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2433786
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微博、微信、QQ等新兴媒体碎片化的语言表达、个性化的信息资源、裂变式的信息传播方式,给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与机遇。开展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研究,把新兴技术高效运用于实践将虚拟对接现实,把大学生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具有重要的价值。本书通过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内涵与外延的分析, 在阐释大学生政治认同的 “应然状态” 的基础上,从网络背景下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现状考察和现实反思两个逻辑层, 深入剖析了当前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 “实然状态” ,并基于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 “过去时”和“ 现在时” 逻辑层的实践论分析,建构了网络背景下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 “必然状态” 。
摘 要 001
一、研究缘起 001
(一)应然所趋: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002
(二)实然所迫:应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网络挑战的需要 002
(三)必然所向:大学生成人成材的需要 003
二、研究综述 003
(一)对政治认同的相关研究 004
(二)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相关研究 009
(三)对网络背景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相关研究 014
三、研究设计 016
(一)基本观点 016
(二) 研究思路 016
(三) 研究方法 017
(四) 研究框架 018
(五) 研究的创新点 019
第一章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理论分析
一、政治认同的意蕴分析 021
(一) 认同概念解析 021
(二) 政治内涵的演变 024
(三) 政治认同概念解析 026
二、政治认同形成的逻辑分析 031
(一) 利益认同是政治认同的逻辑起点 032
(二) 制度认同是政治认同的关键 034
(三) 意识形态认同是政治认同的旨归 037
三、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心理要素分析 039
(一) 大学生政治认知:知识理论性与认识表象性的矛盾 039
(二) 大学生政治情感:政治热情与政治冷漠并存 040
(三) 大学生政治意志:自主性提高与自制性薄弱的矛盾 041
(四) 大学生政治信念:立场正确和信仰模糊的矛盾 042
(五) 大学生政治行为:参与意愿强烈与行为取向功利化并存 044
第二章 网络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影响的机理分析
一、网络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 047
(一) 网络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积极影响 047
(二) 网络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消极影响 049
二、网络背景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特点 051
(一) 认同主体:去个性化 052
(二) 认同环境:双重网络政治场域并存 052
(三) 认同客体:网络权力对政治权力的冲击 053
三、网络背景下大学生社会政治认同形成的心理机制 054
(一) 同化服从阶段——政治认同的起点 056
(二) 记忆阶段——政治认同的积累 056
(三) 模仿表达阶段——政治认同的外显 057
(四) 传输阶段——政治认同的升华 058
第三章 网络背景下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现状审视
一、调查研究的设计 059
(一) 一、调查研究的设计 059
二、调研结果的分析 069
(一) 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调研结果分析 069
(二) 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081
三、调研结论 087
(一) 大学生政治认同度高 087
(二)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度最高 087
(三) 政治面貌与大学生政治认同之间呈显著相关关系 088
(四) 利益认同、制度认同和意识形态认同三者相互促进 089
(五)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基础是利益认同,核心是意识形态认同 090
四、网络背景下大学生政治认同存在的问题 093
(一) 网络信息的“碎片化”模糊大学生的政治认知 093
(二) 网络政治参与不足消解大学生政治热情 094
(三) 网络的“开放性”动摇大学生政治信仰 094
(四)网络的“情绪化”导致大学生政治行为的失范 095
五、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面临的基本矛盾 095
(一) 教育者的低影响力与受教育者高自由度的矛盾 096
(二) 网络信息的泛化与教育内容价值指向一元化的矛盾 097
(三)教育内容的稳定性与受教育者思想行为多变性的矛盾 098
(四)网络载体较强的交互性与传统教育手段单向性的矛盾 099
第四章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阻抗因素
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阻抗 101
(一)“ 西化”的网络核心技术为优势话语权奠定基础 101
(二) 全球化为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张提供了便利 104
二、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影响 107
(一)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干扰 107
(二)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 111
(三)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阻抗 119
三、社会发展不和谐因素的阻抗 126
(一)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不平衡 126
(二) 政治因素:政治生态部分失衡 132
(三) 社会因素:社会阶层流动迟缓 134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培育 137
(一)初步形成了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培育体系 137
(二)国际国内环境凸显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重要性 138
二、 20 世纪末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系列课程成为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主要内容 140
(一)“ 85”方案明确了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课程体系 140
(二)“ 两课”成为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主渠道 141
(三)“ 98”方案建构了完整的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课程体系 142
三、21 世纪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培育 143
(一)“ 05 方案”突出了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为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主要内容 143
(二) 加强以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 144
(三) 突出“四个载体”在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中的作用 145
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经验与反思 147
(一) 我国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经验 148
(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反思 149
第六章 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域外借鉴
一、美国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培育 153
(一) 美国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培育的内容 153
(二) 美国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培育的途径 155
二、新加坡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培育 159
(一) 以推进“共同价值观”的认同作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文化基础 160
(二) 以培养“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作为政治认同的情感基础 161
(三)“ 三位一体”推进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 162
三、国外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对我国的启示 165
(一) 渗透教育与灌输教育的整合并进 165
(二)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价值引领 167
(三)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文化基础 168
(四) 加强传播媒体的管理,为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营造良好环境 169
第七章 完善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社会生态
一、推进利益协调机制,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利益基础 171
(一) 完善利益表达机制,保障公民的利益诉求 172
(二)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社会的公平感 173
二、提升制度认同,夯实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制度基础 174
(一) 持续推进反腐倡廉 175
(二) 坚持依法治国,提高政府公信力 176
(三) 拓宽政治参与渠道,保证大学生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177
(四)从失衡走向和谐,完善社会稳定机制 179
三、一元主导多元,构筑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文化基础 181
(一)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181
(二) 以“一元”引领多元文化 183
第八章 建构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虚拟与现实的立体化网络
一、与时俱进,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185
(一) 权威灌输与平等交互的结合 186
(二)“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结合 187
(三)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结合 188
二、构建大课程体系,拓展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宽”口径 189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核心 190
(二) 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是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理论支撑 191
(三) 通识教育课程是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重要拓展 192
(四) 专业课程是大学生政治认同浸润的重要手段 194
三、 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夯实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厚”础 195
(一) 以正确性引导需求性,提升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196
(二) 以虚拟性对接现实性,增加教学载体的多样性 197
(三) 以交互性取代单线性,增强教学方法的艺术性 198
四、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体系,建构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宏”系统 200
(一) 建设示范性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网站 201
(二) 丰富大学生主题教育网站 203
五、运用新媒体技术,拓展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微”路径 205
(一) 微博在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中的运用 206
(二) 微信在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中的运用 208
结 语 211
参考文献 213
附 录 223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