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187800
于暹罗朝廷,朝贡是为了谋取利润,绝不是政治上的臣服。
潮汕人深度参与了朝贡贸易,并在泰国开枝散叶。
泰国香米在17~19世纪的故事。
朝贡制度是明清时期中国维持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这个经济体系与精心设计的政治结构交织在一起。作为当时的朝贡国之一,暹罗(今泰国)与中国进行了长期的朝贡贸易。本书考察了暹罗在朝贡关系下的海运贸易行为,并分析了中国在暹罗的海外贸易和国内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导论/1
章中暹贸易的国际背景/7
第二章暹罗的贸易结构/22
第三章发轫时期:中国对贸易的限制(1652~1720)/33
第四章中暹日三角贸易/66
第五章第二次海禁的废除与大米贸易的作用/81
第六章18世纪和19世纪初中国东南的贸易组织/135
第七章阿瑜陀耶王朝晚期至曼谷王朝初期的中暹朝贡贸易/156
第八章18、19世纪暹罗经济生活中的华人/178
第九章拉玛二世、三世时期中暹帆船贸易的繁荣(1809~1833)/202
第十章拉玛三世时期的华人移民及其经济影响(1824~1850)/240
第十一章中暹帆船贸易日益衰落的宿命/256
结论/277
参考文献/287
附录/312
译后记/324
序
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
15世纪前期,郑和率明朝船队七下西洋。这些远航表明中国先于欧洲进行海上探索。16世纪,欧洲众多的探险家和贸易公司终于抵达了东南亚。然而此时,他们发现华商已活跃于一个个港口中,穿梭于一条条商道上。诚如他们所言,欧人东渐之前,这一地区的中国帆船贸易已获得长足的发展。简言之,欧洲海上势力波及前,海洋中国已驰骋东亚和东南亚海域了。
随着风帆时代逐步让位于蒸汽时代、航空时代,早期海洋中国的这些丰功伟业已随风飘散、被人遗忘。作为当时暹罗与华南之间的大宗贸易之一,大米贸易乃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利益所在。而在因应邦交之需所形成的防御性朝贡制度的庇护下,这种经济利益得以成长壮大。国际贸易如何与朝贡体系相容,这一问题引人关注,值得研究。为此,我们要对吴汉泉博士表示感谢,他对近代两百年的中暹贸易进行了开拓性研究。
在作为中国语言和历史学者取得的成就之外,吴博士还掌握了暹罗材料,并发展了对暹罗贸易的认识。他的大作为学界深入研究复杂的政治经济关系拧动了锁钥,开启了大门。从朱拉隆功大学到泰国驻华大使馆履新时,恰逢他手稿修订完成,双喜临门,可喜可贺!
自序
1974年1月,泰国政府正式宣布将废除饱受争议的《革命团第53号法令》。自1959年沙立政府推行以来,此项法令一直成为阻断泰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贸易的障碍。然而,近11个月后,泰国政府和国会(立法会)才将这一重要的“拦路虎”踢开,并经由国家调控计划,为两国重启贸易铺平了道路。经过旷日持久的争论,朝野上下开始达成两点共识:其一,多年对华外交孤立,甚至公开敌视之后,泰国政府重新意识到,建立与北京方面的对话机制和官方关系,及寻求迈向这一关系的康庄大道——两国贸易都颇有意义;其二,对华贸易切实可行,实因其所具有的内在价值,中国是“战略”物资(尤其是石油)的重要来源国,并有望成为泰国过剩……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