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3942350
不懂孩子的话,如何与孩子一起玩耍;
不懂孩子的心,如何成为孩子的“闺蜜”!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爱护和陪伴;
陪伴孩子成长离不开家长对孩子的理解和支持;
无法读懂孩子的语言就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
无法走入孩子的内心就无法与孩子并肩“战斗”!
孩子其实都是很单纯的,他们并没有家长想象中那么复杂,也没有成人世界中的那些纸醉金迷,所以他们不需要绚烂夺目的金银珠宝去装饰他的生活。孩子想要的只是在自己悲伤时,父母能够给予安慰;在自己寂寞时,父母能够一起玩耍;在遇到挫折时,父母能够给予鼓励,一起并肩战斗;在自己需要父母是,父母能够真正给予回应,与自己手牵手、心连心……
章 明白孩子想什么,才能知道孩子说什么
想读懂孩子的心,先要学会倾听……………………… 3
学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理解孩子的心情………………… 6
孩子隐瞒父母究竟为哪般…………………………… 8
了解不代表占有,隐私绝不可偷窥…………………… 11
面对“追星”的狂热,父母要理性对待……………….. 15
第二章 语言有多样性,听懂孩子的话外音
“你让别人家的孩子做你孩子吧!”…………………. 25
“我就是不想学习,我不上学了!”…………………. 28
孩子的回答为何漫不经心………………………….. 32
孩子的反驳并非是对你的不敬………………………. 34
孩子的沉默并不代表认同………………………….. 38
第三章 耐心倾听,才能懂得孩子话中的真正含义
不要总用“忙”来拒绝孩子………………………… 45
孩子的心声需要父母认真倾听………………………. 48
孩子说话时,不要总是打断………………………… 51
不要急于否定孩子的想象力………………………… 53
倾听的艺术在于听而不是说………………………… 56
第四章 掌握语言魔法,更易走进孩子的心
通过故事和孩子进行心灵间的交流…………………… 61
用肯定的语言培养孩子的自信………………………. 64
赞美也有技巧,细节决定成败………………………. 68
不要急着去指责孩子的错误………………………… 71
“没办法”,这不是父母该说的话…………………… 74
第五章 父母的坏情绪,是走不进孩子内心的罪魁祸首
父母的呵斥和不满,会刺痛孩子的心…………………. 79
父母的“刻薄”也许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82
父母若焦虑,孩子的内心还如何平静…………………. 85
妈妈太强势,孩子还如何长大………………………. 88
不要将未完成的梦想强加于孩子身上…………………. 91
第六章 细心观察,解读孩子的青春疑惑
孩子对身体的困惑,需父母耐心解答……………….. 97
“性”这个问题需要好好沟通……………………… 100
走入孩子的内心,了解青春期的烦恼………………… 102
孩子早恋的心理谁人知…………………………… 105
积极引导,让孩子远离色情……………………….. 112
第七章 给孩子一些空间,让孩子知道父母尊重他
父母对孩子的爱也应保持距离……………………… 121
孩子需要体验生活的机会…………………………. 1244
读懂孩子的心听懂孩子的话,
孩子并非只属于父母…………………………….. 128
给孩子自己选择做主的权利……………………….. 134
父母的意愿并非是孩子的意愿……………………… 138
第八章 读懂孩子的内心,帮孩子消除内心的阴影
欲速则不达,让孩子意识到急躁的危害………………. 147
做人要谦虚,莫让妒火在孩子心中燃烧………………. 151
克服自卑,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153
让孩子与抑郁隔离,快乐地成长……………………. 157
轻生念头不可有,锤炼出一颗坚强的心………………. 162
第九章 成为孩子的榜样,与孩子一同成长
教育孩子的同时完善自己…………………………. 171
父母以身作则,让孩子不再说脏话………………….. 176
鼓励孩子主动认错,避免撒谎……………………… 179
对孩子的许诺一定要实现…………………………. 183
教孩子学会分享,拒绝霸道……………………….. 1865
第十章 正能量教育,赢得孩子的心
温暖的家是滋润孩子心灵好的土壤………………… 193
孩子的童年不能只有学习…………………………. 197
请不要难为成绩差的孩子…………………………. 200
孩子的天性需要自由地释放……………………….. 204
每个职业都有它的价值…………………………… 207
前 言
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一个父母不想把好的东西留给孩子,愿意为
孩子付出一切。但做家长的是否想过,其实有时孩子对物质是否富有并不在
乎,更在乎的是父母是否在精神上给予理解、包容、陪伴,是否真正了解孩
子,是否认真地听孩子说话,是否认真去感受孩子的心,走进孩子的内心,
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
孩子其实都是很单纯的,他们并没有家长想象中的那么复杂,他们没
有经历成人世界中的那些纸醉金迷,所以他们也不需要金银珠宝去装饰他
的生活。孩子希望在自己悲伤时,父母能够给予安慰;在自己寂寞时,父母
能够与他们一起玩耍;在遇到挫折时,父母能够给予鼓励,一起并肩“战
斗”;在自己需要父母时,父母能够真正给予他们回应,与他们手牵手、心
连心……
在现在的社会中,人们总是提倡爱的教育,父母要成为孩子的朋友,而
非孩子的家长。但同时也有一个严峻的课题摆在面前,要成为孩子的朋友并
非易事,如果家长听不懂孩子的话,无法知道孩子话中包含的意思,又如何
和孩子玩耍在一起;如果做家长的不懂孩子内心的想法,无法陪伴他们面
对挫折、无法帮助他们扫除内心的阴影、无法开导孩子内心的困惑……那
又如何能够赢得孩子的信任,成为孩子无话不谈的“闺密”呢?
如今的家庭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孩子在家庭中很少会有同龄的
朋友、伙伴陪伴,这让孩子总是显得很孤单寂寞,此时,就需要父母去充
当孩子的一个“大朋友”了。但孩子并不需要一个和自己想法不同、说话
也不同的人一起玩耍,因为和他们在一起没有共同语言,孩子需要的是一
个和自己想法相同,也能够欣赏他的创意和各种花招的伙伴。所以,父母
要想和孩子打成一片,走进孩子的内心,就要少一些父母的威严,多一些
对孩子的欣赏和认同,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才能陪伴
孩子一同成长,孩子也会愿意把自己的问题向父母倾诉。
本书以孩子的心理成长和发展为出发点,从孩子为明显及令父
母为之头痛的心理问题入手,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让父母了解孩子的话
语,准确明白孩子的内心,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本书,将是父母
与孩子沟通的一座高架桥梁。
想读懂孩子的心,先要学会倾听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有了独立的思考意识,他们对生活中的事情
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父母应该对这一时期的孩子的想法给予鼓励
和支持,多多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鼓励和赏识孩子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
点,可以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倾听孩子的想法,父母可
以在时间纠正孩子的错误。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出生在一个民主的家庭中,他的童年是在
哈得孙河谷的海德公园里度过的,而且过得非常开心。妈妈非常尊重罗斯
福的意愿,在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上,只给罗斯福提供参考建议,而不会
干涉罗斯福。这不仅使罗斯福和妈妈之间的关系非常和谐,而且培养了罗
斯福的主见。
罗斯福的妈妈喜欢用各种服装来打扮罗斯福,但是罗斯福却不
喜欢妈妈为他选择的衣服。有一次,罗斯福大胆地对妈妈说出了他对
妈妈给自己安排服装的不满。还有一次,妈妈想劝说罗斯福穿苏格
兰短衫,但是罗斯福拒绝了妈妈的提议。后,妈妈同意罗斯福穿水
手服。
妈妈曾这样解释:“我们从来不曾试图对他施加影响,不想使他
违背自己的爱好按我们的模式规定他的人生道路。”
5岁时,罗斯福曾对妈妈说了这么一句忧郁的话:“妈妈,我不
开心,因为我没有真正的自由。”妈妈听了这样的话开始反思自己,
然后决定给罗斯福更多的自由。
第二天,妈妈就开始这样做了,她对罗斯福的日常生活不作规
定,让罗斯福自由地做他喜欢做的事情。刚开始,罗斯福很高兴,他
可以自由地生活了。没过多久,他发现不被人重视的感觉真的不好
受。后来,他又恢复了之前的生活状态。
事后,妈妈这样叙述当时的情况:“他证明自己对自由的渴望就
是通过对我们置之不理这样的方式表现的。那晚,他变成了一个又累
又脏的小孩子,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我们没有去问他到哪里去
了或是干了什么。第二天,他表示愿意按平时的安排作息,并且觉得
心满意足。”
罗斯福个性的发展和良好品格的形成,得益于妈妈尊重他的意愿和
想法,满足他的合理要求,给他自由活动的时间,使他无拘无束地发展自
己,尽情地享受童年的欢乐,而不是强迫罗斯福听从父母的意愿和想法。
许多父母也想像罗斯福的妈妈那样去做,但他们不清楚具体怎样去
做。那么,身为家长的你不妨按照以下方法试试。
首先,对孩子的意愿和想法应尽量给予支持和尊重,多给孩子一些自
主决定的机会。
父母在决定一件与孩子有关的事情之前,可以主动询问孩子的意见,
听听孩子的想法。千万不要对孩子的想法忽略和抑制,即使他们的想法有
问题,父母也绝不可以借此机会打击、嘲笑孩子。
当父母发现孩子的想法错误时,父母需要耐心地引导孩子。如果孩子
一味坚持他的错误想法,父母可以让孩子去尝试、去经历,然后在他遇到
困难时再帮忙解决,给予教育。这样,孩子受到的教育深刻。
其次,父母应该把孩子当作家庭中独立的一员,经常和孩子商量事
情,听听孩子的意见。
当家里来客人时,如果孩子想陈述自己的观点,父母不应该对他们制
止和打击,而应该说:“好吧,孩子,你说说你的观点吧!”
后,当孩子主动和父母谈起自己的想法时,父母不要表现出不耐烦
的样子,而应该做一个忠实的听众。父母可以对孩子说:“孩子,来,我
们一起聊聊。”
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父母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你这样不
行!”“你听我的就行,保证没错。”“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而
要经常对孩子说:“我是这样认为的……你觉得怎么样呢?”“我觉得这
样不太好,因为……”“关于这件事,你有什么意见……”这种沟通方法
就是带着商量的口气和孩子说话,而不是强制和命令,它充分体现了父母
对孩子意愿的尊重。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