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3093111
★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高效语文学习理念。
★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特约学者团队精心编写。
★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常备的语文课程辅助读物。
★兼具配套性 知识性 趣味性 启发性。
配套性:与新版语文教材同步推出,根据课文篇目进行针对性编写。
知识性:精选课文周边知识,帮助师生了解每一课背后的知识海洋。
趣味性:打破刷题、死记硬背模式,符合不同年级学生的阅读趣味。
启发性:提供跨学科知识转化的钥匙,引导学生自发拓展认知领域。
★语文教育研究领域多位名师、专家共同。
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崔峦、中文未来教育集团创始人窦昕、语文教育名师陈思、人大附中语文名师刘成章、北京四中网校“大语文”教材编写者孙悦、海淀区语文学科带头人黄祥昀、“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名著导读与研究”项目负责人贾晓萌、上海向明中学高中语文名师顾月云、经典导读教育发起人曹郁等联合。
高效语文学习课系列是由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担任顾问并作序推荐,围绕新版教材的课文篇目,同步进行相关知识的汇总、梳理、延伸、启发,帮助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全面了解课文周边的国学、人文、社会、历史、科学、自然知识,不仅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让语文教材成为引导学生进入更广阔知识海洋的钥匙。
本系列具有突出的知识性、启发性、可读性和趣味性,目标是帮助学生进行主动性、探究性学习,并成为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常备的语文课程辅助读物。
课文一有妈的孩子是个宝
——《小蝌蚪找妈妈》/001
课文二看我七十二变
——《我是什么》/007
课文三植物的奥妙世界
——《植物妈妈有办法》/014
识字一海与陆
——《场景歌》/021
识字二神奇树木知多少?
——《树之歌》/026
识字三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
——《拍手歌》/033
识字四田间地头二三事
——《田家四季歌》/039
课文四聪明人做聪明事
——《曹冲称象》/046
课文五“无心插柳柳成荫”
——《玲玲的画》/053
课文六在没有电话的日子里
——《一封信》/061
课文七妈妈太累了,请好好对她
——《妈妈睡了》/068
课文八美丽的风景在高处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076
课文九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奇石》/083
课文十去宝岛看一看水的模样
——《日月潭》/089
课文十一阿凡提的故乡
——《葡萄沟》/094
课文十二天外有天
——《坐井观天》/100
课文十三一寸光阴一寸金
——《寒号鸟》/106
课文十四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我要的是葫芦》/113
课文十五大洪水的故事
——《大禹治水》/119
课文十六战火纷飞的年代
——《朱德的扁担》/124
课文十七让祝福的水,泼得更猛烈些
——《难忘的泼水节》/131
课文十八天高地阔任往来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敕勒歌》)/137
课文十九像雾像雨又像风
——《雾在哪里》/144
课文二十舍己救人的好朋友
——《雪孩子》/151
课文二十一老虎和狐狸到底谁厉害?
——《狐假虎威》/158
课文二十二狐是狐,狸是狸
——《狐狸分奶酪》/165
课文二十三友谊的小船永远不翻
——《纸船和风筝》/171
课文二十四愿乘风破万里浪
——《风娃娃》/178
序言
温儒敏
我乐于向广大中小学师生和家长推荐这套书。书名叫《语文课超有趣/料:部编本语文教材同步学》,我理解书名包含了两个意思:一是语文本来是学起来很有趣的学科,教科书也挺有趣的,但可能课上得比较烦琐,加上要考试,弄得很功利,很多学生反而失去了兴趣,不怎么喜欢语文了。这套书想办法让同学们重新认识语文课及语文教材,发现其中的趣味,重视语文课、学好语文课;第二个意思是,语文教材篇幅有限,课上也不可能讲很多,光是通过教材和课堂,远远不够,还得拓展阅读,那么这套书就配合教材和课堂,为同学们提供很多非常有趣的相关阅读材料,既增加语文学习的兴味,又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实实在在地提升语文素养。
这套书完全可以和语文教学配合。从小学到初中,每个年级、每一篇课文都配有若干拓展阅读的文章或作品。学生可以自己读,老师也可以用作补充材料,在课上使用。低年级的学生,好有亲子阅读,这套书也可以作为阅读的材料。
这套书和教材的呼应很紧密。比如三年级上册有泰戈尔的《花的学校》,泰戈尔想象中的植物有它们的亲人、家庭和生活,甚至也有它们的“学校”。这篇散文诗非常美,阅读时可以放开想象力,还可以培养对事物的观察力和把自己的想象与观察表达出来的语言能力。那么《语文课超有趣》就为学习《花的学校》补充提供了三篇短文,篇是《泰戈尔有中国名字》,讲述九十多年前这位印度大诗人来中国访问的故事,读这篇文章顺便也就了解了课文作者的背景;第二篇是《月月花开你知否》,介绍我国农历十二个月,每个月都有“月花”,民间称为“十二姐妹花”,而且给其中几种花安排了一首诗,显然也就拓展了《花的学校》中对各种花的了解与观察;第三篇是瑞典植物学家林奈的故事,也许有些同学读了之后会对司空见惯的各种植物名多留一份心,甚至有了探究的兴趣。三篇补充的短文都很好,适合相关学段的学生认知水平,又可以增加对课文学习的理解,引发探究的兴趣与热情。这样的设计,比一般瞄准考试的教辅读物好多了。而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拓展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考试自然也能举重若轻,取得好成绩。何乐而不为?
按照国家《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要突出“语文素养”的培育,除了课内教学,必须尽量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扩大阅读面,养成阅读习惯,提升阅读品位。这套读本是课外读物,但分级编写,与各个年级的语文教学内容呼应,重点是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全面提升“语文素养”。我认为是编得不错的。
我常说,让我们的中小学生既考得好,又不陷于题海战术,不把脑子搞死,兴趣全无。这好像有点儿难。其实“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关键在于提升教学水平,包括能让学生有较多自由的课外阅读。这套书就是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我还想把以前我在一篇文章中说过的话转引于此,供广大师生和家长参考: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语文课常受到挤压,很多学生和家长并不重视语文。这是极其短视的行为。许多人上了大学还没有阅读的习惯,要读也就是读一些流行的娱乐搞笑的东西,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必然受到限制。这是语文课的失败!学语文不能只考虑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提升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及其所体现的学识、文风、情趣等人格涵养。这是现代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综合素养。语文课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打好“三个基础”:为提升综合素养,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而要学好语文,光靠做题是不行的,局限于课内也学不好,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把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要推荐这套书,希望通过这套书的阅读,带动我们的学生、老师和家长都把读书的习惯与爱好当作一种人生方式,让孩子们从小就喜欢读书,远离低俗文化,提高阅读品位,让读书伴随和滋养他们的一生。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