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733679
★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李跃儿,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亲子教育专家李小萌倾情推荐。
★ 韩国儿童青少年心理专家、“国民育儿导师”吴恩瑛力作。
★ 国际上公认有成效的教育方法,130则实用育儿用语范例,易学易用。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为孩子营造出安全、包容、温暖的家庭氛围,用温暖的语言培养孩子生命深处的安全感,为孩子的一生铺就爱的底色。
★ 教父母恰到好处地和孩子沟通,做温和而坚定的父母,培养品格优秀的孩子。
让父母和孩子更加理解彼此,改善亲子关系,轻松搞定从幼儿期到青春期的典型教养问题。
★ 治愈的彩色插画,优美动人的语言,为你开启轻松愉快的育儿之旅。
温情可爱的亲子对话,治愈童年的自己,更能治愈孩子的一生,四色插画,为视觉和心灵带来温暖愉悦的享受。
这是一本写给父母的“育儿口语”指南。
面对孩子,很多父母总是“爱在心中口难开”,无论批评、指正,还是鼓励、夸奖,常常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有时会词不达意、弄巧成拙。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话可能会影响一生。本书将带我们踏上一段有温度的育儿之旅,在130个常见的育儿场景中,倾听育儿专家的建议,学习用温和而坚定的语言与孩子对话,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轻松应对从幼儿期到青春期孩子的教养问题,陪伴孩子健康快乐长大。
这本《温柔的教养》感动了我,作者站在孩子的立场,为我们描述孩子那些让我们受不了的行为和情绪,不但教父母如何带着深厚的怜悯心来看待孩子,更透着温柔的怜悯在爱护着读者,是一本值得看的好书。
——东方跃儿创始人,李跃儿芭学园创始人,著名儿童教育专家 李跃儿
幸福的人生蓝本,需要用爱铺就底色。《温柔的教养》将这种教育理念融入实践,不仅兼具科学性和实用性,更关注到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内在发展,对家庭教育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兼心理学系主任 彭凯平
我个人很推崇“善意养育”,而善意的方法就是温柔地对待孩子。温柔是一种有弹性的教养方式,不是骄纵,而是温和且坚定。这是目前国际上公认有成效的教育方法。
——《你好,小孩》作者,亲子教育专家 李小萌
序言 孩子和我之间的1°,细微变化的开始
近,我在节目、演讲和 YouTube 视频中 , 经常强调 1°的重要性。起跑线上站着很多人,很多人在沿着前人走过的路前行。其中,有的人偏离了1°,和其他人开始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在刚出发的时候,1°的差别微乎其微,几乎很难发觉。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情况会如何呢?走偏了的人与其他人会有何不同呢?
育儿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虽然父母都无比地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并不会因为爱就不觉得辛苦。父母都想好好教育孩子,这是我们内心深处怀有的赤诚真心。但是有时事情却不那么顺利。育儿并不会仅仅因为父母对孩子的爱就能一蹴而就。当我遇到很久不见的家长们,经常会听到他们这样说:“读您的书感觉都明白了,看也看明白了,听也听明白了,但到了真正要实践的时候,还是会按照自 己以往的方式来。”父母已经很努力在学习了,为何还总是按照以往的方式对待孩子呢?我们为何总是想要走前人走过的路呢?
我思考了很多在育儿过程中能够引发 1°变化的方法,希望能给艰难的育儿带来实质性的帮助。用 1°的变化,收获成果的方法究竟是什么呢?那就是“话语”。在育儿过程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孩子、帮助孩子”。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我们还要思考“父母应如何指导孩子、教育孩子”。但是这些终都是要通过“话语”来实现的。我们每一天都在跟孩子说话,即使说话之道稍微改变一点,育儿的成效也会大有不同,孩子和父母都会发生很大变化。
但是,说话之道转变 1°,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直在说话,但“话语”恰恰是世界上难改变的东西。父母是擅长“教育”的人,也是世界上努力的人,他们一旦发现过去的教育方法有误,便会立刻努力改正。通常来说,当我们劝说别人做出改变时,先想到的是自己会有什么收益。但是父母的努力,只是源于对孩子无私的爱。因此,我常常想,这世界上没有人能像父母一样拥有改变的力量。
父母的存在是非常珍贵的,即便是不出色的父母、不会做饭的父母、不会陪孩子玩耍的父母、不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父母、经常大吼大叫的父母,对孩子来说,父母的陪伴也是重要的。父母为了孩子一直在努力。你看,此刻的你不是也正在努力学习这本书吗?父母坚持不懈地努力着,这是重要的。
本书是关于说话之道的书籍,但我们不讲说话的重要性,我会具体跟大家分享与孩子相处的日常中实用的案例。我写这本书,是为了各位在面对不同的情境时,能够使用更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育儿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不知该如何表达的情况。因此我想到写一本书,像学习外语口语一般,教大家“育儿口语”。即便是很简短的话语,只要坚持出声练习,渐渐地,听得习惯了,说起来也就自然多了。育儿也是一样的,如果各位父母每天都用这本书好好练习,总有一天,你会自然而然地地说出恰当的话。
本书前半部分主要由易于跟读的短句构成,越往后语句越长,内容也更具体,表达也有更多个人发挥的空间。孩子的年龄层从幼儿期到青少年期,父母在孩子各年龄阶段所需的说话之道均有涉及。
写这本书的时候,我有一个担忧,我呼吁大家一起出声朗读,但是起初你可能会觉得很尴尬,也会有人不喜欢我说话的方式。因此,并不一定非要按照本书提供的语句对孩子说话,“话语”,并没有标准答案。本书只是为了帮助大家在生活中更好地实践,出声朗读书中的句子,多做练习,久而久之,你就会熟悉书中的表达方式,进而自然地形成自己独有的说话之道。在那之前,请先用本书中的句子进行练习吧。但是,读完本书后,你也可以不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只要能产生“啊,我对孩子说的话原来有这层意义啊”或是“这样说会更好”之类的感悟就足够了。我相信,怀着这样的热情,你一定会找到更好的表达方式,你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加和睦。现在,从我们所在的位置各自调转 1°,五年后、十年后、二十年后,我们的目的地会大相径庭。今天迈出小小的一步,1°的变化慢慢积累,各位的人生和亲子关系也会焕然一新。希望本书能成为各位开始改变的起点。
003 “不可以。”
曾经在我演讲的现场,有一位妈妈忧心忡忡地向我提问:“我们每次对孩子说‘不可以’的时候,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吗?”大家觉得呢?当我们拒绝孩子的请求时,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吗?事实上并不会。相反,如果我们在应该说“不可以”的时候犹豫不决,反而会大大削弱孩子的自信。并不是说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他们的自信就会随之增强。孩子只有在能够准确地辨别社会所允许和禁止的行为时,才能变得更加自信、有底气。
当孩子的举动不合适时,家长应该明确地加以制止。但是,家长在说“不可以”的时候,要注意语气,既不能太严肃,也不能太小心。如果我们想着“得及时纠正孩子的坏习惯”,或是要批评孩子时,语气可能会变得过于严肃;反之,如果我们想的是“孩子因此讨厌我怎么办”或是“如果被拒绝的话,孩子也太可怜了”,语气就会不由自主变得谨小慎微。
只有父母能教育孩子。但父母要做的不是训斥孩子,而是要教会他们为人处世。只有怀着这样的态度,教育孩子的语气才会恰到好处。
请一字一句、字正腔圆地朗读一下吧:
“不可以。
我知道,许多家长在说完这句之后,想说的话还有很多,但请只说这一句吧。就算孩子不听话,甚至耍赖哭鼻子,也无须多言。因为在发生问题的时候,往往说得越多,错得越多。在这种情况下,训斥越多,反而对孩子的刺激就会越大,请简洁明了地传达重要的信息。
另外,请家长们打消脑海中想要训斥孩子的念头。即便不训斥孩子,也能把孩子教育好;即便不训斥孩子,孩子也不一定会变得不懂事。你应该教育孩子,而不是只会训斥孩子。
005 “当时针走到这,我们就出发。”
我们上学的时候,课本每一单元的开头都有“学习目标”这个板块。“学习目标”指的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想要收获什么。教育孩子也同样需要制定“教育目标”。
请不要过度紧张,我们只需要在问题出现的时候停下来,不要急着说什么、做什么,先思考一下,需要教给孩子的是什么。通常,在一种情况下,只需要确定一个教育目标。
比如,要出门的时候,孩子慢吞吞地不好好穿衣服。请思考一下,此时要教给孩子的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需要教给孩子“在约定的时间内出门,不许迟到”就足够了。
你只需要告诉孩子:“当时针走到这,我们就出发。你好在那之前穿好衣服,如果时间到了,你还没准备好,爸爸就会直接抱你出去。”并不需要训斥孩子:“你还不快点穿衣服吗?”“你怎么不好好吃饭?”“你要改掉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的毛病!”因为当下我们要教给孩子的不是这些,这些目标等以后慢慢实现就好了。
孩子可能会问:“如果我穿不好衣服怎么办呢?”
此时,你只需要回答“那就拿着衣服出门”。在现实中,如果无法继续等下去,就提前告诉孩子,并按照自己所说的那样去做就可以了。
虽然在个别情况下,我们深思熟虑后决定的目标并不奏效,但比起同时制定多个目标,还是专注于一个更加有效。
请出声朗读下列句子:
“当时针走到这,我们就出发。你好在那之前穿好衣服,如果时间到了,你还没准备好,爸爸就会直接抱你出去。”
026 “这个只能看,不能摸哦!”
去别人家里玩的时候,有的孩子非要摸摸别人家里的装饰品。就算警告他“不能摸”,孩子还是会不经意间上手。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一开始孩子只是好奇,但是父母凶巴巴地说“不可以!会弄坏的!你这样会惹祸!”孩子就会突然变得不安。当感到不安时,有的孩子会待在原地一动不动,而有的孩子则会“唰”地上手摸一把。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这一次没摸到,下次再来玩耍时,一进门就会跑过去摸那件装饰品。这是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缓解内心的不安。摸一下后发现“啊,原来不会出问题啊”,他们才会放下心来。如果不去摸,他们内心的不安就无法消失,所以非要摸一下才行。
当这些孩子打算上手摸别人的东西时,父母需要先请求物品主人的谅解,然后和孩子一起好好地观察那件物品。我们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你是因为好奇才想摸的吧,和妈妈一起看吧,好好观察。哇,虽然很小,但还有轮子呢!”
当孩子想要摸的时候,我们应该教给孩子:“不可以哦,这个只能看,不能摸。”如果孩子问为什么,我们可以说:“这个东西太小了,如果摸的话,很容易碰坏,阿姨这么宝贝的东西,如果坏了阿姨该多伤心啊。我们就只看看吧。”如果孩子还想摸,我们可以轻轻握住孩子的小手,对孩子强调:“这个只能看哦,我们看看还有什么,一起观赏吧。”孩子有的时候会回应:“这里还有门呢!可以打开看看吗?”我们应该说:“如果不小心,门可能会碰坏的,我们就只看看吧!再看看,还有什么好玩的呢?”
等孩子结束自己的探索后,好奇心就会减退。通过这次经历,孩子会懂得:“啊,这个只能看不能摸,静静地观赏也挺不错的!”
请用温和的语气读一读下列句子吧 :
“这个东西太小了,如果摸的话很容易碰坏,阿姨这么宝贝的东西,如果坏了阿姨该多伤心啊。我们就只看看吧。”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