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829660
1.近些年来,“物化”一词一直是热议话题,并多次引起全民讨论(活跃量高达4535.9万)!
▼国内创新剧目《听见她说》《完美女孩》等,再次让“物化”一词,在众多网络平台热论的话题:#物化女性# #物化关系# #被物化的特征#!
2.你不是谁的附属品!——本书倡导拒绝被他人物化,拒绝自我物化的健康关系!用贴近生活的事例,剖析问题关系的本质;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治愈受伤的关系!
▼本书从实际出发,通过作者在阐述日常生活中的四种社交关系模式(恋人关系、职场和人际关系、亲子关系,以及自我关系),梳理种种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析和指引。让对社交和人际关系不自信的群体,重拾自信心。
3.本书结构丰满,内容丰富,适合大众阅读!
▼由事件引入问题——由问题分析行为——由行为给出解决办法——由解决办法带入思考
当恋人成了填补寂寞的工具,当子女成了满足虚荣的挡箭牌,当朋友成了事业前景的垫脚石……这些被利益所侵蚀的珍视关系,将如何找回真诚的初衷?
关系物化指的是在人际情境中,任何一方为了满足欲望,无视自己或对方的感受,把人当成没有情感的物品,采用损害彼此身心、权益或资源的方式,来达到预定目标的人际互动模式。
关系物化不仅是被“他人物化”,或“物化他人”,也包括个人因为自身的匮乏而忽略他人的贬抑、伤害害与攻击,或是为了追求某种标签或虚名,错误地定义了自身的价值。
本书作者通过多年的心理咨询经验,结合人们身边真实可能发生的案例,进行讲述和分析。帮助人们辨别自己是否处于被“物化”的关系中,同时也给出专业的心理学办法,教会人们建立健康、公平的社交模式。
Ⅰ 恋人关系的物化
01 因为我爱你,所以你是我的
——用恋人补足失去的控制感
逐渐扭曲的心路历程
消除内在失落与焦虑的企图
接纳别人与自己,避免把关系“工具化”
02 因为你爱我,所以我是你的
——用恋人证明自己的存在感
被爱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
用美好的幻觉,弥补过去真实的痛苦
追寻真正的爱情,而不是追寻麻药或解药
03 伴侣只是条件化的商品
——用恋人展现自己的价值
定制提升个人价值的“理想伴侣”
表面的完美,究竟是理想还是幻想
“理想伴侣”不是既存的,而是养成的
Ⅱ 人际与职场关系的物化
04 我这么优秀,你凭什么跟我平起平坐
——用排挤争取众人的目光
追求不凡,却无法接受他人也同样不凡
把他人当成吸引目光的绊脚石或垫脚石
贬低他人,不会让自己变得更高
05 我这么照顾你,你怎么可以不听我的
——用讨好取得影响力
四处结盟的八面玲珑
靠成为他人的一部分来缓解焦虑
摆脱讨好与操控的循环
06 我这么相信你,你怎么会这样对我
——用控制缓解焦虑感
对他人的脆弱信任感
面对无法全盘控制的世界
别让过往的人际交往焦虑限制了自己
Ⅲ 亲子关系的物化
07 这是我以前的梦想,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
——让下一代替自己而活
无法成为“自己”的子女
实现梦想的替代品
追求主流价值的掌声,却束缚了自我的人生
08 只要把成绩搞好,其他都不重要
——用物质满足取代心灵陪伴
当物质取代了生命的意义
极度需要意义的人,却过着缺乏意义的生活
检视自我生命的核心
09 你要什么我都给你了,为什么你还觉得不够
——用百依百顺取代教育责任
变质的王子
得寸进尺的贪婪
物质的满足无法满足一切
Ⅳ 自我的物化
10 我一定要努力向上爬
——用世俗的成功定义自身价值
没有极限的成长与进步
追求更好的精英情结
定义自己的,不是成就与地位
11 你们这些人都比不上我
——靠优越的表现来贬低他人
虚假掌声中供养而成的“公主”
没有人强大到不可取代
优秀不等于指使他人的权力
12 为了形象,我不可以犯错
——用推卸责任的方式成就偶像包袱
不能出错的偶像包袱
奖项与头衔助长的无知
认知失调,让人连自己都欺骗
前 言
我们拥有的究竟是爱,还是已经物化的爱
每个人都是“关系”的生物。
即便拥有天纵之才,也无法孤独地活在“关系”之外。
如同哲学家马丁·布伯(Martin Buber)所说:“关系是一切的起源。”
然而,人们从诞生开始,就必须面临着与这个世界分离的孤独。“与世界和其他生命体分开的事实”以及“与生俱来对群体联结的本能需求”,这两者冲撞之下带来的强烈孤独感无法消除,只能与之共处,但很少有人能够认清这一点,于是人们拼命寻找各种能够消除孤独的方式。
在当前鼓励消费、鼓励追求快感和获利的社会氛围下, 这种不可避免的焦虑与不安,成为一种可以获利的商机。人们迫切想要快速消灭生活中各种限制带来的负面感受,尽可能地填满无止境的欲望黑洞,像是大量消费的网购或囤货, 可以带给个人内心的满足感与安全感;也可以投入网络游戏,透过简单的练级或小额的氪金,就可以在虚拟世界中获得立即性的反馈,不需要经历现实世界的等待与挫败……
周而复始,人们越来越习惯以物化的方式来处理各种情感性的问题,甚至将身边所有关系物化也不觉得有异常,包括爱情、亲情、友情以及任何与人际情感联结有关的层面。
甚至人不再被当成有思想、有感受、有生命、有灵魂的生物,而是一种可以被压榨获利的商品,可以满足个人与公司需求的商品。
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下,有些极度渴望被爱的人,就会为了想要被爱而物化自己,进而忽视自己的感受,把自己变成他人的附庸品;而有些人则是利用这种心态来物化别人,眼里只看到自己、关注自己,把对方当成自己舒缓寂寞的工具。
物化他人与物化自己的三大指标
关系物化指的是在人际情境中,任何一方为了满足欲望,无视自己或对方的感受,把人当成没有情感的物品,采用损害彼此身心、权益或资源的方式,来达到预定目标的人际互动模式。
关系物化不仅是指“物化他人”或“被他人物化”,也包括个人因为自身的匮乏而忽略他人的贬抑、伤害与攻击,进而“物化自己”。关系物化是双方共同创造出来的产物。无论关系物化展现在哪一种关系形态当中,包括爱情、友情、亲情、人际以及与自我的关系等各种情境,都具备三大指标:只关注自己、忽略他人、单向性,这也是用来检视身边关系的重要特征。
一是只关注自己:物化他人者,只在意自己的利弊得失,并将之视为先的考量,而不管可能带来的任何负面效应或对别人造成的伤害;物化自我者,则只在意自己的形象,为了经营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而委曲求全,或者为了从别人身上获得保护,不断地牺牲自己、隐藏自己、伤害自己。
二是忽略他人:物化他人者,无视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一切伤害,即使知道这样的伤害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也不能接受,还是一意孤行;物化自我者,则无视他人对自己的关心、爱护及付出,做出危害自己的事情或自暴自弃。
三是单向性:物化他人者,不会随着关系中另一方的回应做出任何相应的调整,坚持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我行我素;物化自我者,则永远以对方的想法和行动为主,贬低自己。
被接纳胜过被保护——翻转的需求层次理论
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Maslow ‘s Hierarchy of Needs)提及,人们成长发展的内在动机是由需求组成的,分别是生理需求(食物、水、睡眠、性欲等)、安全需求(人身安全、免受威胁等)、爱与归属需求(被接纳、被爱护)、尊重需求(受人重视、维持个人价值)和自我实现需求(发挥潜能、达成个人理想境界)五种。
原则上来说,人们会倾向优先满足生理和安全需求,行有余力,才会进一步追求其他的需要。然而,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家马修·利伯曼(Matthew D. Lieberman)却认为,需求层次理论的优先顺序或许应该被翻转。他通过大脑科学实验证明,推动人们生活的优先需求或许并不是生理与安全,而是与人联结的渴望,也就是爱与归属的社会需求。
利伯曼发现,当人们什么都不做的时候(不用工作、念书或执行任何任务的放空时刻),大脑内掌管人际联结的脑区就会一直处在活跃的状态,反复思考与人际有关的议题。同样的现象,也可以在不谙世事的婴儿身上观察到。
也就是说,大脑在我们什么事情都不做的时候,会自然启动关注人际联结的预设网络。各种科学实验都证明,人际联结需求不仅是人类渴望的基本需求,也是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在人际上获得满足,包括被肯定、被接纳所获得的归属感所带来的心理愉悦,以及后续引发的生理效应,等同于实质的药物、食物给身体带来的正面影响。同样地,我们在人际上所经历的那些看似抽象的挫折,例如被排挤、被责骂所带来的心理痛苦和后续对身体造成的影响,同样等同于现实生活中实质的生理伤害。
利伯曼认为,许多我们以为的纯粹心理活动,其实比我们所想的更为具体有形。因为所有心理活动都根植于大脑的生理历程,而这些心理活动,几乎都跟人际联结脱离不了关系。
我们极度渴望获得别人的正面评价,即便是面对完全陌生的人,也还是很希望跟他们有正面的联结。日本高知工科大学的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家出马圭世(Keise Izuma),在日本进行的一项研究证明了这个观点。
他让实验参与者躺在大脑扫描仪中观看不曾见过、也不曾想要认识的陌生人给的夸奖信息。当参与者接收到这些信息时,大脑中与奖赏系统有关的脑区便被启动,这些脑区与参与者在完成任务、获得金钱奖励时所启动的脑区是类似的。
实验说明了人们容易受他人正向反馈的影响,而且大脑系统的奖赏部位对类似反馈的反应,也远比想象中强烈许多。因此,我们用尽各种方法,满足对人际渴望的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了。不管是通过讨好别人、降低自己的屈从方式,还是攻击别人、抬高自己的自以为是。这些行为都是想要满足本能上对联结的渴望,以获得大脑在这些内建程序被满足时所带来的生理满足。
……
01
因为我爱你,所以你是我的
用恋人补足失去的控制感
对冠俊来说,情人就是一体的,是彼此不可分割的存在。
“因为我爱你,所以你是我的。”冠俊深情地望着嘉莹说,“包括身体和心灵,你的一切都是我的,所以不管你去哪儿,都要向我报备;没有我的允许,你哪儿也不能去,懂了吗?”
嘉莹抚着因为被掌掴而火辣的脸颊,颤抖地回答:“懂了。”
是什么让这段原本看似浪漫的恋情,变成了醒不过来的噩梦?
逐渐扭曲的心路历程
从“轻松的名”到“勉强的名”
冠俊从小就认为自己与众不同,是特立独行的存在。从小学到初中,他总是班级和全校的名,运动、学习都难不倒他,他是学校里集所有光环于一身的风云人物;初中毕业后,他也在所有人的赞赏声中,顺理成章地考进志愿高中就读。
在这个阶段,他可以说是志得意满。身边围绕着众多仰慕者,但他都没放在眼里,因为他高傲地认为自己跟他们属于不同的世界。他想要所有人都崇拜他,知道他有多么出类拔萃。
可进入高中以后,冠俊这才发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无法再像从前一样,轻而易举地获得名。甚至,他得非常努力,才能维持过去的“明星光环”。他对自己感到失望、挫败,但他却极力否认这种感觉,只是不断地告诉自己:“我可以的,我是强的!”
他依旧相信自己是天之骄子,只要自己愿意,团体中耀眼的“明星”将永远是自己。结果也确实如此,冠俊在不断地努力下,如愿以偿地成为班级的名,同时,他还是学校社团的社长,在运动场上也表现不俗。他想向自己证明,他没有变,他跟从前一样杰出,即使环境不同、对手更强,他还是秀的。
然而,看似风光的冠俊,此时他的内心已经非常疲惫。他很害怕被别人超越,也很害怕被别人抢了风头,毕竟班上同学远比他想象中的要出色,稍不注意,他就会从的宝座上跌落下来。
情感也要名
三年后,再次拼尽全力考进志愿的冠俊,发现在高手如云的大学里,自己再怎么埋头苦读,学习成绩始终在十名之外徘徊了。
这突如其来的挫败感深深地吞噬着他的自尊,他无法接受这样的自己,但也无法否认这样的事实。每当夜深人静时,冠俊常常暗自啜泣。
他觉得好累,也觉得没有人懂他。家人对他好,只是因为他表现优秀,让家人有面子,可以在外面炫耀,一旦冠俊的学习成绩稍有退步,父母便动手打骂他;同学对他好,只是因为他可以在同学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一旦他没有了利用价值,就没有人理他。
他觉得这个世界虚伪,每个人都是戴着假面具在生活,包括他自己。失去众人掌声的他,顿时觉得好寂寞、好凄凉。此时,冠俊注意到了品学兼优、才貌双全的嘉莹。她是全校不少男同学心目中的女神。冠俊认为,如果能与嘉莹交往,就能重新证明自己的卓越,找回“世界以自己为中心打转”的感觉。因此,他开始千方百计地接近嘉莹。
他事先查询嘉莹的课表、打探她的生活作息,守候在她上下课必经的路上或去兼职的途中,创造多次不期而遇的巧合假象,并借此机会向嘉莹献殷勤。
他会在嘉莹兼职下班时,提前在宿舍前站岗,送上热腾腾的夜宵;也会在她清晨早课的教室外,递上早餐;更会在她生病时,送上能够补充维生素 C 的贴心热饮。此外,冠俊也常常主动打电话陪嘉莹聊天,指导她不擅长的学科报告。经过一连串的努力,冠俊终于达成了目标——顺利与嘉莹成为男女朋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