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1240692
关于如何经营幸福人生,本书没有发明创造,完全依据经典和中国老祖宗的人生智慧。看似平常无奇,却如米麦蔬饭,令人久食不厌,平淡而有真味。蔡礼旭老师的讲座温柔和平而入情入理,让人生起信心。
本书跟蔡礼旭老师另一本《如何开创幸福人生》(经典版),用的是同一个底本。二者的区别在于,本书是萃取讲座之精华,篇幅仅是后者的一半,能让读者省心省力,掌握以五伦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教育总纲,纲举则目张。后者是全本,共四十讲,对义理有充分详尽的延伸。读者朋友可以各取所需。
出版十年,时间让它沉淀为经典。读者可从中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学问和真实智慧,并将其落实在个人的身心修养中,获益无穷。
读者说:“蔡老师的书很好,对做人做事都有很大的启发,受益很大!” “蔡老师将传统文化讲述得通俗易懂,平易近人,真是让人受益无穷。” “在这个复杂的社会,要获得心灵的平静,必须回归到传统文化中,克己修身。蔡礼旭老师的书正是这样能让人修身养性的书,值得仔细品味。”
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人的一生都离不开这五种关系。这五种关系正常运转的自然法则,是永恒不变的,是每个人都应该明了的安身立命之学,也是维系社会安定常态的世间大学问。
本书就是以五伦课题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教育总纲。初版由蔡老师二○○四年十一月的四十个小时的传统文化系列讲座整理而成,是他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心得报告,在广大读者心目中赢得了很好的口碑。再版时,考虑到蔡礼旭老师系列图书的完整性,剔除了本书与其他书重复的内容,保留了原讲座的精华。
人生怎样才能幸福?幸福的人生一定要有幸福的思想观念。你有正确的思想观念才会有正确的行为,有正确的行为才会有正确的习惯,有正确的习惯才会有正确的性格,有了正确的性格才会有好的命运。你有好的命运,人生一定会幸福。所以幸福的根源在哪里?在人的思想观念。思想观念正确,你的人生就扎下了正确的根基。
人的一生该怎么规划?童年积福,成年造福,晚年享福。有一句俗话说“少年得志大不幸”,年轻的时候一大堆福分来了,人一享福,就容易堕落,就觉得都是自己应该得的,自尊自大,瞧不起人。年轻的时候多吃苦、多付出,看起来是祸,事实上福已经慢慢逼近了,中晚年之后,福报就会现前,这样的人生经营才是对的。
一个人到了中晚年能真正好命的关键在哪里?把孩子教好。假如夫妻两个都很有社会地位,家里生活很优厚,但是孩子因为失教,在外面游手好闲,惹是生非,这样父母能不能有好日子过?很多的人到了中年才发现,在经营家庭的问题上轻重缓急搞错了,没有把孩子的教育摆在位,但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有人说,人太善良了一定会被别人欺负。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人生来证实一下,善不会被欺负,而且经典也教导我们“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所以擦亮自己,透出光亮,就可以感来很多的光。真正会交朋友的人不是每天去阿谀奉承,送别人东西,讨别人喜欢,这样不能交到好朋友,还会累死你。你只要提高自己的德行,让别人跟你相处时感觉如沐春风,那朋友就很多了。
目录
讲 正思想观念,创幸福人生
第二讲 重立孝道,仁爱之根本
第三讲 学好文言文,深入中国传统文化
第四讲 五伦:中国传统道德教育
第五讲 父子关系:父子有亲
第六讲 君臣关系:君臣有义
第七讲 夫妇关系:夫妇有别
第八讲 兄弟关系:长幼有序
第九讲 朋友关系:朋友有信
第十讲 如何学习圣贤教诲
第十一讲 求学步:博学
第十二讲 求学第二步:审问
第十三讲 求学第三步:慎思
第十四讲 求学第四步:明辨
第十五讲 求学第五步:笃行(一)
第十六讲 求学第五步:笃行(二)
第十七讲 求学第五步:笃行(三)
第十八讲 善学圣贤教诲,成就幸福人生
五伦:中国传统道德教育
中国文化传承四千多年而不衰,一定有它的道理,我们现在要来了解这个道理。圣贤教诲的重点就是“道”跟“德”。什么是“道”?超越时空的大自然的运行法则,谓之道。中国的“道”体现在人与人的相处当中,叫“伦常大道”。“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能够正常运行,遵循自然的法则,就没有冲突,人与人间就能和睦相处。
现在的五伦关系是很和乐,还是常常摩擦、冲突?夫妻关系冲突了,父子关系冲突了。而且不是小冲突,父杀子,子杀父,常常见于新闻报道。君臣关系怎么样?常有员工把公司包围起来,罢工闹事。请问他们这样做有没有得到什么好处?现在人做事没有理智,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到后就会两败俱伤。再有,兄弟处得好不好?很多父母去世了都不能入土为安,兄弟为了财产吵起来。朋友也缺乏道义,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内心也感到不安。所以五伦关系现在确实已经偏离了正确的轨道,要赶快把它拉回正道,不然偏到后可能就回不来了,然后末日就到了。
那五伦关系中哪一伦重要?夫妇。一个家庭就好像一个细胞,一个社会就好像一个器官。家庭健康了,社会这个器官就健康。家庭里面核心的又是夫妇关系。很多人认为是父子关系,但没有夫妇哪来的父子?
一对夫妻相处和乐,整个家庭气氛就特别好,孩子在这种和乐、充满爱的家庭里面成长,人格就会健全。相反,父母常常打打闹闹,骂来骂去,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内心会充满恐惧,而且常常觉得没有关爱。这个情绪一起来,内心就会觉得很匮乏,没有安全感,然后抓到东西就想占有。这样的心态一旦形成,人生就会很痛苦。很多在这样的家庭里面长大的女孩子,很早就离开家庭,去找一个男人嫁了。嫁了之后,问题有没有解决?可能会更辛苦,因为她不具备判别好对象的能力,她只想着赶快离开家就能幸福,但结果只是从这个家又入了另外一个家,而她不具备如何当好太太、当好妈妈的经验跟资格,所以很可能下一步走得会更艰苦。所以夫妇关系处好,对孩子一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现在离婚率特别高,很多的家庭已经处在不健全的状态。这种家
庭能不能把孩子教好?人生不是你一生出来就给你一盘好棋下,那看不出你的功夫。人生应该是一盘棋很不好走,但是你每一步都能下得有声有色,这才显出你的功夫。所以人生不要怕跌倒,只要你肯站起来,你的孩子会看到你的诚心,会看到你的勇气,会打从心里对你这个父亲、对你这个母亲产生敬意。我有几位很优秀的同学,很小母亲跟父亲就分开了,他们都是母亲带大的。母亲要工作,供他们的整个生活所需,还要耐心地陪伴他们成长,所以他们从小心中对母亲就充满感恩。我这几位同学工作稳定之后,都对母亲说:“母亲退休吧,我们来奉养您就好。”所以人生不怕跌倒,更重要的是要勇敢站起来迈向前去,一定可以把人生的路走得圆满。
如果夫妇关系特别融洽,孩子在这样的气氛中成长,跟父母的关系就会特别好。我到现在还记得我跟父亲相处的很多美好的情景。我的父亲很严肃,但是从他点点滴滴对我们的付出中,我们又很能感觉到父亲很爱我们。中国父母对儿女的爱护不是抱一抱,然后说“我好爱你,我好爱你”。中国的父母都是在点点滴滴中,在生活中去关怀、去帮助儿女。小时候父亲会叫上我,说“走,我们去百货公司逛一逛”,然后父亲就骑着摩托车,我坐在后面,那时我觉得自己是很幸福的人。抱着我父亲,我可以感受到他肚子的温度,那个温度让我的心很暖和。
所以父亲虽然威严,但是也要常常让孩子感受到你很关心他。对很多父亲来说,陪孩子不是叫你每天都陪一两个小时,因为很多工作不允许你有这么多时间。但是你只要有心,每天十分钟就好,给孩子讲八德故事。每天请出几位圣贤人教导孩子,孩子每天就会很高兴地去上学,头抬得很高,走路很神气,跟同学讲:“我爸爸昨天又跟我讲了两个德育故事,你们要不要听?”同学会围过来听他讲故事。你每天不间断地讲故事给他听,陪伴他,他可以很直接地感觉到父母对他的关爱,所以重要的还是要有心。孩子感受得到,父子就亲。当父子亲了,孩子对父母就有感恩之心,等他进了社会,只要遇到肯提拔他的长者,他的感恩之心就会油然而生。所以古代有一句名言叫“忠臣出于孝子之门”,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再有,夫妻和顺的话,兄弟姐妹也能互相照顾。我要出来推广中国文化的时候,我的二姐就跟我说:“我每个月给你两千块人民币,你放心去做。”兄弟姐妹感情特别好,懂得互相照顾,互相支持,到了社会自然而然就懂得关怀别人,交朋友就没有问题。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