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畅销榜政治/军事 畅销榜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朝鲜战争亲历者、美陆军部前线战史分遣队队长的反思之作)

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朝鲜战争亲历者、美陆军部前线战史分遣队队长的反思之作)

作者:Bevin Alexander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05月 

ISBN: 9787513311465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53.99

类别: 军事, 政治/军事 畅销榜 SKU:6014e3fbf0f224394465bf45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311465

编辑推荐

  1、用美国史学家和军事家的眼光,详细解读国际背景下的朝鲜战争,直面美国重大决策失误,再现朝鲜战争真实面目,剖析战后东北亚冷战格局。
  2、 六十年来取材*全面、立论*客观、记录*真实、*受关注的朝鲜战争史。
  3、 本书史料已被美国国家档案馆永久保存,享有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原件同等待遇。
  4、披露了许多美军方面的**手资料,如:蒋介石渴望派兵前往朝鲜的隐秘内幕,以及五星上将、日本“太上皇”麦克阿瑟的军事荣誉如何在朝鲜战争中攀上**又迅即跌入谷底的戏剧性转变。

 

内容简介

  朝鲜战争停战六十年来,朝鲜半岛局势一直是东北亚安全局势的主要隐患。冷战前的对抗和冷战后的多国干预,半岛暗战此起彼伏,面目狰狞地觊觎着脆弱的和平。
  这是一本著名的美国人反思朝鲜战争的书籍。作者以亲历者的身份,用一个军事史学家和军事战略家的眼光,时隔多年后冷静地审视这场战争的整个经过:北朝鲜的进攻,美国政府的决策,美军的布局,美军参战前后的战略战术,朝鲜战争的各个战役……
  朝鲜战争,其实是现代化美军第一次战败的战争,美国人不但没有实现朝鲜的统一,而且因误读新中国保护家园免遭侵犯的信心和勇气,造成了军事、政治上的重大损失。

作者简介

  贝文,美国著名军事历史学家、军事战略专家,曾任教于弗吉尼亚大学,专门从事各类战争史料研究,出版有战争作品《美国国内战争》、《怎样赢得战争》等近十部作品。在朝鲜战争期间,曾任美陆军部派驻前线的战史分遣队队长,后长期在美军各个部门担任职参谋和军事顾问,并为陆军及美国政府撰写军事专题报告。

目  录

第1章 1950年的“六二五”

第2章 战争起因

第3章 分割

第4章 不许干涉台湾和朝鲜

第5章 攻过三八线

第6章 华盛顿抉择

第7章 出兵朝鲜与隔离台湾

第8章 联合国军

第9章 告别美好时光

第10章 第一场阻击战

第11章 大溃退

第12章 幸运一次,失败多次

第13章 锦江之战

第14章 大坪里战斗

第15章 大田之战

第16章 幽灵之师

第17章 退守洛东江

第18章 首次反攻

第19章 洛东江岁月

第20章 我们要守住这条战线

第21章 铸剑复仇

第22章 战略之争

第23章 麦克阿瑟会晤蒋介石

第24章 选定仁川

第25章 麦克阿瑟与杜鲁门意见相左

第26章 北朝鲜的最后努力

第27章 参谋长联席会议临阵畏缩

第28章 仁川登陆

第29章 猛攻首尔

第30章 突破防御圈

第31章 决定征服

第32章 红色中国的警告

第33章 清川江上

第34章 目标鸭绿江

第35章 铁拳砸了下来

第36章 云山灾难

第37章 一个营的覆灭

第38章 中国军队突然回撤

第39章 理应三思而后行

第40章 华盛顿的空谈

第41章 这支军队不寻常

第42章 攻入不明之地

第43章 圣诞节前的攻势

第44章 下碣隅里之战

第45章 吃尽苦头的三个美军营

第46章 挑战行动

第47章 突 围

第48章 麦克阿瑟惊慌失措

第49章 重返三八线

第50章 除夕攻势

第51章 艾奇逊的计谋

第52章 北上“堪萨斯线”

第53章 麦克阿瑟一意孤行

第54章 参议院听证会

第55章 春季攻势

第56章 边谈边打

第57章 喋血山岭

第58章 谈判桌上的较量

第59章 战俘营风云

第60章 暴君李承晚 鹰派克拉克

第61章 中立国的介入

第62章 最后的危机

第63章 朝鲜战争的长期阴影

朝鲜战争大事记

作者说明

后 记

译后记

地图目录

图1 南朝鲜(1950-1953)

图2 1950年7月5日史密斯特遣队在乌山

图3 1950年7月14日第三十四步兵团的锦江防线

图4 1950年7月13日—16日第十九步兵团保卫锦江防线

图5 1950年7月20日大田陷落

图6 1950年南方前线

图7 1950年9月15日—16日仁川登陆

图8 1950年9月19日—28日攻占首尔

图9 1950年10月—12月北朝鲜

图10 1950年11月1日—2日夜第八骑兵团云山行动

图11 1950年11月27日—12月11日向海边撤退

图12 1951年1月24日—6月24日间的进攻与撤退

图13 1951年8月—10月喋血山岭

媒体评论

  本书耐人寻味的描写在军事层面上重现了朝鲜战争,事实清晰而又具有可读性;同时也从政治、外交和社会角度对这场冲突进行了阐述。此外本书还包括大量值得一看的珍贵照片和地图。

   ——出版人周刊

 

   最好的朝鲜战争综述……既中立又敏锐的叙述……

   ——柯克斯书评

 

   (本书)是大多数军事爱好者渴望收入囊中的猎物。

   ——美国图书馆协会书榜

 

   贝文·亚历山大……在这本经过充分研究并具有极强可读性的书中主张:美国在朝鲜打了两场战争,赢了北朝鲜,却输给了红色中国。

   ——纽约时报书评

 

  这本杰出的作品是首部由军史专家写就的朝鲜战争书籍。本书的政治部分和军事部分相得益彰,作者以大手笔将这场战争置于美国国内和国际事务的背景下。作者立场鲜明,极富争议性地对美国政策的传统解释发起了有力的挑战。在这本书中,麦克阿瑟既是一个军事天才又是一个战争狂人。战斗描写在精美地图的辅助下显得一目了然;大至整体战略,小至士兵遭遇的军事行动全都跃然纸上。本书既是高度完备的史学著作又是值得一读的大众读物。

   ——Raymond L. Puffer(美国空军史专家)

 

   在朝鲜时我们就已经意识到了,中国的志愿军是我们美国两次世界大战以来所碰到的最强硬的对手。

   —— 马歇尔(美前国防部长)

在线试读

第23章  麦克阿瑟会晤蒋介石
正在这个节骨眼儿上,麦克阿瑟和华盛顿之间产生了新的危机,这次是关于台湾问题。杜鲁门极为恼火,甚至认真地考虑到要把麦克阿瑟就地免职。他们在两个层面上存在分歧,一个是在政治层面,另一个是在军事层面。前者主要是关于台湾问题,使杜鲁门和国务卿艾奇逊跟麦克阿瑟形成对立;后者是关于仁川问题,参谋长联席会议及其在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中的同盟跟麦克阿瑟作对;这一双重分歧在7月末和8月间,使华盛顿领导层深感不安。这次危机证明,麦克阿瑟当时和全体对手旗鼓相当,在逐渐公开化的台湾问题上,也使他成为共和党和“中华民国”说客的宠儿。正如戴维?麦里兰在艾奇逊的传记中所写,它还把麦克阿瑟的地位提高到了“可以与总统及其在华盛顿的顾问们并驾齐驱的政策制定者”的地步。麦克阿瑟所寻求的目的与政府的全然不同,这为以后出现更大的危机埋下了种子。
6月27日,杜鲁门政府改变了不插手台湾的政策之后,台湾危机便从其对待蒋介石的逻辑谬误中显现了出来。虽然美国已正式让该岛“中立化”,从此单方面创造了一个“远东的瑞士”,一个“中立化”的台湾和一个由强权保护下台湾之间的差别用肉眼是难以看得出的,尤其是在北京看来。
另外,一旦台湾变成过去的十九世纪式的帝国主义保护地,就难以限制对保护地讨人喜欢的统治者蒋介石提供直接军事援助。但是,尽管参谋长联席会议和国防部长约翰逊一再催促,杜鲁门总统还是没有批准这样的援助。
显然,军事援助的事需要加以核查。6月25日,杜鲁门批准从麦克阿瑟司令部派出一个考察团前往执行此项使命。朝鲜局势的压力使得任何事情都无法立刻着手去做,但是,当柯林斯和范登堡在7月中旬访问东京时,麦克阿瑟告诉他们,一俟朝鲜局势许可,他便计划亲赴台湾一趟。
同时,美国情报部门发现,在台湾对面的大陆,中共军队有大量集结的迹象,他们集结了多达二十万人的军队和四千艘舰船(当然大部分是舢板和帆船)。7月25日,参谋长联席会议指示麦克阿瑟把第七舰队派往台湾水域示威,虽然这意味着从支援朝鲜的兵力中撤出军舰。在7月27日发给国务院的信件中,参谋长联席会议建议立刻把蒋介石所亟需的军事物资运送过去,并迅速把美国考察团派往台湾,以确定防御方面其他的需要。7月28日,参谋长联席会议致信国防部长约翰逊,如果红色中国执意进攻台湾地区,单靠第七舰队是难以完全抵挡住的,红色中国的一些士兵或许会突破进入该岛,危及蒋介石的政府并在国民党军中引发叛逃;参谋长联席会议建议授权蒋介石的军队对大陆的两栖集中地实施空袭,并在台湾对面的大陆水域布雷。
国防部长约翰逊同意了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建议,但国务卿艾奇逊却坚决反对。艾奇逊说:如果提醒国际航运业,布雷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轰炸大陆,即使完全由中国国民党飞机去实施,也是不行的,因为显然美国要对此负责,这样便会激怒友邦(特别是英国),甚至可能会挑起与红色中国的战端。
参谋长联席会议提出的向台湾提供援助及派出考察团的建议在7月27日获得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批准,但艾奇逊坚持不让麦克阿瑟本人前往台湾。然而,当参谋长联席会议与麦克阿瑟谈及此事时,将军说他计划在7月31日对台湾进行一次个人的“短暂形势侦察”。尽管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参谋长们试图让他另派别人,但却没有明确禁止麦克阿瑟前往。麦克阿瑟告诉参谋长联席会议,考虑到来自该岛的“许多自相矛盾的报告”,他认为亲自前往是明智之举。这是麦克阿瑟和杜鲁门之间关系破裂的开端。
在当时正在保卫台湾的第七舰队的司令亚瑟?杜威?斯特鲁布尔中将的陪同下,麦克阿瑟到达了台北市,就像奥玛?布莱德雷在其自传中所写的那样,在两天的逗留期间,麦克阿瑟“像个造访的国家元首,并受到了与其相应的接待”。中国国民党官员发表的声明丝毫也不掩饰麦克阿瑟本人的暗示给人留下的这样一种印象,即美国正日益寻求与国民党之间的共同利益。然而,麦克阿瑟回到东京后,却矢口否认他的访问具有任何政治意义。
麦克阿瑟的来访给了蒋介石一个让美国难堪的机会,他暗示他和麦克阿瑟之间存在一个秘密协议,并宣称“已经奠定了……中美军事合作的基础”。这使得杜鲁门和已经承认了红色中国政权的英国大为恼火。但是,最大的危害来自于在红色中国所产生的后果,红色中国很自然地把远东司令亲自访问台北看做是一个证据,证明蒋介石与美国之间结成了新的可能是进攻性的联盟。
国防部长约翰逊还怀着这样天真的希望,麦克阿瑟自行其是、以下犯上这件事会很快被淡忘,因为他请参谋长联席会议起草一则电文,授予麦克阿瑟永久权利,任何时候情报部门发现中共攻台在即,他便可批准国民党进攻大陆。
结果却是,约翰逊的提议惹得杜鲁门怒火中烧,由此进一步削弱了约翰逊本人在总统心目中日益下降的地位。麦克阿瑟本人则惹得杜鲁门横下心来,禁止任何人越庖代行总统权利。8月5日,根据杜鲁门的命令,以约翰逊的名义发出一份电文告知麦克阿瑟,杜鲁门6月27日发布的台湾“中立”的命令仍然有效,台湾的地位没有改变。电文中还说:“除了作为军队统帅的总统之外,任何人均无权命令或授权实施针对(中国)大陆集结的防御行动。你须及时急报有关此类集结的情报,并竭力提供最新侦察报告。根据所报事实如需采取适当行动,参谋长联席会议愿听高见。最高国家利益要求我们,不得采取任何引起全面战争的行动,也不得给他人以口实挑起全面战争。本电文已经总统和国务卿批准。”
麦克阿瑟很快便低头谢罪。第二天,他回电说:“本人彻悟总统27日之决定。本司令部一贯剖丝析缕据此照办……本人尽知身为战区司令官之权限,谨请毋虑会有任何僭越之举动。唯愿总统与您不致为源自任何官方或非官方之谎报及臆断所迷惑。”
麦克阿瑟小心翼翼,又回头扮演起唯命是从的下属的角色,此举平息了杜鲁门的怒气。为了彻底了结此事,总统派W.艾夫里尔?哈里曼为特别代表,前往东京详述政府关于台湾的立场,并力求与麦克阿瑟在意见上完全达成一致。在杜鲁门一方,这是宽宏大度的姿态。
借哈里曼此行之机,参谋长联席会议派了两名代表,陆军副参谋长马修?B.李奇微中将和空军代理副参谋长拉里?A.诺斯塔德中将一同前往,以便从将军那里了解入侵计划和部队需要的具体情况。
访问是在8月6日至8日进行的,将军简直让客人眼花缭乱。李奇微曾把仁川计划叫做“五千比一的赌博”,在听了麦克阿瑟两个半小时关于仁川的总体计划的讲解之后,他被麦克阿瑟的观点征服了。哈里曼和诺斯塔德也一样被征服了。他们甚至同意麦克阿瑟关于立即派出第三步兵师的意见,尽管李奇微承认在离开五角大楼时他也强烈反对把该师派给麦克阿瑟,因为该师“兵力极为匮乏,完全没有做好战斗准备,并且抽调该师将会使国家的总后备军减少兵力,只剩下第八十二空降师这一支队伍”。哈里曼大使也同意麦克阿瑟增兵的要求。他告诉李奇微:“应该摒弃政治因素和个人意见,政府应该把麦克阿瑟像国之瑰宝一样加以对待。”

书摘插画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抢先评论了 “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朝鲜战争亲历者、美陆军部前线战史分遣队队长的反思之作)”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中国震撼-中国触动-中国超越(张维为中国崛起三部曲)

EUR €63.99
加入购物车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EUR €51.99
加入购物车

孙子兵法–中华经典藏书

EUR €26.99
加入购物车

决战朝鲜(套装2册)

EUR €63.98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