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659229
孩子的教养,是家庭“综合实力”的体现!
当孩子出现在社交场合时,会展现两种形象——外形和教养。孩子是否干净清爽、衣着得体,体现了家长的审美水平;而孩子的教养水平,则是一个家庭“综合实力”的体现。孩子教养,不仅可以“折射”出家庭的文化水平、道德水平甚至是经济实力,也取决于家长的“见识”、“格局”和“价值观”。所以,提升孩子的教养,不仅是赋予他一项处世的能力,更是家长的一次“自我修行”。
目 录
章 “教养”一词,教在前面,养在后面
当我们谈“教养”时,究竟在谈些什么?……………3
01/ 重养轻教,是家庭教育的一种通病 …………….5
02/ “熊孩子”为什么“熊”?缺教养 …………….8
03/ 当父母需要考试,你能拿多少分 ……………..12
04/ 教养是如何决定一个人前程的 ……………….16
05/ 教养这东西从来不分年龄大小 ……………….19
06/ 该教的事要教,没有“长大了就好”这种事 …….22
第二章 从“连接”到“联结”,重构才能“重生”
不是孩子“难搞”,而是你不懂………………….29
01/ 孩子一出生就带着一串气质密码 ……………..31
02/ 儿童自我意识发展很重要,别傻傻不知道 ………36
03/ 忽视孩子优点的父母该好好接受“培训”了 …….40
04/ 孩子“不听教”,可能是习惯性防卫 ………….44
05/ 对孩子的禁止其实是一种变相“引诱” ………… 48
06/ 明确“近发展区”,营造可教学时刻 ………..51
第三章 情绪的“核裂变”,将不可控变为可控
亲子关系中的情绪是一场“蝴蝶效应”…………….57
01/ 允许孩子哭比哄孩子笑更重要 ……………….60
02/ 教导孩子就应该就事论事 …………………..63
03/ 焦虑不是成年人的专属名词 …………………67
04/ 大人都不想听的话,别对孩子说 ……………..70
05/ 在“轻、柔、慢”三个互动要诀上下功夫 ………74
06/ 解决方法必须比问题高一个层次——关于不抱怨 …78
第四章 教养并非两级的较量,有弹性才有韧性
“中国式爱孩子”怎么变成了“害孩子”…………..85
01/ “虎妈”成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87
02/ 要不要和孩子做朋友,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 …….91
03/ 孩子不断地试探,直到你清晰果断地说“不” …..95
04/ 真正的爱,就是不给孩子“擦屁股” ………….99
05/ 给孩子有限选择,让教养简单又有效 …………103
06/ 每一个孩子,都要立好的礼仪规矩 …………..107
07/ 一张“计划表”,让孩子成为有目标的小天使 ….111
第五章 将习惯的“盲点”变成“支点”
习惯造就第二天性,比天性本身更顽固……………119
01/ 帮助孩子发扬好习惯,改掉坏习惯 …………..121
02/ 发现孩子的问题,360 度反馈……………….124
03/ 一张表让孩子养成所有好习惯 ………………128
04/ 习惯四部曲:提示→渴求→反应→奖赏 ……….133
05/ 除了“正向强化”还有“负向强化” …………137
06/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跟进、跟进、跟进 ……….141
第六章 品性是阶的教养,破与立的重塑
一个人的品性在少年时就定型了…………………149
01/ 善良是一个人贵的底色 ………………..152
02/ 面对诚信危机,我们能为孩子做什么 …………156
03/ 那些谦虚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160
04/ 清理认知的“毒”,孩子才不会“独” ……….163
05/ 彼此尊重,是理想的教养 ………………..167
第七章 谈价值观不是谈判,先一致才能谈沟通
为何别人的育儿经养不好你的孩子……………….173
01/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孩子一脸懵 ……….175
02/“拆台式”教育,是灾难 …………………..179
03/ 价值观教育应成为“开学课” …………..182
04/ 好的家庭教育:父母不双标,孩子有目标 ……186
05/ 先正己,而后影响后代 ……………………189
06/ 真正的教养,是人前操持,人后慎独 …………192
第八章 美好生活是好的“孵化”教养
热爱生活的孩子才会被生活所爱…………………197
01/ 充满仪式感的养育,是对孩子的富养 …………199
02/ 让孩子会审美,究竟有多重要 ………………202
03/ 培养一桩爱好是培养健康少年的关键 …………206
04/ 自动自发的孩子,让父母身心解放 …………..208
05/ 让孩子见世面可不是旅行那么简单 …………..212
06/ 今天,你给孩子“精神供氧”了吗 …………..214
前 言
有教养的孩子是别的炫富
很多父母都有炫富的习惯,会炫耀自己的奢侈品,炫耀自己的收入,炫耀自己的能力。这样的炫富并不高级,因为人们看到的是炫富人的低俗、虚荣以及精神上的空虚。真正别的炫富,其实是炫耀自己孩子的教养。
什么是教养?
教养其实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文化与品德的修养;一个是指教育培养。而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直接的联系,即通过教育和培养能够培育出一个有教养的人。
孩子身上的教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后天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从一个有教养的孩子身上,能够看到父母成功的教育方法。又因为孩子是父母面前的一面镜子,所以孩子的教养能够映射出父母的修养。当然,父母炫耀的资本还是孩子的教养。
有教养的孩子是人群中的闪光点,一言一行都散发出浓浓的气质。教养是父母给孩子的、珍贵的财富,它能够让孩子受益一生。因此,将孩子教养成一个有教养的人,是教育孩子的重中之重。
教养孩子是一条漫长的路,但这条路有捷径可行。掌握高效率地教养孩子的方法和技巧,不知不觉就能收获一名有教养的孩子。
01/ 重养轻教,是家庭教育的一种通病
我发现,孩子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但是展现出来的教养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姿态:
有的孩子见人会问好,有的孩子会朝人扮鬼脸;有的孩子会将路边的垃圾捡起来丢入垃圾桶,有的孩子会对着垃圾桶投篮,或是直接随手乱丢;有的孩子会宽容待人,有的孩子会斤斤计较、睚眦必报……
孩子之间的教养会有如此之大的悬殊,原因在于父母的重养轻教,而这也是当今许多家庭中的一种通病。什么是重养轻教?是指父母注重于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而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
通常来说,父母重养轻教的原因可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
从主动上来说,父母掌握了教孩子的主动权,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教导孩子。但是,因为对孩子的溺爱,忽视、放弃了对孩子的教养;从被动上来说,父母有教导孩子的想法,但是因为生活所迫,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教导孩子。
不管是何种原因造成的重养轻教,都会给孩子的成长来带诸多的弊端,比如父母事事顺从孩子,容易令孩子形成孤僻、自傲、任性、自私自利等有缺陷的性格;父母事事替孩子包办,会使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得不到发展,也会让孩子逐渐散失抗挫折能力,后变得懦弱、依赖性强、爱以自我为中心。
父母给孩子提供好的物质条件,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父母需要认识到,我们对孩子的责任不单单是要给他们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好的生活条件,也要给他们一个好的教养。只有孩子的教养足够出色,他们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当中。而孩子的教养,决定于父母对他们的教育。
有研究表明,孩子越小,其行为习惯、人格、智力等方面的塑造性就强,随着孩子逐渐成长,其探索外界的欲望和疯狂学习的心也将越强。但是,如果父母放弃这个重要的能够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时刻,选择去惯养孩子,那么就会造成孩子教养的缺失。
对父母而言,孩子是爱的结晶,是生命的延续。对孩子来说,父母则是他们的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给他们带来深远的影响。所以,家庭教育是孩子的人生中面临的道教育。
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经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这是说,家庭教育是孩子日后接受其他教育的基础,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孩子才能更好地去接受其他的教育。这就好比是一棵小树苗,树身从小就笔直,它才能长成一棵笔直的参天大树。所以,家庭教育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也能够决定孩子的未来。
究竟什么是家庭教育呢?很多父母会认为,教孩子识字、背诗就是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实则不然,家庭教育有一个非常广泛的范围,它包含了对孩子的文化教育、品德教育、生活生存能力的培养等等。
家庭教育是一门渊博的学科,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我也曾踏入过重养轻教的雷区。
我的女儿从小探索欲就很强,总会做一些令人感到恼火的事情,比如她会把自己的玩具拆开,研究其中的构造;会用水彩笔给洋娃娃化妆;会翻遍家中的每一个角落,等等。当我看到她的这些带有破坏性的表现时,我总是会大声制止她不要再继续。
我的制止让家变得整洁干净,但同时也扼杀了孩子探索欲。当我发现孩子向我问“为什么”的频率越来越少时,她对新事物不那么上心时,我便知道,我踏入了家庭教育的雷区,轻视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
从表面上看,孩子的一些行为带有破坏的性质,但是透过表象去看内里,会发现这是孩子们探索外界、寻求答案、提升自我能力的一种方式。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用主观的情绪去看待孩子的某些行为是以偏概全的,而我们的制止也并不是在教育孩子。
家庭教育不是手把手教育孩子,而是在尊重、理解孩子探索学习的基础之上去教育孩子,这样才能将孩子教育成一个有教养的孩子。比如针对我的孩子破坏性的行为,正确的教育方式是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和学习,在探索和学习的过程结束之后,要教导孩子做好收尾的工作。
对父母来说,养大孩子很容易,不管是娇养还是糙养,孩子都能长大。真正难的是,如何将孩子教育成才,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所以,父母需要注重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
02/ “熊孩子”为什么“熊”?缺教养
“熊孩子”是一个网络用语,指的是岁数小不懂事、调皮捣蛋、无法无天,且没有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孩子。
这类孩子往往不按常理行事,做出来的事情令人错愕、无所适从。这些事情,有些令人啼笑皆非,有些令人怒不可遏。所以,熊孩子也是当今社会热议的人群之一。
在生活中,熊孩子做出的“壮举”数不胜数,比如他们会在你熬夜做好的策划案上涂鸦;会将你的手机扔进水里;会相约去划停在路边的汽车;会悄悄使用父母的网银打赏主播;会将咀嚼过的口香糖黏在公园的座椅上;等等。这些事情,有些是孩子刻意为之的恶作剧,有些是无意识去做的。这些事情在让受害者暴跳如雷的同时,也令父母内心疲惫、无可奈何。
“熊孩子”为什么“熊”呢?原因有以下几个:
首先,熊孩子爱以自我为中心。绝大多数熊孩子在家中都是惯养的,父母与其他长辈都围着孩子转,这样的溺爱会使孩子变得爱以自我为中心。当孩子过度地关注自己,就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很少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种将自己作为焦点的思维模式,会使得孩子做出一些“熊”的行为。
其次,熊孩子缺乏自我控制力。曾经,有心理学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就“自我控制力”做过一个实验。这名心理学家准备了许多零食,并给了孩子们两个选择:个选择是如果立刻吃零食,只能得到数量很少的零食;第二个选择是如果等待一段时间,会得到数量多的零食,且等候的时间越长,零食的数量就越多。
实验结果是,在6至8岁的孩子中,有2/3的孩子选择立刻吃,只有1/3的孩子选择等待,不过,这些孩子等候的时间并不长;在9至11岁的孩子中,有一半的孩子选择立刻吃,一半的孩子选择等待,等候的时间延长了许多;在12至15岁的孩子中,几乎全都选择了等待,且等待的时间非常长。
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孩子年龄越小,其自我控制能力就越薄弱,他们不懂得根据环境将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也不懂得控制自己的内心冲动。所以,在看到某件想要的东西,或是碰到了能让自己感到开心的事,就控制不住地想要去满足自己的欲望,继而做出许多“熊”事。
后一个原因是孩子没有掌握社会规范。社会的和谐源于人们对社会规范的遵守,所谓的社会规范,其实就是对人的行为规范,即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比如在公共场合不能喧哗;在购买东西时需要排队结账;在没有得到他人允许的情况下,不可以乱拿别人的东西;等等,这些都属于社会规范。
这些社会规范,如果父母不告诉孩子,孩子就会不知道,他们很难凭自己摸索出来。没有了社会规范的约束,孩子的行为将会是随心所欲的,所以做出一些熊事是必然。
其实,将这些导致熊孩子熊的原因总结一下,可以汇成一个原因,那就是孩子缺乏教养。当孩子的文化和品德的修养都不达标时,做出来的事自然会是离经叛道、有违常理的。那么,孩子为什么会缺乏教养呢?这又要回归到家庭教育上。
网络上有一句流行语:“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放纵孩子去‘熊’的家长。”这是说,孩子的熊很大程度是因为父母不对孩子进行管教。父母不管教孩子,孩子就不会知道哪些事是能做的,哪些事是不能做;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误的。当他们对是与非没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做出来的事情自然“熊”。
有一次,我带女儿乘坐飞机,因为这是她有记忆以来次乘坐,所以显得有些兴奋。当我没有教导她不可以乱碰触飞机上的按钮时,她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摸摸这儿摸摸那儿,甚至观察起了一些按钮,隐隐有按下去的冲动。很显然,她的这些行为带有探索的性质,她也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带来危险。当我教导她哪些按钮不能按,按过之后会带来什么危险后,她就不再去碰触。
有教养的孩子,从来不是父母过度放任或过度严苛出来的,而是取于两者中间。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既要给孩子足够的关爱、尊重和自由,也要给他们设立明确的界限,告诉他们社会规范、生存法则。
当孩子做出“熊”的行为时,要先了解他们这么做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能有效安抚孩子的情绪。然后,就要指出孩子的错误之处,并告诉他们对的做法。为了让孩子长记性,有时候也可以给予他们适当的惩罚。
孩子就像一张白纸,我们在上面画什么,他就会成为什么。想要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就要对他们先教后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