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5556476
1.权威学者写给大家的宋史通俗读本,一套书读懂宋朝。
这是宋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游彪集30年研究功力,专为大众读者写作的一套宋史通俗读物,兼具学术性、趣味性和可读性。读者通过一套书即可领略宋朝历史文化的方方面面,彻底读懂古典中国的黄金时代。
2. 宋史三书角度各异、互为补充,系统而全面地呈现宋代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
《赵宋》《追宋》《问宋》分别从帝王生平、制度文化和政治得失三个角度解析宋史,三部书既互为呼应,又互为补充,形成一套多维、全面而权威的宋史精品入门读物。
3.以人写史,以史带论,点面结合展现人物、制度和时代的互动,专题剖析宋代文明高度。
作者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带领读者从历史事件和人物入手,进而扩展到制度和文化,寓论断于叙事,将精妙深奥的学术问题融合进历史故事之中,高屋建瓴地呈现出宋代历史人物、制度流变和时代大势的互动和联系,以及科技文化方面的文明高度。
这套“宋史三部曲”是知名宋史学者、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游彪专为普通读者精心打造的宋史普及读本,《赵宋》《追宋》《问宋》分别从帝王生平、制度文化、政治得失三个角度对宋代历史文化进行了系统、立体而全面的梳理和呈现,每本书都附有精美古画插图。本系列套书兼具学术性、通俗性和趣味性,作者立足于严谨扎实的史料、广博深厚的学术涵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读者梳理宋史关键脉络。与以往的宋史作品不同,作者试图打破宋朝各时期历史人物、制度流变、文化风尚和时代大势之间的藩篱,将其进行有机的结合,带领读者沉浸式感受宋代历史文化的方方面面,进而对宋代历史全貌和脉络形成一个整体认知。
《赵宋》
diyi章 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960)——开宝九年(976)
第二章 太宗赵炅:太平兴国元年(976)——至道三年(997)
第三章 真宗赵恒:咸平元年(998)——乾兴元年(1022)
第四章 仁宗赵祯:圣元年(1023)——嘉祐八年(1063)
第五章 英宗赵曙:治平元年(1064)——四年(1067)
第六章 神宗赵顼:熙宁元年(1068)——元丰八年(1085)
第七章 哲宗赵煦:元祐元年(1086)——元符三年(1100)
第八章 徽宗赵佶:建中靖国元年(1101)——宣和七年(1125)
第九章 钦宗赵桓:靖康元年(1126)——靖康二年(1127)
第十章 高宗赵构:建炎元年(1127)——绍兴三十二年(1162)
第十一章 孝宗赵眘:隆兴元年(1163)——淳熙十六年(1189)
第十二章 光宗赵惇:绍熙元年(1190)——绍熙五年(1194)
第十三章 宁宗赵扩:庆元元年(1195)——嘉定十七年(1224)
第十四章 理宗赵昀:宝庆元年(1225)——景定五年(1264)
第十五章 度宗赵禥:咸淳元年(1265)——咸淳十年(1274)
第十六章 恭帝赵顯:德祐元年(1275)——德祐二年(1276)
第十七章 端宗赵昰和末帝赵昺: 景炎元年(1276)——祥兴二年(1279)
后记
《追宋》
序言
章 重文抑武:赵宋皇帝的价值取向
北宋建立与“重文抑武”国策形成
二、文人地位提高与社会对武人的轻视
三、曹彬:得到皇帝和文官赏识的武将代表
四、从狄青到种世衡:被压抑、迫害的武将缩影
结语
第二章 募兵体制:维系政权的理想与现实
一、居安思危与募兵制建立
二、募兵制度造成北宋兵力不振
三、不堪一击的北宋募兵与靖康之难
四、常胜军和义胜军——助纣为虐的募兵
结语
第三章 集权与分权:宋朝政治制度的演进
一、宋代地方政治制度演进
二、宋代的中央政治格局
三、宋代的皇权
结语
第四章 教育与科举:奠定宋代文明的基石
一、宋代的官学
二、宋代的私学教育
三、书院教育
四、科举考试
结语
第五章 法制体系:维系宋代社会稳定的准绳
一、宋代法律的历史地位及特点
二、法律形式
三、司法机构
四、诉讼审判制度
五、法律在宋代社会中的地位
结语
第六章 高度繁荣的经济:以国计民生与货币金融为例
一、货币制度
二、信用业与金融业
结语
第七章 宋学:传统学术的新气象
一、宋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宋学的基本范畴及特点
三、宋学的形成与发展
结语
第八章 词、文与诗:宋人的文学成就
一、宋诗
二、宋词
三、宋代的散文
结语
第九章 发明与创造:宋朝的科技革命
一、三大发明及相关科技的运用和发展
二、天文学
三、数学
四、医学
五、建筑
六、冶金技术
七、造船技术
结语
第十章 古史与当代史:繁荣的宋代史学
一、宋代的修史机构
二、“古代史”
三、“当代史”
四、地方志
五、历史文献学发展
结语
第十一章 宋人的遗产:价值连城的艺术品
一、绘画
二、宋代书法
三、工艺美术
结语
后记
《问宋》
序言
章 防弊之策:宋初政局之走向与祖宗家法之确立
“先南后北”,底定帝国 / 04
政权的巩固:“杯酒释兵权” / 08
“宰相须用读书人” / 14
防弊之政:“事为之防,曲为之制” / 20
天书封禅与真宗朝政局 / 25
结语 / 31
第二章 宋代士大夫的先驱:时代转折中的寇准
年少成名:得君之专的前半生 / 38
左右天子为大忠:澶州建功 / 45
专制自矜,宦海浮沉 / 51
危身奉上,佐国遭忧 / 57
结语 / 63
第三章 兴文抑武体制的殉葬品:狄青
建功西夏与无辜受责 / 70
名将的陨落:兴文抑武国策下狄青的命运 / 77
结语 / 85
第四章 “扫俗学之凡陋,振弊法之因循”:王安石及其时代
富国强兵:熙宁变法的开端和主要内容 / 92
“非常相权”:王安石的权力和去位 / 106
结语 / 115
第五章 除旧布新:北宋中后期政争的得与失
“异论相搅”的祖训与朋党之争的兴起 / 122
元祐更化:“以母改子”之政 / 130
“反元祐而实效之”:新党的报复性倾轧 / 140
结语 / 146
第六章 靖康之变:艺术天才和政权的危机
错位的天才 / 152
步入歧途的“绍述”政治 / 158
靖康之变 / 169
结语 / 179
第七章 失去天堑:北宋与辽朝、西夏王朝之鼎立
割让燕云十六州:防御北方游牧部族地理优势的丧失 / 186
收复燕云十六州梦想破灭:宋太祖、太宗朝宋辽和战 / 190
澶渊之盟:宋辽间长期和平协议签订 / 196
联金灭辽:一个众说纷纭的历史选择 / 201
时战时和:复杂多变的宋夏关系 / 204
结语 / 214
第八章 收拾旧山河:南宋初年的和与战
再造王室:“嗣我朝之大统” / 220
抵御金兵:“中兴十三处战功” / 227
中兴四将 / 235
结语 / 242
第九章 从恢复到偏安:宋高宗的南宋气象
绍兴和议 / 248
重回以文治武的老路:宋朝第二次收兵权 / 258
结语 / 267
第十章 太上皇—今上的政治格局:宋孝宗及其时代
父尧子舜:太上皇—今上格局的形成 / 274
太上皇与今上的权力划分:隆兴北伐与宋金和议 / 281
“有恢复之君,而无恢复之臣”——皇权受损的结果 / 287
皇权“非可共理之物”:太上皇—今上结构的悲剧结局 / 293
结语 / 304
第十一章 走向学术中心:朱熹与道学在南宋的崛起
从论学师友到自居正统:向道学权威迈进 / 310
国家政治中的道学群体 / 319
走向正统:朱熹与道学地位的提升 / 328
结语 / 332
第十二章 “天下之势,自安以趋于危”:史弥远及其时代
权力的交割:从韩侂胄到史弥远 / 338
嘉定和议及其反复 / 346
“舍昏立明”:皇权之争波澜再起 / 351
从联合到交恶:宋蒙战争的开始 / 356
结语 / 361
第十三章 强敌压境:南宋与蒙古的长期周旋
蒙古部族的兴起与南下 / 365
端平入洛:宋蒙战争的开始 / 367
次宋蒙战争 / 369
宋蒙钓鱼城之战 / 372
鄂州之战与宋蒙“议和” / 376
襄樊保卫战 / 382
结语 / 386
第十四章 亡身危国:贾似道擅权与南宋的灭亡
贾似道发家史:“不事操行”的实务型官员 / 392
虚构的“鄂州大捷”与登上权力 / 395
襄樊之战:南宋存亡的关键 / 407
结语 / 416
第十五章 崖山之战:赵宋政权的彻底覆灭
贾似道独揽朝政 / 422
孤儿寡母的朝廷 / 427
崖山悲歌 / 439
结语 / 444
后记 / 446
《追宋》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独特的朝代,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文化繁盛,很多方面都让后人艳羡不已。但同时,宋代军事上软弱无力,特别是在与周边其他民族建立的政权的对峙中,屡屡处于下风。北宋与北方的辽政权和西北的西夏政权长期对峙,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宋辽在军事力量相对平衡的情况下签订澶渊之盟,北宋承认辽朝占有燕云十六州的合法性,每年向辽朝赠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辽兴宗趁北宋、西夏交战,借口索取周世宗时收复的关南十县地,向北宋进行军事讹诈。北宋朝廷不敢应对,以增加银、绢各十万“安抚”辽朝。庆历四年(1044),北宋与西夏议和,北宋每年“赐予”西夏银五万两、绢十三万匹、茶叶二万斤,此外在节日赠送西夏银二万二千两、绢二万三千匹、茶叶一万斤。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主持朝政的大臣司马光、文彦博力主割让四寨与西夏,以换取西北边境的苟安,结果西夏入侵不已。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朝攻宋,北宋无力抵抗,屈膝求和,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外加巨额金银“犒赏”费,换取金朝退兵。南宋政权建立后,与金朝长期对峙。宋高宗时,在抗金形势大好的情况下,签订屈辱的绍兴和议,向金朝称臣,每年向金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宋孝宗隆兴年间,宋金又订立隆兴和议,虽然每年宋给金岁币数量有所减少,但宋金政治上的不平等状况没有实质的改变。宋宁宗嘉定年间,宋金再次和议,南宋政府不仅增加岁币,还把主张对金开战的韩佗胄的首级函封送给金朝,摇尾乞怜到了极点。纵观以上和议,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宋朝政府妥协退让甚至屈膝求和的结果。
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发达,拥有百万之众军队的宋朝,为何屡屡在对外作战中失利,不得不屈辱求和,个中原因值得后人思考,其中宋朝政府推行的“重文抑武”国策,应该负有相当大的责任。
北宋建立与“重文抑武”国策形成
“出将入相”是中国古代宋朝之前统治集团内的精英人才仕途升迁、流动的正常现象。统治集团中的精英人才常常文武兼备,既能安邦定国,也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北宋建国后,与以往各朝相比,文官、武将之间的区别越来越明显,两者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文官的身份地位越来越高,武将群体无论政治地位、形象,抑或素质都远远不能和文官相比,之前令人羡慕的“投笔从戎”、弃文从武的现象不再出现,更多的是文官对武人的蔑视和敌意,以及千方百计摆脱进入武人群体的可能。从宋代之前的“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文武地位相近或相同,到宋代武人地位的沦落,其中经历了一个转化过程,这个过程从宋朝建立初年就已经开始了。
北宋王朝建立者赵匡胤原本是五代后周一名高级禁军将领,并无深厚的资历和显赫的军功。后周显德七年(960),赵匡胤在后周都城开封附近的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轻而易举地从后周恭帝孤儿寡母手里夺取了政权,开始了宋代的统治。赵匡胤通过兵变夺取政权,靠的并不是他的威望与功勋,而是沿袭了唐代以来藩镇割据时出现的士兵随意拥立将领的模式。五代时期,天下大乱,天子权威不受人重视,任何拥有强大武力之人均可称王称霸。节度使安重荣公开宣称:“天子宁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尔!”这种言论就是这一时期政治现实赤裸裸的写照。
亲身经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武夫跋扈的赵匡胤,又通过兵变建立赵宋王朝,从内心深处视武人为社会动乱、政权更迭的根源所在,担忧兵变事件再次上演。事实上,赵匡胤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赵匡胤称帝后没过多久,先后发生了地方节度使李筠和李重进的造反,虽然两人的叛乱都很快被镇压下去,其他地方藩镇慑于北宋中央政府强大的武力不敢轻举妄动,但这两次叛乱无疑加重了赵匡胤对武将的猜忌心理。于是,在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的背景下,从赵匡胤开始的宋朝统治者,均把百般防范武将作为基本国策予以执行,“重文教,轻武事”的观念影响贯穿了整个宋代。
为了防止中央高级武将同样通过兵变夺取宋朝政权,北宋建立后不久,赵匡胤首先通过著名的“杯酒释兵权”,剥夺了与他一同发动陈桥兵变的高级武将的兵权。通过授予掌握禁军兵权的石守信等高级武将荣誉头衔,赏赐大量金钱、美女作为交出手中兵权的补偿,同时与他们结成姻亲,让其放心并巩固关系。正是因为有了强大武力作为后盾,再用金钱、美女、姻亲等作为条件,赵匡胤成功地解除了朝廷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避免了“陈桥兵变”的再次发生。
在“杯酒释兵权”事件中,赵匡胤赤裸裸地劝诱石守信等禁军高级将领放弃人生追求,纵情享乐:“人生如白驹过隙,所谓好富贵者,不过欲多积金钱,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耳。卿等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藩,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天命。我且与尔曹约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不亦善乎!”接着,赵匡胤又用同样的手法,逐步将中央及各地节度使的兵权统统收归国家,后集中到皇帝手中。
在用怀柔政策解除武人装备的同时,宋初统治者也采用严酷手段,对军队将领大力整治。后周时,赵匡胤通过担任禁军高级将领掌握精锐、核心部队,为发动陈桥兵变提供了便利条件。赵匡胤称帝后,担心禁军高级将领会仿效自己搞兵变,对禁军统帅防范极严。为了不让禁军统帅权力过大,赵匡胤可谓煞费苦心,他将禁军统帅职位降低,任用一些资历浅、军功不卓著之人担任禁军统帅。同时,将之前两头制的禁军统帅分为三头制,而且将统兵权与调兵权分开。禁军统帅只有统兵权,没有调兵权。军事机关枢密院有调兵权,却没有统兵权。这样,皇帝牢牢将军权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赵匡胤降低禁军统帅职位,分割其权力后,对禁军统帅仍然不放心。任何风吹草动,他都毫不手软。殿前都虞侯张琼是赵匡胤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为人英勇善战,忠心耿耿,曾经多次在战斗中殊死保卫赵匡胤的安全,因此赵匡胤称帝后,将亲军交给张琼统领。后来,只因张琼得罪了赵匡胤的亲信史珪、石汉卿,两人诬告张琼私下里豢养部曲亲信,多疑的赵匡胤不问青红皂白,立即下令将张琼逮捕审讯,并下令杖责,将张琼杖击得几乎气绝身亡。生性耿直的张琼不堪忍受屈辱,自杀身亡。事后得知真相的赵匡胤并没有惩处诬告张琼致死的元凶,只是轻描淡写地对张琼家抚恤了事。殿前都指挥使韩重赟多年统率禁军,一直深受赵匡胤信任。但有人诬告韩重赟私下将皇帝亲兵变成自己的亲信,立即触动了赵匡胤敏感的神经。赵匡胤暴跳如雷,当场下令将韩重赟逮捕处死,幸亏宰相赵普出面力保,韩重赟才幸免于难。虽然事后赵匡胤也调查清楚有人故意陷害韩重赟,但他出于防范心理,仍然罢免了韩重赟禁军统帅之职,改派他人。
透过张琼、韩重赟二人的遭遇,可以看出赵匡胤对禁军高级将帅抱着高度警惕与猜忌的态度。在赵匡胤多疑的审视下,高级将官特别是禁军高级将领为求自保,不得不谨慎从事,甚至不惜“装疯卖傻”来打消皇帝的疑心。如张琼冤死后接替其职位的杨信,其的特点是谨慎和“忠直无他肠”,后来忽然得了哑疾,不能说话,但这样一个身体有残疾之人,赵匡胤并不嫌弃,反而更为信任。出身胡族的党进目不识丁、性格粗鲁,先后任侍卫步军、马军都指挥使十余年。据史书记载,杨信临死前突然开口说话:党进表面上“朴直”,实际上十分善于察言观色。两人性格的分裂与受宠,无疑都是赵匡胤高压下产生的变种。为求个人平安和皇帝宠信,高级武将即便不如杨信、党进般装痴卖傻,也逐渐奉行明哲保身之术。《宋史》记载石守信等武人大多贪赃枉法,曾经多次遭到宋太祖批评。太祖朝负责守边的大将更是大多数有着不同程度的违法行为。这些记载可以说明武将素质低下,他们已不能如前代名将一般享有盛名。但换个角度观察,这些武人自我损毁形象的行为,不啻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因为太祖朝对于贪官污吏的处罚相当严重,很多贪官一旦被查明罪名属实,都会被处以极刑。石守信等人作为朝廷高官,对于国家法典不会毫不知情,他们很清楚太祖希望整顿吏治的决心。但他们仍然我行我素,毫不收敛,应该是明白太祖不会对他们动手:自己越声名狼藉,在士人和社会上越是没有声望,称王称帝的可能性就越小。这种结果也正是宋太祖希望看到的。当自甘堕落成为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并获得皇帝的默认时,武将们便开始有恃无恐地在这条道路上迅速走下去,并且造成的恶劣影响越来越大。
高级将领交出了兵权,但军队仍然需要有人来统领,这样武将与军队之间仍然存在联系。为了防止将领与士兵、军队与地方结成亲密关系,宋朝政府针对武将实行种种限制,还实行“更戍法”,就是不断将部队调动驻扎地。表面上称是为了锻炼士兵,熟悉各地情况,实际上是怕军队在某一地区驻扎时间太长,与当地结成牢固关系。在调动过程中,宋朝政府又不断调换统军将领,其结果使得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士兵常年疲于换防,劳民伤财。
值得注意的是,北宋开国之初,功臣宿将俱在,同时各地割据政权林立,为了消灭割据势力,统一全国,东征西讨武力征伐不可避免,武人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受到朝廷重视。如北宋初年驻守西北前线的武将郭进、李汉超、姚内斌及冯继业等,在赵匡胤的允许下,均拥有较多的用兵权和财权。但这种状况,只是出现在沿边地区,其职权仅限于各自的防区。其他高级别的将帅,在宋朝统治者狭隘的政治态度影响下,已有顺从迎合及保守的趋势,其所为较以往历史上的著名将帅已大为逊色,这一点在赵匡胤多次武力攻取弹丸之地的北汉未果上可见一斑。
宋太祖一朝,正值内外用兵之际,重文轻武政策的消极作用尚不明显。宋太宗时代是武将群体素质和命运出现逆转之时。通过“烛影斧声”继位的宋太宗,是一个猜忌心极强的人,对武将更为猜忌。他曾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此处所说的“奸邪”,针对的就是武将。为了防范武人,宋太宗在抑制方面煞费苦心。宋太祖赵匡胤时,对武将作战虽然也进行干涉,但基本能让武将放开手脚,自由发挥。宋太宗既不懂军事,又不放心武将作战,为了牢牢掌控战场,他在战前对将领颁赐阵图,临阵对敌,命令武将必须完全根据皇帝颁布的阵图应敌。不依据阵图对敌,即便获胜,回朝后仍然要受到惩处。依据阵图应敌战败的,却可以堂而皇之地逃脱惩处。在这种奇怪氛围的笼罩下,武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碌碌无为,毫无作为。
五代武人横行,文教无人重视。赵匡胤称帝后,大力在武将中推广学习儒家经典,所谓“今之武臣,亦当使其读经书,欲其知为治之道也”。其实,武将提高文化素养本是应该的事情,但赵匡胤所谓的“为治之道”,并非真正的古今治乱之道,而是儒家宣扬的忠君臣子之道。北宋朝廷一方面对武将严加管束,打击毫不手软;另一方面,用忠君思想诱导武将,让其放弃个人思想,一心效忠皇帝。在软硬两手打击下,一些高级将领表现出令人啼笑皆非的行为。如党进目不识丁,为了显示自己尚文,也要在朝廷上讲几句文绉绉的话语,结果闹出笑话。宋太宗时,武人王显出任枢密使,宋太宗告诫他:“爱卿世代并非出身儒门,从小遭遇兵荒马乱,一定缺乏教育,学问不多。如今爱卿在朕左右日理万机,一定没有空闲时间博览群书。”随即太宗赐给王显《军戒》三篇,说:“看看此书亦可以免于尴尬。”对武将不重视军事素质的培养,反而以所谓“提高文化修养”来要求武将,未免本末倒置。这样做的结果,使得大批武将将精力放在了扮演“儒雅”上,而不是如何提高自身的军事素养。
随着北宋统治者对武将有意打击、压制,越来越多的武将不求上进,明哲保身。那些稍有所作为,或者有所抱负的武将,在宋朝重文抑武政策下,要么终身才华得不到施展,要么被打压、排挤,落个悲惨的结局。《宋史》中记载了一位名叫呼延赞的北宋初年武将,此人出身将门,久经沙场,勇猛异常,一心想上场杀敌,报效国家。当时北宋太宗两次武力收复燕云十六州均告失败,对契丹心生畏惧,不敢发动第三次北伐,呼延赞向朝廷献计献策,并请求带兵戍边。为了表示抗辽决心,呼延赞全家人身上都刺有“赤心杀契丹”文字,其子耳后还刺有“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两行小字。呼延赞为了使家中幼儿长大后身体强健,甚至在冬季用冷水浇其身体。呼延赞还自己设计降魔杵、破阵刀等重兵器,希望将来在战场能够一展身手。但宋太宗对呼延赞并不欣赏,雍熙北伐时,仅仅因为厌恶呼延赞的装束,几乎将其斩首。一心向往上阵杀敌报国的呼延赞终困顿死于军营庶务之中。呼延赞的遭遇,正是当时武将群体因自身角色而造成悲剧的缩影。
经过宋太祖、宋太宗两代皇帝苦心孤诣的打压,北宋初年的武将群体,从唐末五代崇尚武力征伐,变得循规蹈矩、唯唯诺诺,毫无武人血性。如曾经以主帅身份东征西讨的名将曹彬,在率领大军攻灭南唐,取得统一全国的重大功劳时,丝毫不敢有一点居功自傲的表现,日常温文尔雅,甚至位居枢密使高官时,在路上遇到士人,主动退避让路。曹彬的“谦让”获得了文人士大夫的好感。但就是这样一个将领,反因酒坊使弥德超一句“曹彬秉政岁久,能得士众心”就迅速遭到宋太宗的免职。大将潘美因受太祖、太宗信任,执掌兵权。潘美每次到地方任职,都主动将妻子、儿女留在都城,只携带几个侍妾前往赴任。如果侍妾在任所生育,潘美马上派人将其妾与孩子一同带回京城府第,同时向皇帝报告。名义上是认祖归宗,实际上是让自己的妻子、儿女作为人质,让皇帝放心。虽然历朝以来对武人的防范一直存在,但像宋代如此如履薄冰,确实比较少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