬,意味着中国互联网金融正式告别“野蛮生长”的时代,进入了规范发展阶段。各监管部门相继出台了系列针对互联网金融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文件,可以说,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持续健康发展的外部政策环境已经具备,互联网金融规范、创新发展的趋势没有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何加强运营与管理是摆在互联网金融企业面前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全书共分为8章,包括互联网金融运营与管理概述、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与组织架构、互联网金融产品设计、互联网金融营销、互联网金融品牌建设、互联网金融客户服务、互联网金融团队建设与管理、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
由于互联网金融刚刚兴起,可供参考的资料不多,本书也仅仅是在运营与管理方面的一个探索,故全书整体框架以编者自己的思路进行呈现。本书为适应高等学校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从实际问题出发,以管理学为导向,以运营和管理相关的各方面问题为主线依次展开。全书内容新颖全面,论述问题极具现实意义。
本书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 内容新颖
全书以互联网金融为出发点,结合国内外的运营与管理现状及新模式,系统地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及组织架构、产品的设计、营销、品牌建设、客户服务、团队建设与管理,并强调了在应用过程中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问题。本书内容极其新颖,为互联网金融研究者、从业者、管理人员提供了互联网金融运营与管理的有效方式。
2. 体例新颖
本书秉承注重实际运用的宗旨,编写体例上彰显了可读性和互动性。各章前有“本章目标”和“本章简介”,各章末有“本章总结”和“本章作业”。书中除了理论教学,还配有相关案例和解析,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破了传统“罗列教条”的教材编写模式,通俗易懂,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更好地满足了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
本书由新迈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组织研发,湖南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所组织撰写。本书由何平平、胡荣才、车云月编著。以下人员也参与了本书的编写:王杨毅彬,周春亚,张童,刘诗雨,刘晶宇,刘单,宋娜思,蒋银桥,旷仕昀,吴晗琦,刘诗轩,陈晨光,刘妃,谭惠文,谭冰冰。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有些已在参考文献中标注,有些没有,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囿于时间和个人能力,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