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5145061
本书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相关党规党法规定编写,并根据党的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修订,是党员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提升个人素养的权威辅导读物。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为帮助广大党员担负起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本书从党员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党员如何以实际行动融入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讲解,并提出了要求,有助于广大党员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在实际工作中校准航向、把握标准。
第一编
学习党的十九大及中央全会精神
党的十九大的基本精神 002
党的十九大的主题 00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的历史地位 003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
历史性变革 0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004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005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005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
略安排 006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大部署 007
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
工作的重大部署 007
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部署 008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精神 008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 010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012
【疑难解答】 015
【思考题】 018
第二编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党的指导思想 020
马克思主义 020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 021
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 022
列宁主义 024
毛泽东思想 024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02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025
邓小平理论 025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02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02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 027
科学发展观 028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 02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02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的科学体系 02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的精髓 03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理论品格 03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历史性贡献 031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武装全党 03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习纲要》 032
《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论述摘编》 033
【疑难解答】 033
【思考题】 037
第三编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040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040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
族的先锋队 041
“两个先锋队”的关系 042
中国共产党是由工人阶级和人民群
众中的先进分子组成的 042
中国共产党是以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 043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
建立的 044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
要求的忠实代表 045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
向的忠实代表 046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
利益的忠实代表 047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的领导核心 048
判断一个政党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
队的主要标准 050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050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051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051
【疑难解答】 052
【思考题】 055
第四编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使命
党的使命 058
党的纲领 058
党的最高纲领 058
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
长期的历史过程 05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060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061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062
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基本路线 062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063
坚持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的辩证统一 065
新时期的特点、成就和标志 066
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基本经验 067
改革开放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的
主要经验 067
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 068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068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069
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 070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 070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0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0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071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07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07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 07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
客观依据 07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基本内涵 07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075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076
“四个伟大”的形成 076
进行伟大斗争 077
建设伟大工程 077
推进伟大事业 078
实现伟大梦想 078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 079
“两个一百年”目标 079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080
党的十九大“两个阶段”的新目标 081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08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08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08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08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085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085
建设美丽中国 086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086
走和平发展道路 087
“一带一路”建设 087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088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088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089
【疑难解答】 089
【思考题】 094
第五编
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
党的全面领导 096
全面从严治党 096
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 09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098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098
党的政治领导 099
党的思想领导 099
党的组织领导 100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00
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 101
党的政治建设 102
党的思想建设 103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103
党的组织建设 103
党员队伍建设 104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104
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105
党支部工作的基本原则 106
党支部的组织设置 106
党支部的基本任务 107
党的作风建设 108
党的纪律建设 108
党的制度建设 109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109
党的先进性建设 110
党的纯洁性建设 111
党的执政经验 112
执政党建设新指导思想 112
求真务实 113
“ 三个解放出来” 114
“三大规律” 115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115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117
“两学一做”专题教育 118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119
四大考验、四大危险 120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120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120
《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 121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 121
《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 12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的意见》 122
《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 123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124
《2019—2023年全国党员
教育培训工作规划》 125
【疑难解答】 126
【思考题】 129
第六编
党员的标准和条件
党员标准 132
申请入党的条件 132
党员的基本条件 132
党员的义务 133
党员的权利 133
申请入党的年龄界限 134
申请入党的国籍界限 134
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 134
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 135
愿意在党的一个组织内积极工作 135
执行党的决议 135
按期交纳党费 135
在需要时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 136
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并为共产主义
奋斗终身 136
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 136
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137
【疑难解答】 137
【思考题】 138
第七编
党员的义务和权利
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40
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 140
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141
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
针、政策 141
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142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
多做贡献 142
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
的法律法规 142
坚决与违犯党纪国法和损害人民
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143
党员的请求权 143
党员的申诉权 144
党员的控告权 144
党员正确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44
党员的表决权 145
【疑难解答】 146
【思考题】 147
第八编
申请入党
入党动机 150
正确的入党动机 150
正确入党动机的内涵 150
端正入党动机 150
端正入党动机的主要途径 151
自觉接受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考察 152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以实际
行动争取入党 152
严格履行党章规定的入党手续 153
入党需要履行的手续 153
必须自愿向党组织提出申请 154
要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 154
必须填写入党志愿书 154
必须经过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并作
出决议 155
必须经上级党组织批准 155
【疑难解答】 156
【思考题】 158
第九编
预备党员
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 160
举行预备党员入党宣誓应注意的问题 160
入党宣誓仪式 160
入党要有预备期 161
预备党员预备期的算法 161
预备党员参加民主评议 161
预备党员不能作入党积极分子的
培养联系人 162
预备党员不能作入党介绍人 162
预备党员能担任党委各部门的工作人
员,不能担任负责人 162
预备党员不能当党小组长 162
预备党员不宜讲党课 162
预备党员参与发展党员的政治
审查工作 162
预备党员不能担任党内领导职务 163
预备党员不能被评为优秀党员 163
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后应主动向所在党
组织提出转正申请 163
预备党员不能提前转正 163
预备党员转正要办的手续 163
预备党员的转正申请书 164
支部大会讨论预备党员转正时,本人
不能缺席 164
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发现其新的问
题,预备期满时又尚未查清的处理 164
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其直系亲属犯
了罪的处理 164
预备党员因病长期治疗或病休,其转
正问题的处理 165
预备党员待分配工作期间,其转正问
题的处理 165
预备党员停薪留职期间,其转正问题
的处理 165
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调动工作,其转
正问题的处理 166
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受到行政纪律处
分,其转正问题的处理 166
预备党员预备期的延长 166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只能延长一次 167
延长预备期后应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的情况 167
取消预备党员资格不是党的纪律处分 168
预备党员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后
还能入党 168
预备党员预备期未满可以取消其预备
党员的资格 168
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工作调动比较频
繁,其转正问题的办理 168
预备党员去世后,其转正手续的办理 169
预备党员入党手续不完备、入党材料
不全或填写混乱等情况的处理 169
【疑难解答】 170
【思考题】 170
第十编
党员与党内选举
保障党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72
党内选举中享有与不享有选举权和
被选举权的党员 172
党员当选为党的委员会委员、候补
委员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的
党龄要求 172
党代表大会代表的条件 173
选举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
不限于从本级组织的党员中产生 173
选举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
不限于从本级党代表大会代表中产生 174
召开党员代表大会提名委员候选人时,
不限于从本次代表大会的代表中产生 174
不是党员代表大会代表的党员不能
被提名为大会主席团成员 174
党员在党内选举中可以放弃被选举
的权利 174
对党员放弃被选举权的请求未获批
准,当选以后仍拒不到任的处理 174
党的基层组织召开党代表大会时,
上级党组织不能指定某些党员作代表
候选人 175
在党员代表大会召开之前,选出的代表
已调离原选举单位后的代表资格 175
代表选出后,因特殊原因推迟召开
党员代表大会时,视情况决定是否
需要重新选举代表 175
预备党员列席党员代表大会 175
召开党员大会(党员代表大会)进
行选举时,因故未出席会议的党员
或代表不能委托他人代为投票 176
党内选举可以投弃权票 176
投弃权票后不能另选他人 176
投不赞成票可以另选他人 176
选举人可以投自己的票 177
党的基层组织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
时,可以不计入应到会人数的情况 177
非正式职工中的党员被提名为党代
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 177
有党的正式组织关系的临时工、
轮换工党员被提名为该党组织
的委员候选人 178
党的临时组织关系转到外单位
的党员被提名为党代表大会的
代表候选人 178
持临时组织关系(党员证明信)的
党员,在现所在单位不能被提名为
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 178
受党内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
职务处分的党员被提名为党代表大
会的代表候选人 178
党员有重大问题尚未审查清楚,不能被
提名为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 179
没有党的正式组织关系的党员不能被
提名为该党组织的委员候选人 179
离职学习的党员能否被提名为委员
候选人 179
已办理离退休手续的党员被提名为委
员候选人 179
【疑难解答】 180
【思考题】 181
第十一编
党员的组织关系和组织生活
党员组织关系 184
党员组织关系的管理 184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 184
党员证明信 185
复转军人党员转递组织关系 185
大中专毕业生党员转递组织关系 185
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转递组织关系 185
援外人员中党员组织关系的转递 186
流动党员转移组织关系 186
党员丢失组织关系或
党员证明信的处理 186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或党员证明信
过期的处理 187
党员超过规定期限未接转组织关系
造成的后果 187
党员不辞而别的处理 188
党的组织生活 188
严格党的组织生活 188
每个党员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组织 189
党员必须接受党内外的监督 190
党员向党组织进行思想汇报 190
党员之间开展谈心活动 191
几种特殊情况党员参加组织生活
的问题 191
因故未参加党员大会的党员表达自
己意见的方式 192
党员保留自己意见 192
党员应遵守“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193
党员不得在党内搞非组织活动 193
流动党员与外出所在地党组织联系
的方式 194
流动党员参加选举 194
流动党员参加民主评议 194
流动中的预备党员办理转正手续 195
《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 195
流动党员要使用好《流动党员
活动证》 195
不能使用《流动党员活动证》
的党员 196
对工作调动中只有党员组织关系
介绍信而没有入党志愿书等
入党材料的党员的处理 196
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196
【疑难解答】 197
【思考题】 197
第十二编
党员的先进性和先锋模范作用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200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00
共产党员应当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的宗旨 201
党员应自觉坚持和维护党的
民主集中制 201
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的时代特征 202
党员应正确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203
企业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04
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04
机关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05
事业单位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06
街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06
在“窗口行业”工作的党员发挥先
锋模范作用 207
实施关闭、破产企业中的党员发挥
先锋模范作用 207
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员发挥先锋模
范作用 209
党员领导干部不能以任何形式、
名目私自经商办企业 209
共产党员要敢于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 210
学校、科研单位的党员发挥
先锋模范作用 211
党员应处理好本职工作与发挥先锋
模范作用的关系 211
党员领导干部应该起表率作用 212
党员外出期间应自觉发挥先锋
模范作用 213
共产党员不允许信仰宗教 213
共产党员不能参加封建迷信活动 214
共产党员不能参加集体上访、闹事活动 214
共产党员要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准则 216
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价值观 216
共产党员要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的表率 217
共产党员要增强“四个意识” 217
共产党员要坚定“四个自信” 218
共产党员要做到“两个维护” 219
【疑难解答】 219
【思考题】 222
第十三编
党员的党籍、党龄和党费
党籍 224
党员党籍的规定 224
自杀党员的党籍处理 224
受刑事处罚党员的党籍处理 225
党龄 225
党龄的计算 225
特殊情况党龄的计算 226
党费 227
党员交纳党费的计算基数 227
党员交纳党费的比例 228
实行年薪制人员中的党员交纳党费 228
农村党员交纳党费 228
没有收入或生活困难的党员交纳党费 228
从事个体经营的党员交纳党费 228
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交纳党费 228
流动党员交纳党费 229
预备党员交纳党费 229
党员增加工资收入后交纳党费 229
党员自愿一次交纳1000元以上党费 229
党员交纳党费的基本要求 230
【疑难解答】 230
【思考题】 231
第十四编
党员与党的纪律
党员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 234
党员要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234
党员要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 235
党员必须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235
党员必须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
小集团活动 236
党员应该执行党的决定,积极完成
党交给的任务 236
党员必须对党忠诚老实 237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237
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 238
违反组织纪律的行为 240
违反廉洁纪律的行为 241
违反群众纪律的行为 243
违反工作纪律的行为 243
违反生活纪律的行为 245
纪律处分的种类 245
警告处分 245
严重警告处分 246
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246
留党察看处分 246
开除党籍处分 247
党员予以除名的情形 247
同时给予党内和行政处分 247
党员受处分的时间算法 247
对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不再给
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248
受留党察看处分期满的党员,支部
大会在表决是否恢复党员权利时,
本人没有表决权 248
受留党察看处分时间未满的党员,
视情况决定能否提前恢复党员权利 248
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病故的处理 248
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表现不好的
党籍处理 248
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又违反了党的
纪律,需要给予党纪处分 249
党员受其他处分后改为留党察看处
分,其处分时间的计算 249
受党纪处分后的党员表现好,视情
况决定能否取消处分 249
支部大会讨论给予党员纪律处分时,
党员本人的申辩 250
单位被撤销的党员申诉案件的处理 250
受党纪处分的党员的行政领导职务 250
党员拒绝在处分决定上签字
的处理办法 251
党员对所受党纪处分不服,
可以越级上诉 251
党员犯罪不需要等开除党籍才去追
究刑事责任 252
党员受处分的依据 252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
监督执纪工作规则》 252
【疑难解答】 253
【思考题】 253
第一编
学习党的十九大及中央全会精神
党的十九大的基本精神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回顾和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确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党的十九大的主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是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明确回答了我们党在新时代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重大问题。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在未来的征程上,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到2020年必须完成的奋斗目标,要举全党全国之力,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目标,这个目标实现后,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用“八个明确”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概括为“十四个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在行动纲领层面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要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好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举旗定向、运筹帷幄,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这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从社会主义建设到改革开放,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变化对党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出台更多重大举措,推出更多有力措施,作出更大努力,满足人民更多层次、更高水平的需求,这不仅体现在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还要解决好区域、城乡、收入分配等一系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这个伟大斗争就是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这个伟大事业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要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党的十九大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行了战略规划,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分为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大部署 在经济建设上,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在政治建设上,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在文化建设上,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在社会建设上,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
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的重大部署 面对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建设强大的现代化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打造坚强高效的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让香港、澳门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必须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中国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继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