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3001191
1.中医现代化、科学化的经典之作。
2.所独创的气血共振理论一方面与传统中医的精神极为契合,另一方面还能够进行数字化与公式化,这是此前倡导中医现代化、科学化的人所没有做到的。
3.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许多现代病的病因和诊治重点,对中医的许多概念和原则进行了数学、物理、生理学上的解释。
4.让中医以科学语言与普通大众进行沟通的方法,让不懂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人也能理解中医的内涵,理解“气”“经络”“阴阳五行”等之于人的意义。
5.内容形式新颖、视角独特,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物理博士从科学的角度,以实验验证传统中医的观念和智慧。既有继承发扬,又有批判扬弃。沙里淘金,真实可信。
作者认为脖子是百病之源。他指出在现代社会,几乎人人都是慢性伤寒患者,只是病情轻重不同,其根源就在于人的“脖子歪了”!作者在书中分析了“歪脖子”所导致的严重后果,让读者清楚地认识到我们为什么会生病。全书以脉象的变化为纲,以《伤寒论》为本,辅以作者脉诊导航三十年的经验,对中医理论进行了新的诠释,也对中药方的疗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让读者全方位地了解传统中医对疾病的认知和人体生病的原理。
PA自序 // 001
PART 1
以脉为师
章 脉诊、脉诊仪与治未病
脉诊分析治未病 // 004
从脉诊重新诠释《伤寒论》 // 008
如音乐般的谐波 // 013
重大发现:外伤杂病处亦风邪共舞处 // 014
中焦、肺脉与肺脏 // 018
从桂枝汤探讨中医对病毒感染的治疗 // 025
第二章 十二经络与健康
以感官作为功能分类与定位依据的中医学 // 030
中医之“全身定位系统” // 034
以十二经络系统来解析桂枝汤 // 041
西医重形,中医重势 // 048
第三章 中医看老化与湿
人的老化由阳经开始 // 054
湿与老化 // 061
发现新病种之一:慢性伤寒证 // 067
发现新病种之二:外伤杂病 // 074
阴常不足,阳常有余 // 077
第四章 健康之道
促进健康之道 // 082
对早期预警系统之需求──脉诊仪的诞生 // 085
亟须改革的医疗体制 // 088
浅谈以中华文化保健身体 // 091
张三丰对健身的提示 // 094
张三丰小记 // 099
小结 工作尚待完成,期待共襄盛举 // 101
PART 2
以颈为钥
章 脖子的重要性
谈慢性伤寒 // 109
脖子的演化 // 112
现代人的脖子是百病之源 // 115
酸水的堆积与“漫延” // 120
第二章 中医学重视头颈人──
谈孙思邈养生之道
探究中医学对脖子的看法 // 127
孙思邈:结合中西医人 // 129
谈孙思邈之养生十三法 // 132
谈孙思邈的《养生铭》 // 134
第三章 睡眠对头颈健康的影响
现代生理学有关睡眠的知识 // 141
从睡功谈睡眠时的生理反应 // 143
《黄帝内经》对睡眠时血液循环调整的见解 // 146
第四章 脖子保健实战篇
预防脖子歪斜的方法 // 153
矫正脖子的方法与运动 // 155
躺在床上也能保健脖子的秘诀 // 162
耳聪目明法的扩大运用 // 171
养生十三法的解析与运用 // 173
第五章 由养生法看流行之保健运动
君臣佐使拍胆经 // 181
海豚式甩手功 // 185
第六章 脉诊与经络
研发脉诊仪的动心起念 // 189
由医学诊断历史看脉诊的未来 // 192
简介脉诊判读参数 // 193
小结 为中医药研究抛砖引玉 // 202
补充说明 // 205
附录 十二经络图 // 209
参考资料 // 224
延伸阅读 // 230
编者前言
关于“中医科学化”,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着几种不同的声音。有一群人将科学化解释为西医化,认为中医落后于西医,不屑于从事气与经络的科学化研究;另有一群人认为中医本身是另一套独立的体系,和科学不相关,只需要回到中医体系中研究经典就好;还有一群人认为中医体系即是科学的体系,不需再于此多作辩证,应思考中医本身的优势,以中医的思维来思考中医的未来。当然,也有一群科学家,不论主客观条件如何,不管理念如何分歧,他们在相信中医的信念下,默默地为中医的科学化和中医的现代化努力着。
在这当中,时代意义的,当属王唯工教授的论述。
王唯工教授通过脉博与生理现象的关联,以压力和共振理论来类比血液在人体中的运作,成功地突破了中医科学化的困境。他不仅为传统中医建立了一套现代化的语言系统,同时也为长久以来破绽百出的西方循环理论找到了一个新出口。更难得的是,他所独创的这套气血共振理论一方面与传统中医的精神极为契合,另一方面还能够进行数字化与公式化,这是此前倡导中医现代化、科学化的人所没有做到的。
王唯工教授以此理论为契机,开启了一连串的科学实验和长达数十年的临床验证,随着一本本图书的问世,他的气血共振理论也日趋完善。他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许多现代病的病因和诊治重点,对中医的许多概念和原则进行了数学、物理、生理学上的解释,这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科学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我们看到,在这些先后问世的著作中,王唯工教授不仅通过气血共振理论对病毒感染、高血压、心血管堵塞、水肿等疾病提出了崭新的看法,他还结合传统中医和现代科学的理论对肾、肺以及颈等人体关键部位提出了独特的见解。王唯工教授用他独有的血液循环与能量医学的观点,告诉大众如何通过正确的饮食和运动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他一再主张:“西医是治你不死的学问,中医是让人活得快乐的学问。”通过对这套理论的不断探索、扩展和延伸,他找到了一个让中医以科学语言与普通大众进行沟通的方法,让不懂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人也能理解中医的内涵,理解“气”“经络”“阴阳五行”等之于人的意义。
王唯工教授以科学说中医,让我们很自然地对中医的科学基础充满了信心。中国台湾省的著名老中医马光亚先生评价说:“古人言脉,大都是在脉的形象上兜圈子,王教授则是研究脉的原理,认定‘气’是脉的原动力,并具体说明气血共振的道理,这是更上一层的成就。”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学院、医学院院士冯元桢先生说:“中医确实需要科学化,本书是应时而生。”
当然,一个新理论的诞生,也必然将面临观念、临床以及时间的考验与修正,甚至必须要面对一些非理性与教条式的反对。而且,这套书所阐释的中医的科学基础也还有待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作者认为,作为一个现代中国人,我们不仅要研究和发扬传统中医的王道医术,也要利用现代医学的优点,像靶向治疗、外拉手术甚至器官移植等就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并应用。西医的理论,治病的方法,药物的开发多是依靠统计学,也就是所谓的相关性,他对这些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这本应是人类医学相辅相成的一体两面,我们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争论孰是孰非上。所以,作者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投入中医科学化、现代化的研究中,希望可以用大规模的人体实验,有系统的分类,有层次的规划,来证明中医的实用性,来阐明中医诊治和中药配方的科学原理。他希望这套书可以作为一个垫脚石,能让后来者充分利用,进而用力地踏着它奋勇向前。
正如习近平主席于2020年6月2日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说的:“要加强研究论证,总结中医医药防治疫病的理论和诊疗规律,组织科技攻关,既用好现代评价手段,也要充分尊重几千年的经验,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的疗效。”作者数十年前探索中国传统中医科学化、现化代的新思维、新方向的努力和勇气,与此不谋而合。也正是在这种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下,在数以万计的患者的验证下,王唯工教授的理论在逐渐开花结果,基于这个理论而开发的脉诊仪也已服务于病患。
我们在想,这样一个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却又吸收了的现代科技手段的创新理论,在接下来会如何发展呢?它对传统中医的拓展能不能得到大众的认可呢?又或者说,它能不能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观念产生更加有益的引导呢?
我们对此拭目以待。
王老师的理论,帮助我把所有的知识孤岛联系到了一起。
——正安康健创始人 梁冬
王教授的理论从数学、物理及生理学的角度来看是非常合理的,他替数千年的中医打下了科学研究的基础。
——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学会会士、斯坦福大学电气博士、台湾大学校长 李嗣涔
中医确实需要科学化,本书是应时而生。
——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医学院院士 冯元桢
现代生活对脖子的伤害
脖子在身体的上方,以脊椎为轴,能够转动,使人美上、下、左、右都能看得见。再加上人类可以手脑并用,透过智力的开发与知识的传承,终成为地球的主人。
当人类知识的发展进入了信息时代,人们在使用计算机、手机这些个人电子装置,尤其是手持装置时,眼睛经常长时间注视着显示屏。于是脖子就被“钉”在一个方向,甚至同一个位置,而且一“钉”就是一两个小时以上。这样做就远离了脖子演化时的初衷。
虽然人类仍在演化之中,但是信息时代的发展,可是又快又急的,我们演化的速度远远地落在了后面。这个崭新的时代对脖子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而医学或生理学的发展好像也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
现代人的生活与古人比较起来,有两个明显的不同之处:是坐在办公桌前工作的时间愈来愈长,第二是对计算机的依赖愈来愈重。一个上班族在八小时的上班时间内,总有六七个小时是坐在计算机前面,一动不动地盯着屏幕看资料,下班之后继续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一天加起来,有十二至十六小时都在看屏幕。只看显示屏还没关系,更可怕的是低着头看。所以,现代有个生动的称号叫“低头族”,指的就是一天到晚低着头、眼睛盯着显示屏、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滑来滑去的人。他们上班时看公事、办公事;下班后发信息聊天,玩社群,上网购物,玩计算机游戏。甚至有人网络成瘾,一个小时不碰显示屏、不上网,就像烟瘾发作一样,浑身不自在,甚至打呵欠,流眼泪,有种活不下去的感觉。
人在站立起来以后,头部就位于身体的上方了,脖子不再需要无时无刻地吊着沉重的脑袋,后颈部肌肉亦随之退化,脖子演变得细长而优美。在这个演化过程中,令人始料不及的是,现代人因为计算机科技的发达,每天盯着显示屏长达十余小时,而且是低着头,像猪、狗、牛等动物一样,又把头伸到身体的前面去了,可是颈后的肌肉却还来不及演化出像猪、狗、牛一样“强壮的后颈部肌肉”。
在肌肉力量难以支撑头部的情况下,又由于各节颈椎没有垂直地架在下一节之上,肌肉便会因疲劳而酸痛,进而麻木,使得各节颈椎连接处产生磨损,肌肉也因长期疲劳,堆积酸水,并且长出一些脂肪,将排不走的酸水包覆起来,此时后颈部肌肉(大约是膀胱经的位置)会长一些软软的肉瘤。
如果状况继续恶化,就会形成垃圾堆积中心。因为酸水堆积处的 血液循环严重受阻,身上各种废物就自然而然地以此处为堆积场。就像有人往一个地方丢垃圾,其他人也会效法一样,这个地方很快就会成为一个大垃圾堆。
如果只是个垃圾堆,那还不算可怕。但就像在我们周遭的垃圾堆一样,其间一定还会伴随着成群的苍蝇,乱蹿的蟑螂,甚至是老鼠、野猫、野狗都会来这里找食。我们的脖子也会因垃圾成堆而细菌丛生,病毒群聚。
你能想象你的脖子成了一个垃圾堆,从而成为百病之源吗?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