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318812
★张明团队是国内资产证券化研究“梦之队”,三位作者长期跟踪全球资产证券化进程以及中国实践,兼具理论研究与现实操作经验。
★全面梳理了全球各主要国家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与特色,同时提供了与资产证券化相关的各类实证研究结果,系统而详尽,填补了资产证券化图书领域的版本空白。
★为中国未来的资产证券化进程提供了国际经验、有益启示与政策建议,并展望了未来有望快速发展的产品领域(如REITs与不良资产证券化等)。
资产证券化是上世纪70年代有想象力的金融创新。它发端于美国的住房金融系统,旋即渗透到金融的各个领域,对其后的金融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几十年来,资产证券化几乎在全球所有国家均有实践。但由于经济体制、金融系统、法律背景,乃至金融文化存在差异,各国实践均呈现出明显的本国特色,也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中国在世纪初引入MBS,虽经波折,如今也有了可观的规模,而且正在向更广的领域拓展。本书系统梳理了美国、欧洲各国、日本、中国等国资产证券化实践的发展历程与各自特色,以及与资产证券化相关的各类实证研究结果,为中国未来的资产证券化发展提供了国际经验、有益启示与政策建议。
序言
章 美国资产证券化实践:起因、类型、问题与启示
一、美国资产证券化兴起的原因分析
二、美国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品种及潜在风险
三、美国资产证券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启示
第二章 欧洲资产证券化实践:发展历程、特色产品及对中国的启示
一、欧洲资产证券化发展简介
二、具有欧洲特色的资产证券化品种
三、欧洲资产证券化的特点
四、欧洲资产证券化的启示
第三章 日本资产证券化实践:发展现状、特点与启示
一、日本资产证券化发展概况
二、日本资产证券化的典型特征
三、日本资产证化的启示
第四章 美、欧、日资产证券化比较:历程、产品、模式及监管
一、发展历程:不尽相同
二、主要产品:各有干秋
三、运作模式:大相径庭
四、监管模式:各有侧重
五、探索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道路
第五章 中国资产证券化实践:2005—2013
一、中国资产证券化的早期发展
二、中国资产证券化早期实践的特点及问题
三、资产证券化对中国经济与金融市场的意义
第六章 中国资产证券化衔枚疾进:2012—2020
一、2012—2020年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概况
二、中国资产证券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三、中国资产证券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前景展望及政策建议
第七章 不动产证券化三种模式比较:MBS、CB 和 REITs
一、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二、担保债券
三、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
四、中国不动产证券化发展现状
五、发展和推动不动产证券化的意义和建议
第八章 不良资产处置与不良资产证券化:国际经验及中国前景
一、不良资产处置的国际经验
二、中国不良资产处置的道路选择
三、中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现状及前景
四、结论与建议
第九章 资产证券化的供给与需求:文献综述
一、资产证券化的理论述评
二、资产证券化的实证研究
三、问题与建议
第十章 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驱动因素研究——基于2012年试点重启以来的实证数据检验
一、文献回顾和理论假设
二、研究设计
三、实证结果和分析
四、结论与建议
第十一章 资产证券化与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相关性、影响途径与危机冲击
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思路
三、数据来源和变量选取
四、实证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五、结论与启示
第十二章 资产证券化与商业银行稳定性:影响机制、影响阶段与危机冲击
一、文献综述
二、影响机制与实证设计
三、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四、实证结果与稳健性检验
五、结论与启示
- 影子银行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的影响
——以中国14家上市银行理财产品为例
一、文献综述
二、影响机制与基本模型设定
三、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四、实证结果与稳健性检验
五、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资产证券化是上世纪70年代有想象力的金融创新,对其后的金融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几十年来,资产证券化几乎在世界所有国家均有实践。但由于经济体制、金融系统、法律背景,乃至金融文化存在差异,各国实践均呈现出明显的本国特色,也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中国在世纪初引入MBS,虽经波折,如今也有了可观的规模,而且正在向更广的领域拓展。本书系统梳理了美国、欧洲、日本、中国资产证券化实践的经验教训,并就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是一部研究资产证券化的好书,值得一读。
——李扬,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
张明有极强学术背景和丰富金融实践经验,且长期深入国际比较研究,本书是我们客观认识资产证券化的重要作品。本书认为,在机构不同发展阶段,金融创新不但呈现出“双面性”,还有“可变性”,因此,在中国资产证券化未来的发展中,既要鼓励金融创新,优化传统金融机构经营模式、改善其流动性和提高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更要重视加强风险管理和监管,提前识别并化解可能产生的系统性影响,以实现金融稳定。
——廖岷,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委员
资产证券化有望在未来的中国金融市场获得持续、长足发展。然而,美国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也说明脱离了适当监管的过度证券化可能造成的危害。张明团队的《资产证券化简史》一书在梳理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中国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具体路径,并且致力于将经验分析与定量研究二者结合起来。这是一本关于资产证券化问题的高质量著作,推荐阅读。
——周诚君,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