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77321
本书是学习汉字的中英双语字典,揭示汉字奥秘、图说汉字演变的趣味读物,具有减少学习投入、扩大学习回报的效果。对3500个常用汉字及次常用汉字做了深入浅出、科学趣味的剖析,解析字形、字义。独创的文字图,一个个字形宛如一扇扇窗,助人观取字义、窥知中华文化。掌握汉字的关键在于字形而非字音。本字典着重分析字形,严谨对应字形的文字图,生动呈现出部分或全部的字义,使人巧学活记,过目难忘。本书的英译顾问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与康奈尔大学中文课程负责人、著名语言学家魏久安博士。
前言
顾问序
凡例
拼音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
字典正文
字形构造
字体演变
汉字是现今世上仅存的象形性表意文字,是名副其实的老寿星。它既是文化的载体,亦是文化的结晶。每个汉字都是惟妙惟肖的图画,蕴含着饶有趣味的故事,寄寓着别出心裁的匠心!一个个字形宛如一扇扇窗,让人观取字义,窥知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
近4000年来,汉字几经演变,依然秉持商代甲骨文所开创的象形、会意的特质。今日3500个常用字,与当初4000个甲骨文字数相近,然而承载的信息量却已激增不下万倍。由此印证:汉字具有超强的生命力,绝佳的承载量、延展性、可塑性和包容度。《图说汉字:中英双语字典》(下文简称”《图说汉字》”)的编撰目的之一,就是要充分、具体地展现汉字的独特性、优越性和趣味性。
象形、会意的汉字迥然不同于英文等表音文字,因而学习汉字与中文的方法应有独特性和针对性。
掌握中文的关键在于字而非词。本字典3500个常用字占现代汉语用字量高达99.5%以上,若掌握了这3500个字,那么由这些字所构成的数万个常用词就迎刃而解,无须大费周章了。这是以少胜多地学好中文的一条捷径,《图说汉字》的特色之一就是特别注重剖析字形、介绍字义。
掌握汉字的关键在于字形而非字音。汉字作为象形性表意文字,无需经过字音的切换迂回表达字义,而是直接以字形展现字义。本字典着重分析字形,还创造性地为每个字头绘制文字图。严谨对应字形的文字图,活生生地呈现出或部分或全部的字义,使人巧学活记,过目难忘。
时下,文字学家对汉字构造的解析,大多沿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的说法。窃以为,由古及今,汉字形体已产生颇大变化,尤其简体字的某些变化更是颠覆性、根本性的,文字研究者应该追踪汉字的演变,直面汉字的现状,与时并进地编撰出切合当下实用的字典。
就事理而言,先产生汉字,而后才能对其进行分析,进而概括出字形构造法,更何况汉字形体几经变化。因而,汉字具有被持续”再发现”的特性。《图说汉字》对字形意涵的种种再发现,进一步确认汉字是象形性表意文字,在3500个汉字中,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共占73.9%,形声字仅占26.1%。合情合理的、突破性的再发现,既增添汉字形体的合理性,又有利于汉字的教与学,还填补了汉字研究中的某些空白。
作为象形性表意文字,汉字的声旁亦或多或少起着表意作用,这一特性没有受到人们、甚至专家的应有重视。有鉴于此,《图说汉字》逐一挖掘形声字声旁的表意功能,这对全面深入解开汉字形体之谜是至关重要的。
相对于汉字形体的变化,汉字读音的变化更大。将那些声旁已失去表音功能,但仍起表意作用的形声字归入会意字,自认为是明智的抉择。
必须承认,汉字形体是世上复杂的。它的构成形式有独体、上下、左右、内外四大类,包含六十多种小类,其复杂程度远远超过时下人们把玩的魔方。掌握汉字的确不易,但切莫气馁,难度与回报率是成正比的。学习汉字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培养着优异的空间想象能力,如诗如画的人文情趣,以及智商与情商。
《图说汉字》追求创意、形象、趣味、准确、简洁、实用,进而产生减少学习投入,扩大学习回报的理想效果。它既是学习汉字、中文的实用性字典,又是揭示汉字奥妙的趣味性读物。它担当两种角色,具备双重功能。
有幸请到曾任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与康奈尔大学中文课程的负责人,并任教于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中文系客座副教授的语言学家魏久安博士(Dr Julian K. Wheatley)担任本书的英译学术顾问,提升了字典的品质。殊感荣幸!
《图说汉字》是我编撰的第五部字典,将这五部字典比作儿女的话,她是我疼爱的小女儿。她容貌端秀,思维活跃,个性鲜明。付梓之际,即婚嫁之时。我期待她得到读者的垂爱与肯定,更期待她为读者掌握汉字,学好中文,了解中华文化,奉献心力。
本书之前的版本《汉字通》出版后,深受国内外读者喜爱。事实证明形象认知比抽象记忆更鲜活、更持久,特别符合认知心理与教学趋势。本次再版,为她起了新名《图说汉字:中英双语字典》,还优化了她的衣着打扮。
送嫁之时,我深信,她定然不负中外读者期望。解密汉字形象,梳理汉字脉络,叙说汉字故事,传授汉字用法,从根部助力中文与中华文化的学习。既满足实用需要,又享受求知乐趣。
顾建平
2020年5月于上海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