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1364976
本书为“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编号:2019-2-010)。本书旨在培养和引导初入工程行业的工程师和未来工程从业者系统学习工程伦理知识,并逐步加强工程伦理职业道德的养成。全书采取“理论教育 案例分析”的形式,对工程伦理学的基本概念、职业伦理规范、伦理困境及解决办法、工程中的内外部社会责任和全球化工程中的伦理进行深入探讨,通过“知识—意识—规范—能力”四个维度,以及对大量虚拟和真实案例的剖析,帮助读者应对工程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伦理困境。本书可作为工程相关领域各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工程伦理教育的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教学、科研人员,以及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
目 录
第1章 工程概论 (1)
1.1 工程及工程活动 (1)
1.1.1 工程的历史发展 (3)
1.1.2 工程的本质和特征 (7)
1.1.3 工程活动的过程 (9)
1.2 工程思维及决策 (12)
1.2.1 工程思维的性质和特征 (13)
1.2.2 工程系统分析 (15)
1.2.3 工程决策 (16)
1.2.4 工程创新 (18)
1.2.5 工程价值 (20)
1.3 工程理念与工程观 (23)
1.3.1 工程理念 (24)
1.3.2 工程系统观 (26)
1.3.3 工程社会观 (27)
1.3.4 工程生态观 (29)
1.3.5 工程伦理观 (31)
1.3.6 工程文化观 (32)
第2章 工程伦理学的道德框架 (35)
2.1 工程伦理学的兴起与意义 (35)
2.1.1 工程伦理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35)
2.1.2 工程伦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及
意义 (36)
2.2 工程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39)
2.2.1 工程伦理学的含义 (39)
2.2.2 工程伦理学的任务 (42)
2.2.3 工程伦理学与其他学科的
关系 (43)
2.3 工程伦理学的学习方法 (45)
2.4 工程伦理学的主要思想 (46)
2.4.1 功利论 (46)
2.4.2 义务论 (48)
2.4.3 契约论 (51)
2.4.4 美德论 (54)
2.4.5 伦理思想的应用—以福特
平托事件为例 (55)
第3章 工程师的职业伦理规范 (59)
3.1 美国工程伦理规范的发展 (61)
3.1.1 孕育时期:强调工程师个体
责任 (61)
3.1.2 产生时期:强调忠诚于雇主或
客户 (63)
3.1.3 发展时期:关注公众责任 (64)
3.1.4 完善时期:关注环境责任 (65)
3.2 中国工程伦理规范的发展 (66)
3.2.1 产生时期:强调对客户、同僚
负责 (66)
3.2.2 发展时期:强调国家、民族
利益 (69)
3.2.3 分化时期:逐渐完善与缓慢
发展 (70)
3.3 工程师的职业伦理规范 (73)
3.3.1 中国工程师信条 (73)
3.3.2 台湾地区工程伦理守则及
解说 (76)
3.3.3 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
工程伦理规范 (81)
3.3.4 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AIEE)
伦理规范(1912年) (81)
3.3.5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工程伦理规范(1990年) (83)
3.3.6 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AIChE)
工程伦理规范(2003年) (84)
第4章 工程伦理困境及解决方法 (85)
4.1 工程伦理的困境 (85)
4.1.1 工程伦理困境产生的原因 (86)
4.1.2 工程伦理困境的出路 (90)
4.2 工程伦理困境的解决方法 (94)
4.2.1 争议点分析方法 (94)
4.2.2 画线分析法 (96)
4.2.3 流程图分析法 (98)
4.2.4 抉择与思考步骤 (99)
4.2.5 安德信伦理评估模型 (99)
4.3 工程伦理虚拟案例分析 (102)
第5章 工程的内部社会责任 (116)
5.1 工程职业与社会责任 (116)
5.1.1 工程师职业特征 (117)
5.1.2 内部社会责任的要素 (122)
5.1.3 工程师与内部社会责任 (124)
5.2 工程师的职业素质 (127)
5.2.1 深厚的专业知识 (128)
5.2.2 广泛的相关知识 (129)
5.2.3 坚持职业道德和规范 (130)
5.3 工程师的伦理决策 (131)
5.3.1 工程师与管理者 (131)
5.3.2 责任 (134)
5.3.3 忠诚与举报 (140)
5.3.4 诚实 (144)
第6章 工程的外部社会责任 (148)
6.1 工程与风险 (148)
6.1.1 正确认识工程中的风险 (149)
6.1.2 工程风险的来源及防范 (152)
6.1.3 工程风险的伦理评估 (157)
6.2 工程与环境 (164)
6.2.1 工程中的环境伦理 (166)
6.2.2 工程中的环境伦理责任 (170)
第7章 全球化工程中的伦理 (174)
7.1 文化差异和国际化 (174)
7.1.1 文化差异 (177)
7.1.2 伦理相对主义和主义 (179)
7.1.3 超文化规范 (181)
7.1.4 实践标准 (182)
7.2 中国工程走向世界 (185)
7.2.1 超文化规范的局限性 (187)
7.2.2 “走出去”面临的问题 (188)
7.2.3 “走出去”的价值原则 (189)
7.2.4 “走出去”的伦理规范 (191)
7.3 “一带一路”的生态伦理问题 (192)
7.3.1 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 (194)
7.3.2 “一带一路”中的生态伦理
问题 (195)
7.3.3 “一带一路”的生态伦理思考 (196)
第8章 工程伦理案例及分析 (199)
8.1 京杭大运河 (199)
8.1.1 案例经过 (199)
8.1.2 案例分析 (200)
8.1.3 案例总结 (202)
8.2 奥的斯电梯事件 (203)
8.2.1 案例经过 (203)
8.2.2 案例分析 (204)
8.2.3 案例总结 (206)
8.3 N射线事件 (206)
8.3.1 案例经过 (206)
8.3.2 案例分析 (208)
8.3.3 案例总结 (210)
8.4 英特尔奔腾芯片事件 (210)
8.4.1 案例经过 (210)
8.4.2 案例分析 (212)
8.4.3 案例总结 (214)
8.5 怒江水电站开发争议事件 (214)
8.5.1 案例经过 (214)
8.5.2 案例分析 (215)
8.5.3 案例总结 (218)
8.6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218)
8.6.1 案例经过 (218)
8.6.2 案例分析 (219)
8.6.3 案例总结 (222)
8.7 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 (222)
8.7.1 案例经过 (222)
8.7.2 案例分析 (223)
8.7.3 案例总结 (225)
8.8 三星半导体事件 (225)
8.8.1 案例经过 (225)
8.8.2 案例分析 (226)
8.8.3 案例总结 (228)
8.9 福岛核事故 (228)
8.9.1 案例经过 (228)
8.9.2 案例分析 (230)
8.9.3 案例总结 (232)
8.10 港珠澳大桥建设 (232)
8.10.1 案例经过 (232)
8.10.2 案例分析 (234)
8.10.3 案例总结 (237)
随着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的共同发力,中国正在从一个工程大国逐步迈向一个工程强国。要实现这一有效转变,需要越来越多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支撑。当代社会对工程师的要求已经不再是纯粹技术层面上的了,除了要求他们专业精、业务强,还希望他们对工程的生态环境、公众健康、社会安全、人文关怀等影响有着足够敏锐和深刻的认识,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正确的价值观和强烈的伦理道德意识,尤其要具备非常强的伦理决策和价值选择能力。因此,工程伦理教育已然成为当今工程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未来的工程师们素质培养是否全面,也直接影响着中国未来工程师们的国际竞争力。
现代工程的规模程度、覆盖广度、影响深度不断提升,工程决策和工程实践中的各种伦理冲突也不断涌现,如大型工程利益相关方的公平和公正问题,转基因工程和换头术等引发的生命伦理问题,大数据技术蓬勃发展带来的个人隐私问题,工程决策中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冲突问题等。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应对这些挑战和压力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了较为健全的工程伦理教育体系,并将其作为未来工程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工程伦理教育应该是全链条、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需要从源头抓起。随着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的正式成员,工程伦理也逐渐成为工程教育的“课”,只有培养具有“伦理意识”的、以“造福人类和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工程师,才能使其将来在面对伦理困境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工程专业论证要求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工程伦理道德观的卓越工程师。同时,随着社会对高层次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也发展迅速。但我们深切感受到目前市场上缺少合适的教材,教师讲课也基于部分素材的拼凑,缺乏整体脉络,这对学生工程伦理意识培养、价值塑造、困境辨识和冲突解决能力的提升极为不利。因此,组织编写工程伦理教材对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修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教材由南京工业大学多个学院从事工程伦理教学的老师共同编写,融合了工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将工程实践中的伦理辨识和评价方法融入课程教学,构建技术、科学、哲学和道德规范相融合的知识体系,突出实际伦理问题冲突的解决方法。
在编写过程中,本教材力求做到以下三点:
(1)案例丰富剖析详尽,培养学生伦理自觉意识。
工程伦理教育的核心之一是“意识与责任教育”,价值塑造是工程伦理教育的内涵和主旨。工程人才培养应该从强调工具理性向突出价值理性方向提升和转移,通过工程伦理教育,塑造未来工程师“关爱生命、关爱自然、尊重公平正义”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本科学生大都没有工程的实际概念,因此本书精选了部分国内外的经典案例,并对其进行深入剖析,细致分析了工程师、管理者、决策者等相关利益关系人在当时当地所面临的伦理困境、心理状态和他终做出决定的价值考量,使学生能够还原到当时的场景中切身感受,身临其境地培养学生的伦理自觉性。
(2)伦理工具覆盖全面,提升学生伦理解决能力。
识别和辨析工程伦理冲突的能力应该成为工程师教育的重要内容,工程师应该具备“明辨是非”“先觉先知”的能力,熟练掌握风险辨识和评价的基本方法,具备基于长期利益与道德平衡而进行工程决策的能力。本书将工程实践伦理的辨识和评价方法融入课程教学,突出实际伦理困境的辨识、分析和解决方法。通过编制大量虚拟案例,全面覆盖了未来工程师即将面临的个人、同事、上级、社会、职业等角色之间的冲突,并提供了系统的解决方法,以全面提升学生伦理解决能力。
(3)洋为中用,一带一路,凸显天人合一的中国智慧。
随着中国高铁、水电等越来越多的“大国重器”走出国门,中国工程师更多地参与到了全球工程实践中。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工程事务对他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和地区来看,自然生态系统比较脆弱,沙漠化和荒漠化问题严重,森林覆盖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沿线国家发展水平落后,生态环境复杂脆弱,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不完全。这些都要求未来的工程师们在“走出去”的时候更要具备全球化的伦理意识,不仅要学习西方伦理观点,更要输出中国智慧,本书也专门安排章节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全书共8章。第1章介绍了工程活动的特征和基本过程,同时涉及工程中的相关观念;第2章讨论了工程伦理学的相关知识,包括研究对象、学习方法和主要思想等;第3章通过对比工程伦理在美国和中国的不同发展方式,介绍了国内外主要的工程伦理规范;第4章向读者展示了在遇到伦理困境时的解决方法,并通过对20多个虚拟案例的深入剖析,使学生能熟练掌握伦理困境分析的技巧;第5章介绍了工程实施主体—工程师的社会责任及职业素质等内部社会责任;第6章讨论了工程中风险和安全的关系、对环境的影响等外部社会责任;第7章则探讨了全球化工程中面临的伦理问题和实践;第8章运用全书的理论知识对精选的10个工程案例进行了分析。
本教材的目的是培养和引导初入工程行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者系统学习工程伦理知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提高其伦理意识,增强其遵循伦理规范的自觉性,提升其应对工程伦理问题的能力,让工程能够更好地造福社会、造福人类。本书可作为本科生及研究生的课程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建议教学学时数为16~32学时。课堂教学中可以注重案例的引导和分析,并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关系人角色扮演、辩论赛等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所学知识。
本书由南京工业大学徐海涛教授主编,参加本书编写的还有南京工业大学王辉教授、何世权教授、张雪英副教授,以及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张胜田研究员,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晓欢、梅超强等为本书的案例整理做了大量的工作。南京工业大学桑芝富教授对本书的编写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书中也引用了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及网络素材,难以一一联系致谢,在此一并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或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email protected])。
编 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