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0473074丛书名: 无
中国文明源远流长,延绵千年而未有断绝,造就中国这个超大规模文明型国家的内生动力是什么?本书提出从历史脉络着手,提出“中国韧性”作为贯穿中国历代政治格局和思想文化的主线,并认为这一意识亦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纽带。本书在对比中西文明不同特征及其成因的基础上,通过考察几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和时期——殷周之变、周秦之变、唐宋之变,由元而清以及古今之变,来梳理“大一统”国家的历史脉络,进而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深厚的历史底蕴,为坚守“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识底线提供有益支持。
论/ I
章 中西文明:同心圆与拼图的差异
一、一个对比:分与合
二、西方:海洋与离心力
三、中华:农耕与向心力
四、同心圆vs 拼图
第二章 从殷商到周代:上帝的退隐与“德”的凸显
一、殷商:一个强者的迅速灭亡
二、上帝:殷商天命的源泉
三、德性:周人的发现
四、民本:德治的本质
五、宗法制:维系政治共同体的稳定
六、封建制:大型国家的初步建构
七、天下体系与礼乐文明
八、一个对比:周代天下体系与希腊城邦政治
第三章 从周朝到秦汉:封建的失灵与郡县的确立
一、封建秩序的全面崩溃
二、百家争鸣的背景:集权与战争的升级
三、孔子(上):拯救礼乐,教化士人
四、孔子(下):仁爱的同心圆结构
五、墨子:平等之爱与组织建设
六、老子:权力的自我节制
七、法家:严苛的“绩效管理”
八、 秦朝:个统一的郡县制国家
九、“大一统”是一项系统工程
十、汉朝:董仲舒与儒家的“上位”
十一、教化的展开与风俗的养成
十二、一个对比:秦汉与罗马的整合程度
第四章 唐宋之间的变化:豪族社会的终结与平民社会的兴起
一、豪族社会的兴起及其影响
二、魏晋南北朝:大分裂时代
三、隋唐:融合草原与农耕
四、豪族社会的“终结者”:科举制
五、“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天下”
六、一个参照:来自“他者”的对科举制的观察
七、宋代理学与平民社会的再组织
八、早期现代世界体系下的明代**
第五章 从元朝到清朝:迈向“大中国”时代
一、 南北关系:农耕与游牧
二、游牧□□的巨大贡献
三、元朝:“大中国”时代的全面开启
四、明朝:“大中国”格局的维护和深化
五、清朝:“大中国”格局的全面整合
六、 一个对比:清朝与同期两个帝国的不同命运
结 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导论
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1907—1991),曾发出过这样一个感叹:
“可以翻一下世界地图。全欧洲和南北美洲住着10多亿人。这10多亿人生活在大约50个主权独立的国家,而10多亿中国人生活在一个国家里。这个惊心动魄的事实,全世界中学生都是熟悉的,但是迄今为止几乎没有人对它的含义做过分析。”
确实,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事实,但很多人熟视无睹,仿佛“房间中的大象”。
超大型的人口规模,超广阔的疆域国土,此外还有超悠久的历史传统、超深厚的文化积淀,共同构成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基本特征。
相比其他古老文明,中华文明之“源”并非远,但其“流”却绵延至今。大部分古老文明的内核和精髓,早已化作历史的遗存,和今天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已经没有多少关联。而中华文明的精气神,却成功穿过几千年的岁月,在广袤的东亚大陆上生生不息。
“文明”的内核,是一群人的“活法”背后那种相对稳定的“看法”和“想法”。“活法”是生活方式,“看法”是价值观念,“想法”是思维方式。“活法”会有很多表象上的复杂变化——世事变化无常,人群聚散离分。但奇怪的是,在几千年的历史上,中华大地上这群人就算一时散开,还总能靠着追求国家统一的强劲传统聚在一块儿,幸福安康地活着,把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一代一代强韧地传递下去,由此保证“活法”的内核如如不动。
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国如今形成了一个让人叹为观止的、超大规模文明型国家。这个共同体的维系,首先需要中央政府拥有足够的政治向心力。否则,就会带来地方割据、国家分裂,甚至社会动荡。政治向心力并不神秘,就看执政集团是否注重“德治”,是否以民为本。今天,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备先锋队性质的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不仅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国土,实现充分组织和整合的十四亿人民,还有几千年流而不断的文明传统。这个共同体不仅有横向的广度,更有纵向的深度。这些要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盘”。
经过几千年的复杂互动,中国人学会通过包容与融合,去处理差异性和多样性。中国追求国家统一,但并未主张同化、消灭差异,恰恰是要充分尊重包容差异。因为只有各种具有差异性的要素在时间的洪流或细流中交融和演变,才能造就更具环境适应性的新事物。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生”才是目的,“和”是实现“生”的方式。正是基于这个逻辑,中国各个民族在千百年交往交流交融中终形成不可分割的“中华民族”,各个民族才能如习近平主席所说的“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各个外来宗教传入中国后,都能够被中华文明所包容和吸纳,终成就更为宏阔的文明格局。
经过几千年的风霜雪雨,中国人在内心深处获得一个坚实的信仰——家国情怀。置身于千百年来保家卫国的历史传统,每个中国人内心都会升腾起对于祖国与家园的几乎发自本能的热爱与眷恋。有了这种情怀,当国家分裂时,中国人将其视为非正常状态,纷纷抛头颅、洒热血,让国家重归统一;当国家危难时,中国人会视死如归,抗争不止,让国家走出危局;当国家统一时,中国人会辛勤工作,投身建设事业,让国家更加富强。
经过几千年的经验累积,中国人学会在广袤疆域内有效调配各种人财物资源。早在秦朝时,中国就建构起以首都为中心、覆盖全国的交通网络,打造出覆盖不同经济区域的物流格局,并通过统一度量衡消除各地之间互通有无的障碍。从隋唐时起,中国通过修筑大运河,把中原和江南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避免南北经济的分立冲击国家的统一。今天,中国拥有全的立体交通网络,尤其是高铁和重载铁路,在现代工业技术的条件下对广袤疆域内的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经过几千年的治理实践,中国的中央政府在各个地区间获得强有力的统筹协调能力。中国历来所推崇的,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共同体精神,是“损有余以奉不足”的“天之道”,而非“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在当代的国家财政体系中,有一部分来自东部发达地区的财政收入会被转移支付到中西部地区。有些西部县市的地方财政收入,甚至有90%以上来自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规模巨大、常年持续的援疆、援藏,更体现了中央政府统筹内地优势资源,对西部地区的照顾。面对新冠疫情这一巨大挑战,中国中央政府沿用了汶川地震时抗震救灾所采用的“一省包一市”的模式,在极短的时间内,用强有力的整体协调快速克服了局部性的挑战,避免了疫情的整体性蔓延。
经过几千年的交往交流,中国学会以和谐共生的方式与周围的世界共处。中国古代几乎没有兴趣去征服周边地区,而是希望通过礼仪体系,为当时的已知世界建构一个普遍化的文明秩序,从而实现和平与稳定。为实现这个目标,古代中国强调“厚往而薄来”,照顾周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利益,承担自己的国际责任。今天,地区发展不平衡,环境污染、气候变暖、新冠疫情等全球性挑战不断加剧,多数国家仍然各自为政,一些超级大国还在强调本国利益优先。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坚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欢迎世界各个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优化全球治理提供超越民族国家格局的、更普遍的公共产品。鲜明的对比背后,彰显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也让人们看到了古老文明基因的时代光芒。
……
在世界文明史上,大多数古老的文明曾经辉煌灿烂于一时,但终土崩瓦解、灰飞烟灭,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无法有效应对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挑战。中华文明也曾一次次面临崩溃的危险,但她总有一种力量让自己一次次起死回生、屹立不倒,并且日益浸润更广阔的地域,惠及更具多样性的人群,实现文明自身的“生长”与完善。这种几乎独一无二的“中国韧性”,终锻造出一个超大规模的文明型国家,并为周围的世界带来和平与安宁。
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的深处,去探寻她一步一步的坚实足迹吧!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刘尊棋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参见张维为:《中国: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光明日报》2014年3月24日,第15版。
从整体上看,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在政治上富有成功经验的历史,而且今天还在以“人民共和国”的形式继续存在着。……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
——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英国历史学家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