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30668059
编辑推荐
地方文化,文化研究,福建,先秦时代,地方文化,文化研究,福建,秦汉时代
内容简介
福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传统,一直备受中国学界和东南亚、太平洋学界的重视。但在这些研究中,福建大多是被作为一个边界地区来对待的。论者或从中国文明的中心看福建,将福建作为中华古文明辐射地区的一部分。从这一角度看福建史前史,福建是“百越”的一部分。虽有学者力图从太平洋史前史的角度看福建,但由于受材料的限制和语言的隔阂,论述或偏于简单的传播论,或限于抽象的现象比较,福建仍然是处在研究的“边缘地带”。《福建与南岛语族》力图打破这种定式,希望以福建为中心来探讨南岛语族在中国大陆的形成、扩散和社会复杂化进程。《福建与南岛语族》也是对过去 20多年来福建史前考古阶段性成果的总结。
目 录
目录
**章福建与南岛语族1
一福建与南岛语族的起源1
二福建沿海新石器时代考古概况与南岛语族考古学6
三南岛语族起源和扩散的考古学探索9
第二章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概况10
一历史语言学的研究10
二遗传学的研究13
三考古学对南岛语族起源的研究15
第三章福建史前海洋文化的前身——旧石器时代27
一福建旧石器考古概况27
二福建旧石器时代的文化与人类30
第四章福建史前海洋文明的发端——新石器时代63
一福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格局63
二内陆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97
三福建海洋经济的发生与发展109
四台湾海峡新石器时代航海术与南岛语族的扩散122
第五章福建史前海洋文明的发展——青铜时代126
一福建沿海地区的青铜文化126
二内陆地区的早期青铜文化:白主段文化142
三内陆地区青铜时代晚期文化145
四青铜时代晚期文化及闽越国的建立149
第六章福建南岛语族的国家——秦汉时期的闽越国153
一文献记载的闽越国历史153
二考古学所见秦汉时期的闽越国157
第七章太平洋地区的南岛语族文化与社会171
一酋邦:波利尼西亚人的社会结构172
二玻利尼西亚酋邦社会形成和变化过程的考古学观察174
三波利尼西亚人的石锛177
四新西兰毛利人的玉文化及其渊源188
第八章福建上古史的太平洋视野194
一“台湾海峡考古学”的再思考195
二福建是南岛语族的海洋文化和航海术的发源地之一199
三福建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的太平洋视野200
后记202
**章福建与南岛语族1
一福建与南岛语族的起源1
二福建沿海新石器时代考古概况与南岛语族考古学6
三南岛语族起源和扩散的考古学探索9
第二章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概况10
一历史语言学的研究10
二遗传学的研究13
三考古学对南岛语族起源的研究15
第三章福建史前海洋文化的前身——旧石器时代27
一福建旧石器考古概况27
二福建旧石器时代的文化与人类30
第四章福建史前海洋文明的发端——新石器时代63
一福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格局63
二内陆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97
三福建海洋经济的发生与发展109
四台湾海峡新石器时代航海术与南岛语族的扩散122
第五章福建史前海洋文明的发展——青铜时代126
一福建沿海地区的青铜文化126
二内陆地区的早期青铜文化:白主段文化142
三内陆地区青铜时代晚期文化145
四青铜时代晚期文化及闽越国的建立149
第六章福建南岛语族的国家——秦汉时期的闽越国153
一文献记载的闽越国历史153
二考古学所见秦汉时期的闽越国157
第七章太平洋地区的南岛语族文化与社会171
一酋邦:波利尼西亚人的社会结构172
二玻利尼西亚酋邦社会形成和变化过程的考古学观察174
三波利尼西亚人的石锛177
四新西兰毛利人的玉文化及其渊源188
第八章福建上古史的太平洋视野194
一“台湾海峡考古学”的再思考195
二福建是南岛语族的海洋文化和航海术的发源地之一199
三福建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的太平洋视野200
后记202
免费在线读
**章 福建与南岛语族
一 福建与南岛语族的起源
福建沿海地区,地处太平洋西岸,从史前时代开始,就与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各个族群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世世代代的先民,不畏惊涛骇浪,不怕海途茫茫,谱写了无数篇开发和征服太平洋的壮丽史诗。这些航海壮举有些经后人的记载流传了下来,但更多是淹没在漫漫的时间长河中了。其中史前时代的航海和移民,由于没有文字记载,在经过数千年甚至数万年的时间后,更是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得无影无踪。所幸的是,由于现代考古学的产生和发展,这些消失的远古历史又被重新发掘出来。本书所要描述的就是史前时代发生和发展在当今福建沿海地区的海洋文化,以及他们开发和征服浩瀚太平洋留下的文化遗产。
这些史前时代的先民如何称呼自己族群的名字,已无从可考。由中原和北方士大夫所写的中国先秦和两汉时期的文献,将福建地区的先民称为“闽越”,并作为南方地区“百越”的一部分来对待。这一称呼目前仍被中国学术界尤其是历史学界所使用(1)。中国考古学界则使用“文化”这一术语来界定和描述物质文化的时空分布,在福建沿海地区建立了一套文化序列,如“壳丘头文化”“昙石山文化”“大帽山文化”“黄瓜山文化”等(2)。这些文化名称作为考古学的分类单位,也是“他人”加诸远古先民的文化名称。从考古学的角度来讲,“文化”与“族群”是两个既有联系而又不完全重合的概念。一个考古学文化之内,很可能包括多个独立的族群(3)。但是,这些“文化”是我们今天认识和研究史前海洋先民的重要载体,也是本书所遵循的主要概念。
福建史前先民在国际学术界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即“南岛语族”(Austronesian)或“原南岛语族”(Proto-Austronesian)(1)。南岛语族的起源和扩散是太平洋考古学*重要的课题之一,也是包括福建在内的中国东南沿海与太平洋考古学的结合点。
国际学术界所指的南岛语族是指说南岛语系的民族。语言学研究表明,南岛语系是目前世界上**的主要分布在岛屿上的一个大语系,其分布地区东起太平洋东部的复活节岛,西接印度洋的马达加斯加,北抵夏威夷和中国台湾,南至新西兰,其主要的居住地区包括中国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玻利尼西亚(图1-1)。据统计,南岛语系包括1000~1200 种语言,是世界上**的一个语系,使用该语系语言的人口约有3.8 亿(2)。
这一分布区域表明南岛语族是一个海洋族群,他们的祖先早在欧洲人环球航海时代开始以前,就已经发现和居住在南太平洋地区的大部分岛屿。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南岛语族的祖先向太平洋地区的扩散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人类历***伟大的海上移民(3)。他们凭借其惊人的航海技术,成功地发现并移民到南太平洋中的一个又一个岛屿。单边驾梃独木舟和双连独木舟是他们主要的远航工具,他们通过对星辰和航流的认识,发明出了极其惊人的导航系统,并因此得以有目的地在数万里的海域内来回航行。
这一海洋族群的发源地在哪里?他们是何时何地开始征服太平洋的?他们为什么一代又一代地向茫茫的太平洋深处远航?这是困扰早期航海家和欧洲殖民者的问题,也是自20 世纪初发源以来的太平洋考古学和人类学的重要探索课题。包括福建在内的中国东南沿海之所以受到太平洋考古学界的关注,也正是这一课题不断深入的结果。
太平洋考古学界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关注始于20 世纪30 年代。早期的学者曾根据石锛的类型,推测中国是太平洋地区有段石锛的发源地,并进而认为波利尼西亚人的祖先应该来自在东南亚和中国东南沿海一带。海涅- 格尔德恩(Heine-Geldern)于1932 年首次提出,东南亚和中国东南沿海的石锛是太平洋地区石锛尤其是有段石锛的祖形(1)。这一论点启发了新西兰的考古学家达夫(Roger Duff)在20 世纪50 年代对中国和东南亚的石锛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并出版了专著《东南亚石锛》,认为太平洋地区的有段石锛是由中国东南沿海传播过去的,并绘制了详细的传播路线(2)(图1-2)。中国学者林惠祥等曾对这一理论进行了介绍,并根据考古和民族志的
一 福建与南岛语族的起源
福建沿海地区,地处太平洋西岸,从史前时代开始,就与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各个族群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世世代代的先民,不畏惊涛骇浪,不怕海途茫茫,谱写了无数篇开发和征服太平洋的壮丽史诗。这些航海壮举有些经后人的记载流传了下来,但更多是淹没在漫漫的时间长河中了。其中史前时代的航海和移民,由于没有文字记载,在经过数千年甚至数万年的时间后,更是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得无影无踪。所幸的是,由于现代考古学的产生和发展,这些消失的远古历史又被重新发掘出来。本书所要描述的就是史前时代发生和发展在当今福建沿海地区的海洋文化,以及他们开发和征服浩瀚太平洋留下的文化遗产。
这些史前时代的先民如何称呼自己族群的名字,已无从可考。由中原和北方士大夫所写的中国先秦和两汉时期的文献,将福建地区的先民称为“闽越”,并作为南方地区“百越”的一部分来对待。这一称呼目前仍被中国学术界尤其是历史学界所使用(1)。中国考古学界则使用“文化”这一术语来界定和描述物质文化的时空分布,在福建沿海地区建立了一套文化序列,如“壳丘头文化”“昙石山文化”“大帽山文化”“黄瓜山文化”等(2)。这些文化名称作为考古学的分类单位,也是“他人”加诸远古先民的文化名称。从考古学的角度来讲,“文化”与“族群”是两个既有联系而又不完全重合的概念。一个考古学文化之内,很可能包括多个独立的族群(3)。但是,这些“文化”是我们今天认识和研究史前海洋先民的重要载体,也是本书所遵循的主要概念。
福建史前先民在国际学术界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即“南岛语族”(Austronesian)或“原南岛语族”(Proto-Austronesian)(1)。南岛语族的起源和扩散是太平洋考古学*重要的课题之一,也是包括福建在内的中国东南沿海与太平洋考古学的结合点。
国际学术界所指的南岛语族是指说南岛语系的民族。语言学研究表明,南岛语系是目前世界上**的主要分布在岛屿上的一个大语系,其分布地区东起太平洋东部的复活节岛,西接印度洋的马达加斯加,北抵夏威夷和中国台湾,南至新西兰,其主要的居住地区包括中国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玻利尼西亚(图1-1)。据统计,南岛语系包括1000~1200 种语言,是世界上**的一个语系,使用该语系语言的人口约有3.8 亿(2)。
这一分布区域表明南岛语族是一个海洋族群,他们的祖先早在欧洲人环球航海时代开始以前,就已经发现和居住在南太平洋地区的大部分岛屿。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南岛语族的祖先向太平洋地区的扩散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人类历***伟大的海上移民(3)。他们凭借其惊人的航海技术,成功地发现并移民到南太平洋中的一个又一个岛屿。单边驾梃独木舟和双连独木舟是他们主要的远航工具,他们通过对星辰和航流的认识,发明出了极其惊人的导航系统,并因此得以有目的地在数万里的海域内来回航行。
这一海洋族群的发源地在哪里?他们是何时何地开始征服太平洋的?他们为什么一代又一代地向茫茫的太平洋深处远航?这是困扰早期航海家和欧洲殖民者的问题,也是自20 世纪初发源以来的太平洋考古学和人类学的重要探索课题。包括福建在内的中国东南沿海之所以受到太平洋考古学界的关注,也正是这一课题不断深入的结果。
太平洋考古学界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关注始于20 世纪30 年代。早期的学者曾根据石锛的类型,推测中国是太平洋地区有段石锛的发源地,并进而认为波利尼西亚人的祖先应该来自在东南亚和中国东南沿海一带。海涅- 格尔德恩(Heine-Geldern)于1932 年首次提出,东南亚和中国东南沿海的石锛是太平洋地区石锛尤其是有段石锛的祖形(1)。这一论点启发了新西兰的考古学家达夫(Roger Duff)在20 世纪50 年代对中国和东南亚的石锛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并出版了专著《东南亚石锛》,认为太平洋地区的有段石锛是由中国东南沿海传播过去的,并绘制了详细的传播路线(2)(图1-2)。中国学者林惠祥等曾对这一理论进行了介绍,并根据考古和民族志的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