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5102265
1.创全网5亿次阅读量的历史自媒体“*爱历史”新作,作者艾公子,原*爱君,曾出版销量超10万册的《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2》《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3》等
2.历史原比小说好看:40个形形色色的离奇疑案,40场酣畅淋漓的历史推理
3.悬疑,烧脑,超大信息量:运用吊线跟踪、混合洗牌等刑侦手法,糅合史学、考古学、医学及法学等多元学科视角还原历史真相
4.一部解读历史上的疑案的通俗历史读物
5.历史真的有真相吗?如果有,我们如何找到它?雍正暴毙之谜;晚明三大案谜团;龙骨的秘密;韩信之死,疑窦重重;太平天国的宝藏去哪了;清朝惊天窝案;赵氏孤儿的真相…
《疑案里的中国史》是一部解读历史上的疑案的通俗历史读物。
全书分为8个章节,分别以“帝王的生死之谜”“被遮蔽的皇嗣秘闻”“王朝夺权疑案”“将相结局奇案”“帝国惊天大案”“女名人疑案”“颠覆历史的悬案”“全民‘热搜’的离奇案”为主题,选取了40个历史疑案,从先秦到晚清,上至帝王将相,下至三教九流,糅合史学、考古学、医学以及法学等多元学科视角,运用吊线跟踪、混合洗牌等刑侦手法,大胆推测、小心求证,穿越千年迷雾,力图为读者还原历史真相。
一 帝王生死之谜
帝王谜案:谁是秦始皇的生父? _003
斧声烛影:赵匡胤真是被砍死的吗? _011
狸猫换太子:宋仁宗身世之谜 _018
明朝悬案:建文帝究竟是死是活? _024
280多年过去了,雍正暴毙之谜依然无解 _033
二 被遮蔽的皇嗣秘闻
巫蛊之祸的真相 _041
玄武门血案背后:被污名化的“隐太子”李建成 _047晚明三大案背后,那个追查真相的小官员 _056
神秘的“朱三太子”,折磨了大清80年 _066
九子夺嫡,四阿哥凭什么胜出? _076
三 王朝夺权疑案
曹操为何不称帝? _083
赵匡胤为何能轻松“黄袍加身”? _090
夺门之变:无人阻止的悲剧 _097
宁王之乱:“叛乱来得正是时候” _108
曾国藩为何不称帝? _119
四 将相离奇结局
伍子胥复仇之谜 _129
范蠡为何能够全身而退? _139
商鞅为何死得那么惨? _148
韩信之死,疑窦重重 _157
三国的冤案:魏延之死 _167
五 帝国惊天大案
南北榜案:金榜题名日,两名状元被杀了 _177
1542年,一群宫女刺杀大明皇帝 _185
雍正爱的大舅子:年羹尧为什么必须死? _190
清朝惊天窝案:“从来未有之奇贪异事” _199
晚清奇案:没有真相,只有政治 _208
六 女名人疑案
八王之乱:“一代妖后”开启大乱世 _221
谁杀死了大唐美的女人? _229
孝庄太后的绯闻 _236
慈禧上位之谜 _246
慈禧忌惮的女人,44岁那年暴毙了 _254
七 颠覆历史的悬案
“赵氏孤儿”真相:被掩盖的奸情、内讧和阴谋 _265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真相 _273
真实的梁山好汉:原来你是这样的《水浒》 _279朱元璋为什么长着一张猪腰子脸? _286
张献忠真的是杀人狂魔吗? _291
八 全民“热搜”离奇案
神秘的楼兰,是怎么消失的? _305
太平天国的宝藏,到底去哪了? _312
杨月楼案:一次轰动全国的私奔 _320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为何震动了帝国高层? _326
“龙骨”的秘密 _334
参考文献 _340
“赵氏孤儿”真相:被掩盖的奸情、内讧和阴谋
清代小说《说唐全传》中,杨林杀死了秦琼的父亲,强收秦琼为义子,秦琼委曲求全,认杀父仇人杨林为义父,但秦琼意欲杀死杨林、替父报仇的决心未曾改变。
另一部清代小说《说岳全传》中,陆文龙父母在金兀术攻城后殉国,他则被金兀术收为义子并养大成人,变成对抗岳家军的猛将。但当陆文龙得知自己的身世后,决心为父母报仇,向金兀术展开了斗争。
类似的故事情节,在中国的戏剧小说中十分常见,通常围绕“恶人杀了孤儿全家—孤儿被恶人抚养长大—孤儿终向恶人复仇”的叙述模式展开。由于这一模式早、成功的文本来自元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所以被后世统称为“赵氏孤儿型故事”。
《赵氏孤儿》堪称中国传统戏剧小说悲情叙事的经典,自问世以来,就在民间广为流传,并经过戏曲、电影、电视剧的不断重演而至今妇孺皆知。在欧洲,经过伏尔泰、歌德等大师的转译,《赵氏孤儿》同样具有非凡的影响力和生命力。王国维说过,元杂剧《赵氏孤儿》列入世界大悲剧中,毫无愧色。
然而,《赵氏孤儿》的影响还不止于此。
在一次次的传播和转述的过程中,它所讲述的故事已经变成了历史,而历史的本来面目反而被遗忘了。在这段忠奸对立、正邪较量的震撼人心的“历史”背后,是被掩盖掉的另一段无关忠奸和正邪、只关乎政治阴谋和利益分配的历史。
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历史上“赵氏孤儿”的真相,跟忠诚和正义完全没有关系的一段历史。
1
元杂剧《赵氏孤儿》一般认为作者叫纪君祥。但这个故事不是纪君祥凭空想象出来的,他的故事原型来自“史家之绝唱”《史记》,更具体来说,是来自《史记》中的《赵世家》。
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中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势力的卿大夫家族——赵氏家族惨遭灭门,史称“下宫之难”。只有赵朔之妻、晋景公姐姐赵庄姬的遗腹子赵武,在门客公孙杵臼和友人程婴的保护下幸免于难,并在15年后依靠韩厥等人的帮助而复兴赵氏家业。
在司马迁笔下,这起赵氏灭门事件被写得大起大落,荡气回肠。具体情节如下:
屠岸贾在晋景公时出任司寇一职,并开始追究当年晋灵公被赵穿弑杀一案,借题发挥诛灭赵氏家族。韩厥劝赵朔逃走,赵朔不跑,并说:“你一定不会让赵氏香火断绝,我死了也就不会有遗恨。”韩厥答应了赵朔的要求后,谎称有病不出门。
屠岸贾不请示晋景公,直接率诸将进攻赵氏,残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并将赵氏灭门。
赵朔之妻赵庄姬是晋景公姐姐(司马迁错写为晋成公姐姐),当时怀有赵朔的遗腹子。变乱中,她奔逃到晋景公宫内躲藏。赵朔的门客公孙杵臼对赵朔的友人程婴说:“你怎么不同赵氏一起赴死?”程婴回答:“赵庄姬有身孕,若幸而生男,我就奉他为主,助他复兴赵氏;若是女孩,我再死不迟。”
不久,赵庄姬生下一个男婴。屠岸贾获悉后,便带人入宫搜寻。由于婴儿如有神助,不哭不闹,没有一点儿声响,屠岸贾空手而归。
过后,程婴找公孙杵臼商议对策。公孙杵臼问:“复立孤儿与慷慨赴死,哪件事更难?”程婴答:“赴死容易,立孤难。”公孙杵臼便说:“赵氏先君对你不薄,你就勉为其难,而我去做那件容易的事,让我先行一步吧。”
于是二人便将别人的婴儿带在身边,裹上漂亮的小花被,藏到深山里。程婴偷偷找到搜寻赵氏遗孤的将军们说:“程婴不肖,不能保全赵氏遗孤。谁能给我千金,我就告诉他赵氏孤儿的藏身之处。”将军们大喜,应允了程婴的条件,并派兵攻打公孙杵臼。
公孙杵臼假意骂道:“程婴,你真是个小人啊!当日你不能随赵氏家族死难,还和我一起商量保护赵氏孤儿,今天却又出卖我。纵然不能立孤,你又怎忍心出卖这孩子呢?”骂完,抱着孤儿仰天长叹:“天啊!赵氏孤儿何罪之有?求你们让他活着,只杀我公孙杵臼一人吧。”
将军们不答应,杀了公孙杵臼和那个孩子,“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
程婴则从此背负着卖友求荣的骂名,与真正的赵氏遗孤赵武隐匿于深山。
15年后,晋景公患重病,占卜的人称是冤死的大臣在作祟。韩厥趁机把当年下宫之难的实情告诉了晋景公,并告诉他赵氏孤儿并没有死。晋景公便将赵武召入,藏于宫中。
待诸将入宫问疾时,晋景公借助韩厥之力胁迫诸将面见并认可赵氏孤儿赵武,诸将与程婴、赵武一起进攻屠岸贾,夷灭其族。
屠岸贾既已伏诛,程婴遂告白于赵武跟前:“昔日下宫之难,大家都能追随主人而死。我不是不能死,我想的是要复立赵氏后人。现在你已长大成人,恢复了原来的地位,我要到地下报与赵氏族人和公孙杵臼知道。”
赵武哭着叩首请求:“赵武愿意报答您的恩德,您怎能忍心离开我去死呢?”
程婴回答:“不可以。公孙杵臼认为我能成就复兴赵氏的大业,所以先我而死。现在我不报与他知,他会认为我没有把事情办成。”
说完,拔剑自刎而亡。
赵武则为程婴“服齐衰三年,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绝”。
司马迁的故事讲得相当精彩,也相当完整,后世的戏剧《赵氏孤儿》在情节上仅做了几点改动:一是将事件时间由晋景公期间改成了更早的晋灵公时期,因为晋灵公比较昏庸,可以随便黑;二是将被杀的孩子由第三者的孩子改成程婴自己的孩子,以增强程婴自我牺牲的悲剧力量;三是增加了程婴带着赵氏孤儿投身屠岸贾门下的情节,让赵武认屠岸贾为义父,以此增强复仇的戏剧冲突。其他主要情节和人物设定,基本都是《史记·赵世家》内容的翻版。
但很可惜,这个代代流传的精彩故事,从《史记·赵世家》本身开始,就大概率是虚构和美化出来的,跟真正的历史几乎没有关系。
2
历史真相无比残酷。
《左传》以其惜墨如金的风格,被认为是春秋史料靠谱的手资料。它对“赵氏孤儿”事件的记载,看不到半点儿《史记·赵世家》的影子。相反,在它寥寥的几句话中,呈现了关于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
事件起源于晋景公十三年(前587年),“晋赵婴通于赵庄姬”。这是赵氏家族的大丑闻,赵朔之妻赵庄姬,跟赵朔的叔父赵婴齐通奸。
奸情败露后,第二年,“原、屏放诸齐”。赵婴齐的两个哥哥赵同(原)、赵括(屏)将赵婴齐逐出晋国。
又过了三年,晋景公十七年(前583年),“晋赵庄姬为赵婴之亡故,谮之于晋侯,曰:‘原、屏将为乱。’栾、郤为征。六月,晋讨赵同、赵括。武从姬氏畜于公宫。以其田与祁奚。韩厥言于晋侯曰:‘成季之勋,宣孟之忠,而无后,为善者其惧矣……’乃立武,而反其田焉。”
这段话信息量很大,简单翻译一下:赵婴齐被赶出国境三年后死亡,赵庄姬因通奸情人之死,向自己的弟弟晋景公进谗言,说赵同、赵括将要起兵作乱。晋国其他两大家族栾氏和郤氏,同时为赵庄姬作证。于是,当年六月,晋景公出兵灭了赵同、赵括。当时,年幼的赵武跟着母亲赵庄姬住在晋景公宫中,并未受任何影响。事后,晋景公想把赵氏家族的田邑封地转赐给祁奚。这时,韩厥向晋景公进言说,赵氏家族对晋国厥功甚伟,如果让他们没有继承人,这会让功臣们都害怕呀!晋景公于是立赵武为赵氏宗主,将赵氏的田邑封地返还给他。
这就是所谓“赵氏孤儿”事件(下宫之难)的全部内容。这个版本,跟后世流传的“赵氏孤儿”故事全然不同。
在《左传》这个版本里,晋景公所诛灭的并非赵氏全族,而仅仅有针对性地选择了赵氏中的赵同、赵括家族,赵氏中的其他支系未受任何牵连。
这个版本,根本没有奸臣屠岸贾的身影,“赵氏孤儿”赵武也没有遭到追杀,相应地,程婴、公孙杵臼这些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英雄人物也并未现身。
这个版本,根本不是一个忠奸双方生死搏斗的故事,而是晋国内部公室与强卿之间、晋国几大强卿家族之间,以及赵氏家族内部的一场权力博弈。没有哪一方特别神圣高尚,也没有哪一方有资格以道德相标榜。
但为什么说《左传》这个版本比《史记·赵世家》靠谱呢?
这是因为,《左传》版本在其他先秦史料中,包括《国语》等,被反复记载,而《史记·赵世家》的版本则是“孤证”。甚至连司马迁本人,在《史记·晋世家》中,也采用了《左传》版本,与《史记·赵世家》的版本同时保留下来。
而主要的证据则是,《史记·赵世家》的版本破绽太多,历代史学家对此一直持怀疑和否定态度。按照《史记·赵世家》的说法,赵氏灭门事件发生在晋景公三年(前597年),赵同、赵括、赵婴齐、赵朔等赵氏均死于这一年,但事实上,各种史料的记载显示,在这一年之后,这些赵氏族人仍然频繁活跃在晋国政坛上。
此外,公元前597年,“赵氏孤儿”赵武尚未出生,根据史料推算,赵武应出生在六年后,约公元前591年,可见当时的赵庄姬遗腹子纯属子虚乌有。如果把“赵氏孤儿”事件放到晋景公十七年(前583年),则此时的赵武是个年约8岁的小孩,也不是所谓的遗腹子和小婴儿。
清代大学者赵翼因此指出,“屠岸贾之事出于无稽”,“荒诞不足凭也”。为《史记》纠错而扬名的清人梁玉绳也说,“匿孤报德,视死如归,乃战国侠士刺客所为,春秋之世无此风俗,则斯事固妄诞不可信”。
这几条硬证据,显然足以推翻《史记·赵世家》版本的历史真实性。那么,对于同一个历史事件,司马迁为什么会在《史记》中进行两种截然不同的叙述呢?
众所周知,司马迁撰《史记》旁采博搜传说逸闻,用他自己的话说叫“网罗天下放失旧闻”。他生活的年代,显然可以听到和看到更多后来已经佚失的历史传闻与记载,而这些都成为他笔下的素材。
在《史记·晋世家》中,他延续了《左传》关于下宫之难的记载,从而保存历史之“真”。而在《史记·赵世家》中,他又接受了当时社会上关于这一事件的另一种表述,将下宫之难写成了一个充满道德正义性的“赵氏孤儿”故事,从而保存历史之“善”。这样,史书的真实性,及其所承载的道德责任,他都可以兼顾得到。这或许是司马迁经常在《史记》中保留同一事件的不同版本的根本原因。
3
现在,我们来捋一捋从“下宫之难”到“赵氏孤儿”的演变真相,这段历史的改写和美化,究竟是怎么开始的。
春秋时期,晋国逐渐形成国君与异姓贵族联合执政的基本格局。在这个过程中,国君与异姓贵族,以及异姓贵族之间、同姓贵族内部,为了操纵政局,取得有利的地位,经常互相结盟、对抗或倾轧。终的结果,则是强卿家族的旋起旋灭,任是再强大的家族,一旦踩雷就很容易被灭门,先氏、狐氏、中行氏、郤氏、栾氏等大族,都难逃这一宿命。
只有赵氏家族在晋国政坛长盛不衰,绵延不绝。
公元前654年,晋国内乱,赵衰跟随晋公子重耳在外流亡了19年。重耳后来复位,成为晋文公,身为重要谋臣的赵衰由此跻身晋国政坛层,奠定了赵氏家族势力壮大的基础。
赵衰死后,其子赵盾承袭父职。赵盾执政20年,独掌军政大权,两立晋国国君,其间还发生赵氏族人赵穿弑杀晋灵公的事件,可见赵氏的势力已经极其强盛。
晋成公继位后,封重臣嫡长子为“公族”,开启了异姓贵族跻身公族的先例。身居高位的赵盾将“公族大夫”的位置转予同父异母的弟弟赵括,这一做法,有利于增强整个赵氏家族在晋国的分量,但却埋下了赵氏家族日后内讧的隐患——赵括这一支取得“公族大夫”身份后,在宗族中的地位比赵盾这一支高,但在国家政治中的地位却比赵盾这一支低。如果赵括这一支不满足于现有的地位,想更进一步,这种权力不平衡的现状就很容易引发家族内斗。
公元前601年,赵盾死后,其子赵朔代表赵氏家族占据晋国军政上的位置,但赵朔已无法取得赵盾一样的高位,因为来自晋国另外两个政治家族——栾氏和郤氏强势崛起,分割了赵盾原来的权力,并成为赵氏的政治对手。与此同时,赵朔的叔父辈——赵括、赵同、赵婴齐,则位居更低一级的官位。
大约公元前589年,赵朔死后,留下守寡的妻子赵庄姬和一个三四岁的儿子赵武。至此,赵盾—赵朔—赵武这一支,由于赵武年幼,而面临强势的赵括这一支的权力侵夺。
两年后,发生了赵庄姬与赵朔小的叔父赵婴齐的不伦之情。这段恋情是怎么发生的,已无法考证。但从后面发生的事情来看,赵庄姬从了赵婴齐,有可能的原因是她想在赵氏家族内部找到庇护年幼儿子的力量。
史料记载,在赵同、赵括、赵婴齐三兄弟中,赵婴齐比较有远见,做事谨慎,很早就意识到栾氏、郤氏是赵氏的政敌,提醒两位兄长应该加以防范。但赵同和赵括则相对鲁莽激进,好勇而狂,曾在晋楚邲之战中盲目鼓动出兵,导致晋国惨败。
赵同、赵括借家族通奸丑闻,将赵婴齐逐出晋国,这使赵庄姬母子失去了家族内部的庇护。为了保住儿子的利益,赵庄姬在赵婴齐客死异国后,使了一个毒招,诬告赵同、赵括欲反。
这起诬告案,很快促成了晋国政坛几股力量的联合:晋景公从自身利益出发,削弱赵氏家族势力有利于加强君权,从个人情感出发,也肯定支持姐姐赵庄姬和外甥赵武,向赵同、赵括实施反击。而栾氏、郤氏也闻风而至,赵氏内讧,对这两大家族而言是利益化,所以他们主动跳出来替赵庄姬作证,说赵同、赵括确实要谋反。
经由晋景公、赵庄姬、栾氏、郤氏的共谋,针对赵氏部分灭族的下宫之难由此爆发。赵同、赵括这两支被灭门,晋景公削弱了赵氏势力,栾氏和郤氏打击了政治对手,而赵庄姬则扫除了儿子赵武继承家业道路上的障碍,三方各得其所。
二赵被诛灭后,晋景公并未奖赏栾氏、郤氏,而是将赵氏的土地赐予了与此次事件无关的人——晋国另一个要员祁奚。晋景公这个决定,很有深意——如果赏赐给栾氏、郤氏,这两个家族会进一步坐大,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如果直接还给外甥赵武,则此次事件的目的就昭然若揭。所以他选择口碑颇佳的祁奚作为一只“白手套”。
在宣布赏赐给祁奚之后,此前受恩于赵盾的韩厥像串通好了似的站出来,进谏晋景公,说应该把赵氏的土地还给赵盾之孙赵武,并立赵武为赵氏宗主,这样才不会使赵衰—赵盾—赵朔这一系晋国功勋无人继承。吧啦吧啦说了一通,晋景公表示完全同意。
于是,下宫之难整个事件的终受益者出现了——这就是赵武。
这起由家族通奸引发的灭族阴谋,从头到尾没有忠奸对错之分,有的只是参与各方的利益权衡和不良动机。所以,一旦赵氏后人掌握了书写历史的权力,他们一定会对这起赤裸裸、血淋淋暴露家族丑闻的事件进行重新铺陈。
4
修改和美化本家族历史,几乎是每一个家族的本能。《史记·赵世家》讲述的“赵氏孤儿”故事,正是战国时期赵国对“下宫之难”这段不光彩的历史进行重新修饰和创作的结果。
下宫之难后,韩厥执政期间,将自己的儿子韩起和“赵氏孤儿”赵武提拔为卿,两家联手长期主导晋国政权。到赵武之孙赵鞅出场时,他已是赵国基业的开创者。公元前453年,赵鞅之子赵无恤联合韩家、魏家灭掉智家(智伯瑶),三家分晋,自立为诸侯。
在三家分晋的过程中,赵氏成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主导者。赵国建立后,在编撰国史时需要追溯光荣伟大的过往,神化赵国君主身世,相应地,那些涉及乱伦、诬告、内讧、阴谋和利益转移的不光彩的历史则需要更新。
在这种背景下,《左传》叙述的“下宫之难”版本——一个私通的母亲,为了替情夫报仇、给自己的孩子争夺家族利益,而诬陷对手谋反,从而假手国君和其他家族将其剪除——显然有损于赵氏一系的形象。因而,很快被服务于赵国的史官改写为“赵氏孤儿”版本——赵氏孤儿一出生,父母就遭奸臣害死,而他在忠义之士的帮助下幸免于难,长大后实施了伟大的复仇,并赢得百姓的承认。
正如我在前面所说,这个带有英雄神话色彩的全新故事版本,人物和事件处处与真实的历史发生抵牾,但为什么还能得到流传,并终以虚构战胜了真实呢?
很明显,一个关于忠诚和正义的好故事,更容易得到国人的认可和传播。在被改写后的“赵氏孤儿”故事中,充满着忠君报国、抵抗邪恶、知恩图报、舍生取义、有冤必申有仇必报等传统文化十分推崇的思想,同时塑造了程婴、公孙杵臼这一对“生难死易”“一生一死”的英雄形象,很能戳中人的内心。
与此同时,历代尤其是两宋时期的官方宣传,让“赵氏孤儿”故事得到了官民的同步认可。一方面,宋朝也是赵氏建立的政权,同为姓赵,非常乐意从“赵氏孤儿”的历史资源中寻找正面力量。宋神宗时,程婴、公孙杵臼获封侯立庙,“以旌忠义”。另一方面,南宋开始和结束时赵氏面临的情境,跟“赵氏孤儿”的状态几乎是一样的。北宋靖康之变后,徽钦二帝及几乎整个皇室被金人掳掠北迁,赵构成为当时帝位的合法继承人,是一个事实上的“赵氏孤儿”。南宋末年,元军拿下临安,押走宋恭帝赵显和太后之后,宋端宗赵昰、宋幼帝赵昺孤悬南海,直至崖山海战,再次出现了“赵氏孤儿”的事实。历史情境的相似性,导致宋人对“赵氏孤儿”故事尤其有认同感。
进入元朝以后,元杂剧《赵氏孤儿》问世,宣扬为正义而牺牲,向奸邪复仇的精神,这本身就是宋亡后汉民族希望反元复宋的一种隐喻。
宋元以后,“下宫之难”的历史真相逐渐湮灭,“赵氏孤儿”的故事经过千万遍的讲述则上升为历史。历史重构战胜了历史真实。
用当代的眼光来看,《赵氏孤儿》仍然具有无可替代的审美价值,但当我们感动于其中的精神力量时,好也提醒自己——这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属于文学,不属于历史。
“龙骨”的秘密
1900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庚子年。此时,仍有逆行的勇士振臂高呼,为国而战。这其中有一位年过半百的文弱书生——国子监祭酒王懿荣。
庚子国难时,王懿荣奉命组织京师团练,直到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他还派团勇巷战,拒不投降。那时,慈禧太后早已带上光绪帝,打着“巡幸山西”的旗号出城逃窜了。
此前,王懿荣曾有无数次机会避难。当洋人与义和团在天津鏖战时,王懿荣的儿子就寄来家书,请父母趁早离开京城。但王懿荣决意留守北京,只是命人开挖家中花园深井,供家人藏身。
在绝境中,王懿荣坚守到了后一刻。北京失守后,他写下遗言:“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于止知其所止,此为近之。”随后,与夫人、儿媳投井自尽,壮烈殉国。
王懿荣的死,充满了一种悲剧的宿命感。在殉节的前一年,他刚为一门即将震撼世界的中国古文字学敲开了大门的一丝缝隙。
王懿荣的另一个身份,是甲骨文的发现者。我们不知,在他即将走到生命尽头时,是否曾捧着那苦心珍藏、蕴藏无限秘密的甲骨仰天长叹。
1
庚子国难的两年前,王懿荣生了场病,他到北京一家药店找大夫抓中药,其中有味药叫“龙骨”。所谓龙骨,其实就是有些年代的龟甲与兽骨。眼前这批龙骨,是河南农民不知从何处挖得后卖给商贩的,终辗转成了王懿荣治病的药材。
要是一般人,回家就把药煎了,瞧都不多瞧一眼。可王懿荣酷爱收藏,是一位金石学家,在北京古玩圈小有名气,就连这做中药的龙骨,他都有兴趣把玩一番。正是这个不经意的举动,引爆了一个惊天秘密。
王懿荣将龙骨捧在手心仔细审视,忽然发现,这上面似乎刻有一种规律的符号。常年研究金文的他敏锐地察觉到,这可能是一种文字,而且比篆文还要古老得多。
他有病都不好好吃药,赶紧四处收购这种甲骨,进行抢救性收藏。起初,药店都以为王懿荣只是想买药,就照着原价论斤卖,把龙骨卖给他。后来,他寻找有字龙骨的消息不胫而走,商人纷纷坐地起价,龙骨价格一度涨到每字银二两。
仅仅过了一年,王懿荣就从山东潍县(今潍坊)一位叫范维卿的古董商人手中购得了大批甲骨。那时候,人们还不知道甲骨上这些神秘符号代表什么,外界也不知道,这些甲骨都来自同一个地方,河南安阳。当地的老百姓在小屯村一带挖出这些龟甲、兽骨,往往将其放在水中浸泡数日乃至月余,洗净泥土后当作普通的龙骨卖给商贩,谁也没有注意到甲骨上的文字。
随着收购的甲骨日渐增多,王懿荣喜不自胜,他将好消息告诉好友刘鹗等京城古玩圈名人,还与上门拜访的朋友约定:“你给我多搜集些铜器上的铭文拓片。等我病好后,我要仔细研究,对照一下,有何相似,有何不同……”
这成了永远无法兑现的承诺。第二年,“甲骨文发现人”王懿荣死于庚子国难。
2
王懿荣殉国后,其收藏为另一位古玩爱好者刘鹗所得,后者继续从多方购得甲骨,生前收藏多达5000余片。他还继承了王懿荣的遗志,尝试对甲骨文进行考释,写成“说龟”数则。
尽管后来的学者发现,刘鹗考释甲骨文多有纰漏,但他仍在没有前人经验的情况下,考释了40余个甲骨文。这该多难啊?就像网上一个段子,你知道历史上次见面的中国人与外国人是怎么交流的吗?
1903年,刘鹗的著作《铁云藏龟》刊行,这是历早的甲骨文图录,甲骨学研究由此拉开序幕。遗憾的是,刘鹗对甲骨文的研究因一场飞来横祸戛然而止。
作为中国近代文化界的一位大咖,刘鹗更为人熟知的一部作品,应该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老残游记》。这部小说突出的特色,就是辛辣地讽刺了晚清以来现实的黑暗,也就是说,刘鹗含沙射影,把清朝官场骂了个遍。这么硬气的文人,迟早要摊上事的。
庚子国难中,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刘鹗多行善事,曾从俄国侵略者占领的粮仓购买大米,以平常物价卖给饥饿的老百姓,还带头组织人们掩埋城中的无主尸体。当素有交情的官员、商人请他想办法送他们出城时,刘鹗又亲自到军营与美军协商,请求放官商出京。
到了1908年,刘鹗却遭受朝中重臣“挟私诬陷”,被清算八年前的旧账,安上“卖国贼”与“私买国库粮食”的罪名,流放新疆。次年,他带着未完成的事业,在乌鲁木齐患脑出血病逝。
初露真容的甲骨文,仿佛像是被“诅咒”一样,初接触它的两位学者都遭遇了厄运。但在刘鹗不幸去世后,中国学者对甲骨文的研究已如雨后春笋般迸发着勃勃生机。
3
在刘鹗之后,被章太炎誉为“三百年绝等双”的大儒孙诒让,也对甲骨文进行了考释,写了本《契文举例》,释读了数百个甲骨文。不过,他的副业是搞革命,先后支持过维新派和革命党,这本书直到他去世多年后才出版。
清朝遗老罗振玉,也是甲骨文的忠实粉丝,编著了《殷墟书契前编》,且调查清楚甲骨的出土地点在安阳小屯一带,确定了其为商代文字。
至此,甲骨文才成为一种学术研究类别,其来历也渐渐浮出水面:这一迄今发现的中国古老的系统文字,距今已有三千年。商周时迷信占卜,通过甲骨上的兆象来做出吉凶判断,卜官再依据兆象,将“卜辞”( 即占卜人姓名,占卜所问之事及占卜日期、结果等)刻在龟甲、兽骨之上。
这些占卜文字,就是甲骨文。
殷商时,商王迷信,几乎到了每事必卜的地步,上至天气预报,下至娶妻生子,再到自己能不能再活五百年,都要问问老天的意思。
《周礼》等古籍记载了商周龟卜的过程。据记载,卜官先是在选取易于凿刻的上等龟甲后,以牲血涂于活龟上,杀龟取下腹、背甲片。龟,在古代被奉为四灵之一,在古人心中具有神圣性,象征长寿。
卜官取下龟甲后进行处理,先要在背面钻凿一下,这是为了让龟甲正面更容易出现裂纹,也就是所谓的兆象。之后就是重要的一步,“灼龟”。将龟甲放于炭火上烧炽,直到受热在正面产生裂痕,占卜人渴望的兆纹也就显现了,卜官以此判吉断凶,再将卜辞内容记上。“卜筮不过三”,同一件事的占卜次数不能超过三次。
整个过程充满了仪式感。
正是这个日常生活中的小片段,让3000多年后的人们循着古人足迹,开始探索中国文字的起源,也将中国古代的信史往前推到了商代。
4
有人就纳闷了,为什么这3000年中,没有人发现甲骨文呢?
考古学家李济认为,安阳殷墟周边的隋墓中已有甲骨碎片,说明晚商文化层在隋代就已经出露地表,只是隋代学者没有“发现”甲骨文,这些甲骨就被工人掺入隋墓回填土中。他们受限于时代,没有像王懿荣一样偶然发现甲骨上的神秘文字,使这一古老文字被掩盖了3000多年,直到近代才得以重见天日。
因此,甲骨的发现,不是行为上的发现,而是认识上的发现。
李济先生说:“知识的进步是循序渐进的。19世纪末甲骨文的发现与其说是偶然,不如说是学者们不断努力的结果。”
对甲骨文的质疑由来已久。清末民国,甲骨文研究风行一时,当时就有人提出质疑,认为这一文字是伪造的。
近代的另一位大师章太炎,率先对甲骨文研究者发难。他言之凿凿,说甲骨文不过是“欺世豫贾之徒”伪作,就是古董商造出来忽悠人的。章太炎之所以看不上甲骨文,有人说是出于对甲骨文大家罗振玉的鄙夷。罗振玉是前清遗老,章太炎是反清斗士,二人当然互相不对付。
罗振玉的姻亲王国维,就用他开创的“二重证据法”,证明了甲骨文的真实性与实用价值,狠狠打了质疑者的脸。
历史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记忆,但随着年代越来越久远,真相往往会被扭曲,史籍中的记载也就失去了本来面貌。所谓“二重证据法”,即用“地下之新材料”(考古发现的文物)与“纸上之材料”(古籍)相结合来考证历史,补正史籍中的记载。
甲骨文是殷人祭祀时的占卜记录,属于研究商代历史的手史料。比如甲骨中就有历代商王的名号,于是王国维用这些记载,纠正了《史记·殷本纪》中先王、先公的位次,颠覆了自古以来对商代帝王世系的了解。从商汤到帝辛,这么多个商王,谁是谁儿子,全被王国维捋顺了。
王国维(号观堂)与罗振玉(号雪堂)都以清朝遗老自居,他们长期合作,在古文字方面的研究被称为“罗王之学”。二人又与后来的董作宾(字彦堂)、郭沫若(字鼎堂)并称为“甲骨四堂”。
对甲骨文的研究,是王国维毕生特别重要的成就,甚至就连他的死,一说也与甲骨文有几分关系。
5
1927年,北伐军正在向北京挺近,一向平静的王国维显得有些忧愤。
6月2日上午,当时任教于清华大学的王国维,在办公室吸完后一支烟,雇了一辆车来到颐和园,在昆明湖边坐了许久,之后纵身一跃,自沉于湖中,不幸身亡。清华的师生赶到时,王国维的遗体已被打捞上岸,用席子裹着,放在湖边的亭子下。
王国维的死讯,让世人震惊。人们在他的口袋中发现了一封遗书,其中写道:“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
自王国维逝世后,其自杀的原因引来诸多猜测:有人说他是前清遗老,深受儒家道德观念影响,自杀是为清朝殉节,尽遗臣之忠;有人说他与多年好友罗振玉绝交,心痛不已,自寻短见;还有人说他是惧怕北伐军入京后,自己会遭遇不测。
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揭示这件事的内幕,提出了另一种可能:王国维是被老朋友罗振玉追债逼死的。
溥仪说,罗振玉对王国维有恩,资助过他不少钱。王国维这个老实人总是觉得欠对方的人情债,处处都听罗振玉的吩咐。王国维为了报答这份恩情,初几部著作都以罗振玉的名字付梓问世,相当于罗振玉窃取了王国维的部分甲骨文研究成果。
后来,王国维做了清华教授,罗振玉还跟他追当年的债,又穷又要面子的王国维就跳进昆明湖自尽了,就连其殉清的传闻,也是罗振玉做的文章。王国维之死至今众说纷纭,溥仪的说法当然也只是一家之言。
无论如何,这位探索3000年前古文字奥秘、一生都在追寻真理的国学大师,以这样的方式离开人世,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王国维的女儿王东明说:“父亲一生是个悲观的文人,他的死亦如他的诗,有着孤寂之怆美——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6
在甲骨文被发现的初30年间,学者寻寻觅觅、上下求索,有人竭力奔走,有人遭遇不幸,他们都将一生奉献给了三千年的历史文脉。
1928年,国民政府的科研机构中央研究院成立,其下属的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以保护、研究甲骨文为目的,委派中山大学副教授、33岁的董作宾前往河南安阳进行调查,筹划进行现代考古发掘。
甲骨文研究终于回到了故事初的起点——安阳殷墟。时至今日,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掘与研究,安阳殷墟已出土10万多片甲骨,古老的文字依旧守护着尘封的历史。
从王懿荣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首次发现殷商甲骨上的文字,一代代学者抓住黑暗中的微光,找寻历史长河的源头。到如今,一个距今3000多年的朝代、一个古老的汉字体系、一段被遗忘的历史,正渐渐清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