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5414384
中国历代丰富的方言、俗语、谣谚文献资料,是文献学、语言学、文学、民俗学研究的宝库。
本刊汇编影印中国历代有关方言、俗语、谚语、歌谣等文献资料140种左右,其中有一部分为珍稀的稿抄本,亦有从个人文集或笔记中辑出的多种相关材料。可以在很大程度补充完善《中国方言谣谚全集》《汉语方言研究文献辑刊》《明清俗语辞书集成》《续修四库全书》等所收,为学界在文献学、语言学、文学、民俗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更为丰富的基础性资料。
總目錄
第一冊
序 曾昭聰1
凡例1
方 言
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十三卷
(漢)揚雄撰 (晉)郭璞注 宋慶元六年(一二〇〇)尋陽郡齋刻本1
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十三卷
(漢)揚雄撰 (晉)郭璞注 明正德四年(一五〇九)李珏刻本197
第二冊
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十三卷
(漢)揚雄撰 (晉)郭璞注 明刻本1
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十三卷
(漢)揚雄撰 (晉)郭璞注 民國間影印《漢魏叢書》本165
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十三卷
(漢)揚雄撰 (晉)郭璞注 民國間影印《古今逸史》本321
第三冊
方言注十三卷
(漢)揚雄撰 (晉)郭璞注 清《武英殿聚珍版書》本1
宋本方言校勘記一卷
王秉恩撰 一九一三年華陽王秉恩影宋刻本附347
札迻·方言校語
(清)孫詒讓撰 清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籀廎刻二十一年增修本403
書郭注方言後
王國維撰 民國間石印《王觀堂先生全集·觀堂集林》本413
第四冊
方言釋字一卷字書部首一卷連用字一卷
(清)汪汲輯 清同治二年(一八六三)金雅堂刻本1
方言字考
謝璿編 一九二三年上海會文堂書局鉛印本215
……
序
中国古代有重视方言、俗语、谣谚的优良传统。周秦有“輶轩使者”。《文选·张协〈七命〉》云“语不传于輶轩”,李善注引《风俗通》曰:“秦周常以八月輶轩使采异代方言,藏之秘府。”西汉刘歆《与扬雄书》载:“诏问三代周秦轩车使者、遒人使者,以岁八月巡路,求代语、僮谣、歌戏。”晋常璩《华阳国志》卷十:“古者,天子有輶车之使,自汉兴以来,刘向之徒但闻其官,不详其职,惟闾与严君平知之,曰:此使考八方之风雅,通九州岛之异同,主海内之音韵,使人主居髙堂知天下风俗也。”这说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官方派遣使者搜求民间方言、俗语与谣谚的做法,以此考民情、知风俗、宣教化。
西汉扬雄的《方言》是最早研究方言词的著作,东汉服虔《通俗文》是第一部记录并诠释俗语的著作,而谣谚之例屡见历代各种典籍,清代杜文澜辑录的《古谣谚》可见其大略。受《方言》《通俗文》等的影响,历代学者一直注重方言、俗语与谣谚的收集整理与研究。
在当今学术全面发展的时代,学界对古代方言、俗语、谣谚的认识总体上来说还是不够全面的,研究也还是欠深入的,甚至有学者以为“从汉代到清代,一千多年间,专门收集民间方言俗语的著作传世者极少,到清代中叶,才出现了《通俗编》等几部专著”。这不是事实,也有欠公允。
方言、俗语、谣谚,三者所指有所不同。
参照《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汉语方言”条中的相关内容,古代的方言著作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以某个地点方言或区域方言的方言俗语作为调查考证对象的著作。这类著作模仿扬雄《方言》,对某个地点方言或区域方言进行调查考证,其中虽也有引古书以证方言俗语渊源有自,但主要成绩在于记录了不少当时当地的活的语言。这类著作,书名即标明了该书所调查考证的方言的地点或区域名称。
第二类,征引并考证古代文献中多地的方言材料的著作。这类方言辞书广引经史子集中的相关材料,包括字书韵书、笔记杂著、类书、注释、音义等各种不同文献,凡原书上标明某地方言的材料(也包括一些其他民族语言的材料)则摘而录之,汇编成书。因是集合多地方言材料,故书名上不标地名,而往往冠以“续”“补”“广”“新”等字样。
俗语著作,即古人“调查、 辑录和考证方言俗语的著作”中“以比较通行的一般性的方言俗语作为调查、辑录和考证对象”的著作。
谣谚,包括歌谣与谚语,往往杂见于各种典籍之中。当然前面所说的方言、俗语材料除了专书之外,也有相当多的材料杂见于各种典籍。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