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历史史学理论前中国时代——公元前4000~前2300年华夏大地场景

前中国时代——公元前4000~前2300年华夏大地场景

看公元前4000—前2300年,“五帝”间的兴衰成败。

作者:李琳之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1年09月 

ISBN: 9787100198134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70.99

类别: 历史 新书热卖榜, 史学理论 SKU:6176369ff0f22475083a7eb3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0198134

编辑推荐

“五帝”都有谁?“五帝”是分别指五个人还是五个部落?“五帝”之间有什么样的瓜葛?我国玉文化的源头是哪?在《前中国时代》里,作者结合文献和考古资料,为我们重现了公元前4000—前2300年,先人们在华夏大地上,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互相争斗、融合的历史图景。

 

内容简介

本书利用*新考古学研究成果,并辅之以文献学、民俗学、人类学、地理学、生物学等研究方法,一定程度上揭开了半坡、后岗一期、西阴、大汶口、红山、凌家滩、良渚、屈家岭和龙山等诸多考古学文化族属之谜,梳理出了公元前4000~前2300年华夏、东夷和南蛮三大集团成长、发展、壮大,以及相互之间交往、冲突和融合的发展脉络,揭示了炎、黄、蚩尤及其之后颛顼至帝尧各族群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首次系统地还原了早期中国诞生之前这1700年中国大地上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还原了中华文明滥觞、形成和发展的璀璨历程。

作者简介

李琳之,本名李琳,1967年生人。1993年获哲学硕士学位。长期专注于先秦史和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系山西大学三晋文化与旅游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特聘教授、山西财经大学文化旅游学院兼职教授,全国炎黄文化论坛组委会副主任。著有《中华祖脉》《家国往事》《祖先,祖先》《元中国时代——公元前2300~前1800年华夏大地场景》等。其中,《元中国时代——公元前2300~前1800年华夏大地场景》先后入选了“百道 2020年11月原创好书榜•人文类TOP 20”和“百道2020原创好书榜年榜•人文类TOP100”。

目  录

前 言 1

引 子 13

章  逐鹿中原

黄帝出场 21

涿鹿之战 25

考古学视野下的炎黄同蚩尤争斗图景 31

炎黄之战 37

仰韶彩陶图案反映的炎黄两族交融史 42

第二章  一统华夏

“华”文化整合风暴 57

西阴文化时期的聚落和社会组织结构 63

黄帝中晚期都邑一:铸鼎塬西坡遗址 70

黄帝中晚期都邑二:西安杨官寨遗址 77

第三章  黄帝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文明进化模式

黄帝“艺五种”和西阴文化时期的生业经济 91

黄帝“蒸谷为饭”和西阴文化时期的手工业经济 96

嫘祖“先蚕”的传说和西阴文化时期的手工纺织业 100

黄帝的治国方略和西阴社会文明进化模式 104

第四章  少昊之“国”

少昊亮相 117

考古发现的少昊遗存 124

早期大汶口文化在西阴文化打压下的空间伸缩 129

大汶口文化早期社会的性质和组织形式 135

大汶口文化早期社会经济形态 139

第五章  红山酋邦突兀崛起

蚩尤支族北上西辽河流域 151

宗教色彩的酋邦社会 156

引领中国玉器时代 162

第六章  蚩尤炎帝残部南逃

蚩尤残余一部分逃亡长江中游流域 173

城头山古城的崛起 178

蚩尤残余另一部分南逃长江下游流域 184

炎帝败退汉水流域 188

第七章  颛顼接班

颛顼其“人” 201

颛顼改革 206

颛顼族群的分支和“疆域版图” 210

颛顼族群和大汶口文化中期阶段遗存(一) 214

颛顼族群和大汶口文化中期阶段遗存(二) 219

大汶口文化中期社会特征及经济形态 223

第八章  “绝地天通”运动

共工的显赫履历 235

共工族群的考古学文化遗存 239

颛顼讨伐共工 242

颛顼发动“绝地天通”运动 247

第九章  黄帝升天

群雄并起 257

逐鹿河洛(一) 262

逐鹿河洛(二) 268

异军突起 273

第十章  讨伐九黎

九黎乱德 285

凌家滩遗址 288

玉器时代的一座高峰 293

由神权和军权统治的社会 299

九黎痕迹 304

蚩尤痕迹 311

凌家滩文化覆亡 316

第十一章 祝融大战共工

祝融出场 329

祝融共工之战的考古学观察 332

祝融之都和郑州西山古城 339

祝融政权是一个半殖民地性质的政治组织 344

第十二章 苗蛮集团的崛起

苗蛮集团形成 353

开启史前中国城邦时代 359

苗蛮集团的强势扩张 365

第十三章 从凌家滩到良渚

凌家滩人东迁太湖流域 375

蚩尤“再世” 383

权力中枢机构的空间转移 390

北上反击 398

第十四章 良渚古国及其联盟集团

良渚古城 411

等级森严、分工明确的阶级社会 416

政教合一的初级国度 421

“古国联盟”式的社会组织结构 428

玉文化托起来的古国文明 435

第十五章 帝喾上位

帝喾遗存和大汶口晚期文化 445

取代颛顼 451

强势出击 458

大汶口文化刻符及其背后的棋局 465

大汶口文化晚期社会特征 471

第十六章 前中国时代谢幕

帝喾时代的终结 487

帝挚“继位”和龙山文化的滥觞 492

帝挚“为政九年”和龙山文化早期社会政体结构 500

帝喾四子“皆有天下”和龙山文化的扩张狂潮 508

良渚古国覆亡 517

图片来源 535

后 记 539

在线试读

从表面看,这个时期的华夏大地似乎处在一个没有中心的漫天星斗似的文化格局中,但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彼时各支文化的分布其实就如同严文明先生说的那样,好似一个巨大的重瓣花朵,中原文化区是花心,周围的山东、燕辽、甘青、长江中下游等地区是层花瓣,再外围的文化区是第二、第三层花瓣。中原文化区作为花心不但起着联系各文化区的核心作用,还起着向周边文化辐射的作用。9尽管这种辐射作用在西阴文化凋蔽后减弱了很多,甚至一度不复存在,但其潜在的联系各文化区的核心作用并没有减弱,反而随着群雄逐鹿愈发显示出了其核心价值所在。

公元前4000年至前2300年,华夏大地这一重瓣式花朵般存在的文化格局,正是“胚胎中国”,也就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赖以成形的基础。文化中国就是指中国各主要史前文化区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密切交流而形成的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的文化共同体,而这一文化共同体的核心精神就是大家共同认可并奉为圭臬的龙文化、历法文化、敬天祭祖文化和玉文化等。

濮阳西水坡后岗一期文化45号大墓发现的蚌塑龙虎鹿等图案,是迄今所见早具备完整中国文化意义上的龙形物,该图案的摆放及其整个大墓形制的设计规划也是目前考古所能见到的中国早历法和星宿思想的实物体现。随着后岗一期文化主动或被动地在中原地区向外广泛传播,龙这一灵动而神秘的身影在之后的1700年的时间里,先后出现在西辽河流域、长江中下游流域和黄河中下游流域等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而由濮阳西水坡45号大墓“始创”的历法和星宿文化思想也在上述诸支考古学文化遗址中有很具象的物化表现形式,如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所出玉龟和八角形图案玉版、浙江余杭瑶山和汇观山遗址所出祭坛、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所出“北斗九星”天文遗迹,以及河南郑州大河村遗址所出有关天象的主题彩陶片,等等。

至于敬天祭祖文化,在这一时期各区域文化系统中更是成为各自坚守的传统信条。西辽河流域的东山嘴遗址、牛河梁遗址,中原地区的双槐树遗址,淮河流域的凌家滩遗址,环太湖流域的瑶山、汇观山等遗址中,都发现有内涵一致、形制类同,且均是由贵族大墓环绕的代表“天圆地方”理念的礼制建筑——祭坛。

与此相关的是,视玉为神物而加以崇拜的玉文化,也成为前中国时代各区域文化中一个共同的特色,这其中尤以红山、凌家滩和良渚三支玉文化为发达和著名。玉文化是史前中国进入文明进程中区别于世界其他文明古国为鲜明的特征。

核心文化理念的趋同,意味着“十月怀胎”政治意义上的中国已经到了分娩的临界点,而当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尼罗河流域的青铜文明之光透过印度河流域和青藏高原的重重雾霭,开始照射在中原大地上的时候,那一声象征新生命的啼哭就会划破长空,长久地回荡在古老的神州大地上。

 

抢先评论了 “前中国时代——公元前4000~前2300年华夏大地场景”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史记 文白对照 曾国藩李静星点评 精装直读本

EUR €30.99
评分 4.50 / 5
加入购物车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EUR €55.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历史的温度:寻找历史背面的故事、热血和真性情

EUR €30.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2017

EUR €40.99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