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121585
《增订通俗伤寒论》为清末民初著名中医学家何廉臣,根据清代俞根初所撰的《通俗伤寒论》增订而成。
俞根初,绍兴伤寒学派代表人物,为清代中叶时期著名医家。他注重临床实践,擅治外感热病,遵张仲景之旨,兼参温病学说,结合六淫致病理论,以六经统摄三焦、气血辨证,从表里寒热论治外感病,既不同于伤寒学派,又异于温病学派,独能探微索奥,自成一家之言,故提出寒温统一论,对后世辨证外感病有较大影响。《通俗伤寒论》既能阐释仲景本意,又能融汇历代医家精辟之论。
何廉臣,清末名医,出身于医学世家。其父何秀山为绍派伤寒名家,幼年即受到医学熏陶,两次乡试失利后弃儒学医。其一生正值中国社会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自鸦片战争以来,涌进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西方医学的传入,与中国传统医学形成了鲜明对比。但他主张通过整理文献来保存祖国医学精华,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中医。通过对中西两种医学的比较,他认为西医学未必全可取,而中医学未必尽可弃。主张以崇实黜华为原则,吸收新知。
何氏治学严谨,对《内经》《伤寒》以及明清各家学说均有较深造诣。早年曾到叶天士温病学说盛行的苏州实地考察,经过多年的临证实践,感到叶氏学说亦有不妥之处,同时,何氏又是绍派伤寒的继承人,因此对于热病的辨证论治,他往往能熔伤寒、温病于一炉,而于寒温辨治两法的融合运用有着独到经验。这些充分体现出他的治学风格,即重视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进而推动热病学术的发展。
何廉臣从医四十余年,勤于临床,善于总结,他对绍派伤寒与温病学说做了集大成的文献整理,一生著作甚丰,先后编辑出版了《医药丛书》《国医百家》《重订广温热论》《感证宝筏》《湿温时疫治疗法》《增订通俗伤寒论》《新方歌诀》《何廉臣医案》《全国名医验案类编》等著作,为发展绍派伤寒与完善温病学说做出了重要贡献。
《增订通俗伤寒论》为继承和发扬绍派伤寒学术思想的代表之作,编纂出版耗时13年,为绍派伤寒次集大成。
《增订通俗伤寒论》进一步发展了绍派伤寒的特色,如病因方面,何氏根据绍派理论及自身临床经验提出“吾绍地居卑湿,天时温暖,人多喜饮茶酒,恣食瓜果”,绍兴夹湿多,寒包火尤多。此外,六气皆能致病,尤重火邪、水火为两大病源论。病机方面,关于伤寒六经传变,何氏提出外感三层说,病变终归于中土胃,伤寒手足皆可以传经。诊断方面,何氏提出要四诊合参,不能单独以脉断证。辨证方面,六经三焦并重,其曰“病在躯壳,当分六经形层;病入内脏,当辨三焦部分”。
全书分伤寒总论、六经方药、表里寒热、气血虚实、伤寒诊法、伤寒脉舌、伤寒本证、伤寒兼证、伤寒夹证、伤寒坏证、伤寒复证、瘥后调理法12章,详细阐述伤寒证治。尤其于伤寒诊法,包括观目、看啮、察舌、按胸腹、问渴否、询二便、查旧方、辨新久等,较为完备。书中因融入了叶天士等温病学说,发展了外感热性病理论,为当时医界奉为四时感症之诊疗全书。
《通俗伤寒论》为前清俞根初先生之遗著,内容包括伤寒要诀、伤寒本证、伤寒兼证、伤寒夹证、伤寒坏证、伤寒复证及瘥后调理法等。原著经何秀山加按整理,何廉臣再次增订,综合了张仲景以后直至近代各家的伤寒、温热学说。内容共分四编:编,伤寒要诀;第二编,病理诊断;第三编,证治各论;第四编,调理诸法。全书集俞、何、章等人之经验,辨析诸证,颇为明晰;条列治法,寒温互用,功补兼施,可谓方法齐备,学理新颖,可为后学登堂入室之锁钥。
目 录
编 伤寒要诀
章 伤寒总论 3
节 六经形层 3
第二节 六经气化 4
第三节 六经关键 7
第四节 六经部分 8
第五节 六经病证 9
第六节 六经脉象 19
第七节 六经舌苔 24
第八节 六经治法 29
第九节 六经用药法 32
第十节 六淫病用药法 33
第十一节 三焦内部病用药法 38
第十二节 用药配制法 38
第十三节 六经总诀 39
第二章 六经方药 49
节 发汗剂 50
第二节 和解剂 58
第三节 攻下剂 67
第四节 温热剂 80
第五节 滋补剂 89
第六节 清凉剂 104
第二编 病理诊断
第三章 表里寒热 125
节 表寒证 125
第二节 里寒证 126
第三节 表里皆寒证 126
第四节 表热证 126
第五节 里热证 126
第六节 表里皆热证 126
第七节 表寒里热证 127
第八节 表热里寒证 127
第九节 里真热而表假寒证 127
第十节 里真寒而表假热证 128
第四章 气血虚实 130
节 气虚证 130
第二节 气实证 131
第三节 血虚证 132
第四节 血实证 132
第五节 气血皆虚证 132
第六节 气血皆实证 133
第七节 气虚血实证 133
第八节 气实血虚证 133
第九节 气真虚而血假实证 133
第十节 血真实而气假虚证 134
第五章 伤寒诊法 135
节 观两目 135
第二节 看口齿 136
第三节 看舌苔 138
第四节 按胸腹 142
第五节 问口渴否 145
第六节 询二便 146
第七节 查旧方 147
第八节 察新久 147
第六章 伤寒脉舌 153
甲、切脉举要 153
节 诊法 153
第二节 部分 154
第三节 脉象 158
第四节 钩玄 165
乙、辨舌举要 170
节 观舌形 170
第二节 察舌色 174
第三节 辨舌质 180
第四节 心法提要 181
丙、六经舌苔歌 184
节 太阳经腑舌苔歌 184
第二节 少阳经腑舌苔歌 184
第三节 阳明经腑舌苔歌 185
第四节 太阴经脏舌苔歌 186
第五节 少阴经脏舌苔歌 186
第六节 厥阴经脏舌苔歌 187
丁、察舌辨证歌 187
第三编 证治各论
第七章 伤寒本证 203
节 小伤寒 203
第二节 大伤寒 204
第三节 两感伤寒 222
第四节 伏气伤寒 223
第五节 阴证伤寒 225
第八章 伤寒兼证 229
节 伤寒兼风 229
第二节 伤寒兼湿 231
第三节 伤寒兼痧 234
第四节 伤寒兼疟 242
第五节 伤寒兼疫 252
第六节 风温伤寒 253
第七节 风湿伤寒 256
第八节 湿温伤寒 259
第九节 春温伤寒 260
第十节 热证伤寒 264
第十一节 暑湿伤寒 268
第十二节 伏暑伤寒 270
第十三节 秋燥伤寒 275
第十四节 冬温伤寒 284
第十五节 大头伤寒 288
第十六节 黄耳伤寒 292
第十七节 赤膈伤寒 293
第十八节 发癍伤寒 298
第十九节 发狂伤寒 305
第二十节 漏底伤寒 314
第二十一节 脱脚伤寒 317
第九章 伤寒夹证 321
节 夹食伤寒 321
第二节 夹痰伤寒 325
第三节 夹饮伤寒 335
第四节 夹气伤寒 338
第五节 夹血伤寒 339
第六节 夹阴伤寒 354
第七节 夹哮伤寒 358
第八节 夹痞伤寒 363
第九节 夹痛伤寒 369
第十节 夹胀伤寒 381
第十一节 夹泻伤寒 405
第十二节 夹痢伤寒 410
第十三节 夹疝伤寒 416
第十四节 夹阴伤寒 422
第十五节 夹痨伤寒 427
第十六节 临经伤寒 433
第十七节 妊娠伤寒 440
第十八节 产后伤寒 443
第十章 伤寒坏证 447
节 伤寒转痉 447
第二节 伤寒转厥 465
第三节 伤寒转闭 471
第四节 伤寒转脱 478
第十一章 伤寒复证 484
节 伤寒劳复 484
第二节 伤寒食复 486
第三节 伤寒房复 487
第四节 伤寒感复 490
第五节 伤寒怒复 491
第四编 调理诸法
第十二章 瘥后调理法 495
节 药物调理法 495
第二节 食物调理法 502
第三节 气候调理法 506
第四节 情欲调理法 509
第五节 起居调理法 510
附:中药计量新旧对照换算表 513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