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成功/励志人在职场带着共情力去工作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博士陈志林重磅新作!成就千百万职场精英的共情工作准则! 8条共情力工作法,48个实战要点,打造高绩效团队!

带着共情力去工作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博士陈志林重磅新作!成就千百万职场精英的共情工作准则! 8条共情力工作法,48个实战要点,打造高绩效团队!

员工职业精神培训优质读本。华为、顺丰、腾讯、小米、苹果、阿里、微软等全球500强企业都推崇并奉为圭臬的工作思维;雷军、马化腾、王卫、马云、董明珠等商界精英都在践行的职业精神和行动准则。

作者:陈志林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1月 

ISBN: 9787516827338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5.99

类别: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人在职场 SKU:603a80a0f0f22467c36cfb5c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827338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本书是员工职业精神培训优质读本,是改变企事业单位工作效率和工作作风的培训手册。

2.8条共情力工作法,48个实战要点,打造高绩效团队!

3.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博士陈志林重磅新作。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在工作中如何提高以及运用共情力的问题做了相关研究。书中以如何在工作中开启共情思维为始,讲解了如何将共情力运用到工作沟通中以及如何运用共情力去突破难题,完成工作;深入解析了如何修炼共情力,以增强工作责任感、提升执行力和职场忠诚度;剖析了共情协作对于团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共情力让团队更加团结高效;*后讲述了共情和感恩的关系,以及对工作的帮助。

书中采用案例 分析 工作金言 问题思考的板块化方式。本书语言平实,逻辑清晰,逐条罗列了具体的做法,实用性很强,能够照进读者的实际工作,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改变。

 

作者简介

陈志林

重庆巫山人。英国心理学会(BPS)认证心理咨询学家,英国心理咨询与治疗协会(BACP)认证心理督导师,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博士,东伦敦大学心理学硕士,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心理学学士。

微博2019最具影响力心理学大V。微博粉丝超过429万。多篇文章单篇阅读量超过1000万,来访者、学生遍及80多个国家,全球50多家媒体超过3000余次报道。

曾先后在重庆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泰国吞武里国王大学,苏黎世保险,中国人民银行长寿中心支行等国内外知名企事业单位开展各类心理讲座2000余场,帮助员工提升心理素质,培养职业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目  录

第1章 共情思维:理解与认同是做好工作的基础  / 001

共情力是团队协作的关键 / 002

不抱怨,能够理解管理层的苦衷 / 006

从大局出发,服从工作安排 / 010

不断创造效益:大河有水,小河满 / 013

与公司同舟共济,穿越市场风雨 / 017

比薪水更重要的还有成就感 / 021

用“情”工作,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 / 025

共情力加油站:用“情”工作,树立全局意识 / 028

第2章 沟通要有共情力,工作才会高效率 / 031

与客户沟通,不要太计较,要换位思考 / 032

与上司沟通,不要一味服从讨好,要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 / 035

与同级沟通,不要拐弯抹角,要真诚讲原则 / 039

与异性沟通,不要玩暧昧,要自然大方 / 042

与下级沟通,不要高高在上,要亲切随和 / 046

共情力加油站:协调好工作中的各种关系 / 049

第3章 保证完成任务,用共情力去突破难题 / 053

提升共情力,服从工作安排 / 054

记住,方法总比问题多 / 058

不寻找借口,只管努力去做 / 061

没有干不好的工作,只有不好好干的人 / 064

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 068

多坚持一分钟,就赢了 / 071

共情力加油站:忠于职守,任劳任怨 / 075

第4章 修炼共情力,提升职场忠诚度 / 079

Boss看重能力,但更看重忠诚 / 080

要站在公司的角度考虑问题 / 083

自己是忠诚最大的获益者 / 087

严守公司机密是你的义务 / 091

利欲熏心,会给公司和自己带来灾难 / 094

频繁跳槽,很多时候更是你自己的损失 / 097

把困难当考验,把危机当机遇 / 100

共情力加油站:忠诚是立足职场的基石 / 103

第5章 用共情力激发工作责任感 / 105

提升共情力,明白工作的责任 / 106

把工作当事业还是糊口工具,结果天差地别 / 110

敷衍工作,就等于敷衍自己 / 113

负责任很辛苦,尽责任超快乐 / 117

推诿工作不是聪明,而是愚蠢 / 121

干好分内工作是合格,干好分外工作是优秀 / 124

共情力加油站:尽职尽责,敬业勤奋 / 127

第6章 共情力高,执行力才会强 / 131

发挥共情力,提高执行力 / 132

立即行动,只是空想没有一点用 / 136

想拖延工作,最好先想想后果 / 139

工作中不能搞“形式主义” / 143

看落实,看结果,不看工作过程 / 146

要及时向上级反馈执行情况 / 150

共情力加油站:让执行更到位 / 153

第7章 共情协作,实现1 1>2的工作效果 / 157

华为的团队协作,值得学习 / 158

多为同事考虑,团队协作更具效率 / 161

团队协作中要多说“谢谢” / 164

多竖大拇指,给予对方鼓励 / 167

宽容一点,不要斤斤计较 / 170

积极分享,做一个合格的搭档 / 174

共情力加油站:在团队中完善自己,欣赏别人 / 177

第8章 学会共情,懂得感恩,且行且珍惜 / 181

心怀感恩,更容易快乐工作 / 182

感谢工作中的困难,它们让你成长 / 184

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公益活动 / 187

正确对待工资与工作之间的关系 / 190

工作中,有些时候要懂得知足 / 194

共情力加油站:对工作心存感恩 / 196

前  言

序一给职场人的一封信:提升工作共情力,不想优秀都难

亲爱的员工朋友:

你好!

打拼在职场,你是否对工作早已没有激情,总是觉得上司挑剔、客户难缠、下属不听指挥、同事明争暗斗。你真的很难捋顺这些复杂的职场人际?你是否觉得团队协作不如意,甚至很多人工作能敷衍就敷衍、能推诿就推诿?你是否觉得工作只是一种赚钱的方式,与公司没有共振,与老板更是没有共频?你是否觉得职业前途一片迷茫?看到了别人的成功,自己却无从下手?

如果这是你,请先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不要头大,你的职场关系只是缺乏共情力这一剂良药罢了。

共情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指的是我们体验他人内心世界的能力,也叫同理心。简单来说,就是你是否能对别人感同身受。

有人说,一切的处世技巧,都不如怀着一颗真心的共情。所以,共情力是一种真正的善良,是沟通的秘诀,是处世的智慧,更是职场里最高级的情商。

因此,人人都得培养自己的共情力,工作中,能够拥有共情力就更加重要了。

拥有了共情力,你才能在工作的各种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沟通顺畅、合作顺利,体味到其中的乐趣,甚至找寻到自己人生的意义。在默默为他人考虑的同时,你会对公司多一份感情,对工作多一份热情,感恩工作中遇到的一切,包括困难。

优秀的员工都善于在工作中运用共情力,他们能在沟通中、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将心比心,站在公司、同事、客户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最终困难就会迎刃而解,职场之路更是一片坦途。你的每一个充分体谅他人的做法得到的一定是所有人的良性反馈。

而没有共情,每个人都活得像一座孤岛,烦恼也纷至沓来。只有不断提升共情力,掌握共情的力量,带着共情力去工作,才能在工作的时候自然舒畅,如沐春风!那么,怎么才能迅速提升你的职场共情力,并让你心甘情愿地带着共情力去工作呢?

本书共有8章,针对在工作中如何提高以及运用共情力的问题做了相关研究和总结,并给所有职场人最实用的方法指南。书中以如何在工作中开启共情思维为始,讲解了如何将共情力运用到工作沟通中以及如何运用共情力去突破难题,完成工作;深入解析了如何修炼共情力,以增强工作责任感、提升执行力和职场忠诚度;剖析了共情协作对于团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共情力让团队更加团结高效;最后讲述了共情和感恩的关系,以及对工作的帮助。

本书针对工作中遇到的最普遍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助你越来越优秀,在工作中干出更大的成就。首先,本书的撰写采用案例 分析 工作金言 问题思考的板块化方式,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每一条工作金言都将对读者起到醍醐灌顶的作用;每一个问题思考都能够启发读者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去思考、去运用。其次,本书语言平实,逻辑清晰,逐条罗列了具体的做法,一读就懂,一用就会。最后,本书中的案例都是经过严格筛选而来,既具有普遍性又不乏特殊性,能够照顾到读者的实际工作,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改变。

本书实用性很强,能够拿来即用,是工作中人人必备的案头手册,在你工作情绪低落时,当你遭遇职场人际遭遇困难时,在你职业前景日趋渺茫时,读读本书,相信你定会豁然开朗。读完本书,你将全面了解共情力对于一个人工作的重要性,并能够熟知在工作的各个方面如何去运用它。

带着共情力去工作,工作效率会更高!

带着共情力去工作,职场关系会越来越好!

带着共情力去工作,你能和公司做到共振共频!

带着共情力去工作,你可能在公司在职场上更进一步,向更高职位精进!

总之,读这本书,不仅可有效提升你的职场情商,让事业更加顺畅,还可以促进人际关系,让你变成一个人人喜欢的人,让你的人生真正有所改变。

带着共情力去工作吧,愿你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成为职场上的佼佼者!

 

序二  给管理者的一封信:缺乏共情力,公司很容易成为一盘散沙

尊敬的管理者:

你好!

员工管理是公司经营的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在公司管理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你是否一直为公司的管理问题而疲惫不堪:

员工的工资、福利一直在涨,但就是留不住人;

员工之间不和谐,各部门互有不满,内耗严重;

员工完成任务时总是执行不力,甚至敷衍了事;

对于工作安排和薪资待遇,员工经常有意见,甚至抱怨不断;

……

作为管理者,如果经常遇到以上问题,那么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你的团队缺乏共情力,大家考虑问题往往只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互不理解,互不信任,猜忌丛生,嫌隙不断,无法形成和谐共鸣,无法一起团结努力。

可以说,缺乏共情力,公司很容易成为一盘散沙,毫无战斗力。

要知道,员工不是冷冰冰的机器,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具有丰富的情感、不同的性格,以及各种各样的想法。这就需要你能够把大家凝聚在一起,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而共情力就是凝聚剂,是彼此信任的重要基础。

共情力对管理至关重要。它是处理公司人际关系,激发员工战斗力,推动公司健康发展的内在核心因素之一。所以,培养和提升共情力势在必行。

首先,你必须要提升公司整体的共情力。

让员工知道,共情力的高低,是区别员工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之一。

共情力高的员工,懂得感恩公司,理解领导的不易和苦心,明白公司是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所以愿意努力工作,实现公司和自己的双赢。

共情力低的员工,只考虑自己的得失,不管公司和其他同事的利益,经常抱怨不断,难以沟通,在工作中挑肥拣瘦,严重影响公司的发展。

为了管理好公司,你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和提升员工的共情力。

也许你会说,对于共情力低下,严重影响公司的员工,直接降级甚至是开除,以绝后患不就行了。这样确实是个方法,但绝对是一个下策,治标不治本,更容易给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只有采取正确的措施,形成一套完善的培训机制,让员工不断提升共情力,才是长久之计。

为什么很多优秀的管理者重视企业文化的培训?就是因为他们明白,通过理念、使命和价值观等精神方面的构建,能够让员工与公司达到情感和精神上的共鸣,相互理解和尊重,从而产生正向聚合力。这其实就是一种共情力的培养。

其次,你自己要成为一个共情高手。

作为管理者,你要成为一个共情高手,能够走到员工心里面去,能够理解和尊重他们,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情绪。只有这样,你才能对症下药,采取正确的策略和方法,管理好他们,激发他们团结在一起,努力工作。

马云为什么能管理好阿里巴巴,成为阿里员工的精神领袖?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具有很高的共情力。

马云对员工要求很严,但这是他在理解员工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非常坦诚,说话很切合实际,能够站在员工的角度分析问题,所以员工才愿意听他的话,愿意跟着他拼命工作。

马云曾经说:“员工的离职原因林林总总,只有两点最真实:第一,钱没给到位;第二,心受委屈了。这些归根到底就一条:干得不爽。员工临走还费尽心思找靠谱的理由,就是为给你留面子,不想说穿你的管理有多烂、他对你已失望透顶。”这话就能体现出马云具有很高的共情力。他非常理解员工,能够站在员工的角度思考问题,所以才能说到员工心里去,获得员工的信任,最终管理好员工。

优秀的管理者大多是共情高手。他们能够体会员工的情绪和想法,理解员工的立场和感受,又能站在员工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从而让员工信服,让团队充满凝聚力和战斗力。所以,你必须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共情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共情高手。

人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从事管理工作的你而言,共情力就是“米”。有了这个“米”,你就能够具有很强的领导力,让员工心甘情愿地聚在你的周围,服从你的管理,与你一起做出更大的业绩。

《带着共情力去工作》是一本提升和增强共情力的经典培训书。通过对本书的阅读,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理念和方法,你会发现,各种让你头疼不已的员工管理问题会迎刃而解,你和员工的工作效率会大幅提升。

愿本书能够帮助到你和你的团队,让你们实现整体的蜕变,成为一个和谐团结、战斗力超强的团队!

 

免费在线读

第1章 共情思维:理解与认同是做好工作的基础

工作能力是做好工作的关键,但共情思维是做好工作的起点。在工作中善于运用共情思维,着眼于大局,理解高层,不抱怨,就能获得更大的成就感,收获更多的“财富”。

要知道,那些在工作中游刃有余的优秀员工,都是带着共情思维去工作的。

 

共情力是团队协作的关键

工作环境死气沉沉,除了工作压力,还要处理与同事之间复杂的人际关系,任何一项工作的推进都令人头疼……相信没有人会喜欢这样的工作氛围。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同事之间相处融洽,与上下级沟通也很顺畅。其实,这并非遥不可及,其中的奥秘就在于要学会运用共情思维,在沟通中发挥共情力。

共情力,又称“同理心”,指的是站在对方的立场,设身处地体验他人的处境,充分理解、感知他人感受的能力。将共情力运用到工作中,同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体谅,就能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

 

王泽是某互联网公司销售部的经理,最近产品充足,需要拓展客户,但人手不够,他便向人事部递交了人员补充的申请,希望能够在这个月将人员补充完毕,尽快将工作进度赶上。

但眼看就20号了,人事部那边一点消息都没有,王泽催了好几次,还是没有回复。他特别生气,一激动就冲到人事部一顿大吵:“你们这不是闲着吗?审个申请书有那么难吗?我们工作都拖了很多了,就不能想想我们吗?”

人事部的人一下子都愣了,有个人反驳道:“不知道不要瞎说,第二天我们就递上去了。” 

“递上去还没有消息吗?你们去看看我们有多少工作没人做……”王泽正在气头上,也没有收敛。

“谁知道啊,有本事你自己去上边问!”

双方都不依不饶,最后闹到了公司高层那里。几个高层领导一了解,原来是老板最近想要调整组织架构,人事经理一直没批,是正在和老板沟通人员调整等相关工作。

得知原因的王泽很后悔自己的做法,本应该好好说的却非要吵,弄得大家都不愉快。

 

案例中,销售部想的是能够尽快增加员工,加快工作进度,完成指标;人事部想的是人员调整要适应上级制定的新组织架构。双方有着不同的立场,而且缺乏充分的沟通和共情,所以产生了争执。

 

小田在一家公司做财务已经三年了,大学同学常常聚会,交流工作。有一次,大家都滔滔不绝地说着财务这项工作有多难做,开发票、跑税务、递交工资材料,尤其是一到月底结算工资时,就跟打仗一样,各个部门的人动不动就跑过来问,有人还劈头盖脸一顿责骂。因此,部门内部的人遇到事情后,也开始相互推诿。

小田看着他们,只在一旁笑着,同学们不解地问:“难道你不是这样吗?”

小田说:“我们工作也很繁忙,但各个部门的人都很配合。”

原来,他们公司提倡部门之间相互理解、体谅。

有一次,一位销售部的员工拿着出差的发票来报销,但负责报销的同事正巧请假了,小田接过发票,说:“那位负责报销的同事请假了,我知道你很着急,先给你递交上去,如果领导在就直接签了,不在就等同事来了再拿去签字,尽量在开支前给你签好。”

那位同事虽然很着急,但看着小田很尽心地为自己着想,就笑了笑说:“那麻烦你了。”

而在结算工资时,小田如果发现哪位员工的工作日志不清晰,也会及时去沟通,避免出现差错。

同学们听后,都表示这样做的确省去不少事,工作氛围也更加愉快。

 

小田在工作时,充分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说明可能拖延的情况,提前获得对方的理解。这样,在沟通中双方都很舒心,也加深了同事之间的感情。

这就是同样的事,缺乏共情和用共情思维去解决时,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没有共情,不能相互理解,就会在无形中增加工作压力;而如果能在工作中调动自身共情力,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思考和工作,就会让公司的工作氛围更加轻松愉快,部门之间、同事之间更加和谐。所以,共情力是工作中的润滑剂。

其实,第一个案例中的冲突,在职场中很常见。公司里每个部门都有着不同的立场,工作氛围不友好,工作压力大正是由于每个人、每个部门都是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缺乏共情的原因。

要有共情力,首先要培养共情思维。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你能不能站在我的角度考虑一下啊!”这就是共情思维的体现。

共情思维能够促使我们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工作中,人人都应该充分考虑他人的利益和需求,将心比心,争取在顺畅和谐的沟通中解决问题。

其次,还要注意,共情不是同情。

共情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它的潜台词是“我懂你的感觉”;同情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理解,潜台词是“你真可怜”。

如果在与同事的沟通中,总是一味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将对方放在“弱者”的位置上去安慰和关怀,就可能会适得其反。

最后,共情还要讲究方法,适当地暴露自己,让对方感知到你的共情力,彼此之间相互理解。

共情是工作的润滑剂,它能为职场创造一个富氧的环境,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在工作的时候心情舒畅。

 

工作金言:

体谅高层领导、理解同事需求是共情力的最直接的体现。在职场中,人人都应培养共情思维,共同创造一个舒心的工作氛围。

 

问题思考:

 

小浅在公司里的职位很普通,工作也不是特别出色,但她特别受欢迎,常常有同事约她逛街吃饭,领导也很喜欢她。

她气质很好,身材匀称,性格很温柔。周末的时候,她喜欢在家里做美食,有时候会在朋友圈里晒一晒。有一次,她晒出几道美食后,有两位同事评论,说她晒美食,太不厚道了,“让我们这些胖子情何以堪”。她调皮地回道:“下次不馋你们了啊!”但如果有其他同事晒美食,她会评论:“看起来真不错,下次教我做呗。”

小浅家境殷实,刚开始进入职场时,她总是去公司旁边的一家高档餐厅里用餐。当看到同事去得很少,渐渐地,她也不去了,和同事一起去普通的餐厅吃午饭,并说:“这里的菜味道真不错,你们真会选地方,以后去哪儿吃得带上我啊!”

同事都觉得小浅待人接物特别有修养,很愿意和她待在一起。

看,这就是共情力的作用。小浅总是能够照顾他人的感受,主动融入集体,同事之间相处得非常愉快。

你是不是也觉得同事之间有这样的氛围,工作起来更加舒心畅快呢?结合你的具体情况,想一想自己应该怎么去做。

 

 

不抱怨,能够理解管理层的苦衷

抱怨,在职场中比较常见。可能是因为工作量繁重、压力大;可能是与同事之间的关系没有处理好;还可能是因为公司环境有待改善、领导严厉等,这些都会让我们产生抱怨的情绪。

殊不知,抱怨是职场上最大的负能量。即使通过抱怨暂时纾解了心中的不快,但工作还是那些工作,同事也不会改变他待人做事的方式,领导更不会改变他的领导思路,到头来只是浪费了你大把的时间、消耗了你大量的精力。用这些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怎样提升业绩、怎样和同事相处岂不是更好吗?

小文在一家公司待了三年,虽然他没给公司创造多少业绩,但也兢兢业业,工作完成得也还不错。但是有一点,就是他爱抱怨。

有一次,领导急需一个数据,而负责统计工作的同事请假了,就让小文统计一下。小文嘴上说好,脸上却是一副不情愿的样子,他一边做还一边小声嘀咕:“回回请假,工作就是我做……”

其实,统计这份数据,最多也就半小时的事,虽然最终他准确无误地完成了工作,但领导不仅没觉得他辛苦,还对他的印象大打折扣。

上一次他提出涨工资,领导说公司效益不好,暂时不考虑给员工涨工资。他又私底下抱怨,说工资这么低,没工作热情,效益更不好。其实,小文爱抱怨这一点,多多少少也传到领导耳朵里一些。

这年年底,公司要裁员,小文还想着自己已经干了好几年,是老员工了,不会被裁,但是没想到老板毫不犹豫地裁掉了他。

 

案例中的小文就是一个在工作中爱抱怨的人,虽然工作上没出什么差错,但最终还是在裁员中被裁掉了。想一想,领导也是普通人,他们也会有压力,工作上也会遭遇瓶颈,这些他们并不比任何一个员工经历得少。他们能够把一项工作交给你去做,首先是觉得你能够胜任这份工作,对你而言更是一种锻炼,而你却抱怨老板占用了你的时间。

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甚至有可能陷入职业发展的低谷。这时候,发发牢骚、排解一下工作压力,似乎也无可厚非;但是一旦养成抱怨的习惯,就会对工作产生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久而久之,还会形成抱怨的思维,让抱怨成为工作的常态,慢慢丧失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留意一下,我们每一个人身边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爱抱怨的同事。同时,你也会发现,那些连年升迁,工作业绩良好的人都是不抱怨、踏踏实实工作的人。

任何地方都没有绝对的公平。职场上,你或许会遭受一些不公平的待遇,你可以去申述,去澄清;但是无论如何,抱怨都是无济于事的。它只会让你掉入负能量的深渊:工作态度越来越消极,工作中的精力也会被逐渐分散;工作效率也会变得很低下,业绩上不去,最终只能被淘汰。

爱抱怨的人在平时的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常常会先去推责别人,却很少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同事有同事的做事方式,领导制定制度、安排任务,更有领导的道理,甚至是苦衷。

试想,如果我们自己是老板,希望自己的员工整天抱怨,不求上进吗?任何一个老板,都希望聘请来的员工能够为公司解决问题、创造价值,而不是遇事先抱怨一番,在同事面前喋喋不休。

其实,每一个抱怨背后,都隐藏了一种更好的选择和解决方案。因此,与其抱怨别人,不如改变自己,做一个实干家。

因为抱怨是徒劳的,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更好地和团队融合,更好地完成工作。抱怨制度太严,不如换成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身能力;抱怨工作太多,不如去及时理清思路,寻找工作的突破点;抱怨业绩目标定得太高,不如想方设法去寻找更多的客户。

再者,公司和员工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公司的壮大要依靠员工优秀的业绩来实现,员工的成长又需要公司的不断发展来实现。所以,每一位员工都应该理解老板,以老板的心态去工作。作为老板,他们安排工作任务也好,进行人事调整也罢,都是站在全局的角度,从大局出发去思考。

用这种心态去工作,你就不会从心理上抵触领导安排的任务,而会认为这是表现和锻炼自己工作能力的一次机会。

喜欢抱怨的人是没有胸怀、难担大任的,没有人会因为喋喋不休的抱怨而获得奖励和提升。

所以,不要在工作中抱怨了。抱怨,浪费的是你的时间,损害的是大家的利益,最后还可能害得自己失去信任和工作。

抱怨不会解决任何问题,努力工作才会有出路。在接到一项新的工作任务时,试着去理解领导,站在公司的角度看待问题,做好工作,一切都将迎刃而解。

 

工作金言:

 

抱怨会将你关进自己编织的牢笼,不跳出来改变工作态度,走到哪儿,你都会处于最基层的岗位。

 

问题思考:

董小姐向来比较娇气,同事们都这么认为。

她一般不会去主动加班,如果临时有任务需要周末加班,她也会在电话里跟同事抱怨一番:“真是的,也不提前说,我正约了朋友,准备中午一起吃饭逛街呢。”

如果领导在安排工作任务时,她对和自己同组的同事也常常不满意,还拉着其他同事不停抱怨:“你说我也真是够倒霉了,谁不知道他工作一向没新意,也拿不出什么好点子。看来,这次我又得做好失败的准备了。”

以前开会时,领导还会问下她的想法,后来也渐渐把她当空气了,同事们更是对她敬而远之。

想想你周围,是不是也存在董小姐这样的同事?你愿意与这样的同事整天待在一起,接受抱怨的负能量吗?

 

抢先评论了 “带着共情力去工作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博士陈志林重磅新作!成就千百万职场精英的共情工作准则! 8条共情力工作法,48个实战要点,打造高绩效团队!”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匠人精神

EUR €24.99
评分 5.00 / 5
阅读更多
缺货

定位系列·人生定位

EUR €30.99
阅读更多
缺货

精力管理:管理精力,而非时间 互联网 时代顺势腾飞的关键(

EUR €28.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精准表达:让你的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动人心

EUR €25.99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