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1685692
悲伤不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而是一段需要背负的经历。
至亲离去,你悲伤不已,
别人的安慰却可能并不能给你支持。
如何安放内心的悲伤,与悲伤和解,带着悲伤继续生活?
《纽约时报》《赫芬顿邮报》等多家媒体倾情推荐。
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深刻的新方法,既可以体验悲伤,也可以帮助那些经历过悲剧的人。她以深刻的洞察力写出了关于痛失、爱和治愈的真相。关于应对悲伤,她反对一般做法(消除悲伤,回归正常的“幸福”生活),带领我们走向一片中间地带,在那里我们能够与悲伤共处,而不是试图克服它。
在本书中,你会获得如下问题的答案:
为什么善意的建议、治疗和精神智慧会让悲伤的人更难过?
如何管理压力,改善睡眠,减少焦虑,而不是试图“修复”伤痛?
如何帮助你爱的人?
赞誉
推荐序
导言
部分
就和你想的一样疯狂
第1章 真实的悲伤 / 003
第2章 言外之意 / 014
第3章 错的不是你,而是我们 / 027
第4章 情绪失语症和责备文化 / 042
第5章 悲伤的新模式 / 063
第二部分
如何安放你的悲伤
第6章 活在真实的丧恸中 / 075
第7章 你无法解决悲痛,但你不必忍耐 / 094
第8章 如何以及为何活下去 / 111
第9章 我的大脑发生了什么 / 128
第10章 悲痛与焦虑 / 144
第11章 艺术与这一切有什么关系 / 160
第12章 找到自己“恢复”的画面 / 178
第三部分
当亲友束手无策
第13章 你该教育他们,还是无视他们 / 195
第14章 召集你的支持团队 / 212
第四部分
前进之路
第15章 善后部落 / 232
第16章 唯爱永存 / 246
附录 如何帮助一个悲痛的朋友 / 253
致谢 / 258
注释 / 260
扩展资源 / 263
推荐序
FOREWORD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面临两个悖论。,没有人能替你过完一生(没有人能解决你的问题或者感受你的情绪),也没有人能独自经历人生。第二,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会经历爱和失去。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人生就是如此。如果我们毫无保留地去爱,那么不可避免地,我们也会经历失去和悲伤。如果刻意回避,我们就无法真正感受爱。只有了解什么是爱和失去,我们才能完整而深刻地活着。
梅根对爱和失去有切身体会。对我而言,她是一个强大又体贴的伙伴。失去深爱的人之后,她明白了生命无常。我们无法克服悲痛,只能负重前行。丧失和悲伤彻底改变了我们的世界,我们无路可退,无法恢复正常,只有精神还在计划着制造一幅精确、全新的地图。梅根认为,我们不是来修复痛苦的,而是来关照它的。
事实上,那些承受痛苦的人有我们需要的智慧。我们生活在一个害怕流露情感的社会中,因此对彼此敞开心扉、探索人生之旅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情绪和感受,我们才能体悟人生真谛。
爱情和友谊日渐深厚的前提是:心平气和,不带偏见地经历爱和失去,既不任由对方在悲痛里沉沦,也不因为溺爱,剥夺彼此的灵魂接受洗礼的机会。梅根认为,“真正的安全感源于能够接纳彼此的痛苦,并且在痛苦中自我认同”。
于己于人,我们要做的都不是小化我们感受到的痛苦和失落感,而是去探索这些足以改变人生的重大事件给我们带来的影响。通过我的亲身经历,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使悲痛欲绝也不该对生活心灰意冷。人类有能力在乱局中利用心智渡过难关。
梅根失去了她的伴侣马特,在经历了一段痛苦的煎熬之后,她豁然开朗—有些伤痛刻骨铭心,难以复原;它们会扎下根来,不断演变,直到悲痛者终于再度接纳生活,即便一切早已物是人非。
在但丁的《神曲》当中,维吉尔指引但丁从地狱走入炼狱,但丁毫无惧色,直到面前出现了一面燃烧的火墙,他胆怯了。维吉尔对他说:“你别无选择。这烈焰熊熊燃烧却不会伤你分毫。”但丁心有余悸。维吉尔见状,抬手扶住他的肩膀重复道:“你别无选择。”但丁闻言重拾勇气,继续前行。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会遇到这面火墙。梅根扮演了维吉尔的角色,指引我们穿越地狱直到火墙之下,自此我们必须独自前行,一旦迈过这道难关,我们便成为自己的向导。和维吉尔一样,梅根为迷途者指明了方向(但不是的方向),为那些痛不欲生的人提供了精神支柱。无论路途多么遥远,都陪伴彼此经历爱和丧失,这是英勇之举。梅根是一位勇敢的老师。如果你深陷悲痛难以自拔,请翻开这本书。它会帮助你扛起重负,陪伴你走过这段旅程。
马克·尼波(Mark Nepo)
她将自己暴露给所有迷失的人。她和那个迷路的女孩一同歌唱。那个女孩既是她自己,也是她的护身符。
——阿莱杭德娜·皮扎尼克(Alejandra Pizarnik),
诗人
渺小如人类,唯有爱才能承受浩瀚宇宙。
——卡尔·萨根(Carl Sagan),
美国天文学家、科幻作家
导言
INTRODUCTION
我们文化中处理哀伤的方式已经被破坏了。我自认为对悲伤有一定的了解。毕竟,我从事私人心理治疗将近10年。我曾为上百位来访者服务过,他们当中有药物成瘾者和无家可归者,也有遭受数十年虐待、饱受创伤和悲伤折磨的人。我曾从事反对性暴力的教育和宣传工作,帮助来访者疏导他们人生中可怕的经历。我学习了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的前沿知识。我非常关注这个领域,并且感到我的工作是重要且有价值的。
在2009年一个美丽、平常的夏日,我亲眼看到我的丈夫马特溺水身亡。马特体格强壮、身体健康。当时还有3个月就到他40岁的生日了。凭他的能力和经验,他是不可能溺水的。这个偶然的、无法预料的事件撕裂了我的世界。
马特去世以后,我想给我的所有来访者打电话,为我的无知道歉。虽然我从事深度情绪调节工作多年,但是马特的死让我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在那样量级的丧恸面前,我的所有知识都失效了。就我多年的从业经验和训练水平来说,如果有人能够事先准备好应对这样的丧恸,那么那个人应当是我。然而,任何准备都无济于事。我所学过的一切都不再重要。
我并非个例。
在马特去世的头几年里,我发现了一个为悲痛者组建的团体。这个团体中既有作家、活动家、教授、社会工作者,也有专业领域的科学家。我们这个小团体聚集了年轻的寡妇和失去孩子的父母,我们分享了彼此痛苦的经历。除丧恸外,我们每个人都曾因为悲伤而遭受非议、羞辱和告诫。我们分享了许多故事,其中有人鼓励我们“从悲痛中走出来”,把过去抛诸脑后,不再谈论我们失去的人。他们告诉我们要继续生活,我们需要这些死亡来看清生活中重要的是什么。然而,想帮助你的人往往会伤害你。鸡汤和建议,即便是出于好意,也总是带着不屑,把巨大的伤痛变为问候卡片上的一句俏皮话。
在我们需要关爱和支持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感到孤独、被误解、被评判、被忽视。你身边的人并不是有意对你残忍,他们只是不知道怎样才能真正帮到你。和许多悲伤的人一样,我们不再向朋友和家人提起痛苦。与其对那些不理解你的人解释和辩护自己的悲伤——这就好比对牛弹琴,还不如假装“一切都好”。
我们转而向其他悲痛者倾诉,因为他们是知道悲伤的真实面目的人。
每个人都会经历悲伤和丧失。在巨大的痛苦中,我们都会感到孤立无援。在他人的痛苦面前,我们都曾无助地呆立。我们也都笨口拙舌、一时语塞,因为知道没有语言能够平复创伤。在这场对弈中没有赢家:悲伤的人觉得被误解,亲友们觉得自己在面对悲伤时无能且愚蠢。我们明白自己需要帮助,却不知该求助何人。我们原本想帮忙,结果却是雪上加霜。我们的好意总是被曲解。
这不是我们的错。悲伤的时候我们都希望得到关爱和支持,我们也都希望帮助我们所爱的人。问题在于,文化习俗教给我们的方法是错误的。
我们的文化视悲伤为一种疾病,一种可怕的、混乱的情绪,需要被立刻清除,越快越好。因此,我们对于“悲伤应当持续多久”“悲伤应当表现出什么样子”形成了一套过时的理念。我们认为悲伤必须被克服、被修正,而不是需要被关心和支持。临床医生会将悲伤视为情绪紊乱的表现,而非应对巨大丧失时的自然反应。当专业人士都不知该如何处理悲伤时,普通人就更别想有技巧地、体面地应对悲伤了。
目前的文化环境和理想的状态还有很大差距。我们掌握的处理悲伤的手段无法缩小这个差距。文化和心理学对悲伤的陈旧定义让我们在悲伤中无法照顾自己,也无法支持我们所爱的人。更糟糕的是,那些不合时宜的老观念使我们徒增了不必要的悲伤。
道路不止这一条。
马特去世后,我通过自己设立的网站“悲伤避难所”(Refuge in Grief)和上千位悲痛者一起工作。我花很多年学习了一些专业知识,它们能在漫长的悲伤中起到真正的帮助作用。与此同时,我本人也成了美国有知名度的心理治疗师,以悲伤援助为起点,我致力于探索出一条更人性化的道路,更为巧妙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我对悲伤、脆弱和情绪表达的理论研究都基于我的个人经历,以及上千位努力穿越悲伤之境的跋涉者分享的故事和经历。从这些悲伤之人和他们想要帮忙却不得要领的亲友身上,我发现真正的问题是:我们的文化始终没有教会我们用切实有效的技能来处理悲伤。
如果想要更好地关爱彼此,我们就必须理解悲伤。我们必须谈论它。我们必须将悲伤视作一种自然的、正常的情绪,而不是用回避、污蔑的态度将它一笔带过。我们必须开始探讨,有哪些实用的技能可以帮助我们面对被悲伤彻底改变的生活。
本书提供了一个看待悲伤的新视角,它不是某位锁在办公室里的专家对悲伤的研究成果,而是一个悲伤亲历者提出的新模式。我曾深陷悲伤之中。那时的我趴在地上哭嚎,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无法忍受踏出家门一步,哪怕只有几分钟。我曾坐在咨询师的沙发对面,听着那些陈旧、过时的悲伤五阶段理论和正面思考的力量。我曾因悲伤造成的生理症状而备受煎熬(健忘、认知障碍、焦虑)并找到了缓解之法。结合我的个人经验和临床技巧,我发现了“解决”痛苦和“关切”痛苦之间的不同。为什么“试图劝慰他人走出悲伤”和“帮助他人与悲伤共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而且前者会带来更大的伤害?通过我的亲身经历,我发现了问题的答案。
本书提供了一条路径,让我们重新思考悲伤的内涵。它鼓励读者将悲伤视作人类在面对死亡和丧失时的自然反应,而不是需要纠正的异常情绪。通过将焦点从“悲伤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转移到“悲伤是需要被照顾的经历”,我们将为读者提供他们需要的帮助:理解、同理心、认可以及拥抱痛苦的方法。
虽然本书为读者展示了如何运用同理心和情绪技巧来度过悲伤时期,但本书不只是写给悲痛者的,它提供的方法适用于每个人。在生命的某个节点,我们都会经历剧烈的悲痛或重大的丧失。我们都会认识一两个承受巨大痛苦的人。丧失是非常普遍的人生体验。
这个世界告诉我们,因为所爱之人的死亡而悲伤是一种疾病,需要治疗。本书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鼓励我们重新审视我们与爱、丧失、心碎和团体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开始理解悲伤的真正本质,我们就能够拥有更加互助友爱的文化环境,开创一个理想的世界:在对方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无论生活出现什么磨难,我们都能感受到关爱和支持;当我们谈论悲伤的时候,彼此都能感到慰藉。
写作本书的真正原因是让人们更好地去爱—去爱悲伤的自己,当一个人再也无法承受生命之痛时,如何去爱他人。本书为我们做到这些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感谢你,愿意阅读、倾听和学习。让我们携手同行,就算无法阻止悲剧的发生,我们也能够让一切变得更好。
本书会让你知道,面对丧失亲人的巨大悲痛,情绪低落和感到悲伤是正常的,你的身心可能会受到影响。书中的实用方法可以帮助你在经历丧亲事件后重新构建生活的意义,调整自己的角色,逐步适应没有逝者的生活。对于想给予丧亲者支持的读者,本书也提供了很多有效的建议。
—— 王建平
北师大心理学部二级教授,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督导师
国际认知治疗学院认证CBT治疗师
作者从亲身经历中提炼出智慧,将悲伤还原为一种正常的情感。如果你厌烦了别人反复问你“好些了吗”,那么打开本书,你会获得一个看待悲伤的全新视角。
—— 克里斯·吉耶博(Chris Guillebeau)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
《追寻吧!过你梦想的人生》(The Happiness of Pursuit)作者
对悲伤的支持和理解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诚挚的、明智的。
—— 杰克·康菲尔德(Jack Kornfield)
《踏上心灵幽径》(A Path with Heart)作者
作者抓住了悲伤体验的实质:悲伤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应当尊重的秘密。她理解悲痛者的痛苦不仅来自创伤经历本身,还来自他人的评判、漠视和误解。在过去的30年里,我一直在等待一本书,值得我将它推荐给所有失去孩子的家长、失去伴侣的人,或是因亲友亡故而悲痛的成年人。本书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 唐娜·舒尔曼(Donna Schuurman)
道奇悲伤儿童和家庭咨询中心(Dougy Center for
Grieving Children & Families)推广及培训部资深总监
当代有关死亡的文化观念让我们在面对悲伤时束手无策,并且让我们在不经意间制造了更多痛苦,这使我们不仅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我们关心的亲人。本书是一本优秀的指导手册,帮助我们疗愈自己,支持彼此,并对抗这个回避讨论死亡的社会。
—— 萨拉·查韦斯(Sarah Chavez)
善终计划殡葬创意公司(the Order of the Good Death)执行总监
本书是一本实用的智慧手册。作者用亲切诚恳的口吻全面讲述了“内心受伤的人陪伴彼此”意味着什么。
—— 史蒂夫·爱德华兹(Steve Edwards)
著有《绝境逢生》(Breaking into the Backcountry)
作者告诉我们,与其将悲伤当作疾病来对待,不如用善良的心去理解它。这是一本价值非凡的书。
—— 雷内·登费尔德(Rene Denfeld)
著有《死囚牢》(The Enchanted)和《找孩子的人》
(The Child Finder)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