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1417888
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大汉王朝史实钩稽,颠覆式解析大汉帝国权力结构;详细解读出土简牍和传世文献,还原中国历史个平民帝国的建国之秘。
独特的写作切入点:《秦砖:大秦帝国兴衰启示录》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勾勒周秦之变后秦制的完整架构;而《汉瓦:西汉王朝洪业启示录》则以历史人物为线索,聚焦于刘邦、项羽、吕雉、项梁、韩信、魏豹、曹参等人,侧重于秦制因何而变,如何变为汉制的描写。
严谨的研究方法:《汉瓦:西汉王朝洪业启示录》以一贯的严谨,爬梳出土简牍和传世文献,以刘邦的原生家庭切入,深度解析刘邦如何彻底埋葬周秦血统贵族主导的社会,代之以刘氏“家天下”的“新贵”。
贴合大众的阅读视角和文字风格:翻开目录,便会随着作者的文字进入西汉初年的历史情境中:“一张汉初军功表,半本历史密码簿”“吕氏家族到底是不是被刻意遗忘的‘创业合伙人’? ”“鸿门宴真正的赢家,一顿饭吃下半个楚国 ”“为什么项羽选对了所有答案,还是失败了?
“周秦之变”是公认的中华文明“分水岭”,这一长达数百年的巨大变革,一般认为以秦始皇统一六国告一段落,以秦制的全面推行和底定而终结。自此之后,中国社会陷入“朝代循环”,直至19 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的武力入侵终止了这长达两千年的历史循环。
《汉瓦》侧重于探索“秦制为什么变为汉制”的答案,也就是“周秦之变”后半段的变化历程。作者通过爬梳传世文献与出土简牍资料,勾勒出一幅秦朝制度完全体的图景,认为后世延续两千年的王朝体制,在秦代仍未成形,而真正开启这个循环的,其实是汉高帝刘邦。本书聚焦于刘邦、项羽、吕雉、项梁、熊心、韩信、魏豹、曹参、周勃、刘恒等大家熟悉的名字,在史书字缝之中,一片一片地复原、审视我们耳熟能详的“汉瓦”。
第1章 其实你一点儿都不了解刘邦 001
第1节 他是魏人,还是楚人? 003
第二节 刘邦出生地的玄机 016
第三节 他们的名字去哪儿了? 029
第四节 “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的正解 043
第五节 父亲口中的“无赖”其实是“小妾之子” 056
结 语 069
第二章 刘邦的江湖不只是人情世故 071
第1节 在家难靠父母,出门能靠朋友? 073
第二节 秦吏身份带来了什么? 085
第三节 一句大话换来一个帝国? 097
第四节 “赤帝子”为什么要斩“白帝子”? 111
第五节 江湖道义,请刘季先死 124
结 语 138
第三章 沛公发迹史:一年间“三易其主”换来步步高升 141
第1节 反秦战争史上次真正的胜利 143
第二节 东阳宁君,鲜为人知的“伯乐” 154
第三节 “长者”的巧妙背叛,楚国人不打楚国人? 164
第四节 如果项梁不死,刘邦集团将不复存在 174
结 语 189
第四章 刘邦凭什么“先入关中者为王”? 193
第1节 项梁之死背后:吓破胆的项羽与脱队的曹参、周勃 195
第二节 魏王豹,鲜为人知的“西进”伙伴 207
第三节 刘邦西进时的目标可能只是“魏国权相” 216
第四节 “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约定真的存在吗? 224
结 语 236
第五章 一张汉初功臣表,半本历史密码簿 239
第1节 军功列侯“履历”的正确读法 241
第二节 中涓、门尉、执盾,汉帝国与《墨子》不得不说的故事 258
第三节 秦汉之际竟然有三套军事组织体制 273
第四节 刘邦入汉中之前的“诸将”是什么级别 287
第五节 从“连敖”升职“都尉”,韩信为什么不开心? 303
第六节 为什么萧何是“客”,曹参是“中涓”? 318
结 语 329
第六章 根本不存在的功臣列侯“集团” 333
第1节 “丰沛同乡会”缔造了汉帝国? 335
第二节 同为“丰沛列侯”,凭什么当不得“开国功臣”? 352
第三节 “石榴籽结构”才是汉王朝开国团队的本相 369
第四节 刘邦任命“将军”为什么喜欢后来者居上? 384
第五节 沛县起兵后的“第二把交椅”该谁坐? 403
第六节 吕氏家族到底是不是被刻意遗忘的“创业合伙人”? 417
结 语 436
第七章 西楚霸王到底是谁的继承者? 439
第1节 子虚乌有的“六国贵族复辟亡秦” 441
第二节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 457
第三节 “六国后”只是顺应地域认同的傀儡 471
第四节 项氏起兵时的名义根本不是“反秦复楚” 484
结 语 495
第八章 还原失败者项羽的本来面目 497
第1节 韩信为什么终放弃了“仁君”项羽? 499
第二节 没有韩信,就不会有汉帝国 512
第三节 韩信悲剧的根源:能治天下不能治左右 523
第四节 项羽的本相:借力打力的精明政客 535
第五节 鸿门宴真正的赢家,一顿饭吃下半个楚国 549
第六节 为什么项羽选对了所有答案,还是失败了? 564
结 语 579
第九章 刘邦建立的统治秩序也是“二世而亡” 583
第1节 中国历史上位选举登基的皇帝 585
第二节 吕后一介女流为何能够独掌朝政十五年? 595
第三节 汉文帝登基意味着刘邦的汉朝已经死去 606
第四节 一场政变“吓”出了文景之治 621
第五节 西汉王朝“相权”跌落究竟始于何时? 638
第六节 七国之乱只是一次“受害者联盟”的集体自杀 649
结 语 663
第十章 大汉帝国为什么没有“二世而亡”? 665
第1节 汉高祖“休养生息”?不,是吕后让“大家发财” 667
第二节 秦制2. 0 版:让“黔首”不再是“植物” 691
第三节 汉帝国的军功授爵制度自开始就是一个“骗局” 711
第四节 被骗的60 万汉军老兵为什么没有“讨说法”? 733
第五节 汉文帝大刀阔斧改秦制 756
第六节 汉景帝全面否定汉文帝改革的原因 784
结 语 796
终 章 799
“周秦之变”是公认的中华文明“分水岭”。
在此之前,周王朝所建构的宗法政治和小共同体社会,伴随着春秋时代的礼崩乐坏而渐趋瓦解,“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的剧烈变动驱动着中国社会走向了列国兼并的战国时代,旧秩序的瓦解又催生了“百家争鸣”探索新秩序的思想活跃期。直至商鞅变法,僻处西戎的秦国完成了以吸纳“三晋” 先进文化为主题的改制更化,“成文法”“流官制”“军功爵制”“郡县体制”等,都在这场变革之中,随着秦军的东出而扩散弥漫。
这一长达数百年的巨大变革,一般均认为以秦始皇统一六国为节点,即告一段落,周秦之变以秦制的全面推行和底定而终结。自此之后,中国社会陷入“朝代循环”无法自拔。直至19 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的武力入侵终止了这长达两千年的历史循环,也让中国遭遇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周秦之变”与两千年帝制之间形成了怎样的因果关系?
姊妹篇《秦砖》与《汉瓦》,正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又不止于回答这一问题。
《秦砖》以商鞅变法为起点,下至秦朝灭亡,绘制了一条制度的变化主线,一条缓慢而坚定地在旧有周制诸侯国组织格局下,逐步调试变化的主线。简言之,解答了在“周秦之变” 的过程中,“周”何以变为“秦”,借助出土的简牍资料,勾勒出一幅秦朝制度完全体的图景,并得出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 即后世延续两千年的王朝体制,在秦代仍未成型。
以此为标准,则传统意义上的“周秦之变”,无论在政治制度上,还是在社会结构层面上,都需要将下限后移,直至昭宣之后,方才具备了班固在《汉书· 公卿百官表》中绘制的“秦制轮廓”,如三公九卿、郡县二级政区,等等。
这个“秦制轮廓”或者说“汉制”是过去两千年间史家研究的重点,近世以来固然有大量汉简出土,对于整个认识框架仍是补充大于冲击。限于篇幅,《汉瓦》并没有复制《秦砖》的写作模式,对“汉制”作全面的解剖,而是侧重于对“何以至此”或者说“因何而变”的问题解答。
简言之,《秦砖》的主要任务是解答“秦制是什么?”,而《汉瓦》则侧重于探索“秦制为什么变为汉制?”的答案,也就是“周秦之变”后半段的变化历程。
众所周知,“周秦之变”的终点是“王朝循环”,而秦朝脱胎于周朝的西陲诸侯,固然采取了“吏治国家”的形式,却仍对“血缘贵族”传统保持了极大的尊重,秦始皇接续天命、传之万世的梦想,摆出的更是一副历史终结者的姿态,这与“王朝循环”完全是不相干的。
真正开启这个循环的,其实是汉高帝刘邦。
……
两千多年来,秦汉之际的波诡云谲始终影响着中国人的文明认知。从秦人到汉人并不是种族的变化,也不是不同信仰的改变,在不同地域背景下的王侯将相、秦吏楚将、客卿术士、同乡平民,都以不同的江湖经历,构建着中华文化形成时期的统治秩序。《汉瓦》作者没有被传统解释和演绎所束缚,而是建筑出自成一系的历史殿宇。
——葛承雍,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毫无疑问,本书颠覆了我们的诸多印象。坦白地讲,作者并没有全然说服我,但这也正是阅读的乐趣——我在内心深处和作者不断争辩,并且因此翻阅起其他相关的资料和著作来。事实上,历史正是因为千秋万代的持续审视而不断丰富,并且不断溢出它的边界,让文学的讲述、史学的探究与哲学的思辨各取所需,从不同的角度开阔人的视野,丰富人的心灵。而这,也正是我们对《汉瓦》的期待。
——蒙曼,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楚汉相争引发的西汉建国,因有司马迁脍炙人口的描述而家喻户晓;又以班固的编纂纳入正史而世代相传。作为一统王朝初始奠基、中国政治体统因而塑形的学术研究之长盛不衰,自不在话下;而那波折激荡折射出的人生历练, 尤其这种历练蕴示的生命意涵,才是秦汉之交乃至刘邦王朝的兴衰嬗替成为口耳相传的“谈资”至今畅而不衰的因缘。尊重史事的严肃并以通达的奉献,这部《汉瓦》承《秦砖》之后再次推向书界,以舒朗上口的笔调于非以为业的读者而言,是否是一个获取历史“本真”的选项?这全凭阅读之后的感觉了。
——李鸿宾,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
本书钩稽史料中的残缺信息,对于秦末汉初历史提出了不少新颖有趣的见解。这充分说明, 看似题无剩义的领域,仍有继续挖掘的空间。
——张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第1章 其实你一点儿都不了解刘邦
刘邦这个人,出生在战国,出仕在秦朝,又建立了西汉,人生可谓丰富多彩,早年的经历却是扑朔迷离,史书中笔墨稀少,殊不知,这些基本的事实才是刘邦真正的“本钱”。
第四节 “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的正解
司马迁距离战国乱世不过百年,当时仍有过往社会的残迹,所以,他笔下的“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和西汉末年完全荡涤、改造后的社会语境,根本不是一回事。
《战国策·魏策四》: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西汉末年至今,人们理解刘邦自述的“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着眼点往往在“布衣”,即秦王眼中的“庸夫”,而在刘邦和唐雎的语境里,“提三尺剑”与“士”才是重点。
“剑”,是先秦“士人”身份的象征,哪怕是僻处西陲的秦国,也逐渐学习了这个传统,见《史记·六国年表》:
(秦简公六年)初令吏带剑。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简公)七年,百姓初带剑。
“吏”带剑好解释,“百姓”带剑,是不是说秦人无分“士庶”,都开始“带剑”了呢?
事实并非如此。
因为先秦的“百姓”,实则是指“大夫、士”,也就是宽泛的“血统贵族阶层”,而非今天理解的“全民”,一个旁证就是秦简公七年施行的另一项改革措施—“初租禾”,措施类似于鲁国的“初税亩”。
可见,秦国在春秋战国之交,由于魏国对其持续的军事压力,完全丢失“西河”后,开始了对关东诸国先进制度文化的学习,而关东诸侯一样要“分别士庶”。
这种分别,哪怕是秦统一天下之后,依然存在。
在岳麓书院藏秦简中,一个新名词的反复出现,早就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那就是“新黔首”。
“新黔首”对应的是“新地”,也就是新征服的地区,官吏称为“新地吏”,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是“故地”“故徼”的界限,即秦发动统一战争之前的旧疆,在睡虎地秦墓竹简中,这个区 域往往被概括为“内史、十二郡”。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