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0070676丛书名: 汉译学术名著
《三十年战争史》主要描写了1618年至1648年欧洲历史上的首次大规模国际战争及其发生原因,探讨了德意志民族英雄的问题。本书共分五章,没有标题,用简练的笔触描写了三位当时的风云人物–斐迪南二世,瓦伦斯泰和古斯塔夫二世的故事。
本书是德国著名诗人席勒完成的历史著作,探讨了1618到1648年间,由神圣罗马帝国内战演变而成的,全欧洲参与的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的状况。在书中席勒强烈要求德意志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和崛起,反对国内诸侯专政,国外势力侵吞,呼吁市民利益,表达了独特的英雄判断标准。是德国著名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关于这场战争的经典性名著。此书不仅是席勒历史研究的重头戏,而且全面体现了席勒开创的新历史研究的进步观。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主要国名、地名译名对照表
主要姓名译名对照表
席勒的名字在中国读者中并不陌生,特别是他的名剧《阴谋与爱情》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已经搬上中国的舞台。但是席勒作为德国伟大的文学家和著名学者(历史学家),他的活动的历史地位,我们却知之甚少。现趁翻译席勒名著《三十年战争史》的机会,根据我们之所学,对此作一个简略的介绍。
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Schiller,1759-1805)是德国著名的诗人和剧作家,同时是一位学者,在德国的文坛上与大文豪歌德(J.w.Goethe,1749-1832)齐名,被喻为“德国文坛上的双子星”。两人整整十年的合作,谱写了德国文学辉煌的“华彩乐章”,主创了德意志的古典文学,并使德意志的民族文学决定性地提升为世界的进步文学。德意志民族不仅把席勒视为民族的骄傲,而且是把席勒当作“统一和自由的”象征而加以纪念的。
因此,在具体介绍席勒之前,有必要介绍一点18世纪后半叶的德国(称“德意志兰”更为科学)状况,当作席勒生活和活动的历史背景。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给德意志兰带来极为悲惨的结局,经济的极度凋敝和政治的极度分崩离析(德意志兰分裂为314个邦和1475个骑士庄园领,均拥有独立的主权,皇权有名无实,盛行诸侯小邦专制主义统治),在一个世纪后不仅未见改善,有的反而变本加厉了。
为了成为瓦伦斯泰的侍从,一些皇帝的侍从甚至把金钥匙交还给宫廷。他雇用60名侍从少年,让一些出色的师傅给他们授课。他的前室通常由50名卫兵保卫着,他平时的餐桌上从未少于百道菜。他的管家是位有教养和身份的人。他周游领地时,有146匹马拉的装着设备和随从的车队跟随着。他的宫院中拥有60辆豪华马车,外加50匹备用马。他的起居的阔绰、马车的辉煌和房间的装饰均与其他的奢侈相吻合。6名男爵和6名骑士得常在身边,以便执行他的任何指示。12名哨兵守卫在他的宫殿四周,禁止任何喧闹。他不停工作着的脑子需要安宁,住所附近不准有车子的辘辘声,街道经常用链条封锁起来。走近他时不得说话,他与人相处也是默默无言。他常板着脸,沉默寡言,令人深不可测,他说的话还不如送的礼品多。他的只言片语也是用一种敌视的声调发出来的。他从不笑,血液的冷酷对抗着感官的诱惑。他总是忙忙碌碌,老是被一些宏大的设想所打动,放弃所有的消遣,由此浪费了别人宝贵的生命。他亲自处理与整个欧洲的信件往来,大部分信文是他亲笔写的,因为他很少相信别人会保守秘密。他个子很高,但干瘦,脸呈黄色,留着红色的短发,长着一双小而闪闪发光的眼睛。额上刻着一种可怕的骇人的严肃。只有他支付的极高的恩俸才能留住这批诚惶诚恐的仆从。
在这种外观动人的黑暗中瓦伦斯泰静静地,但并非闲散无事地等待着他那辉煌的时刻,期待着报仇之日。不久,古斯塔夫·阿道夫那迅雷不及掩耳的胜利进程让他预感到这一天快到。他不愿放弃任何一个远大计划。皇帝的忘恩负义使他的虚荣心从一个累赘的缰中解脱出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