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哲学/宗教哲学学会提问(原书第12版·中英文对照学习版)

学会提问(原书第12版·中英文对照学习版)

首次推出中英文双语对照版,学习原汁原味的批判性思维入门经典、真正授人以渔的智慧之书,豆瓣万人评价8.3高分。雅思、托福、GRE、GMAT、SAT学习备考读物。樊登、俞敏洪力荐

作者:[美]尼尔·布朗(Neil Browne)[美]斯图尔特·基利(Stuart Keeley)、许蔚翰、吴礼敬译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9月 

ISBN: 9787111688952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46.99

类别: 哲学/宗教 新书热卖榜, 哲学 SKU:6174df16f0f22475083a76cf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1688952

编辑推荐

批判性思维入门经典,真正授人以渔的智慧之书,畅销百万册,豆瓣万人评价8.3高分。信息泛滥时代,培养独立思考和去伪存真能力的底层逻辑,防骗防杠防偏见指南。

 

◎ 首次推出中英文双语对照学习版,学习原汁原味的批判性思维

◎ 哈佛等300多所高校入门读物,30余年经久不衰,豆瓣万人评价8.3高分

◎ 雅思、托福 、GRE、GMAT、SAT的备考和学习材料

◎ 掌握华为、腾讯、小米、乐高、IBM等国际创新企业颇为看重的能力

◎ 具备21世纪网民的素养,揭开事实真相,识别谎言,去伪存真,理性“抬杠”

◎ 北大哲学系教授 陈波、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俞敏洪、樊登读书创始人 樊登、生涯规划师 古典、学长LEO李柘远、心理学博士 采铜、秋叶品牌创始人 秋叶、安人心智董事长 阳志平、《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贝小戎、学术志 学君、书单 陈新炎、壹心理、KnowYourself 夏超 联袂推荐

 

第12版与11版相比,更新的内容:

(1)新增批判性思维在写作和演讲沟通中的应用内容,提升你的写作、沟通和辩论能力

(2)内容视觉化呈现,新增了一系列图表,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

(3)吸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的思想精华,强调慢思考

(4)增设探讨认知偏见及批判性思维会遭遇的障碍的内容,向你全面真实地展现批判性思维运用的全过程,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5)更新了与读者生活联系紧密的热点话题、案例和思维练习,学以致用,让你成为一名批判性思维者

(6)强调互动性,鼓励读者把批判性思维应用到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理性地参与公共话题的讨论,不被杠精裹挟

(7)翻译和版式设计进一步优化,提升阅读体验。

 

为了方便你学习,我们准备了204页英文版学习资源。

 

内容简介

如果你家乡的企业因为防治雾霾而限产停产,你会支持还是反对?

如果微信群里,家人时不时发来一些标题为“……秘密”“……必看”的养生文章,你会支持还是劝阻?

如果无数专家都说今年股市要跌、房价要涨,你会相信谁,质疑谁?结论是的吗?

……

 

我们生活在嘈杂、喧嚣和不确定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被泛滥的信息所包围,大到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小到个人生活的决策,面对别人和媒体兜售的观点,如果你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就只能全盘接受——他们热衷于让你相信这是“事实”,但所说的话往往真假参半。你明明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可一时又很难找到突破口反驳。

 

即使专家说得再动听,也不一定靠谱,我们有必要依靠自己的大脑,不草率、不盲从,不为感性和无事实根据的传闻所左右,《学会提问》帮助我们有意识地学习和运用批判性思维,提出批判性问题,对问题深思熟虑,尽力理解那些价值观和我们背道而驰的人的分析推理方式,克服偏见对判断的影响,这样才有可能得出更为正确、理性的结论。

 

当你能够坦然面对立场和你完全相左的意见,理性判断而不会党同伐异时,当你面对提问和质疑,有能力组织更多确凿的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而不只把声高当有理,或认为别人是没事找茬,有意和自己过不去时,当你能够在对话和辩论中拨开迷雾,识别出对方的逻辑谬误和情感操纵时,世界在你眼中将变得更加有趣、开阔和坚定。

作者简介

尼尔·布朗(Neil Browne)
美国博林格林州立大学的杰出经济学教授。获有托雷多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和得克萨斯大学的博士学位。曾与合作者合著七本书,并在专业期刊发表一百余篇研究论文。威斯康星大学、印第安纳大学、科罗拉多大学等几十所大学曾经聘请布朗教授,协助培养教职员批判性思维技巧。

他也任职于《韩国批判性思维期刊》的编辑委员会,还是“国际批判性思维大会”的主要发言人。先后荣获博林格林州立大学“杰出教学能力奖”“终生成就奖”,以及美国教育促进与支持委员会的“全国年度杰出教授”银牌奖章、“俄亥俄州年度杰出教授”等无数地方性和全国性的荣衔。

还为IBM亚太公司、乐高公司、新加坡K2B国际公司、美国商学院联盟等众多机构及公司提供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及咨询服务。

斯图尔特·基利(Stuart Keeley)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博士。现为博林格林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

 

译者简介

许蔚翰  美国天普大学管理学硕士、菲律宾德拉萨大学教育管理哲学博士,现任教于安徽工业大学。

吴礼敬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博士,合肥师范学院副教授。

目  录

赞 誉

前 言

 

第1章 正确提问的益处和方法 · 001

 

我们生活在嘈杂、混乱的世界 · 001

专家说得再动听,也不一定靠得住 · 004

有必要依靠自己的大脑 · 006

激发你的批判性思维 · 006

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 · 008

弱势批判性思维和强势批判性思维 · 012

勤于练习很重要 · 014

批判性思维和与人交往 · 016

批判性思维者拥有的主要价值观 · 018

让对话有效进行下去 · 020

营造友好的交流氛围 · 024

像批判性思维者那样写作和发言 · 024

 

第2章 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 030

 

论题的种类 · 032

寻找论题 · 034

寻找写作者或发言者的结论 · 036

找到结论的线索 · 038

思维体操 · 040

给个提示 · 042

 

第3章 理由是什么 · 048

 

开始质疑的过程 · 052

理由的提示词 · 056

让理由和结论一目了然 · 056

先有理由,后有结论 · 056

像批判性思维者那样写作和发言 · 060

思维体操 · 064

给个提示 · 068

 

第4章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 072

 

让人捉摸不透的多义词 · 074

找准关键词 · 076

检查有没有歧义 · 78

判定歧义 · 080

上下文和歧义 · 084

歧义、定义和字典 · 084

澄清歧义不只是你的责任 · 088

像批判性思维者那样写作和发言 · 088

思维体操 · 094

给个提示 · 096

 

第5章 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是什么 · 102

 

价值观冲突和价值观假设 · 108

从价值观到价值观假设 · 110

典型的价值观冲突 · 112

把立论者的背景作为寻找价值观假设的线索 · 112

把可能发生的后果作为寻找价值观假设的线索 · 114

寻找价值观假设的其他方法 · 116

了解其他人的价值倾向的价值 · 116

价值观与相对性 · 118

找出并评价描述性假设 · 118

描述性假设举例说明 · 120

常见的描述性假设 · 122

找到假设的线索 · 124

像批判性思维者那样写作和发言 · 126

思维体操 · 134

给个提示 · 136

 

第6章 论证中有没有谬误 · 140

 

用提问的方法找出论证中的谬误 · 144

从评价假设出发 · 144

发现其他常见的论证谬误 · 150

警惕分散注意力的干扰 · 160

愚弄人的循环论证 · 162

论证谬误小结 · 164

扩展关于谬误的知识 · 166

思维体操 · 166

给个提示 · 170

 

第7章 证据的效力: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言和专家陈述 · 174

 

事实还是见解 · 176

我们需要可靠的证据 · 178

证据的来源 · 180

以个人经历作为证据 · 182

以典型案例作为证据 · 184

以当事人证言作为证据 · 184

以专家意见作为证据 · 188

思维体操 · 192

给个提示 · 196

 

第8章 证据的效力:个人观察和调查研究 · 198

 

以个人观察作为证据 · 198

有偏差的调查和问卷 · 200

以研究报告作为证据 · 204

研究发现中存在的一般问题 · 206

从研究样本进行概括 · 214

从测量方法进行概括 · 216

专家观点什么时候可信 · 220

科学研究和互联网 · 222

像批判性思维者那样写作和发言 · 224

思维体操 · 230

给个提示 · 232

 

第9章 有没有替代原因 · 236

 

何时该寻找替代原因 · 238

替代原因的说服力 · 240

寻找替代原因 · 242

的原因还是原因之一 · 242

将多种视角作为寻找替代原因的指导 · 244

混淆相关性和因果关系 · 246

混淆“在此之后”与“因此” · 248

解释单个事件或行为 · 250

评价替代原因 · 252

替代原因与你的表达和交流 · 252

发掘潜在的原因 · 254

思维体操 · 256

给个提示 · 258

 

第10章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 264

 

不知来历和有偏差的数据 · 266

令人困惑的平均值 · 268

测量误差 · 272

错把一件事的结论用来证明另一件事 · 272

通过省略信息欺骗 · 274

在自己的写作中使用统计数字 · 278

思维体操 · 278

给个提示 · 280

 

第11章 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 284

 

找到省略信息的益处 · 286

不完整的论证在所难免 · 288

帮你识别省略信息的问题 · 290

我们需要知道确切的数字 · 290

负面视角的重要性 · 294

如果省略的信息还是找不到 · 296

像批判性思维者那样写作和发言 · 298

思维体操 · 304

给个提示 · 306

 

第12章 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 308

 

二分式思维:妨碍我们考虑多种可能性 · 310

灰度思维:两面还是多面 · 312

条件句的生产力 · 314

识别多个结论能解放思维 · 316

小结 · 316

思维体操 · 318

给个提示 · 320

 

第13章 干扰批判性思维的障碍 · 324

 

正确提问带给人的不快 · 324

思考过快 · 326

刻板印象 · 326

背叛我们的思维习惯 · 328

晕轮效应 · 328

信念固着 · 330

可得性启发法 · 332

答非所问 · 332

自我中心 · 334

一厢情愿:批判性思维的障碍 · 336

后的话 · 340

译后记 · 344

 

 

CONTENTS

Preface xi

 

Chapter 1  The Benefit and Manner of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001

 

The Noisy, Confused World We Live In 001

Experts Cannot Rescue Us, Despite What They Say 005

The Necessity of Relying on Our Mind 007

Critical Thinking to the Rescue 007

The Sponge and Panning for Gold: Alternative  Thinking Styles 009

Weak-Sense and Strong-Sense Critical Thinking 013

The Importance of Practice 015

Critical Thinking and Other People 017

Primary Values of a Critical Thinker 019

Keeping the Conversation Going 021

Creating a Friendly Environment for Communication 025

Writing and Speaking as Critical Thinkers 025

 

Chapter 2  What Are the Issue and the Conclusion? 031

 

Kinds of Issues 033

Searching for the Issue 035

Searching for the Author’s or Speaker’s Conclusion 037

Clues to Discovery: How to Find the Conclusion 039

Practice Exercises 041

Sample Responses 043

 

Chapter 3  What Are the Reasons? 049

 

Initiating the Questioning Process 053

Words That Identify Reasons 057

Keeping the Reasons and Conclusions Straight 057

Reasons First, Then Conclusions 057

Writing and Speaking as Critical Thinkers 061

Practice Exercises 065

Sample Responses 069

 

Chapter 4  What Words or Phrases Are Ambiguous? 073

 

The Confusing Flexibility of Words 075

Locating Key Terms and Phrases 077

Checking for Ambiguity 079

Determining Ambiguity 081

Context and Ambiguity 085

Ambiguity, Definitions, and the Dictionary 085

Limits of Your Responsibility to Clarify Ambiguity 089

Writing and Speaking as Critical Thinkers 089

Practice Exercises 095

Sample Responses 097

 

Chapter 5  What Are the Value and Descriptive Assumptions? 103

 

General Guide for Identifying Assumptions 107

Value Conflicts and Assumptions 109

From Values to Value Assumptions 111

Typical Value Conflicts 113

The Communicator’s Background as a Clue to Value Assumptions 113

Consequences as Clues to Value Assumptions 115

More Hints for Finding Value Assumptions 117

The Value of Knowing the Value Priorities of Others 117

Values and Relativism 119

Identifying and Evaluating Descriptive  Assumptions 119

Illustrating Descriptive Assumptions 121

Common Descriptive Assumptions 123

Clues for Locating Assumptions 125

Writing and Speaking as Critical Thinkers 127

Practice Exercises 135

Sample Responses 137

 

Chapter 6  Are There Any Fallacies in the Reasoning? 141

 

A Questioning Approach to Finding Reasoning Fallacies 145

Evaluating Assumptions as a Starting Point 145

Discovering Other Common Reasoning Fallacies 151

Looking for Diversions 161

Sleight of Hand: Begging the Question 163

Summary of Reasoning Errors 165

Expanding Your Knowledge of Fallacies 167

Practice Exercises 167

Sample Responses 171

 

Chapter 7  The Worth of Personal Experience, Case Examples, Testimonials, and Statements  of Authority as Evidence 175

 

Fact or Opinion? 177

The Need for Dependable Evidence 179

Sources of Evidence 181

Personal Experience as Evidence 183

Case Examples as Evidence 185

Testimonials as Evidence 185

Appeals to Authority as Evidence 189

Practice Exercises 193

Sample Responses 197

 

Chapter 8  How Good Is the Evidence: Personal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Studies? 199

 

Personal Observation as Evidence 199

Biased Surveys and Questionnaires 201

Research Studies as Evidence 205

General Problems with Research Findings 207

Generalizing From the Research Sample 215

Generalizing From the Research Measures 217

When You Can Most Trust Expert Opinion 221

Research and the Internet 223

Writing and Speaking as Critical Thinkers 225

Practice Exercises 231

Sample Responses 233

 

Chapter 9  Are There Rival Causes? 237

 

When to Look for Rival Causes 239

The Pervasiveness of Rival Causes 241

Detecting Rival Causes 243

The Cause or a Cause 243

Multiple Perspectives as a Guide to Rival Causes 245

Confusing Causation with Association 247

Confusing “After This” with “Because of This” 249

Explaining Individual Events or Acts 251

Evaluating Rival Causes 253

Rival Causes and Your Own Communication 253

Exploring Potential Causes 255

Practice Exercises 257

Sample Responses 259

 

Chapter 10  Are Any Statistics Deceptive? 265

 

Unknowable and Biased Statistics 267

Confusing Averages 269

Measurement Errors 273

Concluding One Thing, Proving Another 273

Deceiving by Omitting Information 275

Using Statistics in Your Writing 279

Practice Exercises 279

Sample Responses 281

 

Chapter 11  What Significant Information Is Omitted? 285

 

The Benefits of Detecting Omitted Information 287

The Certainty of Incomplete Reasoning 289

Questions That Identify Omitted Information 291

But We Need to Know the Numbers 291

The Importance of the Negative View 295

Omitted Information That Remains Missing 297

Writing and Speaking as Critical Thinkers 299

Practice Exercises 305

Sample Responses 307

 

Chapter 12  What Reasonable Conclusions Are Possible? 309

 

Dichotomous Thinking: Impediment to Considering Multiple Conclusions 311

Grey Thinking: Two Sides or Many? 313

Productivity of If-Clauses 315

The Liberating Effect of Recognizing Alternative Conclusions 317

Summary 317

Practice Exercises 319

Sample Responses 321

 

Chapter 13 Speed Bumps Interfering with Your Critical Thinking 325

 

The Discomfort of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325

Thinking Too Quickly 327

Stereotypes 327

Mental Habits That Betray Us 329

Halo Effect 329

Belief Perseverance 331

Availability Heuristic 333

Answering the Wrong Question 333

Egocentrism 335

Wishful Thinking: Perhaps the Biggest Single Speed Bump on the Road to Critical Thinking 337

Final Words 339

前  言

“我知道做个慎思明辨的人是很好的,会问很多恰到好处的问题也很棒,可我就是不知道该问哪些问题,不知道该如何提问。”确实有很多人在谈论学习或教授批判性思维,而且这些人知道批判性思维有赖于系统性地提问。但是他们并未言明:该问哪些问题呢?这些问题又是如何促使人们对他人所阐述的内容进行深思熟虑和公平允正的评价的呢?

针对这些疑问,我们专门撰写了本书,目前这已是本书第12次修订了。只有公众都能独立思考和判断,社会才能高效地运转。如果我们经过批判性问题的层层考验后才形成决定和信念,我们就会更加自信。如果任何东西在进入我们的头脑之前都接受特定标准(这些标准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考者所尊重)的检验,我们将为此备感自豪。

本书从一开始就处于不断改进之中,我们不断汲取来自我们的学生以及使用本书的广大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一方面,我们为本书的大获成功以及来自很多国家的广大读者的积极反馈而感到无比振奋;另一方面,我们深感任重而道远,觉得我们需要付出前所未有的巨大努力来教导公众如何“提出正确的问题”。

一些本应博闻广识的身居高位者为事实贴上“假消息”的标签,声称他们有其他事实,以此为自己的主张辩护。“事实可能存在争议”或“事实本身是不完整的,还需要得到更多事实支持”这样的言论本来都是有益的,可以提醒我们,对“现实”做断言是很复杂的。然而,仅仅因为我想得出一个特定的结论,就认为我掌握的事实与你掌握的事实等价,这是劣的智力欺诈。

我们一直都非常需要批判性思维,尤其是在这个一些人把科学仅仅视作“另一种视角”的历史时刻。

新的意见一多,对哪些需要认真考虑、哪些可以不予考虑的取舍就变得越来越难做。每天都有人想尽一切办法说服我们,跟我们死缠烂打,其中很多人都喜欢钻牛角尖、走,他们的论说诉诸情感的成分多,诉诸理智的成分少。记不清在多少次的公开讨论中,我们遇到普遍的极度无视证据、语言草率、错把声高当有理的情况。相信内心而不顾真相,或者说对真相漠不关心的态度正变得越来越普遍。

我们一心追求的是,希望修订本既能保持《学会提问》这本书的主要特色,同时又能适当调整内容以适应我们新的思考重点和读者不断产生的新需求。例如,我们想保留本书简明扼要、清楚易懂以及篇幅短小的特色。经验告诉我们,这本小书出色地完成了它的目标—传授批判性思考和提问的技能。

正因如此,本书才能实现其一贯秉持的、其他书无法实现的一系列目标。它将帮助学生掌握一整套提问的技能,并且这些技能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对这些技能的训练都是在轻松、自然的讨论中展开的。(我们的读者对象是普通大众,而不是专业人士。)

本书为显著的特色之一就是它的适用范围远远超出了你的想象,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批判性思维联系在一起的种种习惯和态度,可以灵活运用到消费、医疗、法律及一般性的伦理和个人选择当中。当外科医生说需要动手术时,寻找本书所倡导的批判性问题(critical question)的答案就有可能变成生死攸关的事情。此外,坚持提出这些批判性问题也可以巩固我们不断增长的知识,帮助我们更快地发现世界运行的规律,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并理解怎样做才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本书对谁特别有帮助呢?鉴于我们的教学经验涵盖了各种不同水平和层次的学生,我们很难想象出这本书对哪一门专业或课程派不上用场。事实上,本书已被广泛应用于法律、英语、药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宗教学以及其他各类社科课程,同时还被普遍应用于中学课堂里。

本书特别适合在以下几个领域中应用。通识课程的老师在堂课上,面对学生关于他们能从这门课中学到什么的疑问,可以让学生阅读本书,这将为他们的问题提供清晰明了的答案。英语老师在课堂上训练学生写作说明文时,也可以使用本书,不仅可以将其作为构思文章前评估各种不同论点的范本,还可以将其作为写作过程中应避免的问题的检查清单。本书还可以用作旨在培养学生批判性阅读和思考技能的课程中的核心材料。

本书主要生发自我们的课堂教学经验,旨在帮助每个人培养阅读和倾听的习惯。它力求培养的种种技能,是任何一个不盲从盲信的读者都需要的,是理性判断的基础。本书中反复强调的批判性问题可以提高我们的论证能力,不管我们受过什么程度的正规教育。

新版的特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觉得有必要将批判性思维延伸至写作和发言。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向一位经验丰富的写作老师寻求帮助,他使我们能更好地帮助那些希望成为批判性思维者的写作者和发言者。

2)我们的很多学生受益于我们对文字内容的视觉呈现。为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批判性思维,新版中在讨论特别重要的观点的部分增加了一系列图表。

3)我们继续吸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所著的《思考,快与慢》(Thinking, Fast and Slow)一书里的真知灼见,并使之贯穿全书。我们尤其强调“慢思考”的重要性。

4)我们用与学生生活更紧密相关的材料替换了1/3的练习文章。我们继续在前几篇练习文章里采取自问自答的方式,即呈现思考以得到答案的过程—好比一个人正努力思考如何评价一篇文章,而读者则在这个人的脑海里旁观整个思考的过程。我们认为与其直接让读者看答案,不如让他们切身“感受”一下接受、拒绝、修正和组织答案的点滴过程,这样他们可以更真切地了解到用来获取答案的批判性思维的实际过程。在这一点上,我们认同著名教育家约翰·加德纳(John Gardner)的重要比喻,他曾严厉批评一些老师和培训师只向学生展示从知识园地里采摘的缤纷花朵,而不给学生看让那美丽花朵得以绽放的种植、除草、施肥和修剪的整个过程。

5)我们还强调了批判性思维的社会属性或者说互动属性,强调了一个人提出批判性问题的方式,可能会极大地影响他提问的价值。例如,很多读者在与人交往时刚跃跃欲试,想秀一秀自己批判性提问的能力,就发现并不是每个人都乐于见到别人对自己的信念展开批判性的盘问。有些互动方法能在批判性思维者与发言者/写作者之间激发出更多令人满意的对话,而有些方法则难以奏效。我们建议读者一定要注意提问和倾听的策略,让对话得以顺利进行,而不要迫使对方关闭对话的渠道。例如,常常会有人一听完你的问题就回应道“你怎么单单就盯上了我呢”,批判性提问的进程就此戛然而止,没了下文。

6)我们添加了许多新的部分,包括测量误差、灰度思维、操控型论证,以及基本归因错误。

7)新版还提供了200多个问题及相应解答,教师可以将其用作评估工具或家庭作业。若有钻研和使用这些问题的需求,请访问学习催化(Learning Catalytics)平台(https://learningcatalytics.com/sign_in?login=true)。在登录页创建一个个人账户以获取这些问题。

媒体评论

(按姓氏笔画排序)

 

在本书的帮助下培养清晰的思维,既能让你获得一种生存能力,也能提升你的人格魅力!

——贝小戎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尽信书,不如无书—信息爆炸时代,专家满天飞,盲信比不信还糟糕。如果你希望成为一个听完别人说的话以后,不是只会说“对对对”,而是会说“你说得真好,我有一个好问题”的人,那么这本书是你的书。

——古典 生涯规划师,《跃迁》《拆掉思维里的墙》作者

 

这是一本关于批判性思维的经典著作。在新版中,作者与时俱进,参考了认知心理学、逻辑学与思维训练方面的新进展,比如加入了对灰度思维、基本归因错误等的介绍。书中详细介绍了论证的各个组成要素,探讨了提问与独立思考的技巧。这本书值得向每位关心思维成长的读者推荐。

——阳志平 安人心智董事长,心智工具箱公众号作者

 

或许,正是2006年7月,初三升高一暑假的某个午后,看到那则“复旦附中学生获哈佛、耶鲁、斯坦福等名校录取”的新闻,我听到了来自灵魂的提问:“为什么我不可以?”从此,我成为一名risk taker(敢于冒险的人),一路上从厦门到耶鲁,从高盛到哈佛,再到回国创业成为90后年轻高管,一路上不违本心,勇敢去闯,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我感谢2006年的那一个提问。

——李柘远(学长LEO) 畅销书作家,金影科技联席总裁

 

本书是我在20世纪90年代读的本关于批判性思维的书,也是我迄今读过的众多关于批判性思维的书中较好的一本。它通过10个批判性问题来组织全书,把逻辑分析、认知评价和价值评价熔于一炉,提纲挈领,条理分明,简明扼要,精心选择例证,分析透彻深入。我至今记得当年的阅读带给我的震撼:原来我们的思维中隐藏着如此多的谬误和陷阱!它也使我明白了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如何去批判性思考。我后来逐渐认识到,批判性思维还是通向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因为不同凡“想”,所以不同凡响。向各位读者强烈推荐本书:学习批判性思维,从本书开始!

——陈波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这个信息过剩的时代,会问问题的人,运气不会太差。面对海量的信息,只有掌握批判性思维,我们才能“披沙拣金”,成为自己的“信息把关人”。

——陈新焱 “书单”公众号创始人

 

学术研究的本质就是对社会现象进行不断提问、假设和验证的过程。不盲从于表面现象,深入肌理,发现真问题、提出好问题是学术研究中关键也困难的环节,不具备这种能力成为很多学术研究者的“软肋”。《学会提问》是批判性思维训练领域的经典之作,阅读本书,你可以系统学习批判性思考的基本框架和逻辑,不断提升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学会提问》是每个学术人都应该学习的思维宝典。

——学君 “学术志”创始人

 

这本书是批判性思维领域的经典之作,常读常新。如果一个人不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那么他就很容易上当受骗,我身边不乏这样的例子。批判性思维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上的一课。

——采铜 心理学博士,畅销书《精进》作者

 

这本《学会提问》是一本非常经典的批判性思维读物,很出色地完成了传授批判性提问的技能这一目标,既简洁又全面,实践指导性强,会为同学们提供很大的帮助。想要去国外留学深造的同学,应该学习批判性思维,学会用批判性眼光去看待、评价问题,理性思考,扩展你的思维和眼界,丰富你的内心世界!

——俞敏洪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

 

当代社会的流动性和信息爆炸,让人们感受到强烈的不确定性,这对心智状态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面对的这一处境,使得批判性思维凸显出重要价值。这本书脉络清晰,层层递进,极佳地展现了如何学习批判性提问、分析和判断,能够帮助我们在诸多情境中去伪存真,做出更好的生活选择。

——夏超 KnowYourself媒体部总监

 

提问比告知更能够解决问题,因为告知在很多情况下意味着指责。优秀的提问者可以激发他人的动力,让他人意识到盲点,甚至帮对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前提是,你得“学会提问”!

——樊登 “樊登读书”创始人

 

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遇到许多他人兜售的观点。如何合理“抬杠”,将批判性思维延伸到发言甚至写作中,让自己的提问更为理性、正确?《学会提问》给出了答案和具体的练习方式,让我们得以拨开迷雾,一语中的。

——壹心理

抢先评论了 “学会提问(原书第12版·中英文对照学习版)”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阅读更多
缺货

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平和喜乐地成就事业

EUR €20.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一切都在孤独里成全:叔本华的人生智慧

EUR €27.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易经的奥秘:完整版

EUR €41.99
加入购物车

南怀瑾选集(全集典藏版 套装共12卷)

EUR €532.88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