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4787673丛书名: 日常人文课
这是一本零门槛的哲学启蒙书。
40个真实案例点出日常生活的哲学底色,助你反思手机沉迷,冷观追星文化,活出哲学境界。
73位哲学大师,带领你入世看问题,出世观人生。
本书能令你从哲学中获得启发,为你的生活指明方向。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英瑾作序力荐。
有没有想过叔本华可以治愈你的心灵?如果丢失了手机,赫拉克利特如何为你提供帮助?亚里士多德能否解释当代艺术有什么用?或者向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发问,他是否真的认为莎士比亚胜过《辛普森一家》?
本书旨在利用人类历史上众多杰出哲学家的关键思想,为当下的日常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从“莎士比亚比辛普森一家好吗?”到“今晚我应该点外卖吗?”,从衣食住行的小问题到关乎人类生存的巨大奥秘,这里有现代生活中的各种琐碎问题,借助柏拉图、波伏娃、马克思和尼采等伟大哲学家的启发性回答,我们不仅能更加恰当地解决这些问题,还能在日常生活中切身地感悟伟大的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曾说过:“未经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
“日常人文课”系列共有五本,分别是《哲学有什么用?》《政治学有什么用?》《女性主义有什么用?》《经济学有什么用?》《心理分析有什么用?》。这套书想告诉你:人生无处不反思!哪怕是柴米油盐的日常疑惑,也能从古往今来的人文大师那里得到靠谱的解答和接地气的建议。哲学会帮助你升华灵魂。政治学会教你解读世界和社会格局。女性主义能让你看穿无处不在的性别歧视。经济学会赋予你理性经济人的思维模式。心理分析会使你更好地认识你自己。
翻开这套书,你将学会过一种经过反思的生活。
前 言
章:人际关系
闺蜜的老公出轨了——我该不该告诉她?
我该如何走出失恋?
我因为暖气温度的设置与我的伴侣陷入了冷战
你怎么知道你爸爸就是你爸爸?
为了避免车祸,我轧死了邻居家的狗,我应该为此感到内疚吗?
我的男朋友成天就知道打游戏刷朋友圈
我的新男/ 女友似乎性欲旺盛,但我对此并不那么感兴趣。我该不会有什么毛病吧?
我的伴侣送了我一双鞋作为生日礼物,可我觉得它们真的很丑
第二章:工作
为了我的远大前程而伤害别人真的好吗?
我都快40岁了!我再也不想当会计了!——我应该重拾当年的摇滚梦吗?
我是否应该为了避免被开除而供出我的同事呢?
人工智能拥有自我意识吗?
凭什么我天天996 只能勉强糊口,而某些人无所事事却能日进斗金?
中年失业的我该怎么自救?
第三章:生活方式
应该允许安乐死吗?
我能相信顺势疗法吗?
我的手机被偷了,我担心自己的信息被盗用
药物的幻觉体验为什么是一种欺骗?
既然上帝想让我们成为素食主义者,那他为什么要让动物的身上长满肉呢?
微型车还是轿车?
拜托,我的童年过得很糟糕好吗?变成如今这样子又不是我的错
好人为什么难做?
当今世界纷争不断,这叫我怎么能相信上帝存在呢?
我怕死——怕死这事寻常吗?
第四章:闲暇
为什么大家都这么严肃呢?我只要过得快乐就够了
“回归自然”是现代人的矫揉造作吗?
我应该关心食物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吗?
莎士比亚的戏剧比《辛普森一家》更好吗?
一堆破烂有什么美感可言呢?
现代艺术是不是一场骗局?
那幅价值1000万美元的画怎么一夜之间就成了一文不值的赝品呢?
我喜欢的明星传
出负面新闻,我是否应该脱粉?
第五章:政治
我受够了别人对我指手画脚
总统选谁真的有差别吗?
为何政客总是答非所问?
我想好好做一门生意,但是那些商业规则、官僚主义和税收让我不堪重负
我应该相信专家吗?
怎么才能让政府听到我的声音?
我应该追求更多自由,还是更多安全?
为何当我经过一个乞丐时内心充满愧疚?
凭什么全部的家务都得女人来做?
前 言
我们时不时地会需要一些建议,因为生活总是充满了大大小小的矛盾,其中一些矛盾很重大,而另一些则微不足道。在面对它们的时候,我们总是需要一些思考或是指导,而一说到思考,精于此道的则非伟大的哲学家们莫属。问题是,哲学家们普遍执迷于那些大问题,诸如生命、宇宙乃至万物,而对于那些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我们很少能从他们的智慧中受益。
所以,我们并不能十分确定哲学家们会在这些问题上给出什么样的解答,但至少可以对每个思想家看待问题的方式有一个相当中肯的把握。这就是本书的主旨。当面对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工作、生活方式、闲暇和政治等现实问题时(我们往往会与朋友、家人或者杂志专栏的知心姐姐讨论这些问题),伟大的思想家(本书涉及的思想家不限于尼采,尽管他的观点会经常出现)会给出什么建议?
尽管这些问题的“哲学性”不是很强,但是,和几乎所有问题一样,它们都可以从哲学的角度来切入。因此,你可能会发现,有些哲学家会把某个问题当作跳板,借其跳入更深的水域,进而探索矛盾背后的潜在含义,此外,他们中的许多人还会将这些问题与自己的学说和理论联系起来。
通常情况下,你所遇到的困境并不存在的解决方法,不同的哲学家可能会给出相互冲突的建议,而这也恰恰反映出了哲学的矛盾本性。哲学家们对这些问题的不同态度,不仅为我们在做出决定时提供了选择,而且也使我们洞察到哲学问题的一些不同处理方法。有一些哲学家对哲学的某一特定领域,如伦理学或逻辑学,比其他哲学家更感兴趣。因此,某些哲学家在书的不同章节中会出现得比其他哲学家多,比如马克思在政治问题上可能会比康德更为活跃,而笛卡尔在美学方面的兴趣则比亚里士多德要小一些。当然,也有一些哲学家是常驻嘉宾;例如,雅典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几乎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之相对,还有一些哲学家总是缺席,但这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哲学观点与讨论的主题不太相关;更何况,由于篇幅的限制,并不是所有哲学家都能够被提及。
集合了这些杰出的思想者,我们便可以得益于各式各样的观点,并享受一场场如临其境的辩论盛宴。在这些讨论中,一些哲学家会是主要参与者,代表了一些重要的哲学思想流派。然而,本书并不是一本哲学教科书,作者也并不想假装自己对哲学史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所能做的仅是结合日常生活问题将一些哲学思想引荐给读者。你也有可能发现,哲学不仅限于思想,当你思考各种思想家提出的论点时,你也会注意到他们各自的性格差异:从烦人的苏格拉底,到理想主义的柏拉图和平淡无味的亚里士多德,再到调皮的马基雅维里、一本正经的康德、脾气暴躁的叔本华、反对偶像的尼采等。一些哲学家会给人以一种亲切感,而另一些则不那么有吸引力。你甚至可能会发现,自己可以在倾听不同观点的同时保留自己的意见,或者相反,尽管你认为这个哲学家的论点很有说服力,但是他的人格并不吸引你。这将会是一本为你量身定制的哲学生活指南。
切入哲学知识的方式要亲民得多,大量的插图将玄妙的哲学道理予以可视化,大大增加了阅读的趣味。读者们能够边看边想,联系实际,尽情享受思辨的快乐。——徐英瑾,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章:人际关系
闺蜜的老公出轨了—我该不该告诉她?
你确实正身处窘境:你的闺蜜丝毫没有察觉到她老公的出轨行为,你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该打破她的美好幻想。当然了,直截了当地撒谎肯定会让你觉得非常不自在,可是对她有所隐瞒也一样会使你心里不舒坦。你感觉到自己有义务对她开诚布公,但是你也知道这会伤害到她,此外,你并不清楚她将对此做何反应。如此看来,你似乎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但是,不管做何决定,你总是想让她明白:你完全是出于一番好意而为之。
在这类问题上寻求哲学家们的指点,反而将我们领向了更深涩的哲学的根本问题:我们该如何判断一个行为在道德上是否正确?所以,我们就别指望会有什么简单轻松的回答了。
也许像大多数人一样,你从小就被教育成相信说谎是不对的,这道理简单明了。你必须始终说真话。还有比这再清楚不过的吗?这种观念在哲学中被称作义务论(deontology),即存在着的道德法则,并且我们有义务去遵守它们,一旦你违反了这些法则,那么你的行为在道德上就是不正确的。这条道德进路著名的提倡者便是伊曼纽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他总结上述观念并冠名为“律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你只有在希望你的准则成为一条普遍法则时,该准则才能成为你行动的依据。也就是说,如果你认为一些行为(比如说谎)是普遍错误的,那么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它都将无一例外是错的。
这样一种黑白分明的进路似乎非常直接,然而,是否可能存在一些灰色地带呢?如果你的朋友直截了当地问你她老公是否出轨了,那么你就有道德义务说出真相。但如果她没有那么做……你实际上就并没有说谎,可是你也没有说实话。抑或道德法则的意思可能是:你不该隐瞒真相?或者,你应当告诉所有人你所知道的一切?即便你所说的与其毫不相关?
真相与后果
既然遵守道德法则未必是解决上述难题的简便方法,那么你或许想要尝试一条与之完全不同的进路:结果论(consequentialism)。顾名思义,它根据行为的结果来判断该行为在道德上是否正确。这种观念是自文艺复兴以来的许多道德哲学的基础,并且尤其与传统宗教用于评判是非对错的“戒律”(commandments)形成对比。其中,与我们上述难题尤为相关的是杰里米·边沁(JeremyBentham,1748—1832)的观念:评估行为的“功效”(utility),权衡该行为将会导致多大程度的幸福与伤害。就你的处境而言,你将会考虑一切说出或者不说出真相的可能结果,并根据其可能带来的当下的和长远的好处或坏处做出自己的决定。如此一来,你或许会选择隐瞒真相,甚至可能会说一个“善意的谎言”来保护你的闺蜜(同时理直气壮地撕毁所谓道德法则),抑或是,为了她的利益着想,你更希望她能承担起痛苦的现实而非活在谎言之中?
说到这儿,你会慢慢开始发现:我们不仅仅是在思考行为的结果,其实也在思考行为背后的意图和动机。这类哲学领域被称为德性伦理学(virtue ethics)。与结果论相似,德性伦理学会根据具体的个别情况谈论道德,但是,比起独立的行为,德性伦理学考察的对象是行为者的“德性”(virtue)。也就是说,比起规定行为的对错,我们更关注抉择背后的动机:比如,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这基于人们内心主观的道德理解。所以,你如果做出某个行为,并且发自内心地相信在特定的情况下这么做是正当的,那么即便撒了谎、即便事态完全不称人意,你的行为依旧是道德的。不管你终做出了什么样的决定,你曾为自己的抉择苦苦思索的事实已然成为你的个人道德的写照。
抉择时刻
你也许会像康德那样,认为对朋友保持诚实是你的义务,哪怕这会令人痛苦。可是,如果你只是避免向她提及这件事,这会是完全意义上的诚实吗?边沁会力劝你审视说出真相与否的可能结果:或许你的朋友宁愿知晓实情。
我该如何走出失恋?
你现在的境况很糟糕:这个世界上你在乎的人已然离你而去。当然,世界并未因此而终结,它只是看上去如那般罢了。对你而言,其余的一切都不重要了。尽管你不想如此沉沦,但是悲痛似乎没有尽头,不仅如此,你也不明白试图去终结这份悲痛意义何在。老实说,对于现在的你而言,一切都丧失了意义。那么,当你的世界已然崩溃,你该如何继续自己的生活呢?你现在所承受的这一切痛苦又有什么意义呢?
好吧,这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尽管并非生死攸关(尤其对于旁观者而言),但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由于这种经历具有普遍性,所以你可以指望大部分哲学家就此给出一些好的建议。古罗马思想家波爱修斯(Bo?thius,480—524)就写过一本名为《哲学的慰藉》(The Consolation of Philosophy)的书,这个书名会让我们怀有一种“哲学家们也许会有点好主意”的期待,但事实是:波爱修斯只是建议我们将心灵朝向更高的事物。此外,正如他们对待其他问题一样,哲学家们一如既往地对“如何应对心灵的创痛”这个问题各持己见。这些形形色色的观点可被归纳为以下三大阵营:“振作起来,继续生活”,“默默承受苦难”以及“苦难会让你成为更优秀的人”。
法国哲学家西蒙娜·德·波伏瓦(Simone de Beauvoir,1908—1986)或许能成为指引你的不错人选(如果你是女性,那么更是如此)。在作为一位率直而严肃的女性主义者和一位务实的存在主义者之外,波伏瓦也有着丰富的心路历程,或者至少她的情路历程是丰富的。波伏瓦怀有一种在20世纪中期的女性中间并不常见的“爱他但又不得不离开他”的恋爱观(这种观念在当时的男性中间更为普遍),她可能会劝导你“天涯何处无芳草”。虽然这对于顾影自怜的你而言并没有多大帮助,但是波伏瓦并不仅止于此。早在“个人事务即是政治议题”成为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的战斗口号之前,波伏瓦就已经在宣讲并践行这样的理念了:男女平等!女人凭什么要受传统女性观念的束缚?
也就是说,你并不能期待从波伏瓦那里获得同情。她很可能会对你说,比起被环境束缚,你更应该镇定下来,然后掌控环境。不论你是男是女,她都会促使你反思你是如何将自己陷入这般悲惨境地的。你曾和占据你生命中大部分意义的人有一段浪漫的感情,但是现在这段感情结束了……你还指望什么呢?生活中还有其他同等重要的事物,而你还有追求它们的机会。终,并不是他人赋予你赖以生存的目的,而是你自己决定自己的幸福与苦难。简单来说,波伏瓦会让你克服悲痛,并确保自己不会再受到伤害。但是,这颇有些亡羊补牢的味道,并且对于正试图从伤痛中恢复的你而言似乎过于严苛。事实上,现在的你更想知道如何治愈受伤的心。
作为波伏瓦几千年前的老前辈的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Epicurus,公元前341—前270)很可能相当认同她的观点。伊壁鸠鲁的指导性原则是将伤害小化(并不是常人所理解的那样单纯地追求愉悦),所以他并不会就你所承受的这些痛苦给予你过多的同情。但是,比起日思夜想加深痛苦,伊壁鸠鲁会建议你寻求减轻痛苦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平息那些使你痛苦的欲望。如此一来,你就可以开始探寻真正能为你带来快乐的事物,并且知道如何避免那些会伤害你的欲望。
克服痛苦
伊壁鸠鲁的劝导虽然可能是出于好意,但似乎并不能缓解你目前所处的状况。如果你想要一些更实在的克服痛苦的方法,也许斯多葛学派的一员能够帮上你的忙。另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斯多葛学派的创始人,季蒂昂的芝诺(Zeno of Citium,公元前334—前262)认为自己找到了通向心灵平静的道路;这么说来,他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然而,由于芝诺本人过于注重实际和美德,甚至已经到了可谓严苛的程度,所以他的建议或许会有些难以接受。芝诺会告诉你,生活就是不管发生什么,都应与自然和谐一致。你既不能因坏事而过于悲伤,也不能因好事而过于兴奋。总之,想要改变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物只会让你焦虑和苦恼。
但是,你如果想要博得同情,就好转向更具宗教性的人物。比如佛陀(Buddha,约生活在公元前6—前4世纪)。从他那安详的笑容里,我们甚至都能感受到他的慈悲。佛陀确实会予你以同情,因为对于充斥着人世间的苦难,他是再熟悉不过了。相应地,佛陀也知晓一条超脱之路。他会对你说,他深深地理解你现在的遭遇,此乃求而不得之苦。的确,你失去了心爱的人,但是,即便依旧拥有他/她,你也得不到满足。你如果想真正从苦难中解脱,就不能执着于外物。接着,佛陀会传授你“八正道”(佛教徒的理想生活指南)来帮助你超脱使你深陷苦境的、难以满足的欲望。奉行这八正道,心灵就能获得恒久的宁静。
早在印度哲学随着嬉皮士而风靡于西方之前,德国哲学家阿图尔·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就已为之所倾倒,并从中借鉴了一些观念形成了他自己的世界观。然而,除非你只是想默默地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之中,叔本华或许并不是你的人选:他极有可能是阴郁、悲观的哲学家。像佛陀一样,叔本华也意识到世间总是充满了痛苦,但是他会告诉你试图摆脱这痛苦只是徒劳。你想疗愈自己受伤的心?别白费力气了。这世上充满了不幸,对此你无能为力,只能暂且沉浸在音乐或哲学中聊以自慰。不管你做什么,都将以悲剧告终。习惯就好—这就是人类的生存处境。
苦难经历的积极意义
也许你能从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那里获得积极的建议。尼采早年丧父,随后又相继经历了信仰危机和被心上人拒绝的悲痛。因此,对于心碎之苦,尼采深有体会。然而,尽管生活充满了不幸,尼采还是从中发展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哲学。当许多怀有坚定宗教信仰的哲学家转向其信仰寻求安慰时,尼采却否认我们所受的苦难来自上帝的意志。相应地,他更赞成叔本华,认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尼采看来,我们应将这些痛苦视作机遇而非拖累。因此,他会在一定程度上同情你的遭遇,并会试图让你明白,这是人之为人所必须经历的。然而,尼采并不只是希望你能从苦难中解脱,他更希望你能从苦难中挖掘出意义。就尼采自身的经历而言,他会说,痛苦是必要的,因为痛苦是对生命的认可。那些值得我们为之拼搏的事物,包括随之而来的挫折与磨难,都能够使我们更加珍视后所获得的成就。只要我们怀着正确的心态,生活的每一次磨难都会让我们越发强大,我们也因此更有能力去过我们所想要的生活。可是,千万别去翻阅尼采的生平传记,因为你会发现:尼采从未真正从被心上人拒绝的痛苦中走出来。终,尼采在精神失常与梅毒病的折磨下离开了人世,时年55岁。
抉择时刻
你觉得波伏瓦的观念(走出分手之痛的方法就是将其遗忘然后继续生活)正确吗?还是说你更倾向于芝诺、佛陀和叔本华他们的看法:你如果非要谈恋爱,就会不可避免地经受伤害与磨难?如果你曾切身有过心碎的经历,你是否会赞同尼采,认为经历苦难能够丰富和充实你的生活,并对你的未来有所帮助?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