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2720244
- 亲子畅销书作家刘称莲、中科大少年班学院院长陈旸诚挚推荐!
- 资深正面管教导师卢丹丹写给小学生家长的正面管教实用指南;
- 深入解读52个正面管教工具,专门解决中国小学生的各种难题;
- 帮助家长提升情绪管理能力、亲子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成长能力;
-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自律、负责、合作、自信等优良品质,解决入学阶段关键难题,顺利过渡入学生活!
孩子进入小学后,面临着如何转变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以及如何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社交能力等难题,家长管教孩子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本书作者结合正面管教课堂的案例以及教养孩子的经历,深入浅出地解读了52个正面管教工具,将原本零散的工具重新分类,并贯穿于案例当中,帮助家长更好地提升情绪管理能力、亲子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成长能力,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自律、负责、合作、自信等优良品质,解决幼小衔接阶段的关键难题,让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生活,让亲子关系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目 录
章
小学生家长课——情绪管理
01 你那么生气,真的是孩子错了吗 — 002
02 找到你情绪失控背后的原因 — 006
03 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 012
04 做学习型家长,注重自身成长 — 017
05 掌控情绪,而不是让情绪主宰你 — 023
06 情绪管理三部曲——看见,暂停,表达 — 028
第二章
亲子沟通,从无条件积极关注开始
01 用接纳的心态拥抱孩子的独一无二 — 034
02 让孩子按照他本来的样子成长 — 039
03 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 044
04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 — 049
05 站在孩子的角度,给孩子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 053
06 倾听是良好沟通的步 — 058
第三章
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
01 尊重与平等,是正面管教的基础 — 064
02 越不可爱的孩子,越需要爱 — 068
03 叛逆行为≠不当行为 — 073
04 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 — 078
05 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 095
第四章
把错误看作孩子成长的机会
01 跟自己和孩子坦诚相待,改变就会发生 — 102
02 先有好关系,才有好教育 — 109
03 把错误看作孩子成长的机会 — 115
04 不指出孩子的错误,他也能进步吗 — 121
第五章
关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追究责任
01 如何让孩子学会自律 — 128
02 如何养出内心富足的孩子 — 134
03 孩子写作业拖拉,该如何帮助他 — 140
04 用游戏化解孩子的恐惧情绪 — 149
05 孩子被打,究竟要不要还手 — 153
06 教给孩子幸福的能力 — 158
第六章
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成长负责
01 用家务活儿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 164
02 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 169
03 提前告知:让挑战不发生 — 173
04 和孩子一起制订家庭规则 — 177
05 和孩子一起制作时间表 — 184
06 利用暑假教孩子学会时间管理 — 188
07 学会放下,让孩子为自己的成长负责 — 193
第七章
正确鼓励,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01 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 — 202
02 鼓励孩子的前提是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 — 208
03 善用鼓励,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 — 212
04 鼓励孩子不能只停留在嘴上,更要付出行动 — 217
05 再糟糕的情况,也有值得鼓励的地方 — 221
第八章
高质量陪伴,要以孩子为主导
01 带着孩子玩,不如让孩子自己玩 — 228
02 用仪式感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 — 233
03 用生活的仪式感提升孩子的幸福力 — 236
04 两娃大战,不做判官做糊涂官 — 241
05 父母的陪伴是给孩子好的礼物 — 245
06 好的陪伴,是彼此信赖又有空间 — 250
07 别做孩子眼中的“双面妈妈” — 254
推荐序
由我来推荐太太的新书,属于“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然而,这正是我多年来熟练的“业务”,从早的QQ空间、新浪博客、育儿期刊,一直到她几本著作的面世,我都是个阅读她的文字、推荐她的文章、查看她的点赞数,再美滋滋地欣赏她的成就的人。
我们的爱情,就源于欣赏。我俩算是青梅竹马,从小她就是我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长得好看,成绩好,擅长运动,人美、字美、文美。而我则相反,字写得一塌糊涂,作文超不过60分。父母的教诲没能让我上进,却培养了我的爱“美”之心,激励着我常去她家串门,既抄袭作文,又欣赏美女。
终,凭借对理科的热爱与天赋,我才得以在学业上顺风顺水。2007年,我在瑞典读理论化学博士期间,向她求婚。当时的我一无所有,除了“天下”的盲目乐观:“我现在什么都没有,但将来我会努力得到很多。”
“可我们现在什么也不缺啊!”
“你怎么这么相信我?”
“我旺夫!”
好吧,她才是“天下”的盲目乐观。
后来,在我们碰到生活的难题时,她常跟我说:“我们俩都这么聪明能干,一切会越来越好的。”她的这份淡定与信心,以及永远正面积极的心态,在艰难的日子里,让我一回到家总能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让我变得无所顾忌,一往无前。
因为海外求学,我曾辗转几地,旅居瑞典、意大利、美国。尤其是在美国期间,我为了科研疯狂投入,太太在家里做全职妈妈。她说,既然天天“坐家”,就顺便当个“作家”吧。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她坚持每天写一篇文章。很快,她的笔名“加州魔豆”成了新浪名博博主,首页“头条推荐”经常会有她的文字,其中一篇《我们能拥有孩子多少年》被网友做成多种版本的PPT和视频大量转发。
5年前,我们回国定居,我到大学当教授,她也开始了更为广阔的个人事业。5年来,她发表了大量的育儿文章,还写出一本育儿畅销书《规矩的背后是自由》。她的文章被刊登在很多知名报刊上,比如《环球时报》《青年文摘》,甚至还出现在初中语文练习册里。她成为亲子畅销书作家,而我也成为著名的“卢丹丹的先生”。在一个曾经举目无亲的陌生城市,她从无到有,开办了100多期正面管教家长课堂。她的学员包括成名数十年的电台金牌主播,风生水起的精英培训师、咨询师,集美丽和智慧于一身的花旦主持人,气场强大的富豪老总,中小学的全国特级教师……每一位,都在她的课堂上收获满满。
有一次,太太举办正面管教学员年会,有人问她:“你到底有什么绝技,可以把两个孩子带好,把家庭经营好,还能有时间开设家长课堂,同时还那么高产量地写作?” 她的回答很简单:“目标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做重要的事,和重要的人在一起,不在不重要的人与事上消耗能量。”
这几句话看似简单,但每一条都蕴含着生活的智慧。这几年,太太一直是这样践行的。有一年在美国,我忙着申请项目,几乎一个月没有在晚饭前回过家,她带着老大,怀着老二,自己还患上了感冒,在这种情况下,她硬是撑过了这一个月。我感谢她,她笑着说:“夫妻俩是患难与共的伴侣,一个人在前面闯时,需要另一个人在后面支撑。现阶段你重要的是事业,而我重要的是家庭。” 所以,她做了4年的全职妈妈。
开始工作后,太太也一直把家庭和孩子放在为重要的位置,让我没有后顾之忧。她的家长课堂有了一定的名气后,有企业想以参股的方式邀请她合作,还有团队愿意帮她运营,但是她都拒绝了。她说,我目前重要的还是家庭,做一个独立讲师,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
从事正面管教的这些年,我看到太太一边学习、讲授、传播正面管教理念,一边在生活中不断践行,让生活受益于工作,也让工作受益于生活。
为了更好地养育孩子,也为了自己成长,她组织妈妈读书会和孩子读书会,妈妈和孩子一起阅读,大家在极有质量的亲子阅读中收获动人的文字、有益的思想和投缘的朋友。
孩子迷上电子游戏,她带着孩子设计游戏场景。在家里,我和太太是僵尸,孩子是植物,我们用枕头和沙包开展植物大战僵尸;在公园,我们上演神庙大逃亡、天天酷跑、超级玛丽;在旅途中,我和太太做编剧,为孩子玩过的游戏、学过的成语、喜欢的电影编属于自己的故事……
太太擅长鼓励孩子,当孩子因为遭遇挫折而无理取闹时,她能够很快冷静下来,去接纳孩子的情绪,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所做出的努力。
太太也擅长鼓励我,在她的推动下,我担任了4年的少年班学院的班主任。在一开始,我对这项工作是拒绝的,是她给了我极大的鼓励,才让我有勇气接下这项挑战。她要求我每晚给孩子讲故事,以锻炼我的口才;让我到幼儿园给孩子上课,然后告诉我,连难带的幼儿园小朋友都能搞定,带本科生一定没问题;我还常年“蹭”她的课,学习阿德勒个体心理学、鼓励咨询、正面管教,这些知识储备为我后来担任少年班班主任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帮助。
如今,我家老大豆豆已进入青春期,太太也适时探索青春期孩子的教养问题,她去心理研究所找导师,去拜访大孩子的家长,也去接触更多的青少年。感谢这4年少年班学院班主任的经历,让我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与太太一起切磋孩子的教养问题。
从这本书的诞生中,我看到了太太坚持不懈的努力。作为她的个读者,我是幸运的。书中每一件事情对于我来说都是那么真实,每个事例都能让我想起我们因为孩子遇到挑战时的焦躁不安、寻求对策时的苦苦追寻以及终的如释重负。
我想,这也正是本书想要传达的观念。在育儿路上,我们并非孤独前行,其实众多难题都似曾相识,让我们安下心来,静静地阅读和思考,收获更多的办法和工具,拥有温柔与坚定的内心,学会爱孩子,给予孩子更为广阔的天空。
江俊
中科大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科大少年班班主任
自 序
从《家庭中的52个正面管教工具》出版,到更适合小学生家长的修订版《小学生正面管教》问世,已经4年了。如果要说我在这4年间的关键词,我想应该是“正面管教”与“陪孩子长大”。
从2013年成为国内较早的一名正面管教讲师,到2020年成为安徽省可培训讲师的正面管教导师,这些年来,我一直深耕在正面管教领域,开设了100多期系统的正面管教家长课堂,积累了几千小时培训经验,我的学员来自天南海北。我的两个孩子也在正面管教的方式与家庭氛围中长大,哥哥豆豆今年升入了初中,弟弟小福也上小学高年级了。
与4年前相比,我不仅在课堂中接触了更多的小学生案例,而且有了完整的陪伴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的经历与经验。我一直在想,我应该以一种什么方式向大家分享这些新的内容。当我的编辑提出做这本书的修订版时,我脑子里的个念头是:“太好了!我可以‘升级’这本书了!”
我知道,对于一本书来说,有这个“待遇”并不容易,这意味着在茫茫书海中,它得到了读者的肯定与认可。我常常收到读者的来信,他们在信里感谢这本书以娓娓道来的方式走进他们心里,又以落地实用的方法指导他们在家庭中实践正面管教的理念。我想,这就是一本书为重要的价值。
而对于一个作者来说,有修订一本书的机会,也是非常难得的,这意味着他/她有机会去更新之前不够成熟与完善的部分,加入新的生命历程中沉淀下来的感悟与成长。
我无比珍惜这个机会,因此投入了很多时间与精力去修订这本书。我在我的学员与读者中发起了问题征集:“对于你家的小学生,你面临的挑战与困惑是什么?你想获得怎样的支持与帮助?”我收到了上百条回复,然后把家长感兴趣的10多个方面的内容加到了书中。
整本书聚焦在小学生成长阶段,涵盖了几乎每个小学生家长都会遇到的写作业磨蹭、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乱丢东西、早上赖床、出门拖拉、晚上不睡、兴趣不能坚持、上课不积极发言、与同学闹矛盾等内容。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不是以一个“专家”的身份高高在上地列出问题、给出方法,而是更多地站在家长的角度,去体会家长的感受与需求,通过一些代表性的案例,让家长从中感同身受,获得启发与学习。
这种共情能力,如果放到四五年前的我身上,可能是很难做到的。在我的家长课堂上,有一个“家长帮助家长”环节,就是由一名家长带着一个自己尚未解决的困扰来到课堂上,大家一起头脑风暴,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让我诧异的是,几乎80%的问题都与写作业有关。
说实话,当时我的头脑里多多少少有些评判:“写个作业而已,需要一天几小时陪着吗?有必要那么生气、焦虑甚至搞到心脏搭桥吗?”然后,就忍不住想传授自己的成功经验,觉得你只要照我说的做,就一定有效。原因是,那个时候哥哥豆豆几乎没有带给我写作业的挑战,我有一种置身事外的感觉。但在弟弟小福上小学后,把写作业的挑战几乎一条不剩地上演了一遍,突然我就能理解学员们的痛苦了,也明白那些所谓成功的经验为什么放在不同的孩子身上并不一定管用。
好在课堂上大家头脑风暴出来的建议,如小精灵一般一条条从我脑海里冒出来,我拿起来就用,这个不行就换下一个。凭借近10年课堂带领经验,上百个关于作业的案例,我有太多应对的心态与方法——这些,都更新在了本书中。
我很感谢这些年的教学相长。在课堂上,不仅仅是我在教学员,更多的时候是我从他们每个人身上得到学习。我也很感谢自己笔耕不辍,把课堂上的案例记录下来,对这些内容进行思考与再学习。讲课与写作,这是两个相得益彰的工作,这些年我不断从中汲取营养,并将其内化、沉淀为属于自己的东西。而这其中的收获,不是方法上的进步,而是我心里多了一份慈悲。这份慈悲,用在课堂上,是对于学员全然的接纳与倾听;用在家庭中,是对于孩子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用在自己身上,是拥有不完美的勇气。
在书中,我分享的并不全是成功的经历,也有我自己和学员踩过的“坑”。比如,在“和孩子一起制订家庭规则”时,也会要么因为过于控制而想尽办法搞定孩子,要么对孩子破坏规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而导致规则很难执行。在“孩子背诵课文”,看到他背不下来而大发牢骚时,我忍不住想训斥,而不是时间给予理解和支持。但是,就如孩子是通过错误来学习一样,我们不也是在不断犯错中学习如何成为更好的家长吗?我相信,你也能从这些“错误”中获得共鸣与启发。
作为一个家有小学生的家长,在这样一个“内卷的时代”,很多时候我们特别需要做的是放过自己,让心态更平和一些,对孩子更宽容一些,用一种更长远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带来的挑战。做一个更好的家长,不仅仅意味着要学习养育孩子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全方位的学习与成长。所以,整本书的八大主题没有变:情绪管理、有效沟通、了解行为、认识错误、解决问题、带着爱放手、正确鼓励、高质量陪伴。因为这些是我们养育孩子过程中为重要,也常常为之困扰的内容。在每篇文章的后,都有一个正面管教的工具或观点,帮助我们在生活中更好地实践与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
希望这本书能让你更加了解你家的小学生,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也能让你有一个全新的视角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我更希望这本书能让你的内心多一份平和与快乐,以更慈悲的心去看见孩子、爱孩子。
所有的方法,只有当孩子感受到爱才会起作用;所有的爱,只有流动起来,才能温暖到彼此。愿通过养育孩子,我们都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卢丹丹
2021年7月18日
章
小学生家长课
——情绪管理
你那么生气,真的是孩子错了吗
在我从事家长培训的几年里,我的学员和读者朋友常常问我:我看了很多书,听了很多讲座,我花钱和时间去参加系统的学习,我自认为在养育孩子的路上是一个很用心和爱学习的妈妈,但我却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当我情绪失控的时候,我学到的东西一点儿也派不上用场。
很多人的状态,就像电影《后会无期》里的一句台词:我懂得很多人生的道理,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情绪就像一个熟悉的陌生人,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给你狠狠一击,让原本自信满满的你,开始怀疑与否定自己。
很多父母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心态平和的,但如果孩子持续带来挑战,父母那些好不容易堆积起来的耐心、毅力、爱就会瞬间崩塌——父母的情绪失控了,他们在商场里对到处乱跑的孩子大声呵斥;他们被不收拾玩具的孩子折磨得火冒三丈,后把玩具统统丢进垃圾桶……
当父母的情绪平复下来,回想自己之前的行为,他们简直不敢相信那个人就是他们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惹父母生气、让父母烦躁甚至厌恶的孩子做错了吗,还是因为父母的心太累了?在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好强的他们想凭自己的努力抓住人生所有的幸福,却经常在工作与生活中失去平衡,患得患失。
要知道,孩子在商场乱跑,只因为他还是个孩子,当你为琳琅满目的商品流连忘返的时候,他看到的不过是一条条大人的腿和半截的柜子、架子,商场对于他来说或许是一个捉迷藏的好地方。孩子不收拾玩具,只因为他通过观察发现:就算不收拾玩具,我照样可以吃饭,因为大人事先没有给他设立明确的规则。
如果在这些时候,大人处于一种很放松的状态,就会有足够的耐心,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积极关注,那么这些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但当大人处于一种有压力的状态时,孩子的这些行为,就像往一个装满墨水的瓶子里丢入一颗石子,水花四溅,瞬间周围变得一片狼藉。这四溅的水花,就是我们一发不可收拾的情绪,让我们恨不得把一切都毁灭。
很多父母的心里装满了琐事、压力、烦恼,再也承受不起一点点的意外与不如意。这个时候,情绪的开关一下子就被打开了,在这样的负面情绪下,可怕的负面行为就会接踵而来。
当我们知道了这一点,就会明白,把自己照顾好,让自己情绪的“杯子”里还有足够的空间去承受那些不期而至的挑战与困难,这才是重要的。当“杯子”里的水不溢出来,情绪就不会失控。
所以,父母要学会平衡工作与生活,要做到张弛有度。在忙碌的工作过后,可以在无拘无束的环境里放松一下,补充能量。要学会平衡家人与自己的时间,在照顾好家人的同时,也不要牺牲自己。而事实上,牺牲自己换取家人幸福的人太多了,其实这样的照顾对家人来说并不是一种好的照顾。
当你觉得自己怎么也管理不好情绪,并因此教育不好孩子时,请先停下来想一想:你之所以那么生气,真的是因为孩子做错了吗?还是因为你自己太累了?如果你觉得自己一直处于疲惫、紧绷的状态,不妨先停下来,好好休息与调整一下。
所谓情绪管理,其实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多的是一种唤醒,唤醒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情绪,从内心去接纳自己,进而改变自己。当我们知道情绪的源头是自己,就会做出更多的内省与改变,而不是向外索取。
注满自己的爱之杯
我们每个人内在都有一个杯子,这个杯子盛装着一切美好的感觉和对爱的需求。当杯子满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非常快乐、富有耐心,会以身作则地影响孩子,并关注孩子的长期教育效果。同时,我们也会觉得很有自信,对家人和孩子都充满了感恩。这是我们无论作为家长、朋友,都想拥有的感觉。
当杯子空的时候,我们感觉不到爱,就会失去耐心,也不会去关注孩子的长期教育效果。同时,我们对自己和别人都失去信心,认为别人是在故意刁难自己,与自己作对,此时我们的情绪一触即发。
我们想尽一切办法把好的爱给孩子和家人,也希望能够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身边的同事和朋友,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处于紧绷与疲惫的状态,那么当别人需要我们的爱时,我们自己的杯子就是空的,无法把爱倒出去。比如,某一天早晨,你早起一个小时,给全家人做好了早餐,之后你筋疲力尽,这时孩子发现前一天晚上忘了写作业,他手忙脚乱地开始写作业,顾不上吃你精心准备的早餐。本来很累的你一下子爆发了,你对孩子发脾气,本来很着急的孩子感到非常委屈,他在心里恨你,觉得你是一个无情的妈妈。爱在你们之间停止了流动。
如果当时你的爱之杯是满的,你在前一晚睡得很早,早上起床之后,你把早已准备好的面包用模具压成心形,然后放在牛奶鸡蛋液里泡一泡,煎成金黄色,摆在盘子里,再在盘子周围摆上几样坚果和水果。只花10分钟,你就做成一顿营养丰富的早餐。这时,孩子发现忘了写作业,你并不生气,而是给他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孩子出门的时候,你把面包放进塑料袋里,让孩子拿着路上吃。孩子感激你的宽容与爱,他跟你说,以后再也不会发生忘记写作业这样的事情了。
没有人想去伤害自己所爱的人,但很多时候,我们想倾尽所有把事情做到好,从而让我们的爱之杯空空如也,这样反而伤害了我们爱的人,也伤害了自己。
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顾家人;先宠爱自己,才会拥有爱别人的能力;注满我们的爱之杯,爱才会在我们和孩子、家人、朋友之间流淌。
找到你情绪失控背后的原因
不知道你的记忆里是否有这样的场景:你带3岁半的孩子在公园里玩,看着孩子在滑梯上高兴地爬上滑下,站在一旁的你感到无比开心与欣慰。你跟一起来的朋友一边照看孩子,一边愉快地聊天,觉得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养育孩子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过了一会儿,你想起一个小时后有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于是你开始叫孩子回家。一开始,你很有耐心,因为你还有时间。随着时间越来越紧,孩子装作听不见你的话,你开始抓狂了。当他再次爬到滑梯向你挥手时,你非常生气,脸色大变,冲着他大喊:“你快点儿给我下来!”
孩子的脸一下子僵住了,他迅速地滑下滑梯,爬进小隧道里躲起来,任你怎么叫他都没反应。你不得不爬进隧道,拽着他的胳膊往外拖。孩子一边后退,一边说“你是个坏妈妈”。你更加生气了,你的声音和表情都变了,你完全不理会孩子的挣扎与哭叫。终,你拉着孩子从小隧道里出来了,你对着孩子大吼大叫,指责他怎么那么不听话,威胁他下次再也不带他来玩了。孩子委屈地站在那里哭泣,你觉得还没过瘾,继续拽着孩子往家走,嘴里还喋喋不休。
整个过程中,孩子觉得很委屈、很困惑。因为他不明白,妈妈怎么突然生气了。对于孩子来说,多玩一会儿没什么大不了的。他根本不知道妈妈心里很着急,不知道妈妈那件“重要的事情”到底有多重要。因为妈妈没有告诉他,只是在莫名其妙地突然冲他发脾气。
事情过后,你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不明白为什么每次一点儿小事就会激怒你。事实上,激怒你的真的是“孩子不愿意回家”这件小事吗?还是过去那些未被妥善处理的问题、未被满足的需求激怒了你?
未被妥善处理的问题,可能是小时候你的父母没有能力满足你的需求,有时你反而需要照顾他们的情绪而放弃你自己的需求,你感觉不到父母的关爱,也没法安慰自己,只能任由这种情绪一直伴随着你。而现在,你被激怒了,因为你的孩子没有因为你的需求而放弃他自己想做的事情。你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曾被父母这样对待过。
未被妥善处理的问题,也可能是小时候你因为迟到被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羞辱,在内心深处,你觉得迟到是一件不安全、不能被原谅的事情,它可能会带来很多未知的后果。所以,孩子的磨蹭拖拉,不仅让你感到生气和烦躁,更让你感到恐慌,你害怕一个小时后如果没有赶回去,事情会变得很糟糕。所以,你才会突然爆发。
一个朋友曾跟我说,白天她都能和孩子很好地相处,她会耐心地蹲在地上打扫孩子打翻的饭菜,一遍又一遍地回答孩子的同一个问题,甚至允许孩子用画笔在她脸上乱画。可是一到晚上孩子睡觉时,她的情绪就爆发了,一旦孩子没有按照她的要求按时睡觉,她就会觉得特别抓狂。
她问我:“是因为白天我把耐心都用光了吗?”
我问她:“当时你的感受是什么?”
她回答:“沮丧,无比地沮丧,觉得自己好没用。”
我又问:“你自己睡得好不好?”
她说:“不好,从小我的睡眠就特别不好。”
她告诉我,小时候,她家住在学校的教师宿舍里,她的父母等她睡着后会去同事家打牌,剩下六七岁的她和一岁多的弟弟在家。有时,弟弟半夜会醒来,她就得起来哄他,可是弟弟要找爸爸妈妈,怎么也哄不好,她只好抱着弟弟,在门口绝望地大叫“爸爸妈妈”,可是很多时候,父母根本听不见。她只好带着弟弟又回到屋里,继续哄他睡觉。
这段经历对朋友来说是一段很恐怖的经历,她每天睡觉前都担心爸爸妈妈又会出去,担心半夜弟弟又会醒来,担心自己哄不好弟弟。现在她自己做了妈妈,当她发现自己没法哄孩子按时睡觉时,儿时那些经历再次浮现出来,让她感觉害怕、沮丧,孤立无援。所以,在哄孩子睡觉时,她会突然情绪失控,幼小的孩子手足无措,受妈妈情绪的影响,更加睡不着。
当朋友意识到原来激怒她的并不是孩子不睡觉的行为,而是她童年时未被妥善处理的问题,她一下子释然了很多。她告诉自己:“我已经不是那个六七岁的小女孩了,我现在有能力照顾好我的孩子睡觉,那时哄弟弟睡觉并不是我的责任,是爸爸妈妈的事情。现在就算我的孩子很难入睡,他也有爸爸妈妈陪着,并不会觉得孤单和害怕。”
后来,孩子睡觉的事情不再困扰她,带孩子睡觉的时候,她不再处于情绪失控的状态,而是能够冷静、理智地去应对。孩子还是那个孩子,只是因为妈妈的心态变了,从那个6岁的小女孩,变成一个有能力应对孩子睡觉问题的妈妈,问题就这样得到了解决。
每个人在儿时都做着一系列的决定,这些决定构成了我们的“核心信念”和“私人逻辑”。塑造我们性格的,并不是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事情,而是我们对于那些事情和环境所做出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决定。如同上文所说的那位朋友,在当妈妈后,她认为自己在照顾孩子睡觉这件事情上是无能为力的,而事实上,这个决定是她在6岁哄不好弟弟睡觉时做出的,但一直伴随着她长大,直到成年。
这就好比你开车出去兜风,握着方向盘的是那个6岁的孩子。这个孩子生活于你的内在,在你有压力或不安的时候,就会跳出来掌控你的生活,影响你的情绪。
有所觉察是改变的开始。如果你的情绪总是被卡在某个点,总是在某处一触即发,你就可以把关注点从事情本身转移到自己身上,看看你是不是有一些遗留的问题并未得到处理,从而影响了你现在的决定。反思问题的源头,可以增进自我了解,并帮助你尽可能地降低情绪失控的可能性。事实上,当我们向内看,而不是向外指责时,就已经迈出成功的一步了。
手掌大脑
美国心理学家与脑科学家丹尼尔·西格尔,在研究大脑的结构和思维的产生过程中建立了一个拳头模型,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从情绪失控到可控过程中,大脑是如何运作,以在大脑内部、身体和社会环境中达到平衡的。
伸开一只手,往手心方向弯曲大拇指,再把其他手指覆盖在拇指上,就可以得到一个与大脑结构基本相似的模型。这个模型被称为“手掌大脑”。
如果把手指伸开,露出蜷曲在掌中的拇指,你就像看到了大脑模型的边缘组织。边缘组织非常重要,它负责调动情绪,影响着大脑的一切活动。它也被称作“原始脑”或“动物脑”,因为它掌管着人的一切动物本能:饿了想吃,困了想睡,渴了想喝水,受到攻击会逃跑或还击,生气了会发脾气、打人、摔东西……做出一切本能反应。
覆盖拇指的4根手指对应的是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位于大脑顶部,它负责的是的大脑功能,比如逻辑分析、形势判断、人际交往等抽象思维,我们称它为“理智脑”。当它覆盖住拇指的时候,就是理智脑在起主导作用。当它伸开时,就如同打开了大脑盖子,这时原始脑就会发生作用。
在情绪爆发的那一刻,就是“啪”的一下打开了大脑盖子。这时,我们的动物本能开始显现,会做出一系列失去理智的行为。
“手掌大脑”给出一个情绪从失控到可控状态非常直观的模型。这个模型并不是要求我们以后不能打开大脑盖子,这是不可能的,所有人的盖子都会时不时地打开。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对于眼前发生的事情,意识比行动更快。因此在很多时候,我们情绪失控,完成“全套动作”后才醒悟过来:刚刚我错了,我不该对孩子发那么大脾气。
了解手掌大脑,能够帮助我们更快地意识到“我的盖子打开了,我要尽快关上”。而有所意识与觉察,就是情绪管理的开始。
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跟从不理会情绪的人一样,很多天天把情绪挂在嘴边的人,也常常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这不是因为他们不在意情绪,相反是因为他们太在意了。因此,一方面,他们会放大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他们又过度追求完美,不允许自己犯一点儿错。在成为父母后,他们更是如此,表现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怕自己的情绪带给孩子不好的影响。
然而,越是无法接纳自己,就越无法管理好情绪。人非圣贤,每个人都有情绪,情绪伴随着每个人、每件事、每个瞬间。只有接纳自己是一个有情绪的人,你才能轻松面对自己的情绪。
曾经有一位家长跟我说:“我用尽全力爱我的孩子,想让童年时父母带给我的伤害不再发生在我的孩子身上。可是,当我情绪失控的时候,我发现,我对待孩子的方式竟然就是小时候我深恶痛绝的父母对待我的方式。当我对幼小的孩子说出那个‘滚’字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我说的。之后的很多天,我都陷入一种自责和内疚的情绪里,觉得对不起孩子,也痛恨自己。”
在这位家长看来,自己的父母是不被他接纳的,父母对待他的方式过于简单粗暴,给他的童年带来了阴影。他也不接纳自己,觉得自己是一个残缺的人,曾经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无论怎样都没法做到完美。为人父母后,他把自己放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上,觉得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必须是完美的,这样才能保持父母的威严。于是,他努力想在孩子面前树立这样一个形象。然而,情绪总是悄无声息地到来,在一瞬间就让他用尽千辛万苦建立起的形象轰然倒塌,并且周而复始,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我自己曾经也是如此。有一段时间,我怀疑自己不能做一个好老师和一个好妈妈。我给很多家长上课,教他们用不惩罚、不娇纵的方式养育孩子,教他们情绪管理和有效沟通的方法。但是,我一不顺心就会对孩子大喊大叫。冷静下来后,我感到特别沮丧。我给我的导师打电话,倒完一肚子苦水后,我说:“我觉得自己不能胜任这份工作,我没法做下去了,我自己都做不好,怎么能教别人呢?”
导师听完后,问我:“你觉得我能胜任我的工作吗?”
我回答:“您当然可以,您潜心研究儿童心理学40多年,是这个领域的泰斗!”
导师说:“如果我告诉你我前几天还跟小孙子发了一顿脾气,你信不信?”
我回答:“不信,我想象不出您发脾气的样子,您这么优雅的一位老太太,也会发脾气吗?”
导师在电话里笑了:“我不是圣人,我也有情绪。你要记住,我们要拥有不完美的勇气,才能继续行走在通向完美的路上。如果你过于追求完美,就像现在这样,反而很容易就放弃成为更好的自己。情绪也是如此,如果你总是想着自己不能发脾气,你的脾气反而会越来越坏。”
听完导师的话,我的心里释然很多。其实大部分时候,我都是这样教育两个孩子的,我能原谅他们所有的过错,并告诉他们:没关系,人都是不完美的,犯错是很正常的,我们要做的不是追究责任,而是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
跟导师通完电话后不久,我又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了。发完脾气,我坐在沙发上一言不发,内心有些沮丧。孩子走过来,跟我说:“妈妈,你是不是感觉不好,你需要一个拥抱吗?”我很诧异。以前我在发脾气的时候,向孩子请求过拥抱,没想到他学会了用这样的方式来安慰我。我张开怀抱,他抱着我,对我说:“妈妈,没关系,人都不是完美的,我知道你当时很生气,你不是故意要这样对我的。妈妈,我们一起来想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孩子对我说的话,跟我曾经对他说的话如出一辙。我的眼泪瞬间流了下来。在孩子的眼里,我是一个好妈妈,只是因为接纳不了自己,所以才怀疑自己。孩子也在用他的智慧告诉我:父母也是不完美的,也可以有自己的情绪,也可以发脾气。
因为接纳了自己的不完美,所以我才会放下那些纠结、内疚、担心的情绪;才会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做出改变;才会关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纠结于自己的那些情绪;也让我愿意去认真地生活,去照顾好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学习情绪管理,先从接纳自己、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活开始。家长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知不觉就能教会孩子如何管理他们的情绪。当一家人都知道情绪是怎么回事,大家就会生活在一个快乐温暖、充满希望的环境里。这样就算碰到挑战和困难,我们也知道先冷静下来,再去想办法解决问题。
压力来源于期待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每个人都生活在有压力的环境下,这种压力不仅是指我们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工作压力、精神压力,事实上,压力是期待与现实之间的一切差距。期待是指你认为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现实是指生活实际上是什么样子。两者之间的差距越大,你的压力就越大。
很多父母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压力和那么多烦恼,就是源于期望太大,与现实的距离太遥远。过多的压力与烦恼很容易导致情绪失控,父母的这些负面情绪,很可能直接发泄在孩子身上。
我有一个朋友,在大家看来,她的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性格安静,每次出门都是省心的孩子。可是朋友却觉得孩子太内向,不敢跟人打招呼。她每次都要求孩子见到叔叔阿姨要大声问好,如果声音太小,就得重新来过。
但妈妈越是这样,孩子的声音反而越来越小。她问我该怎么办?我告诉她,其实你的孩子已经是一个很懂礼貌的孩子了,虽然他的声音不够大,但是他懂得点头微笑,落落大方。所以,何不降低自己的要求呢?如果孩子无法做到大声问好,那么他点头微笑不也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吗?只要父母稍微降低一下要求,就不会有那么多烦恼,也就没有那么多负面情绪了。
朋友后来终于知道,原来在打招呼这件事上,孩子并没有错,她也不是在为孩子的缺点与不足感到生气,而是在为自己的要求而生气,是自己给自己带来了那么多烦恼。
所以,当你感到压力太大时,不妨先降低期待,然后再慢慢地缩短期待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随着压力减小,情绪自然也会好起来。
做学习型家长,注重自身成长
在当今社会,人们总是寻求快速解决之道。我们想让磨蹭的孩子快点儿写完作业,想让平淡多年的夫妻关系有质的飞跃,想让不爱看书的自己快点儿爱上看书……我们期待生活有一些改变。
于是,我们跟孩子说,今天要解决你写作业磨蹭的事。然后,列好“一、二、三、四、五条”,要求孩子明天就正式开始执行。可是第二天,当发现孩子写作业的状态远远没有达到我们的期待时,我们又开始灰心丧气。
我们跟另一半谈心:“生活太平淡了,自从孩子出生后,我们几年没有单独出去过二人世界了。你的心思从来不在家里,每次你想出去应酬就出去了,而我呢,每天下班后还要带孩子,这太不公平了。”
我们给自己制订学习计划,计划每天在孩子睡着后看半小时书。可是等孩子睡着后,却只想躺在床上看手机,结果一看就是一个多小时,后很累地睡去。
于是,我们觉得,改变是一件比登天还难的事。可是你有没有发现,一方面,我们想要改变的背后,其实只是一个愿景、一个期望或一个梦想,而不是具体的计划,更没有长久的毅力与耐心。换句话说,其实你并没有静下心来,真正想去做点儿什么。如果你只有一个愿景,而没有付诸行动,那么这个愿景就如同泡沫。当事情没有达到你的期望,泡沫破碎时,你就很容易陷入抱怨、指责、越来越不满意的旋涡里,无法自拔。
另一方面,有些人虽然付诸了行动,却走错了方向。例如,在很多夫妻关系里,都存在这样一种状态:婚姻里的问题都是对方的错,只要对方做出改变,我也一定会改变。于是,很多人想方设法去寻找改变对方的方法,后却发现,不但对方没有改变,自己也活在一种受害者和无能为力的感觉当中。但如果改变是从自己开始的,关注于通过自己的改变带给对方和彼此的成长,那么只要一开始行动,就会有奇迹发生。
有一对已经对婚姻失去希望的夫妻,生活在对彼此的抱怨与不满中,一方面,他们总是希望对方能够早点儿回家,好帮忙做些家务、带带孩子;另一方面,他们自己又希望回家后能够安静地休息一会儿,能够不被指责、不受冷落。双方的矛盾愈演愈烈。后来妻子决定先从自己开始改变。首先,她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请了一个钟点工,帮她分担了部分家务。她发现,当她的身体不再处于疲惫状态时,丈夫晚一点儿回家对她来说不再是多么严重的事。其次,她不再通过指责的方式来要求丈夫早点儿回家,而是直接告诉丈夫她的感受和需求。尽管不是每次都成功,但是她意识到自己在进步,这让她感觉非常好。因为她看到了希望,有了希望,她就有信心把这种改变坚持下去。
这样的改变就是有效的。然而,很多人生活在幻想中,他们在尝试了一件事情之后,如果觉得不管用,就会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同样的事情,却期待得到不同的后果。所以,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你怎么就是不听呢?”事实上,是对方真的不听吗?还是自己一直在重复一种无效的模式?在这一点上,孩子比我们做得好,他们的方法是科学的。他们尝试一件事情时,如果这种方法不管用,就会去尝试别的方法。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发生改变,就要丢掉“继续做以前不管用的事情,如果坚持足够长时间就会见效”这样的幻想。正确的方法是不断地探索和学习,在不完美中追求进步。所以,我们不妨静下心来,花点儿时间,做一个学习者。
我身边有很多家长,毕业后有了工作、家庭和孩子,达到了一种表面上的“圆满”,便放弃了自我探索与追求。他们希望有所改变,但又害怕改变,于是选择了安逸,享受生活的稳定与轻松。这本身并没有错,只是他们有很多人生的议题并没有完成,而是搁置在那里。
尤其是四十岁左右的人,特别容易往两个方向走:要么人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魅力;要么视野越来越窄,与外在世界越来越隔绝。
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
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断妥协和谈判。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地图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大多数人到了中年,会认为地图已经绘制好,虽然有些许瑕疵,但不影响自己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的相处,于是他的观念就局限在那里,他的世界也局限在那里。只有极少数人能继续努力,他们不停地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直到生命终结。
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自己变得不再忍耐与逃避,不再自我否定与攻击,而是开始接纳自己,开始进行内在的自我探索。当我们开始自我成长时,就不会再把责任推卸给他人,也不会把成长的任务转嫁到孩子身上。当我们开始自我接纳,就不再格外需要一个令人满意的爱人和孩子。当我们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后,就很容易处理好我们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
一切的源头在自己,外面没有别人,只有我们自己。
细小步骤
正面管教里,有一个很核心的理念,叫“Baby Step”——细小步骤,就像孩子刚学走路时一样,一小步一小步,很慢却稳步地向前走。在孩子小时候,我们愿意弯下腰来,陪着孩子一小步一小步慢慢地走。随着孩子慢慢长大,面对越来越多的挑战,他们还是用一贯的方式,慢慢地去感受、探索与尝试,直到找到合适的方法。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却不再愿意弯下腰来耐心地陪伴与帮助孩子,而是希望他们能大踏步向前走,能大刀阔斧地解决问题。面对这些困难与家长给予的压力,很多孩子放弃了尝试,以至于连小步也不愿迈出了。
过高的标准,过严的要求,其实是违背人类自然发展规律的。教育,就应该像小孩走路一样,一小步一小步地走,才会更加稳健,也才会让孩子持续地向前走。
成人也是如此,培养一个习惯,学习某种技能,都是从一小步开始的。不因为看到别人都在看书、跑步,自己却做不到而烦恼,而是先把书拿出来,把跑鞋准备好。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就已经向前迈出一步。
细小步骤这个工具,就是要求我们把任务细化,让孩子体验成功。例如,学龄前儿童学写自己的名字时很吃力,我们可以这样将任务细化:
- 示范正确的执笔方法。
- 一次写一个笔画,你写一笔,让孩子写一笔。
- 在写的过程中,教孩子技能。比如,写横的时候,要从左到右写;写竖的时候,要从上到下写。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替他们做。
当孩子完成细小步骤时,就会放弃“我不行”的信念。
对于不够自信的孩子,尤其需要家长把任务细化,让他们在小小的进步中获得成就感。比如,很多练琴的孩子,在练了一段时间之后会感到非常厌倦,部分原因是难度增大,导致一下子跟不上。这时,如果家长帮助孩子把当天的练习任务分成几部分,通过完成一个一个的小任务来让孩子体验成功,并鼓励孩子每一个进步的地方,孩子就会觉得备受鼓舞。
当一个孩子能够常常体验成功,他的内心就会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信,而自信会让孩子做任何事情时都更容易成功。对于成人,也可以把那些想做的事变成实际的行动,把大目标分解成小任务,一次进步一点点。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走出了很远。
耐心、毅力和爱,这是我们能给予孩子好的陪伴。
掌控情绪,而不是让情绪主宰你
个体心理学大师阿德勒说,人的行为是以目的为导向的,你之所以做一件事情,是因为你有某个目的。比如,你发脾气,有时只是因为你想发脾气,发脾气就是你的目的。
约了朋友一起吃饭,她迟到了半小时,一坐下来就开始“吐槽”:“今天差点儿跟人吵一架。停车的时候,我刚想倒进去,后面那辆车一眨眼就把我的位置给占了!我明明打了转向灯,她就是故意抢位!我勃然大怒,下车跟她据理力争,没想到她一点儿也不觉得理亏,声音比我还大。我可不是好欺负的,我和她一直吵到停车场保安过来,调出录像,那女的才把车开出去。你知道,我平常都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的,但是昨天我感觉我愤怒的声音几乎传遍了整个停车场。你以前跟我说,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受他的目的指引的,你说,难道我的目的就是为了跟人吵一架吗?明明就是别人先惹怒我啊!”
我没有回答,而是问她:“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当时根本无法抑制怒火,你发那么大的脾气,自己也觉得无能为力?”
她说:“是的,我几乎是不假思索的,一下车声音自然就变大了,我自己也没想到。”
我说:“我知道你的心情,但是我相信你只是大声喊叫,没有想过要动手去打对方吧?”
朋友惊讶地看着我,抱着双肩说:“当然不会,尤其是下车后看到她长得比我高大,我就更不敢了,我肯定不会自讨苦吃。”
我笑了,说:“所以,你看,其实你还是能控制情绪的。你下车后对她大声喊叫,其实是为了达到先发制人的目的,你要用自己的怒火来震慑那个霸占你车位的人,使她做出让步。”
朋友说:“这是什么怪理论,我哪有什么目的,就是因为生气才对她大声喊叫的。”
我说:“其实你是不是也想过跟她讲道理,只是你觉得讲道理太麻烦,又觉得自己不能示弱,所以你还是大声呵斥了她,对吗?”
朋友想了一下,说:“好像是那么回事,我当下确实有这么一个念头,我必须显得很强大,让对方知道我不是好惹的!跟先生吵架时,我也是如此,心里想的是一回事,说出来又是另一回事,有时我本来是想跟他好好说话的,但话一到嘴边,就变得硬邦邦的,像带着刀子出来,我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会说那样的话。”
是的,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赢对方。所以,发怒的情绪,有时不过是你用来对付对方的手段。
可以回忆一下我们的一些生活经历。有时我们会生气、沮丧、悲伤,甚至会生病,这些看上去都是很正常的情绪与行为,但有时我们会把身体或心里的感受扩大化,陷入这些情绪里出不来。有时是真的无能为力,有时却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比如想得到更多的关注,或者想让自己看起来很无能为力,然后就可以逃避做某些事情。
当然,这不是的,只是说我们可以抱着这样一份觉察去看待生活。这时你会发现,有些看起来无法改变的事情,其实只要我们改变一下内心的信念,问题就得到了解决。比如,如果你很容易悲伤,不妨问一问自己:我是真的很伤心,还是希望自己看起来很伤心,这样对方就可以多关注我?或许,不需要通过伤心的方式,我也可以让别人关注到我的需求。
我们常常认为,面对情绪,自己无能为力,情绪一旦失控,就像洪水猛兽,仅靠一己之力是无法抵挡的。其实很多时候,情绪可放也可收,那个按钮就掌握在你的手里。
然而,我们很多时候意识不到自己当下的情绪,而是被情绪牵着鼻子走,从而做出很多失去理智的行为。这时,我们的大脑盖子处于打开的状态,原始脑发挥着主导作用。
可以做这样一个练习,当意识到大脑盖子打开的时候,试着去辨别一下当下的情绪:我现在是什么情绪,是生气?愤怒?沮丧?失望?还是其他的情绪?在这样的情绪下,我们通常会做出怎样的举动?比如,当孩子无法解答你认为非常简单的数学题,你感觉到无比失望与生气时,你可能会大声呵斥孩子:“怎么回事?这道题我都给你讲过100遍了,怎么还是不会做?”
然而,在这一刻,你不希望自己如此生气和失望,你希望自己比较平静、冷静或平和。所以,你可以这样做:理解孩子当下的心情,让他先休息一会儿,然后和他一起分析他不懂的地方。
当我们有所觉察,愿意停下来,去辨别当下的情绪,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就可以朝着控制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控制的方向迈出一大步。不过,这是一个需要长期练习与学习的过程,是需要一生学习的功课。
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有一个很有名的“费斯汀格法则”:生活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的,而另外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的反应所组成的。换句话说,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却是我们所能掌控的。
情绪,就是我们可以掌控的东西。只是我们需要经过长久的修炼,拥有了宽大的包容之心和深厚的人生智慧,就能在某一个时刻发挥它的作用。它可以给身边的人以安慰和鼓励,可以拨开云雾见到太阳,甚至可以拯救人的生命,让爱在我们身边丰富地流淌。
有效运用感受
在上文中,讲到一个辨别情绪的练习,这个练习分为3个步骤。
步:请写出近体验到的3种负面感受。今天(或近),我感到:
1. 2. 3.
第二步:选择其中一种感受,请确定:“当我有这样的感受时,我通常会怎样做?”(错误的、不理智的做法)
当我感到 时,
我通常会这样做:
第三步:请确定,我更希望有什么样的感觉,做什么会让我感觉更好?
我更希望 ,
那我可以
举例说明“辨别情绪练习”的使用方法:
步:我因为儿子把他的盘子扔在他的小房间里而感到愤怒;
第二步:这时,我通常会大声命令他:离开椅子,别这么懒惰,把盘子拿到洗碗槽,并立刻把它们洗好;
第三步:我更希望当时我是平静的,我可以告诉他我对他的期盼和他应负的责任,还可以这样问他:想个什么办法能帮你记得清理自己的脏盘子?
这个练习,其实是在有效地运用我们的感受。很多时候,当我们的大脑盖子打开时,我们通常是直接做出行为反应,略过“感受”这一步的。其实,停下来思考的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暂停,能够让我们停下来,把大脑盖子盖上,用理智脑来思考问题:我更希望我是什么感受,那我可以做什么?
情绪管理三部曲——看见,暂停,表达
让我们把岁月的镜头推到恋爱的年纪。都说恋爱中的人,连拌嘴也是甜蜜的。一个人说:“你不爱我了,你对我不好。”另一个说:“我哪里对你不好呀?”对方回答:“你自己想想吧。”请问:这样的拌嘴甜蜜吗?一个陷入自怨自艾的情绪里,一个觉得如履薄冰,对方的心思好难猜。
再把镜头推到婚后的生活。丈夫下班回家,没有看正在厨房忙碌的妻子一眼,就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看手机。妻子心里越想越委屈:以前谈恋爱的时候,他爱打下手,现在眼里哪还有我。再看一眼客厅,丈夫把鞋子乱七八糟地甩在门口。于是,妻子怒火中烧,对着丈夫大喊:“看看你的鞋子!每次都这样,赶紧把它们摆好!”丈夫在心里嘟囔:辛苦了一天,好不容易回到家想休息一下,这个小小的要求都得不到满足。
再来到孩子出生之后的生活。因为做作业的事情,父母和孩子陷入权力之争。妈妈说:“别玩了,快去写作业。”孩子回应:“妈妈,我玩完马上就去写作业。”半个小时过去了,孩子却纹丝不动。妈妈又去催,孩子慢吞吞地拿出作业本,东摸摸西摸摸,又半个小时过去了,妈妈发现作业本上只有几个字。此刻,妈妈所有的耐心都已经用完,对着孩子大吼:“为什么写个简单的作业对你来说却这么难?”
无论是让对方去猜测你的情绪,还是把情绪压抑在心里,把自己逼进死胡同,抑或把情绪爆发出来,你都不是自己在主导情绪,而是被情绪所控制。当我们被情绪所控制时,就会失去理智,对方那些不好的行为会被无限放大,甚至我们已经看不到对方,也看不到自己,更加忘了去思考:这一切的根源在哪里?我们在为什么而争吵?我为什么会被那么多负面的情绪与能量所包围?
看见:情绪的源头在哪里
看见,是一种觉察,也是一种智慧。当情绪失控的时候,是什么蒙蔽了我们的双眼?恰恰是你所看见的现象。这些现象是:对方不爱我,对我不好,不理解我,把我的话当耳边风,总是跟我对着干……这些行为都不符合我们的期待,所以我们迅速给大脑发出指令,“啪”的一声,大脑里那个控制情绪的开关打开,于是情绪失控了。
可是,我们坚信不疑的这些现象是真的吗?为什么对方的心里也充满了抱怨与委屈?到底是谁错了?怎样做才是公平的?我们发现,我们所追求的公平并不公平:我付出的越来越多,他做的越来越少;我为了孩子连工作都辞了,可是我越来越搞不定孩子……负面的情绪在那一刻迅速积攒,让你感觉如同掉下深渊,一直往下掉,你的手不断挥舞,想抓住一些东西,可它们都被折断,弄得你满手是伤……殊不知,其实你腰间一直绑着一根“安全带”,那根“安全带”不是别人给的,而是你自己的。只要你愿意抓紧它,就可以停止下坠。
自己才是情绪的源头,一切看起来似乎是因人而起,实则是因自己而起。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你自己对这些事情的态度。你能否越过这些现象,看到现象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信念?能否调整自己,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能否做到先置身于事件之外,去冷静而理智地解决问题?要做到这些,我们需要先有一个积极的暂停。
暂停:我才是自己的情绪教练
在球类比赛中,我们经常看到教练做出一个手势——比赛暂停,队员们跑过来围成一圈,教练调整布局、鼓舞士气,再回去时,状态更新了!
回到我们的情绪中,如果我们处于一种萎靡不振的状态,谁来鼓舞我们的士气,是跟你“斗争”的那个人吗?显然不可能。其实,教练正是我们自己,也只有我们自己。我们需要对自己喊“暂停”,需要给自己重新布局,需要为自己加油、打气。
回到文章一开始的那些镜头中,如果丈夫对你的话充耳不闻,如果孩子的行为不断惹怒你,如果你感觉自己心跳加速,脸颊发热,你的感觉越来越不好,请在心里告诉自己:我需要暂停。你可以走到一个让你感觉更好的地方,做一次深呼吸,想一想:刚刚发生了什么?我的需求是什么?轻声地把你的需要说给自己听:“我需要证实老公还爱我,我需要得到老公的尊重,我需要孩子管理好自己写作业的时间……”然后你会发现,你的怒火消失了,你焕然一新。当你再次回到他们身边时,你发现你看见了他们,也看见了自己。
表达:我需要你这样做
面对自己强烈的情绪,不要隐忍,也不要爆发,而是清楚而具体地表达你的需求。
“我之所以说你不爱我,是因为我需要你像以前那样对待我,经常陪我聊天,跟我一起做饭,一起收拾屋子。”
“我知道你很累,回到家想无拘无束地放松一下,但是我需要你把鞋子摆好,因为我对家里的整洁很在意。”
“妈妈希望你能先写完作业再去玩,这是我们之前就做好的约定,你能遵守我们的约定吗?”
一样的目的,不一样的表达方式,效果却千差万别。懂得自己才是情绪的源头,明白情绪的爆发源于需求没被满足,清楚怎样具体地表达需求。这才是解决问题好的方式——没有纠结,无须猜测,不用大动肝火,也不会大伤元气。
积极暂停
控制情绪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几乎没有人可以做到想控制情绪就立刻控制得住。有人觉得,控制情绪是在压抑自己,需要把它爆发出来,心里才痛快。但几乎每一个发过脾气的人后都会后悔,希望发脾气的那几分钟没有发生就好了。
一时的痛快,可能会给身边的人带来很长时间的痛苦。积极暂停是帮助我们关上“大脑盖子”,进行情绪管理的有效方式。
积极暂停是指当情绪不好,比如生气、伤心、沮丧等时,不沉浸在这些情绪里,而是想办法从这些情绪里跳出来,找到一种方式,或去一个让自己感觉安全的地方,让自己的感觉好起来。我们把这个地方称为“积极暂停角”。
你可以跟孩子一起建一个积极暂停角,需要注意的是:
- 选择孩子情绪好的时候,先跟他解释积极暂停角的作用:“有时候我们会生气,这是很正常的。这时候我们需要一点儿时间来冷静下来。咱们来建个特殊的地方吧,不是惩罚你的地方,而是一个你喜欢的地方,你在那儿能冷静下来,能感觉更好。通常人们感觉更好时,才能做得更好。”
- 然后,可以鼓励孩子给这个地方取一个名字,并根据自己的喜好布置成他喜欢的样子,这个过程让孩子参与得越多越好。他们也非常愿意动手去布置属于他们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 使用积极暂停角,可以先从家长自己开始。当我们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可以主动跟孩子说:“妈妈现在很生气,需要去积极暂停角待一会儿,我会在那里慢慢冷静下来,然后再跟你好好说话,我一会儿就回来。”父母的行为是孩子好的榜样,当孩子感觉到积极暂停角发生在父母身上的作用,以及带给自己的是更好的“待遇”,他也会去积极地使用。所以,家长可以率先做一个自己的积极暂停角,在使用时,一定要记得告诉孩子:“我一会儿就回来!”
第二章
亲子沟通,
从无条件积极关注开始
用接纳的心态拥抱孩子的独一无二
豆豆是一个比较安静的孩子,总是沉浸在他的小世界里自娱自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一直为他强大的内心而感到高兴。但上小学后,七八岁的孩子开始彰显个性,兴趣爱好各不相同,越是开朗大方、多才多艺的孩子,越引人注目。在这样的环境下,豆豆开始审视自己。
有一天,豆豆回家跟我说:“妈妈,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我们班上有的人会画国画,有的人的书法连老师都说比不上,还有的人每年都上电视台表演节目……”说这些的时候,他的眼里满是羡慕与失落。看得出来,他的内心有过不少挣扎。
我坐在他身边,看着他的眼睛,听他说完后,对他说:“是的,妈妈看得出来你有些失落。你真希望自己也能像那些孩子一样,是吗?”他点点头。我继续说:“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喜欢画画,有的孩子喜欢表演,而豆豆的阅读能力很强,游泳很厉害,踢球也很棒,不是吗?”“可是,这些老师和同学都看不到。每次班级表演节目,我什么都不会!”
看着他妄自菲薄的样子,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在班上也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孩子。每次拿自己与那些万众瞩目的孩子一比,我就会感到很自卑。尽管爸爸妈妈也告诉我,不要拿自己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比,但我还是过不了自己这一关。我觉得,自己应该跟他们一样,拥有那些闪亮的优点。
当我为豆豆遇到同样的问题而一筹莫展时,弟弟小福捧着他的绘本走过来,这是一本“青蛙弗洛格系列”的《我就是我》。这个绘本似乎正是为此时的豆豆量身定做的,它强调每个人都不一样。野兔博学多才,小猪是个美食家,鸭子会飞,青蛙很羡慕它们的本领。于是,青蛙去学习认字,学做蛋糕,练习飞翔,然而都失败了。当他沮丧地走到河边,看着自己的倒影时,突然觉得很幸运,因为只有它才是一只青蛙,一只会“青蛙跳”的青蛙……当我把绘本念给豆豆听时,他终于笑了:“每个人都不一样呀!是的,别人都不是我!”
豆豆终于接纳了自己和别人的不一样,不再自卑和失落。不过,在面对和自己不一样的别人时,他又纠结了。
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豆豆参加了一个校外的乐团。乐团里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学校,而且年龄相差很大。有一个男孩子名叫齐齐,跟豆豆一样大,特别喜欢出风头,言行举止中透着对其他孩子的不屑,让豆豆很反感。
但没想到的是,齐齐却很喜欢跟豆豆玩。因为我和齐齐的妈妈成为朋友,两个男孩子也熟络起来,经常相约一起玩。可是,每次碰到要跟齐齐合作,比如踢球、打牌时,豆豆就不愿意跟齐齐成为队友。齐齐为此生气好几次,两个人闹得不欢而散。
我问豆豆:“为什么你不愿意和齐齐成为队友呢?”豆豆说:“我也不知道,就是觉得没办法信任齐齐。”再问,他就扭过头不理我。其实,从豆豆的眼神中,我看得出来他的内心也很纠结。
不久,迪士尼电影《疯狂动物城》上映了,我带着豆豆去看。他为那只行动缓慢却名为“闪电”的树獭大笑,为兔警官朱迪的励志故事而感动,而牵动他的心的却是兔子与狐狸的友谊。
豆豆看到狐狸听了兔子关于肉食动物本身凶残的演讲而伤心离开的时候,他问我:“妈妈,你觉得兔子和狐狸谁更伤心?”我没有回答他,而是反问:“你觉得呢?”他想了想,说:“狐狸很失望,兔子一定很后悔。但是兔子也不是故意的,因为他们本身就不同。”
突然,他问我:“妈妈,会不会有一天,齐齐也不理我了?”
“你怎么会这么想呢?”
“因为我的头脑里总是想着他很骄傲的样子。”
原来豆豆一直对齐齐和自己不一样的性格而耿耿于怀。我问他:“你知道兔子和狐狸后来为什么成了好的朋友和搭档吗?”
他说:“因为兔子回去找了狐狸,并且抱在一起。”
“那这个拥抱代表什么?”
“是不是代表兔子努力不去想狐狸是一只狐狸的事实?”
我告诉他:“兔子不是去忘记狐狸是一只狐狸,而是去接纳狐狸,去拥抱狐狸和自己不一样的地方。你和齐齐也是如此,你也可以去拥抱齐齐身上跟你不一样的地方。每个人都不一样。”
“就像妈妈以前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那每个人的性格里也有惹人喜欢和惹人讨厌的地方,对吗?”
“是的,当我们愿意去接纳与拥抱这些差异,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简单和快乐。”
《疯狂动物城》让豆豆哈哈大笑,也让他思考自己面临的难题。看完电影后,豆豆主动去约齐齐一起游泳、打牌。他对我说:“妈妈,其实所谓的难题都是自己给自己制造的。如果能放下对别人的羡慕、讨厌或者偏见,更多地关注自己,心里就不会那么纠结了。”
8岁的豆豆不是哲学家,但他的思考里总带着很多成人难以一下子悟到的道理。生活,真的处处是教育。
倾听
孩子放学回家后,可能会带回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像本文中出现的一样。如果我只是一边做事,一边“嗯嗯啊啊”地敷衍孩子,瞬间转移话题,不听豆豆说,或是开始长篇大论,一味地给予评价、提出建议,那他一定不会跟我继续说下去。
记得有一年出差,我见到一个10多年没见的女同学。之前我们在网上联系过,聊起当年的很多事情,感觉很美好。然而,那次见面后,我的感觉却有点儿糟糕。因为我每次兴致勃勃地说起一件事情时,她就会打断我,说:“嗯,我也是这样的!”“我跟你相反!”或者“我也认识一个这样的人……”
那种总是被打断的感觉,让人很无奈、很生气,也让人失去继续聊下去的兴趣,连情绪也变得低落起来。所以,后来我也没有做一个很好的倾听者。
其实,无论是朋友之间、夫妻之间,还是家长与孩子之间,都是如此。只有我们感觉到自己被倾听时,才会敞开心扉继续说下去,才肯去听从对方所说的话。然而,倾听看似简单,却是一件难以做到的事情,因为我们都习惯于敷衍、否定、评论、安慰、提建议等“不听”的行为。
倾听别人,需要我们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体会对方的感受,了解对方的想法、需要和请求,并给予反馈。
那么,如何通过倾听来跟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呢?不妨试试以下的建议。
- 注意自己在倾听时是否有敷衍、打断、指责或说教等行为;
- 如果有,要有意识地改变这种行为,先从“倾听”开始;
- 停止说话,只听。可以问孩子这样的问题:“能给我举个例子吗?”“还有呢?”
- 当孩子说完后,问问他是否愿意听你说;
- 在分享了你的看法后,要关注于寻求对双方都有利的解决方法。
让孩子按照他本来的样子成长
六一儿童节时,我带小哥儿俩去商场选礼物。出门前,我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豆豆和小福都通过了一项“决议”:选几样礼物都可以,但是每个人选的礼物总价不能超过400元。
到了商场,豆豆在乐高玩具前停留了很久。他很喜欢一款价值409元的消防队模型积木,但犹豫了一下,他还是放弃了这款积木,选了一桶自由拼装积木和一盘跳棋,一共320元。
而小福一进商场,就看中了一个小黄人套装,一共419元。他抱着这盒小黄人,不再看其他任何玩具,就等着哥哥选完后一起付款。我提醒他:“小福,你挑的礼物超过400元了。”他头一扭,把小黄人抱得更紧了,说:“我就要这个!”
我和先生相互看了一眼。虽然小黄人只超过预定价格19元,但为了让小福学会遵守家庭约定,我们不肯让步。小福先是用耍赖的方式大叫:“我就要,我就要!”见这招没用,他又开始装可怜,说:“妈妈,我一个星期不吃冰激凌,可以吗?”我没有答应,他又生一计,转头问豆豆:“哥哥,你的玩具是多少钱?”豆豆回答:“320元。”“那咱俩的礼物加起来超过两个400元了吗?”豆豆老实地说:“没有。”小福马上提议:“那我们可以合买,然后一起玩!”
“合买”的方案并不算违背之前的约定。于是,小福兴高采烈地抱着他的小黄人走出了商场。我替豆豆感到委屈,但他看上去并没有不高兴。
很多时候,兄弟俩都是如此:小福总是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且会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而豆豆对什么东西都看得很淡,即使很喜欢,也不会去争取。
我一度很担心,像小福这样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做法,会不会伤及他人?像豆豆这样不懂得争取,会不会让自己太辛苦,错过很多机会呢?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去干涉孩子们的选择。兄弟俩分享一盒巧克力时,小福总是能一眼看到好吃的那些,把嘴巴塞满,手里也抓满,眼睛还盯着盒子不放。而豆豆根本不在乎自己能吃到多少巧克力,他拿着其中一颗用心地品尝。等到盒子里只剩下几颗巧克力时,小福已经做好“屯粮”的准备,而豆豆还在慢悠悠地吃着,表情非常享受,全然不知自己吃亏了。这时,我总是在一旁不停地提醒:“小福,你吃慢一点儿,分一颗给哥哥;豆豆,剩下的两颗给你,弟弟手里已经抓了4颗!”甚至我还会说:“小福,你不能拿走本来属于哥哥的巧克力;豆豆,你也要抢啊,你不抢,巧克力就都被弟弟拿走了……”
于是,本来一直沉浸在美味世界里的豆豆突然醒悟过来,开始加入争抢的游戏。小福像“割肉”一般让出一颗巧克力,但很快又恢复本性,并且抢得更厉害,后还是他胜利了。本来小哥儿俩相安无事,经过我的调解之后,豆豆觉得很沮丧,于是有意识地回避争斗;而小福却更享受和哥哥斗争的乐趣。
为此我感到越来越焦虑,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不久之后,我们全家去美国游玩,在那里邂逅了一家人,他们家有两个女儿。听完她们的成长经历,一直萦绕在我心头的困扰突然解除了。
这家的大女儿琳达,从小就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无论是选择学校、专业,还是参加各种比赛,她都努力争取,也常常失败,但是她不在乎:“我努力争取过了,就不算失败。”因为敢选择、肯努力,她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后考上了常青藤名校。
小女儿瑞秋从小善解人意,很多时候她做事情都是为了满足大人,而不是满足自己。长大后,她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她换过专业,换过学校,还休过学,直到后来才发现自己喜欢摄影。于是,她不再读大学,而是凭借天赋和努力,成为《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日子过得自在舒服。
琳达和瑞秋的妈妈对我说:“以前我也很担心姐妹俩,忍不住想干预她们。可后,我还是决定让孩子按照原本的性格去成长。因为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性格没有好坏之分,而且你永远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不如带着一份好奇,等待她们去体验各自的人生吧。”
我回望了一眼豆豆和小福,终于走出焦虑,知道该怎么对待他们了。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或许小福会感激自己曾经百分之百地生活过、争取过;而豆豆会享受并受益于他那份简单与不争。我需要做的,就是接纳不同的他们,为他们设置界限,也给予他们自由,让他们按照本来的样子成长。
信任
我们常说,要给予孩子“爱与自由”,“爱”是指无条件的爱,无论孩子做得好与不好,我们都从心底去接受和理解他,像以前一样地去爱他;“自由”是指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与空间,不过多地打断、干预和约束他,而是让他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去建立规则,熟练技能,形成他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这个过程中,他需要慢慢地去摸索、体会,需要在错误中学习,而不是被包办、解救、说教或修复。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剥夺了孩子慢慢成长的机会,没有给他自由成长的空间,因为我们对孩子不信任,觉得他做不好,所以总想插手干预。当我们对孩子表达信任时,孩子会发展出对生活的勇气和对自己的信任。这一点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一个充满自信与勇气的孩子,能够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也能抵抗外界的压力,激发自己的内在潜能。如果父母从小就不相信孩子能做好,孩子成人后再去面对这些挑战时,就会变得束手无策。
信任孩子,给他犯错的机会,这是孩子健康的成长方式。当孩子面对挑战的时候,父母要先给他尝试的机会,对他说:“我相信你能解决。”这句简单的话,会让孩子感觉到无穷的力量。
孩子非常需要父母对他表达信任,信任会鼓励他勇敢地去探索,而在探索的过程中,会提高他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让他学会如何去面对失败。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不能接受失败,遇到挫折不知所措,并且不知道如何从失败中学习。信任会让孩子的心里滋生出强烈的安全感,具有良好安全感的孩子,不会轻易地怀疑与否定自己,而是敢于大胆地去尝试。
当孩子失败、怀疑自己的时候,家长要认同他的感受,跟他说:“我知道你很沮丧,因为你刚刚没有做好,我也会这样。但是我信任你,我相信你能做到。”孩子听到这句话后,会正确地看待自己,正确地面对失败,并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培养起面对生活的勇气与信心。这才是我们所期待的孩子。
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跟大多数父母一样,从前的我认为,孩子的快乐和悲伤需要由我全权负责。每当看到他们受挫折、闹情绪,我就觉得自己必须要做点儿什么,好让孩子开心起来。
一天,我带豆豆去饭店吃饭,路过商场的冷柜时,看到里面琳琅满目的冰激凌,他走不动了,一定要先吃个冰激凌再去饭店吃晚饭。我们的位置离饭店很近,如果先吃冰激凌,待会儿怎么吃得下晚饭呢?我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于是,豆豆使出了撒手锏:赖着不动,眼里噙满泪花,那表情让人看了心疼不已。
豆豆可怜的样子一下子戳中了我的心:“啊,孩子又不开心了,我该做些什么才能让他开心起来呢?”于是,我蹲下来抱着他,开始我的“快乐拯救”三部曲。
首先,给点儿阳光,好言安慰:“别哭了,妈妈答应你,吃过晚饭就给你吃冰激凌。”豆豆才不理我这一套,他大声反抗:“现在吃跟晚饭后吃不一样吗?我就想现在吃!”
安慰无用,我又开动了第二步:说教大法。“当然不一样。先吃冰激凌,肚子里就没有位置装晚饭了,长期下去会营养不良的。晚饭后我们一边吃冰激凌一边聊天,多么美好、惬意的时光啊!”听我说完,豆豆更生气了:“那是你的美好时光,我的美好时光就是现在吃一个冰激凌!”他扒着栏杆,蹲在地上,大有冰激凌不到手就不走的架势。
我只想快点儿解决这场拉锯战,索性用上了后一招:贿赂。我说:“如果你能够忍到晚饭后吃冰激凌,周末就可以多玩半个小时游戏。”要知道,每个周末两个小时的游戏时间,一直是他珍视的时光。听说能一下子多玩半个小时,豆豆马上动心了。他站起来,假装很为难地说:“好吧!我勉为其难地答应你!”
在饭桌上,他一边大口吃饭,一边一遍遍地跟我确认:“妈妈,周末真的可以让我多玩半个小时游戏吗?”看着他高兴的样子,我却开心不起来,我究竟是创造了快乐,还是牺牲了原则呢?用这种方式缓解孩子的情绪,真的是对的吗?
果然,我很快就被自己“打脸”了。一天,我们又路过那个冰激凌店时,豆豆说:“妈妈,我今天饭后再吃冰激凌,周末可以多玩半个小时游戏吗?”我陷入了困惑,我做了那么多,就是教会孩子跟我讨价还价吗?
后来,我跟我的导师——美国的一位临床心理学博士,谈起这个问题,他问我:“孩子用得着我们为他的快乐负责吗?那他自己的情绪呢?他什么时候开始接受这个会让他失落或愤怒的世界?”
我恍然大悟,为孩子创造快乐并不意味着要回避情绪,我犯了几乎所有父母都会犯的错误——企图为孩子的痛苦代劳,向孩子的愤怒妥协,用尽各种办法去消除孩子的负面情绪,而不是让孩子自己去体会进而消化负面情绪。这样处理的结果,跟我对待孩子吃冰激凌的事件一样——后孩子并没有学会如何处理情绪,反而以为哭闹就能得到满足。那么,何不让孩子的负面情绪“飞”一会儿呢?
一天早上,小福从起床开始就哭闹着不愿去上幼儿园。看着他不停地发脾气,我想起了导师的话,突然放下了心里那个“我必须让孩子开心”的信念,而是允许他不开心,允许他生气、烦躁。
我平静地接纳了小福的情绪,没有给他讲道理,也没有竭尽所能地去解决问题。我只是把他抱到门口的椅子上,一边给他换鞋,一边说:“我知道你现在很烦躁,但你需要去上学,这一点你无从选择。不过,你可以选择以什么方式去上学,高兴地去,或是生气地去。”然后,我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安静地在一旁自己穿鞋,准备出发。他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身体从一开始的对抗,变得放松下来。他想了一会儿,跟我说:“走吧,但我还是很生气,我要走到半路才会高兴起来。”
我们走在路上,一直没有说话。突然,小福看到路边的一朵小花,说:“我要过去闻一下。”我看着他蹲下来,深深地吸气,又深深地吐出来,就问他:“花香不香?”他说:“其实我不是在闻花香,我是在深呼吸呢,好让自己不那么生气。”那一刻,我突然知道,孩子是可以处理好自己的情绪的。
我和豆豆以前常常为“先写作业还是先玩”发生冲突,很多时候他虽然把作业写完了,但都是带着情绪写的,因此写得乱七八糟,好像是在为我完成任务。我看上去赢了,却在孩子长远的成长道路上输了。后来,对于豆豆写作业这件事,我不再反应强烈,豆豆也认识到自己无路可逃,渐渐开始养成习惯,尽管不愿意,却也能自己镇静下来,“为自己”写作业。
孩子有负面情绪,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让孩子学会面对和处理自己的真实情绪,父母的关注点也会是当下,是事情本身。而父母的插手会让孩子逃避现实,让他们以为情绪是交换自由的捷径。接纳和允许孩子负面情绪的存在,让他们的负面情绪“飞”一会儿,孩子就会在消化情绪的过程中认清现实,这才是父母能为孩子做的温柔、有益的事情。
决定你将做什么
在上文处理小福不愿上幼儿园的问题时,我使用的是正面管教工具——决定你将做什么。
不说教,不命令,决定接下来你会做什么,然后告知孩子,并坚决地去执行。因为过多的说教或命令会引发权力之争,坚定地执行你的计划,避免让孩子一次又一次地试探你的底线。
举个例子。你和孩子约定,出门之前要先收拾玩具,但他不收玩具就想出门。你们俩很可能陷入权力之争,你让他收,他却置之不理,你继续让他收,他还是不理,或者随便收一下就完事。几个来回之后,你发现,玩具没收好,孩子在哭,你在生气。你们俩就玩具这件事情“干了一仗”。
“决定你将做什么”就是告诉孩子:收完玩具之后,我们才会出门。然后,你可以走开去做自己的事情,等他收好之后,你们才出门。
同样地,针对孩子不写作业的问题,告诉他:你写完作业后,我会送你去好朋友家玩。“去好朋友家玩”,是你们之前约定好的事情。但是如果他的作业没有完成,就不能出门。
有人可能会想,这是不是威胁呢?并不是。这是在向孩子表达你的态度,让他明白:收拾玩具和写作业都是你自己的事情,我不会因为你不做而对你喋喋不休;我在一旁做自己的事情,如果你做好了,就过来找我,我们继续进行接下来的事。
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父母需要和善而坚定地执行自己的计划,说到就要做到。这样,孩子才会相信:大人是遵守原则的,收玩具、写作业、上学是我自己的事情,我必须为自己负起这个责任。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
多米的好朋友小学毕业后搬到另一个城市,他的情绪一下子变得非常低落,有时还躲在房间里哭。妈妈不停地安慰他:“没事,你会找到新朋友的,你会好起来的!”有时,妈妈又忍不住生气:“你是男子汉,这样哭哭啼啼的,太没男子汉气概了!”
每次听妈妈这么说,多米总是欲言又止,有时还会怨恨地瞪妈妈一眼,然后“砰”地关上房门,不想再听她多说。妈妈既心疼孩子,又觉得恨铁不成钢。她跟我聊起这件事情,看得出她对孩子性格上的担忧多过对孩子情绪上的担忧。我问她:“你觉得他的好朋友搬到其他城市这件事情严重吗?”
朋友回答:“没什么严重的啊,升初中肯定会换一批朋友,以后他找到新朋友就好了。”
我说:“就算你觉得这件事情没什么,也要认真对待孩子的感受。因为那一刻,他的难过是真的,他需要你理解他的感觉,同情他的遭遇,而并不仅仅是安慰他。当你诚恳地承认孩子的遭遇,说出他的失望时,他反而会获得面对现实的力量。”
她决定回家试试。一个小时后,她给我打来了电话。她说:“我仅仅跟他说了两句话:‘你们以前每天形影不离,你现在一定很不习惯。你一定觉得很孤独,很想他。’孩子就抱着我哭起来,他跟我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说了很多他和好朋友之间的事情,然后他跟我说:‘妈妈,我相信自己一定会好起来的。’”
为什么只是接受孩子的情绪,母子之间的沟通就变得畅通很多?因为当孩子感觉到被接纳与理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安全感,从而就更愿意敞开心扉与家长做进一步的沟通,更愿意去考虑家长说的话。
这就是为什么我建议当一件事情发生时,父母不要就事情的本身而是就孩子的情绪来回应孩子。不要总站在一种高高在上的位置,对事情进行评价,或者趁此机会对孩子说教一番,甚至还要加上羞辱、指责。这样只会让孩子拒绝与你进一步沟通,增加对你的怨恨。而当你试图去理解孩子的情绪时,就会发现,其实那时的你是理智与冷静的,你对待这件事情的方式也是尊重与公平的。
孩子从小就需要被理解,这种被理解的需要,远远大过成人眼中更美好的东西。网上曾经有一段广为流传的视频,说的是一个孩子的乌龟死了,他感到很伤心,爸爸走上前去,说:“不就是一只乌龟吗?爸爸带你再买一只。”孩子继续哭:“不要,我就要原来那只。”爸爸说:“乌龟死了,就没法活过来了,这是自然规律。爸爸给你买一只一模一样的,一只不够,我们买两只。”可是,孩子哭得更厉害了。直到爸爸经“高人”指点,抱着孩子说:“你的乌龟死了,你一定很难过。”孩子突然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说:“是的,它再也活不过来了,爸爸,我们去把它埋起来吧。”画面上,爸爸拉着孩子远去的背影充满了浓浓的爱。
对孩子受伤的情感来说,父母的理解是治愈的良药。当孩子被理解时,他们的孤独和伤痛就会减少,对父母的爱就会更深。当他们感觉到深深的接纳与爱时,就更倾向于合作而非对抗,这时再来解决问题,就变得轻松很多。
认同感受
在我们小的时候,常常听到父母对我们说:“要勇敢,不要哭!”或者“这有什么好高兴的,不要骄傲!”我们不能有不好的情绪,因为这是“弱者”的表现;我们也不能让好的情绪过于强烈,否则就会乐极生悲。带着这样的观念,很多事情我们都做不好。
等到我们为人父母后,小时候父母对待我们情绪的方式,基本上就是我们对待自己的情绪、对待孩子的情绪的方式。我们常常压抑自己的情绪,不敢自由地表达自己,也不允许孩子拥有负面情绪,于是竭尽所能地想帮助孩子跳过情绪的束缚,直接解决问题。
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感受,是给予他们能量的开始。当他们相信,不管自己拥有哪种情绪都是正常的,他们就可以自由地做自己。
所以,不要企图修复、解救或说服孩子放弃感受,而是让他自由地表达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如果孩子还小,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把他的情绪说出来。比如,你可以说:“我能看出来,你真的很伤心、很生气,也很沮丧。”然后,保持沉默,给孩子一些时间,相信他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你会发现,情绪得到理解与接纳的孩子,会在心底滋生出很大的力量,他们会主动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同时,也更愿意敞开心扉,把更多的心里话说给你听——即自由地表达自己。
认同孩子的感受,是父母和孩子无障碍沟通的开始。
站在孩子的角度,
给孩子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每年暑假,我和先生都会带孩子到国外去游学、旅行。到了国外,你会发现,世界突然安静了,无论是在路上行走,还是在餐厅吃饭,不再像在国内一样,热热闹闹,人声鼎沸。这时,两个孩子的声音突然就变大了。他们聊到高兴处,突然就兴奋地大声叫出来;他们在路上走着走着,就开始连蹦带跳,或倒着走,把路沿当独木桥走,甚至还会爬石头、爬栏杆。
我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们:像爸爸妈妈一样走路,过来牵着手,轻声一点儿说话……其实,我很想加上一句:我都说一百遍了,怎么还是不听!接下来,“不语言”几乎脱口而出:不要跑,不要爬,不要跳,不要叫,不要大声说话……
但是,一点儿用都没有。一开始,他们还会停下来犹豫一下,后来他们干脆听不见我说的话。一种无助与沮丧涌上心头,我开始想:我自己还教别的家长怎么面对孩子的挑战呢,可我现在都不知道拿自己的孩子怎么办。想到这里,我的情绪几近失控,只要一点儿火苗就可以把我点燃。
这样的情形,在我们抵达美国的前3天,几乎天天都会发生。
第四天,我的时差差不多倒过来了,我们也结束了路上的奔波,在一个美丽的旅游小镇住下来。我的精神恢复了,一直紧绷着的神经似乎也终于放松下来。先生开始开会,我独自带着两个孩子在小镇闲逛。
两个孩子拉着手走在我前面,不紧不慢。这是多么和谐的画面啊,我甚至忍不住想,如果多带一个小孩,我也是可以的!可是,思绪还没回过来,我就看见一个孩子开始跑起来,另一个快要跑到路边。我跑过去把他们拉回身边,跟他们说:“我们只是在路上看一看,走一走,慢一点儿!”两个孩子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我:“妈妈,这里没什么好看的!我讨厌逛街了!”
我突然想起,我生的是两个男孩,且非“暖男”,他们天性就不爱逛街。我很享受在异国小镇的街头慢慢走的感觉,但他们并不喜欢,所以才希望能从无聊的走路中发掘出一点儿乐趣来。
回想起前面3天,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车上,一下车,他们跑一跑、跳一跳,释放一下,是很正常的。平常在国内,大家都高几个分贝说话,他们高声说话也是正常的,没有想到,在国外标准突然就变得不一样了。
站在他们的角度想一想,我突然就释然了。我的孩子,不是完美得不会让我“生气、沮丧、尴尬”的孩子,他们的行为,就是所有孩子都会有的典型行为,在路上走一走、跳一跳、爬一爬,这是他们的天性。他们不会每时每刻都按我的要求规规矩矩地走路,安安静静地吃饭。允许与接纳他们“不听话”的时刻,想一想他们行为背后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就会发现,很多时候,他们并不是故意跟我对着干,只是有时他们不会像大人一样恰到好处地控制自己(其实,大人很多时候也不会控制自己)。
然而,要时刻记得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家长跟我说,看着孩子那么捣乱、那么不听话,没把他们骂一顿、打一顿已经够好了,还要我蹲下来,和颜悦色地去接纳他的情绪,这很难做到。
是的,对于孩子的这些行为,如果你本身就是无法接受的,那自然很难去接纳孩子;如果你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那么只有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你才会接纳他,如果他有一些不符合你期望的行为,你就会讨厌这个孩子。
或许你不承认你会讨厌自己的孩子,但是你所做出的指责、打骂、惩罚等行为,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不被爱的。当他有这种感受时,就会花更多的精力去证实这一点,而证实的方式往往正是那些不当行为。
无条件地爱孩子,就是对孩子做到无条件地积极关注,无论孩子调皮、哭闹,还是发脾气,父母都应该不做任何负面评价和要求,都应该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并给予他温暖。只有持这样的态度对待孩子,我们才能真正看见孩子,理解他的感受,看见他的需求,而孩子也能在这样“天然”的环境中成就真实的自我。
非语言信号
在后来的旅途中,我们做出了一些约定,来保证我们玩得既开心又安全,并且尽量不发脾气。我跟他们说:“你们两个在路上乱跑的时候,我很担心,也很着急,我没办法同时照看好你们两个人。所以,我会忍不住大声对你们喊叫,请原谅。”没想到,两个孩子善解人意地说:“妈妈,其实你不用那么大声,你给我们一个手势就可以了,你这样大声,你自己很生气,我们也不想听。”
于是,我们约定了几个手势。比如,他们乱跑的时候,我过去扶住他们的肩膀,不说话,他们就知道此刻需要停下来;他们大声说话的时候,我伸出手轻轻地往下压,他们就知道要降低音量。我没有多说话,他们反而更愿意听,因为当我愿意用手势代替命令或唠叨时,我的情绪是冷静的,而且孩子能够感觉到被尊重和信任,所以更加愿意去遵守。
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不语言”和“人生道理”:不许动,不许哭,不要跑来跑去,不要在上课的时候讲话……我们觉得这是为孩子好,可是孩子却觉得生气、烦躁、莫名其妙。
非语言信号,不说一个字,反而比语言更“响亮”。比如,孩子一进门把鞋子乱甩在门口。你不用说话,微笑地指着需要被捡起的鞋子,孩子就会知道你是什么意思。再比如,当你和孩子经过一场“冲突”而感到沮丧时,试试把手放在胸口,表示“我爱你”,这样你们都会感觉好些。
当然,这些非语言信号需要在之前就跟孩子约定好。很多小小孩喜欢在家长打电话时在一旁打扰,家长一次又一次地把孩子从身边支开,孩子又一次一次地跑过来,后,家长很烦躁,孩子也感到很委屈。其实,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跟孩子约定一个暗号:当妈妈打电话或跟人说话的时候,如果你想跟我说话,就给我做一个暗号,如果我能停下来,就赶紧过来找你;如果我有很重要的事情,暂时不能过来找你,我也回应给你这个暗号,表示我收到你的信息了,打完电话就会过来找你,请你等我一会儿。
这个非语言信号,比起用语言或肢体动作不停地把孩子从你身边赶走,有效得多,它会化解你和孩子之间的冲突,让你们平静地相处。而且,如果这个非语言信号是你和孩子之间所特有的,别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孩子就会觉得非常自豪。
倾听是良好沟通的步
家长大都明白亲子沟通的重要性,知道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倾听和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亲子关系。但是沟通不是简单地和孩子进行语言的交流,还包括去接纳孩子的情绪,询问孩子的想法,然后再去解决问题。
沟通存在于交流的每一个瞬间、每一个细节,真正良好、有效的沟通,需要父母能够适时地感受和理解孩子发出的信号,并及时做出回应,尤其需要父母能够倾听孩子。
然而,大多数时候,父母都不会留意孩子表达出的信息,因为他们的心总是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所占据。孩子从学校回到家,很委屈地告诉你:“妈妈,我很生气,我把齐齐当成好的朋友,什么东西都跟他分享,但是他今天带了一本书,就是不给我看!我再也不跟他当好朋友了!”这时,你的脑海里闪过无数画面,然后,这样的话脱口而出:“是不是你什么地方惹他生气了?”“明天我们带一本跟他换吧!”“你们还是好朋友,好朋友之间有矛盾是很正常的。”
我们觉得自己很理解孩子,觉得说这些话是为孩子好,是在帮他解决问题。可是,孩子却突然不说话了,他可能会变得更加生气,因为这些都不是他想听到的,他想传递给家长的信号,家长并没有捕捉到。
孩子所发出信号的真实含义往往并不明显,家长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解码”之后,才能理解它。比如,孩子看上去是在“抱怨”某件事的不公平,其实真正传达的信息是“我很委屈,我想倾诉,我想得到理解”,他并不一定需要安慰、建议、说教,甚至也不需要解决办法。而家长听完孩子的表述,往往就会来抚平他的负面情绪,帮助他解决问题。所以,当你用这些方式跟孩子进行沟通时,实际上就错失了彼此之间的连接,没有做到适时、有效的沟通。
在上面的案例中,适时、有效的沟通,从孩子回家那一刻就应该开始。当孩子说话的时候,你可以拉着他的手,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体现出对他的关注,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重视。然后,你放下脑海里已有的想法和判断,敞开心扉,全神贯注地去倾听和感受他,留意他表达的信息。能否做到这一点,取决于当时实际沟通的情形,而不是产生于早已存在的固有的心智模式。
所以,有时候我们仅仅是在孩子跟我们沟通的时候拉着他的手,点点头,跟他说“嗯,你看上去确实很生气”或者用“还有呢”“可以告诉我更多吗”这样的方式给予反馈,可能孩子只是经过一番倾诉,问题就得到了解决。因为当孩子感受到家长的重视和理解时,他就不再否定和怀疑自己,他的那些“小烦恼”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他的担心也会消失不见。孩子从“需求不被满足模式”,顺利过渡到“需求被满足模式”。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我明白你的意思,我在认真地听你说,我会回答你的,我知道这对你很重要,因为这能使你了解自己、重视自己,我很喜欢你现在的样子。”通过这样的信息反馈,父母和孩子之间就建立起连接,并且通过相互发送和接收对方的信号,感受到彼此融为一体,孩子的心理健康就是在这样的亲密沟通基础上逐渐建立起来的。
当亲子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分离和误解时,需要父母去修复这些问题,孩子也会逐渐明白,他们和父母之间的连接是可以修复的。通过适时的沟通和必要的关系修复,孩子就会慢慢地积累起积极的、与父母的内心紧密连接的感受,这对他们未来人际关系的建立非常重要,也能让他们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近距离倾听
本章讲的个工具“倾听”,说的是当孩子说话的时候,家长不要敷衍、打断、指责、说教等,而是用心去倾听孩子,并做出回应。而“近距离倾听”,更多的是指父母要去感受孩子,感受你们在一起的那种感觉,让孩子感觉到你在他的身边给予他无声的陪伴,你们彼此之间心有连接。
你可能还记得,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只要你坐在他看得见的角落,他一个人就会玩得很好,但是一旦你离开他的视线,他马上就会站起来,哼哼着要你回来或者跟你走,直到你又坐在他旁边,他又旁若无人地玩起来。
孩子长大后,也是如此,也同样需要感受到父母在身边安静的陪伴与倾听。他不需要你有任何言语和动作,只要你在一旁安静地看着他,他就会觉得此刻的时光变得加倍的温馨与重要,他对手上的事情也会有加倍的兴趣。
因此,所谓“近距离倾听”,就是需要你腾出时间,安静地坐在孩子旁边。这时,孩子可能会问:“妈妈,你在干吗?”你可以这样回答:“我只想和你在一起坐几分钟。”这样的回答,往往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无比地重要和被爱。
如果每天都能有这样几分钟,你愿意为孩子停下所有的事情,就这样安静地与孩子待在一起,你会发现,很多烦心的事情似乎都消失不见了,你的心会慢慢地沉淀下来,你与孩子的心会因为每天有这样的连接而更加靠拢。你也能够更好地去倾听孩子,从而看到孩子真正的需求。
第三章
看见孩子
行为背后的需求
尊重与平等,是正面管教的基础
我刚开始做家庭教育培训时,学员们经常这样“吐槽”:“家里人不同意我来学习,尤其是老人,他们觉得养孩子这件事还需要学习吗,孩子听话就好,不听话就打,就这么简单。”
事实上,老人家说得也没错,在那个年代,有几个孩子不是被打大的呢?而且大多数孩子,打一顿之后立马变得老老实实,可以“乖”好多天。但现在,过去那样的“大好时光”似乎已经一去不返了。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听话”,父母的惩罚也越来越不管用。
之所以会这样,其中一个原因,是今天的成年人已经不再给孩子树立服从和顺从的榜样了:爸爸不再顺从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上司,妈妈不再对丈夫言听计从,学生不再唯师命是从……几乎所有的人都在积极地争取自己的权利。孩子没有从周围的榜样身上学会“听话”,他们也希望得到完全的尊严和平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再用惩罚的方式管教孩子,带来的后果就不再是顺从,而是愤恨、报复、反叛或退缩。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即今天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培养责任感和上进心。我们不再需要孩子像过去那样为家庭的生计付出努力,相反,孩子被以爱的名义给予了太多东西,因此他们无须付出任何努力和投入,甚至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很多父母都相信,好父母就应该保护孩子免遭任何挫折和失望,因此他们包揽了孩子遇到的一切困惑,对孩子进行过度保护,从而剥夺了孩子通过遭遇挫折、体验错误取得成功的机会。孩子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对自己没信心,因此便通过一系列不当行为来找寻自己的价值。这些不当行为,就是我们所说的“不听话”的行为。
按照传统的教育方法,当孩子出现不当行为的时候,父母的反应就是,这个行为是错的,我要去纠正它。很多时候,纠正就意味着惩罚,因为很多父母认为,只有惩罚,孩子才会吸取教训。然而,惩罚并没有让孩子吸取教训,他们的心思反而没有放在事情本身,而是放在如何逃避惩罚上面,或者他们因为这些严厉的责难与惩罚,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情绪,认为自己就是父母眼中的坏孩子,从而更加对自己失去改变与进步的信心。还有一些孩子,他们会为此感到很愤恨:今天你们这么骂我打我,只是因为你们现在比我强大吗?这不公平,我不能再相信大人。甚至他们会想办法报复:这次你们赢了,下回我要扳回来!
正面管教主张不惩罚、不娇纵地管教孩子。2008年,正面管教刚进入中国时,很多人听到“管教”二字,反应都会联想到“惩罚”。惩罚事实上是很多家庭常用的养育方式之一。因为家长相信,想要孩子变得更好,就必须让他们感觉更糟,通过责难、批评、惩罚等方式让孩子吸取教训,他们才能从中得到学习。然而,静下心来想想,作为成人,我们什么时候才会做得更出色呢?一定是你感觉自己被接受、被鼓励,感觉比较好的时候。
“管教”一词的原意是教育、引导、追求真理与原则。想让孩子遵守原则,养成好习惯,一定要让孩子从内心真正认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从而肯主动去遵从。而我们通常做的,是通过惩罚或奖励的方式,给予孩子外在的控制,这种方法看起来在当下有用,一旦这些外在的控制撤离,孩子又会恢复到老样子。
正面管教主张,当孩子有不当行为的时候,不是通过孩子的行为表面去判断这个行为的对错,然后给出解决的办法,而是先了解孩子行为背后是什么感觉,隐藏着怎样的信念,孩子做这件事情的原因是什么。只有了解行为背后孩子的真正需求,才能帮助我们真正地解决问题,并且是以一种尊重、平等,不伤害、不惩罚孩子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就是为什么通过不打不骂的方式也能让孩子听话。它做到了尊重孩子,也尊重自己。它让我们看见孩子、理解孩子,并根据问题的原因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盲目解决问题。
惩罚造成的4个后果
很多时候,惩罚只是在短时期内有效。有时,父母的一声呵斥就让孩子立马听话了,但是孩子的行为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它会换一种方式,换一个场景,接二连三地出现,并且会带来长期的负面效果,它们分别是:
- 愤恨——“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 报复——“这回他们赢了,但是我会扳回来的!”
- 反叛——“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
- 退缩——
a.偷偷摸摸:“我下次绝不让他抓到。”
b.自卑:“对,我是个坏孩子。”
孩子通常不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遭受惩罚时内心所做出的决定,然而他们未来的行为正是建立在这些潜意识之上。比如,如果一个孩子在潜意识里认定自己是个“坏孩子”,他就会继续扮演“坏孩子”的角色,他要么会跟父母对着干,要么会变成一个讨好者,通过一些不当的方式去寻求父母的过度关注。
正面管教不提倡任何形式的惩罚与娇纵,它关注长期的教育效果。它以相互尊重和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让孩子在学会自我管理的基础上,培养各项能力。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