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933506
● 一书尽揽中国历代文人经典文章,篇篇亦是传世经典,裒英集粹皆为圭臬!
● 一部殿堂级的诗文总集,云集历代名家:《昭明文选》选录了先秦至南朝梁代近千年间,130多位作者及若干佚名作者,如班固、曹植、贾谊、陆机、潘岳、屈原、任昉、阮籍、司马迁、司马相如、宋玉、陶渊明、谢灵运、颜延之、扬雄、张衡、诸葛亮等等。
● 千年来的文学教科书,集萃历代名篇:囊括了近八百篇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如《出师表》《甘泉赋》《古诗十九首》《归去来辞》《过秦论》《离骚》《两都赋》《洛神赋》《上林赋》《神女赋》等等。
● 中国历代文人书:李白曾说“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杜甫也对他儿子说:“熟精《文选》理。”公元730年,吐蕃使者到长安,奉远嫁吐蕃的金城公主之命,向唐要一批书籍,其中就有《昭明文选》。陆游“文选烂,秀才半”,朱熹“李太白始终学《选》诗,所以好。”到了清朝,《昭明文选》居然有三四十个版本,曾国藩给儿子推荐的书目当中就有《昭明文选》。
● 习作诗文辞赋一本通:简体横排、锁线精装,内文层次明晰,全书对冷僻、疑难、多音等字进行了注音,无障碍阅读,可谓老幼咸宜。文末附作者、篇名索引,极大的方便了读者。
● 一册在手,大人写作不愁,孩子考试无忧。
● 开国领袖曾言:好文宜读!
《文选》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篡的,故称《昭明文选》,选录了先秦至南朝梁代近千年间,130多位作者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共选作品近八百篇,有赋、诗、骚等各种文体达38类。所选作家作品,除屈原、宋玉、李斯等少数作家外,绝大多数是汉、魏、晋及南朝宋、齐、梁各代的作家作品,因而成为保存汉魏六朝文学的重要典籍。因编选时间早,各种文体多,选录精审,内容丰富,故王运熙先生称之为“我国现存Z早,影响Z深广的一部总集。”被《四库全书总目》誉为“文章之衡鉴,著作之渊薮”。很多名篇依赖《文选》才得以流传至今。
《文选》选文的标准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即情义与辞采内外并茂。所收录文章成为后人学习写作的范文,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文选》一度是科举士子的教科书和学习诗赋的范本。
《文选》原书为三十卷,唐李善《注》本改为六十卷。此次出版的原文以清胡克家重刊宋尤袤原刊本《李善注〈文选〉》为底本,同时参校其他版本,部分内文根据《史记》《汉书》《楚辞》等进行增补,全新简体、横排、标点本,前有总目,后有索引,极大的方便读者诵读。
出版说明
文选序
文选卷
两都赋二首 并序
两都赋序
西都赋一首
东都赋一首
文选卷第二
西京赋一首
文选卷第三
东京赋一首
文选卷第四
南都赋一首
三都赋序一首
蜀都赋一首
文选卷第五
吴都赋一首
文选卷第六
魏都赋一首
文选卷第七
甘泉赋一首 并序
藉田赋一首
子虚赋一首
文选卷第八
上林赋一首
羽猎赋一首 并序
文选卷第九
长杨赋一首 并序
射雉赋一首
北征赋一首
东征赋一首
文选卷第十
西征赋一首
文选卷第十一
登楼赋一首
游天台山赋一首 并序
芜城赋一首
鲁灵光殿赋一首 并序
景福殿赋一首
文选卷第十二
海赋一首
江赋一首
文选卷第十三
风赋一首
秋兴赋一首 并序
雪赋一首
月赋一首
鸟赋一首 并序
鹦鹉赋一首 并序
鹪鹩赋一首 并序
文选卷第十四
赭白马赋一首 并序
舞鹤赋一首
幽通赋一首
文选卷第十五
思玄赋一首
归田赋一首
文选卷第十六
闲居赋一首
长门赋一首 并序
思旧赋一首 并序
叹逝赋一首 并序
怀旧赋一首 并序
寡妇赋一首 并序
恨赋一首
别赋一首
文选卷第十七
文赋一首 并序
洞箫赋一首
舞赋一首
文选卷第十八
长笛赋一首 并序
琴赋一首 并序
笙赋一首
啸赋一首
文选卷第十九
……
文选卷第五十八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一首
齐敬皇后哀策文一首
郭有道碑文一首 并序
陈太丘碑文一首 并序
褚渊碑文一首 并序
文选卷第五十九
头陀寺碑文一首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一首
刘先生夫人墓志一首
文选卷第六十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一首
吊屈原文一首 并序
吊魏武帝文一首 并序
祭古冢文一首 并序
祭屈原文一首
祭颜光禄文一首
《文选》篇名索引
《文选》著者索引
式观元始,眇觌(dí)玄风,冬穴夏巢之时,茹毛饮血之世,世质民淳,斯文未作。逮乎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之时义远矣哉!若夫椎轮为大辂之始,大辂宁有椎轮之质?增冰为积水所成,积水曾微增冰之凛,何哉?盖踵(zhǒng)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随时变改,难可详悉。
尝试论之曰:《诗序》云:“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至于今之作者,异乎古昔。古诗之体,今则全取赋名。荀、宋表之于前,贾、马继之于末。自兹以降,源流实繁。述邑居,则有“凭虚”“亡(wú)是”之作,戒畋(tián)游,则有《长杨》《羽猎》之制。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
又楚人屈原,含忠履洁,君匪从流,臣进逆耳,深思远虑,遂放湘南。耿介之意既伤,壹郁之怀靡诉。临渊有《怀沙》之志,吟泽有憔悴之容。骚人之文,自兹而作。
诗者,盖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关雎》《麟趾》,正始之道著;《桑间》《濮上》,亡国之音表。故风雅之道,粲然可观。自炎汉中叶,厥涂渐异:退傅有《在邹》之作,降将著‘河梁’之篇。四言五言,区以别矣。又少则三字,多则九言,各体互兴,分镳并驱。颂者,所以游扬德业,褒赞成功;吉甫有‘穆若’之谈,季子有‘至矣’之叹,舒布为诗,既言如彼;总成为颂,又亦若此。次则:箴兴于补阙,戒出于弼匡,论则析理精微,铭则序事清润,美终则诔发,图像则赞兴。又:诏诰教令之流,表奏笺记之列,书誓符檄之品,吊祭悲哀之作,答客指事之制,三言八字之文,篇辞引序,碑碣志状,众制锋起,源流间出。譬陶匏(páo)异器,并为入耳之娱。黼黻(fǔ fú)不同,俱为悦目之玩。作者之致,盖云备矣!
余监抚余闲,居多暇日。历观文囿,泛览辞林,未尝不心游目想,移晷(guǐ)忘倦。自姬、汉以来,眇焉悠邈,时更七代,数逾千祀。词人才子,则名溢于缥囊;飞文染翰,则卷盈乎缃帙。自非略其芜秽,集其清英,盖欲兼功,太半难矣!若夫姬公之籍,孔父之书,与日月俱悬,鬼神争奥,孝敬之准式,人伦之师友,岂可重以芟(shān)夷,加之剪截?老、庄之作,管、孟之流,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今之所撰,又以略诸。若贤人之美辞,忠臣之抗直,谋夫之话,辨士之端,冰释泉涌,金相玉振,所谓坐狙丘,议稷下,仲连之却秦军,食其(yì jī)之下齐国,留侯之发‘八难(nàn)’,曲逆之吐‘六奇’,盖乃事美一时,语流千载,概见坟籍,旁出子史,若斯之流,又亦繁博。虽传之简牍,而事异篇章,今之所集,亦所不取。至于记事之史,系年之书,所以褒贬是非,纪别异同,方之篇翰,亦已不同。若其‘赞论’之综缉辞采,‘序述’之错比文华,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故与夫篇什,杂而集之。远自周室,迄于圣代,都为三十卷,名曰《文选》云耳。”
凡次文之体,各以汇聚。诗赋体既不一,又以类分。类分之中,各以时代相次。
● 太子文章繁富,群才咸欲撰录,太子独使孝绰集而序之。—— 姚思廉
● 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 李白
● “呼婢取酒壶,续儿诵《文选》。”“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 杜甫
● 《文选》烂,秀才半。—— 陆游《老学菴笔记》
● 李太白始终学《选》诗,所以好。—— 朱熹
● 睿资天启,令德夙闻。恭俭自居,仁柔爱人。纂辑辞章,博渉典籍。潜文梵教,兹其蔽惑。—— 孙承恩
● “汉魏以下文人才士著作所萃”,“博而有要,垂艺林之轨范”。—— 乾隆皇帝
● 文章之衡鉴,著作之渊薮。—— 纪昀《四库全书总目》
● 尔之天分,长于看书,短于作文,此道太短,则于古书之用意行气,必不能看得谛当。目下宜从短处下工夫,专肆力于《文选》,手抄及摹仿二者皆不可少。—— 曾国藩
● 在文学上的影响,《古文观止》和《昭明文选》都一样的不可轻视。—— 鲁迅
● 文体莫备于六朝,亦莫严于六朝。萧氏选文,别裁伪体,妙简雅裁,凡分体三十有八,可谓明备。—— 骆鸿凯《文选学》
● 词章中一书而得为“学”,堪比经之有“《易》学”、“《诗》学”等或《说文解字》之蔚成“许学”者,唯“《选》学”与“《红》学”耳。—— 钱钟书《管锥编》
● 大诗人李白据说曾三次拟作《文选》中的诗文。—— 曹道衡
● 梁昭明太子集《文选》一编,导源屈宋,远溯班马,搴中叶之词林,酌前修之笔海,秦汉魏晋奇丽之文,略具于是。后进钻研,奉为圭臬。故退之文雄,子美诗圣,其沉浸寝馈,独在《文选》一书。—— 黄念容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