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9942248
援引全新理论,汇聚生动案例
分享有趣实验,展示学习效果
这书适合以下几类人:
首先是以学习为主业的高中以上的学生,高中以下的学生家长。对学生来说,你的学习层次至少到“拓”出一张知识网的程度了吗;对家长来说,你会辅导吗,会的话你的那套方法还有用吗,有过时吗?
其次,已经进入社会在各行业打拼的年轻人。你的工作和专业对口吗,不对口的话,如何快速学到可以用在实践中的知识。对口的话,面临知识的快速迭代,你会感到压力吗,会考虑如何能跟得上知识的每一次更新吗
还包括以“内容输出”为主业的播主。如果你的短视频是以原创性和知识性为主的话,那么你一定需要一套高效的学习工具和输出技巧。
其实,在这个好也坏的信息社会,有一技傍身是不够的,你要成为通才,通才的前提就是会一套适合所有领域的普遍的学习方法。有了“学习的技术”你随时可以刷新自己,提升自己,不用担心被更优秀的人或人工智能替代。
简介:
这是一本非常有内涵和实用的书。作者深入浅出、巨细靡遗地介绍和讲解深度学习和增强记忆的方法,从学习的五个层次,记、懂、网、拓、活,一层一层介绍和讲解,论据和解说皆非常深刻和到位。
此外,此书打破了许多学习和认知的刻板印象,并且也教导如何能让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的方法、教导如何能让我们更具有创意、如何增强理解力、如何让思考更具正确性等。
再者,让我深刻理解如何成为通才,以及通才和专才的差别。通才不仅在知识面比专才更能触类旁通、更具创新等之外,不可取代性和薪水也比专才来得高。
后,作者勉励我们要终身学习,教导我们如何学以致用,并借此让生活变得更好。
各界推荐 _ 001
读者好评 _ 003
序 _ 001
第1章 获得很不错的记忆力 _ 003
记忆的条件 _ 006
重读与提取练习 _ 008
没有痛苦,就没有成长 _ 012
学习名词术语和外语的好方法 _ 018
以考试作为标准的学习方式 _ 020
第2章 理解力化 _ 027
条件一:理解的相邻可能 _ 028
条件二:理解的发散模式 _ 033
条件三:理解的自然频率 _ 039
条件四:理解的透彻程度 _ 051
条件五:理解的工作记忆 _ 055 学
第3章 编织知识之网 _ 063
如何增加知识的价值 _ 068
碎片化还是零件化? _ 072
可视化思考,排列知识 _ 074
三力图/系统图 _ 083
排列知识,就是思考知识 _ 087
知识之网 _ 090
两种知识 _ 092
单纯重复、情境连接、刻意练习 _ 095
用“想象”加强刻意练习的效果 _ 102
所谓的知识网 _ 106
排列知识与刻意练习的总结与局限 _ 111
第4章 全面拓展 _ 117
这是好的时代,也是坏的时代 _ 119
4 – 1 正确性–过滤机制 _ 128
4 – 2 多样性–跨领域学习 _ 153
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 _ 162
正确看待跨领域学习 _ 169
4 – 3 创造性–思想孵化器 _ 175
无用知识的大用 _ 175
跨领域带来的创造性 _ 181
马斯克的创造性思考 _ 184
缓慢的灵感 _ 188
深度的思考,带来深度的学习 _ 193
思想孵化器 _ 194
第5章 在生活中学习 _ 205
所谓高效,一石三鸟 _ 206
顺藤摸瓜,只读好书 _ 209
检视阅读,大致理解 _ 213
果断弃读,沉没成本 _ 216
沉浸慢读,思绪自由 _ 220
加工知识,三阶笔记 _ 225
多重切入,深度贯通 _ 233
清晰问题,速读之用 _ 235
忙里偷学,小努力 _ 240
多环模式,认知迭代 _ 244
个人计划,发泄知识 _ 248
是什么让一个人的成长速度比另一个人更快呢?
简略的答案是:学习的深浅不一样。
一个人若只着眼于知识的皮毛、表面,收获自然会较少;反之,如果一个人总是追求深入的知识、穿透表象,收获自然会较多。
具体来说,学习的深浅该怎么划分呢?
我们先看一则经典的虚构故事:
在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后,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先后到德国多个地方进行演说,解说当时在量子力学研究上的新发现。
由于普朗克始终重复同一套演说,一段时间后,就连普朗克的司机都熟记了他的这一套演说。一天,司机向普朗克说道:“教授,如果您不介意的话,能不能让我代替您接下来在慕尼黑做演说呢?您只需戴上我的司机帽,舒服地坐在前排观众席观看我演说就行。”
普朗克听后回应道:“可以。”
于是,司机走上了讲台,完整地把普朗克的演说讲了一遍。演说结束后,观众给予了热烈的掌声。接着,到了观众发问的环节,有人向他提出了一个深刻、刁钻的问题,司机无法回答,于是说道:“我很惊讶,在慕尼黑这种先进的城市竟然会有人问出这么浅显的问题,我让我台下的司机回答就好。”
以上这则故事的重点并不是想说司机有多么机智,而是想说明学习深浅的差别——司机虽然能把演说的内容都说出来,但他并不是真的理解这些内容,他只是记下了这些内容,然后把内容重新播放出来,其作用与播放器所做的无异。
学习由浅到深,可以分成至少五个层次,其中“记”是浅的学习层次,停留在这一层次的人通常只会单纯地输入知识,但不对知识进行任何思考。
与这一学习层次相应的,是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学生被灌输知识主要是为应付考试——这导致许多受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也就是绝大部分人,忽略了学习的本质。
当然,人们早已注意到这种教育方式的各种弊端。例如,专注于记住知识而不是理解知识的学生,通常欠缺独立思考,也欠缺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其原因也很简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需要训练得来的,而单纯记住知识无法训练思考。
既然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不好,那为什么这种教育方式至今依然出现在世界各地呢?
那是因为教育资源总是有限的,而学校通过考试测试学生有没有记住知识,是一种简单、直接、经济的测试方法,这方法可以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兼顾多的学生。教育资源若没有获得增加或找出替代方案,那么这一种教育制度就会持续下去,人们依然会在学习中过分看重“记”这个学习层次。
除教育制度的问题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人们认为“知识没被记住,就等于没学过”,这个观念带来的恐惧进而产生了许多学习的误区,而我们会在本书谈到,为什么你不应该太在意这一点。
“记”是浅的学习层次,停留在这一层次的人成长慢,收获少。尽管如此,这并不是说它无关紧要或者毫无用处。能记住知识还是很实用的,尤其对尚在校园求学的学生来说,记忆力的确能有效帮助学生通过考试,只是它不应该是学习的重点、终点。
我们会在章讨论,怎样的学习能够增进你的记忆力。
“懂”是第二个学习层次。具体来说,“懂”意味着你理解了知识,知道前因后果,知道这知识为什么管用,能起到什么作用。在任何时候的学习中,的限度是必须“读懂”,至少达到基本的理解。
我们每个人都能轻易分辨出“记”和“懂”的差别,这里就不多做解释;但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如何让自身的理解力化——我们会在第二章讨论理解力化的五个条件。
第三个学习层次是“网”,指的是由许多不同的知识点编织而成的“知识网”。
举个例子,我们都接触过摄影,而专业的摄影知识点其实有很多,你要知道如何操作相机、布置构图、凸显颜色对比、用画面说故事,等等。
可以想象,一位真正的摄影高手在按下相机快门之前,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考虑这些知识点,有系统地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效果,从而拍摄出他心中的高质量作品。他不会只应用一个知识点,而是会把多个知识点结合起来应用。
根据信息论,信息能够消除不确定性,就好像你和你的朋友相处得愈久,你就了解他愈多,愈能确定他的为人。同理,当愈多的知识点构成愈复杂的知识网,就能让你在完成一个动作时处理、加工更多的信息,能让你在一瞬间运用上更多的知识点,因此你摄影所达到的
效果和质量就会更好、更稳定。
学习的第三层次,是把不同的知识点连接起来形成一张“知识网”,你得融会贯通、熟练运用,才能成为高手。
但是,要怎样才能加速这个过程呢?怎样才能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呢?这将会在第三章重点讨论。
第四个学习层次是“拓”,“拓”是前面三个层次的延伸,是对知识网的拓展。
学习至少要达到“拓”的层次,进行纵向与横向的全面拓展后,才能算得上是有深度的学习,也才能产生有深度、有价值的知识。简单来说,“拓”包含了三个维度的精进,即正确性、多样性和创造性。
自人类能够建构知识以来,从原始人开始,人类的知识总体发展趋势就不断在这三个维度进行开拓:
人类通过科学、哲学、数学来提升知识的“正确性”;人类通过一生的思考、学习、工作、研究,发掘了愈来愈多不同领域的知识,提升人类知识整体的“多样性”;人类愈来愈看重使用知识进行发明、创新,愈来愈注重提升知识的“创造性”。
可以这么说,拓展知识的正确性、多样性和创造性,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我们会在第四章讨论如何对这三个维度进行拓展,也会谈到这个拓展工作怎样帮助我们在信息时代的竞争中获益,避开被人工智能淘汰的危机。
后的学习层次是“活”。这个层次需要你对前四个层次有所理解才能掌握得更好,这里就卖个关子按下不表,我们会在本书的终章讨论。
从本书开始到结束,我们会逐个探讨不同的学习层次,援引科学研究的成果和理论,引荐经过时间证明有效的学习法,从记忆力和理解力的化,到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编织知识网,用知识打造核心竞争力,再到改变人生的进程。我们会一层一层地不断深入。
现在,让我们从以下问题开始:
如果学习之后记不住,那学来干吗?
Roxas初次参加讲师培训班时,上台5分钟就让所有参加者兼导师惊讶不已;第二年培训班,我邀他担任嘉宾导师分享“如何写书”,带来的惊喜比上一年更大。这本《深度学习的技术》,
则是他给我第三次且更大的惊喜!
——江健勇/亚洲毒辣NLP创办人,《奸的好人》系列书作家
我们所有人都需要学习,却很少有人知道如何有效学习。你可以通过本书的“记、懂、网、拓、活”五种心法,改善你的学习方式。
——苏书平/为你而读执行长
我常在杨大辉的博客上看到许多跨领域、颠覆性的深度好文,翻阅本书才发现,原来秘诀就在“记、懂、网、拓、活”。学如逆水行舟,不用则退,读完书后也别忘运用,毕竟学习只是过程,你想完成的目标,才是终点。
——刘俊佑(鲔鱼)/生鲜时书创办人
读者好评:
对于学习如果有觉得迷惘的地方,此书将提供给你一套架构,让你能更有效率的知道如何学习。
——Wolf Lee
《深度学习的技术》整合了几乎所有的高效学习方法,个人建议读过后马上就把它里面方法实践出来,可获益良多,也能让学习效益更持久。
——祁阿华
作者带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思考练习。“提取法”让我比以前更能记忆需要记起的事物,“发散思维”让在一个问题撞墙时能跳脱框架,更靠近解决问题的路径。书中还有许多不同的思维工具可以应用。重要的,这些只要你愿意随时可以带入到生活中!
——陈重谚
这本书让我有感觉的地方有两个:一是源自于作者对于学习优化的决心与意志。
二是作者拥有一颗确保理论能够正确传达并且实践的体贴心。
以上两点,使我感受到作者如同人生导师一般的存在感,让我在阅读时既是兴奋又有着一点点害怕,害怕自己错过了攸关学习的任何一点点知识??但这害怕的程度确确实实的只有“一点点”而已,这也正是作者的体贴心所在。
——薛博文
第1章 获得很不错的记忆力
如果学到的记不住,那么就等于没学过。
这个事实让人们对学习产生了一种焦虑,由于生怕
在学习过程中无法记住知识,所以学习者通常会把时间过度花费在记住知识而非理解知识上。你会在书上划重点,反复阅读数据,并期望知识可以牢固、长久地记在脑袋里。
如果学到的记不住,那么就等于没学过,这个简单合理的事实虽然是事实,却让许多人产生了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误观念:学习是为了记住知识,学习主要是为了记住知识。
之所以说这个观念是错误的,是因为单纯地记住知识,多只能算作是一种搬运,是把知识从外面搬运到脑袋里而已。这一项任务是没多大意义的,甚至无需人脑来做,交给计算机做就可以了。
但或许有人会认为,专注在记忆其实并没什么问题,因为如果你拥有超强的记忆力,能够把自己训练得像电视节目里的记忆大师那样过目不忘,可以把所有的知识都记在脑海里的话,那么你和一个出色的专家也没什么不同,一样可以从记忆中调用知识来解决任何遇到的问题。
但这种推论其实是错误的,因为所有能通过记忆来获取的知识,都只能解决旧有的问题。所有写在书上的、通过老师或任何媒介传播的知识,解决的都是旧有的问题。而生活总是会遇到新问题或另类的问题,这些新问题和旧问题间会有一点或许多的差异,面对这些问题你是无法通过回忆课本里的知识来找到答案的。
举个例子。青霉素(即抗生素的主要成分)可以用来杀死人体内的细菌,这一个知识点无需任何思考就能应用。但有些细菌会演化出抵抗青霉素的抗体,这时青霉素就无法杀死所有的细菌了,即“青霉素可以用来杀死人体内的所有细菌”这个知识点失效了,它无法用来解决新问题。
但幸好,科学家并不满足于单纯地知道“青霉素可以用来杀死人体内的细菌”。他们刨根究底,搞清楚了青霉素之所以能够杀死细菌的原因——因为青霉素里面有一种特殊物质,即青霉烷,其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所以才有杀菌作用。
接着,科学家还研究了青霉烷的分子结构,并以此改进发明了头孢菌素,头孢菌素能对付一些初代青霉素无法对付的细菌,解决了新问题。当然,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新问题出现,如果人类只记住知识
而不对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就不可能解决新问题。
同理,一个学习者如果只记住知识而不进行思考,那么他就总会被新的问题难倒,哪怕他有超强的、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追求超强的记忆力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当然,一定程度地记住知识还是必须的,完全没有记忆就等于无法学习,而生活中又有许多无可奈何之事。例如,许多考试其实考的是你的记忆力,而不是思考能力,而通过考试对许多人来说又是必须的。就算不用考试,一般人依然必须在日常随时调用知识,老是忘记
事情、知识,不见得是值得开心的事情。
记忆力依然是有必要加强的。事实上,“记”作为个学习层次,也扮演着“基层”的角色;一个人若无法记忆,就不可能进行之后的深度学习。
总之,我们不应该只看重记忆力、过分追求“超强的记忆力”,
但希望自己有“很不错的记忆力”则是合理的,并不过分。
但问题是,“很不错的记忆力”对许多人来说也很难做到,多数人对自己的记忆力并不满意。这里的“很不错的记忆力”的标准,是至少能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甚至考出好成绩;是能让大人游刃有余地调用学过的知识来应付工作,而不是看过不久就忘记。
要做到这点其实并不容易。
记忆的条件
你的记性是否很好呢?
其实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是“记性不好”和“记性好”的混合体。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不只会遗忘东西,而且遗忘的速度相当之快,可以让前五分钟想到的东西,在后五分钟就全忘了,这是我们记性不好的一面。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具备回忆几年前、几十年前发生过的事情的能力,我们能记住某张脸孔或名字一直到老。这是我们记性好的一面。
这两者同时存在意味着我们的记性可以很好,也可以很不好,我们是记性好坏的混合体。
心理学家把记忆分成“短期记忆”(short term memory)和“长期记忆”(long term memory)两种。简短来说,短期记忆是让你暂时“hold住”的记忆,当你尝试记忆某人的电话号码时,这号码会进入你的短期记忆。但我们都清楚知道:电话号码进入我们的短期记忆,并不代表我们能在一个星期后依然记得它。事实上,短期记忆只能“hold住”15到30秒。这是因为短期记忆没能成功把电话号码固化成长期记忆的结果。
而我们所谓的“记性不好的一面”,其实就是短期记忆还未被固化成长期记忆就被遗忘的结果;我们“记性好的一面”,其实就是短期记忆成功固化成长期记忆的结果。
但长期记忆到底有多长期呢?
无论你是记得几个小时、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那都算是长期记忆。这意味着,长期记忆的固化是有强弱之分的,固化程度不够强,长期记忆就会很快被遗忘;反之,固化程度足够强,长期记忆才能持久(当然,这是简略方便、通俗的说法。)
那怎样才能加强长期记忆的牢固程度呢?
答案是:如果你满足了某些“记忆条件”,你就能记得很久;否则,你就很容易忘掉。
记忆条件分成很多很多种,以记忆几行句子为例,如果你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例如,有人拿着刀架在你的脖子让你记住这些句子的话,这些句子就能带给你强烈的情绪,你会记得很久。如果这些句子带有故事情节,读起来押韵,并配以图片,且正在描述与你自身相关的事情,那么这几行句子就可以被记得更久。
反之,如果你只是在地铁的广告板看到几行句子,它读起来索然无味,讲述着枯燥无聊的废话,你就不大可能记得这几行句子,因为这几行字并没有满足记忆条件。
虽然让人拿刀威胁你可以让你在恐慌中大大提升记忆力,但这并不实际且可行性低。在学习之旅中,你也不太可能要求每个描述知识点的句子都带韵脚、配图,并且描述着和你息息相关的事情。
幸好,除了上面这些记忆条件之外,认知科学家还找到了另一些在课堂中、学习之旅中方便使用的记忆条件,只不过这些记忆条件与我们的常识、直觉相悖。
重读与提取练习
首先,多数人都错误地认为,如果要记得一些数据,那只要重复阅读这些数据,直到自己对这些数据的记忆深深烙印在脑海中,就能够记得很久。如果你要记住数据,你可能会花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的时间重读同一份数据。
但实验显示,重读并不会加深记忆。
华盛顿大学进行的一项实验,召集了来自两所不同大学,一共148名大学生,并要求他们阅读摘选自教材和《科学人》杂志的五个不同段落。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只读了一遍,另一组学生则在读过遍之后,又立刻重读了几遍。
过了几天后,实验人员让学生完成测试题来验证他们的学习效果。终实验结果表明,无论只是阅读了一遍还是密集地重读了几遍,学生的成绩几乎一样。
重读对长期记忆没有多大用处,但还是有许多人通过重读来学习,有一项调查显示,重读是多人使用的学习方式,占据了接受调查的84%。
但既然重读无法让人们记忆得更久,为什么还是那么多人尝试通过重复阅读来加深记忆呢?
这是因为主观感受带来了错觉。简单来说,当你重复阅读数据时,你会在当下强烈感觉到数据被“记住”了,如果这时立刻让你进行考试,那么你的成绩的确会比较好。但事实上,数据并未在大脑完成长期记忆的转换,因此这一效果并不持久,过了几天之后你依然会忘掉。
我们其实都有过这一类经验,这就好像你尝试记住某人的电话号码。一开始你通过不断复述号码来“hold住”记忆,直到你觉得已经记住为止,但无论当时你多么努力,时隔几天后,你还是忘记了那个电话号码。
那么,怎样才能加强长期记忆的固化程度呢?
专门研究学习与记忆的认知科学家亨利?罗迪格( H e n r y Roediger)与马克?麦克丹尼尔(Mark A. McDaniel)进行的一项实验,揭示了一个比重读更有效帮助记忆的学习方式。
他们召集了180位大学生,让他们阅读两篇不同的文章,并分成三组:组学生在20分钟内重复阅读文章四遍。
第二组学生在15分钟内重复阅读文章三遍后,被要求进行5分钟的提取练习,即凭记忆在白纸上写下自己能记起的内容。
第三组学生则只用了5分钟时间阅读文章一遍后,被要求进行三次5分钟的提取练习,即凭记忆在白纸上写下自己能记起的内容,之后白纸被收回,然后在新的白纸上回忆内容并再次写下,如此重复回忆内容三遍。
完成上述的步骤后,实验人员通过测试题来验证学生们记得多少内容。结果显示,重复阅读组的学生记得多的内容,其余两组则记得较少。
有趣的是,在过了一个星期后,实验人员再次通过测试题来验证学生们记得多少内容,这时实验结果却来了个逆转。组学生,即把时间都用来重复阅读的学生,忘记了一半以上的内容,成绩糟糕。
相反,第三组学生,即只读了一遍内容,之后在纸上重复回忆并写下内容的学生,他们记得多内容,成绩好,而且他们遗忘的速度明显地大幅降低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