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20121427
简·奥斯丁脍炙人口的代表作
国内目前公认*秀的孙致礼译本
著名插画师休·汤姆森20幅经典钢笔画插图
著名诗人奥斯丁·多布森精彩导读
《劝导》于1815年8月8日开始动笔,1816年7月18日完成初稿,8月6日定稿。该书描写了一个曲折多磨的爱情故事。贵族小姐安妮·埃利奥特同青年军官弗雷德里克·温特沃思倾心相爱,订下了婚约。可是,她的父亲沃尔特爵士和教母拉塞尔夫人嫌温特沃思出身卑贱,没有财产,极力反对这门婚事。安妮出于“谨慎”,接受了教母的劝导,忍痛与心上人解除了婚约。八年后,在战争中升了官、发了财的温特沃斯舰长休役回乡,随姐姐、姐夫当上了沃尔特爵士的房客。他虽说对安妮怨忿未消,但两人不忘旧情,终于历尽曲折,排除干扰,结成良缘。
《劝导》的意义并不限于它那动人的爱情描写,也不限于它那关于爱情与谨慎的道义说教,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比较深远的社会意义,它对腐朽没落的贵族阶级、对贵族世袭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从艺术手法来看,《劝导》并不追求情节的离奇,而是以结构严谨、笔法细腻著称,许多细节描写,乍看平淡无奇,可是细细体会,却感到余味无穷。
目录
1 译序
1 卷
113 第二卷
244 导读
250 附录:简·奥斯丁年表
导读
◎ 奥斯丁·多布森
即便时至今日,简·奥斯丁的忠实拥趸肯定依然能够感受到当年那个愚笨的巴思书商压抑不住、如鲠在喉的挫败感。他用十英镑的超低价买入《诺桑觉寺》手稿,却拒绝将其出版示人。对作品字句之美如此麻木不仁之人,肯定是脑洞未开,如本书第三句话——“她父亲是个牧师,既不受人冷落,也没陷入贫穷,为人十分体面,不过他起了个‘理查德’的俗名——长得从来不算英俊。”有人认为,这句话是在校稿时添加的,不过现已无从考证,因为小说是在作者去世后出版,“好奇、直面事物”的她早已长眠于温彻斯特大教堂。对此有两点推测:其一,巴思流动图书馆的布尔先生(如果是他的话)天生愚钝,领略不到这部经典之作的魅力;其二,他执迷不悟、死心塌地迷信《尤多尔弗之谜》一书的作者,而这更为可信。任何其他理由都无法解释其长时间隐藏奥斯丁小姐手稿的举动——再说,小说主要以巴思为背景。他顶礼膜拜拉德克利夫夫人及其他传奇作品,如《黑树林的巫师》《莱茵河的孤儿》《夜半钟声》《乌尔芬巴赫城堡》以及伊莎贝拉·索普在第六章为讨好凯瑟琳·莫兰提及的所有大作,乔治·克拉布 (简·奥斯丁喜欢的诗人)在他的《图书馆》中也恰到好处地描写了这类作品所营造的氛围:
从此,汝不敬之辈!我倍感前世惧恐,
万千幻象脑海飘荡:
听!闷响回彻空场,
凝人黑影如影随形。
但无论你认可哪个推测,事实只有一个。1818年小说版“广告”(据说是当时已过世的作家亲笔写的)也提到,《诺桑觉寺》曾被卖给一个巴思书商。奥斯丁-李先生也说过,小说在“1803年完成 (即准备印刷不久后)”会很快出版,该书“肯定早创作”于1798年(拉德克利夫夫人的《意大利人》首次与读者见面后),而当时《理智与情感》和《傲慢与偏见》仅完成手稿。奥斯丁小姐也说过:“要是有书商愿意买他觉得不值得发表的书稿,也是件稀奇事”。更稀奇的是这些以书为营生的人,在类似情形上并没有出现什么失误,所以不出版《诺桑觉寺》绝不是因为他们不善经营、缺乏批判力。奥斯丁的头两部小说出版后大受欢迎,这个自以为是的书商要是还发现不了自己也有一部她的书稿,就太不可思议了。一言以蔽之,当时不知何故,他又以初购买价把书稿卖给亨利·奥斯丁,那就再没有人同情他了。
有种说法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诺桑觉寺》依然是作者初的版本,也就是说,在完稿后的很长时间里都未经任何修改,这一点与《傲慢与偏见》和《理智与情感》不同。从巴思书商手上复得之后,作者实际上对小说原封未动,这一点在前面提到的“广告”中已有明示。小说完稿后,13年的时光已飞逝,对其中“有点过时”的部分,广告明确表达了歉意(该广告出现在1816年
奥斯丁·多布森(Austin Dobson,1840—1921):英国诗人。
《尤多尔弗之谜》是经典哥特式小说,作者即下文中提到的英国小说家、哥特式小说的开拓者拉德克里夫夫人(1764—1823)。
乔治·克拉布(1754—1832):英国诗人、外科医生兼教士。其作品以现实主义的叙事手法和描写中产阶级和劳动阶层的生活而著称。
亨利·奥斯丁(1771—1850):牧师、银行家,简·奥斯丁的四哥兼出版代理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