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8457398
公文高手系列是一套内容全面、案例丰富、技法讲解细致的公文写作书籍,其中《山羊胡讲解公文理论》《山羊胡赏读公文精品》由胡森林老师所著,均为作者多年积淀之所得,整套书针对每种公文形式,都给出了具体的写作方法和相关规范,让读者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在《山羊胡赏读公文精品》一书中,作者精辟赏读经典案例,破解公文写作难题,一本书帮助读者轻松掌握公文写作要义。
作者胡森林拥有20年丰富的文字工作经验,这本书是他对公文写作的一次系统思考,对精品公文范例的一次精辟赏读,阐释了写作者在职场上的行稳致远之道。作者借助赏读的形式,将公文写作课生动地融入,一一破解公文写作难题,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公文写作背后的要义。从写作的素养到行文的技巧,再到文本的打磨,一步步深入公文写作的内核,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掌握写作心法。
引言 / 001
上篇
Ⅰ 第一章 早期
- 一 授翰林院侍讲及四川正考官呈请代奏谢恩状 / 008
- 二 敬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 / 012
Ⅱ 第二章 中期
- 三 谢署两江总督恩折 / 026
- 四 力辞节制浙省各官折 / 029
Ⅲ 第三章 晚期
- 五 金陵克复全股悍贼尽数歼灭折 / 041
- 六 病难速痊请开各缺仍留军中效力折 / 054
- 七 奉旨补授大学士仍留两江总督之任恭谢天恩折 / 059
- 八 复陈津事各情片 / 062
下篇
Ⅰ 第一章 政策篇(适用于政策研究部门、战略制定部门)
- 九 遵旨会筹规剿皖折(战略策划书) / 084
Ⅱ 第二章 军事篇(适用于业务部门、招商引资部门)
- 十 江皖大局片(工作总体情况汇报) / 097
Ⅲ 第三章 用人篇(适用于人力资源部门、组织部门)
- 十一 应诏陈言疏(人事工作方案) / 106
- 十二 保参将塔齐布千总诸殿元折(人事推荐信) / 118
- 十三 沥陈前湖北抚臣胡林翼忠勤勋绩折(人事鉴定书) / 123
Ⅳ 第四章 司法篇(适用于法律部门、监察部门)
- 十四 参翁同书片(检举信) / 137
Ⅴ 第五章 洋务篇(适用于外事部门、商务部门)
- 十五 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对外贸易建议) / 146
Ⅵ 第六章 文教篇(适用于教育部门、宣传文化部门)
- 十六 江南贡院修复工竣拟即举行乡试请简放考官折
(工程进展报告) / 156
参考文献 / 161
后记 / 163
早期
(道光二十三年—咸丰七年)
我们把曾国藩从入仕到咸丰七年回乡守制幽居的这十多年时间,称为他公文写作的早期。
这一阶段,他的人生经历了从京城高官显位到地方筚路蓝缕的重大转变;在环境上,经历了在朝堂理政到阵前拼杀的明显切换;而思想上,更是经历了从辞章之学到儒家,再从儒家到法家的重要嬗变。
现存最早的曾国藩所写的奏折是写于道光二十三年八月,其时曾氏身为翰林院检讨,因升职为翰林院侍讲,且在两个月后被钦命为四川省乡试正考官,双喜临门而上的谢恩帖。到咸丰二年回乡办团练之前,他的主要活动地在京城,由翰林一路升迁至礼部侍郎兼吏部侍郎。而从道光三十年到咸丰元年的两年时间,曾氏给咸丰皇帝呈送十一道奏疏,其中九道是建言疏,内容涉及用人、军事和社会经济等,反映了曾国藩视野的广阔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由于社会矛盾激化,洪秀全在金田起事,社会巨变打破了曾国藩平静的书斋生涯,从另一方面说,风云际会的社会变局,也为他一直盼望的建功立业提供了舞台。当咸丰皇帝下旨,让包括曾国藩在内的一批官员在各地办团练时,曾氏踌躇满志地开创了新的事业,但世事与人情远比他在书斋和官场里想的要复杂得多。用事之初的曾国藩信奉法家做派,崇尚严刑峻法,做事直来直去,有了矛盾都摆在桌面上,缺乏隐忍与周旋之道,动辄得咎,与人冲撞龃龉不断,以致于周遭生存环境极差,满心以为自己为国为民,结果却成了不受欢迎的角色。
文章是思想的外显,早期曾氏所撰公文,无论是向皇帝的建言奏疏,还是汇报情况、请求支持,抑或与同僚沟通情形,都带有这一时期他思想的显著特征。可贵之处在于,其文辞意气风发,充满担当精神与忧患意识,慨然以澄清天下为己任;眼光敏锐,观察细致,极富洞察力,所论切中时弊,引人深思;富有战略思想,观点有预见性。
但缺点也是明显的,用四个字形容叫“迂直激切”,具体表现就是其所议所倡虽然高调,但不切实际,缺乏可操作性;锋芒毕露,不懂收敛,言辞尖锐,对人苛责;缺乏大局意识,不会换位思考,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平衡各方利益。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把自己放在道德高位上,端得过高,不接地气,结果摔得很惨。
背后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文笔锤炼上,他一时还摆脱不了琢磨辞章的老毛病,不能以用事为急务,不十分接地气;人生经历上,此前未遇到多少挫折和摔打,对世事的复杂性了解不多,对办事的难度预计得不足;官场阅历上,在京的官宦生涯相对单纯,未深入了解地方上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而且因为位高官显被宠得以为“万物皆备与我”,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咸丰七年曾国藩已经47岁了,但还处在公文写作的早期。尽管年过不惑,可他行事还时时像个愤青,思想还未真正脱胎换骨,人生的巅峰时刻正在缓慢到来。这使其这一阶段所撰写公文还远未达到圆润、精纯之境。
我们不能过于夸赞他公文技艺上的纯熟与完美,但不吝惜于赞美他的血性担当与刚健之气。
一 授翰林院侍讲及四川正考官呈请代奏谢恩状
道光二十三年八月初四日
【背景】
这是现存的曾国藩最早的一道奏折,时间为道光二十三年,即公元1843年,《南京条约》签订后一年。此时曾国藩33岁,自28岁中进士、点翰林已有五年时间。这五年中,他在翰林院的主要工作就是为皇帝起草一些例行的公文,以及整理史籍档案等。同年4月,在翰林院官员的文学考试中,曾国藩获得二等第一名,因成绩优异,得以升迁为翰林院侍讲,品级升为从五品,仍属于低级官员的行列。7月,曾国藩又在考试中获胜,被钦命为乡试四川省的正考官。此道奏折正是曾国藩为感激皇帝两次拔擢的恩情所作,但由于品级过低,不具备给皇帝直接上奏折的资格,因此请人代为转奏。
【原文】
新补翰林院侍讲充四川正考官曾国藩为呈请代奏,恭谢天恩事。八月初三日,接到知会转准吏部咨称七月十五日奉旨:曾国藩准其补授翰林院侍讲。钦此。
窃国藩楚省菲材,山乡下士。西清待漏,惭四术之多疏;东观校书,尤三长之有忝。本年三月初十日,廷试翰詹,猥以芜词,上邀藻鉴,列置优等,授翰林院侍讲。沐殊宠之逾恒,俾迁阶以不次。旋于六月二十二日,奉命充四川乡试正考官,温纶再捧,寸衷之惶悚弥深;使节初持,万里而驰驱未已。乃复荷高深之宠,俾真除侍从之班。愧屡沐夫鸿施,曾无坠露轻尘之报;惟勉勤乎蛾术,益凛临深履薄之思。
所有国藩感激下忱,理合呈请代奏,叩谢天恩。谨呈。
【译文】
新近补授翰林院侍讲,并充任四川乡试正考官的臣曾国藩,为恭谢皇上天恩,请人代为呈递奏章。八月初三日,接到转来的吏部咨文上说,七月十五日奉旨:准许曾国藩补授翰林院侍讲。钦此。
臣曾国藩不过是湖南一个平庸之辈,偏僻山村里的下等士子而已,就职于翰林院,愧于学术疏浅;协助修撰史书,愧于不及其他史官。今年三月初十,考察翰林院与詹事府官员,臣以粗劣的文辞,获得皇上的赏识,位列优等,升翰林院侍讲,沐浴着特殊恩宠,得以超常规升迁。接着于六月二十二日,奉命充任四川乡试正考官,再次得到这温馨的谕旨,心中觉得更加惶恐;初次持节出使,已做好万里奔波的准备,又蒙受深厚的宠信,得以正式进入侍从之列。惭愧于屡次获得宏大的恩赐,却没有给皇上以露珠尘埃般的报答;唯有勤奋学习,时时抱以临深履薄的心态。
所有臣曾国藩的这些感激之情,理应请人代为奏报,叩谢天恩。谨呈。
【赏析】
从文学作品到公文的跨度
这是本书点评的第一篇曾国藩奏折,奏折写作于早期,曾氏侍弄公牍时间还不长,给皇帝写奏折更是破天荒。结合这篇奏折,谈一谈文学作品与公文的异同,这是很多刚刚接触公文写作的人都会遇到的问题,这篇文章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文学作品与公文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章类型,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概括起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二者功用不同,文学作品侧重于给人带来艺术享受,而公文则以实用性为上;表述方式不同,文学作品可以虚构和想象,而公文必须以事实为依据;视角不同,文学作品是面向大众的,公文则是写给特定对象看的;语言风格亦不同,文学作品可以或生动或悱恻,运用各种写作手法,而公文的语言风格则要求平实、典雅、准确。
一个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对公文写作有所助益,但如果不注意二者的差异,也容易陷入误区,混同文学和公文的写法,而偏离了公文的写作要求,陷入追求形式、以辞害意等情形当中。
古代的官员,写作公文是工作日常,但他们一般文学修养也很高,很多人同时也是文学家,公文和文学两者皆擅,比如秦朝的李斯,以及后来的“唐宋八大家”等等。
曾国藩在当时是文章大家,对文学一度颇有追求和用心,笔耕不辍,成就不菲,散文为一时之选,继承发扬桐城派的文风,进而开创了名为“湘乡派”的文学流派,他还编撰过《经史百家杂钞》等文学选本,流传颇广,用今天的话说,曾国藩称得上文坛大家。应该说,这些底蕴和积累为他后来撰写公文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本篇为曾国藩初次呈奏奏章,心情较为忐忑,由于不知皇帝的喜好,不知深浅,故不敢多言,只是客套一番,对皇帝给予自己的恩遇表达心中的感谢之情,总体上用词谦逊,折射了曾国藩当时既想趁机表现一番,又颇为谨慎不敢轻易唐突的矛盾心理。
全篇围绕一个“谢”字展开,丰富的用典、工整的对仗、华丽的辞藻突显了曾国藩的文字功底。但是,横向来看,古代官场的这类应酬文都有华而不实的通病,曾国藩此篇也不能例外。纵向来看,与曾国藩后期同类型的谢恩折相比,此篇明显透露出其早期文章书生气过浓,语言过度华美,形式重于内容的不足。
可以这么说,公文中的文学手法就好比味精,轻轻加一点能起到提味的作用,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但不能多,多了就成了卖弄,反而不好。
今天很多人在工作中也有要写感谢信的时候,代表个人或者代表单位,对象也许是上级,也许是利益相关者,如何写好这一类礼节性公文呢?在我看来,真诚的态度是第一位的,只有真心实意地表达感激之情,才能让对方感受到,而任何虚情假意都会被人一眼识破,并心生厌恶,“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这是颠扑不破的道理。
有了真诚的态度,内容也要写得到位,关键是要说清楚几点:为什么要表达感谢,事由是什么,对方的帮助或馈赠对自己有何意义;自己将如何感谢,有什么样的态度,实际行动又是什么。如果双方是合作伙伴或者有持续性的交往,还可以表达今后继续合作的愿望与前景。总之,用真诚的态度和切实的行动,既表达自己的感恩心态,也让对方觉得对你的帮助和支持是值得的。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