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87467丛书名: 专升本考试应试指导用书
《中公版·2022专升本考试应试指导:大学语文》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考试大学语文考试大纲的要求,结合专升本的考试范围、试卷评分、重难点知识和近十五年考试试题,由中公教育专升本考试研究院精心编写而成。本书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本书体例划分清晰,层次合理,有助于考生对大学语文学习内容了解得更加清晰。全书共分为四大部分,前三部分中每一部分择取各个时期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按照先文史、后作品的顺序编写。这样可以让考生对中外文学史,不同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文学派别等文学基础知识有一个初步认识,旨在加强考生学习过程中对文学史的整体把握,使考生有明确的复习方向。
其次,本书紧紧围绕考试大纲,注重基础知识,每一部分的内容设置都有相当强的针对性及实用性。每一编的作品选部分又具体细化为作品(者)简介、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三项,旨在使考生全面掌握课文的同时,培养考生对课文的基本分析能力,更注重培养考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考生的应试需求为基础,以历年考试试题为依据,以帮助考生全面准确地掌握考试的相关知识,迅速地捕捉考试要点,从而提高考生的应试能力。
《中公版·2022专升本考试应试指导:大学语文》由中公教育专升本考试研究院根据多年来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经验精心编写而成。
本书共分为四编。编为中国古代文学,由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选两章组成;第二编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由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选两章组成;第三编为外国文学,由外国文学史、外国文选两章组成;第四编为文学写作,由立意、拟题、结构、语言、范文赏评五章组成。
编中国古代文学
章 中国古代文学史2
节 先秦2
第二节 秦代7
第三节 汉代8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11
第五节 唐代14
第六节 宋代18
第七节 元代20
第八节 明代22
第九节 清代24
第二章 中国古代文选26
季氏将伐颛臾26
寡人之于国也29
秋水(节选)32
郑伯克段于鄢34
垓下之围36
冯谖客孟尝君40
谏逐客书43
种树郭橐驼传45
采薇47
九歌·湘夫人50
饮马长城窟行52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54
迢迢牵牛星56
短歌行(其一)58
饮酒(其五)60
春江花月夜61
山居秋暝6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6
行路难(其一)68
登高70
长恨歌72
锦瑟78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80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82
声声慢84
关山月86
天净沙·秋思88
长亭送别90
石崇与王恺争豪94
宝玉挨打96
第二编 中国现当代文学
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104
节 20年代文学104
第二节 30年代文学107
第三节 40年代文学110
第四节 十七年文学112
第五节 “文革”文学113
第六节 新时期文学114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文选117
风波117
香市122
天狗124
乡愁126
断魂枪128
雨巷13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136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39
咬文嚼字143
第三编 外国文学
章 外国文学史148
节 古代文学148
第二节 中古文学150
第三节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51
第四节 17世纪文学152
第五节 18世纪文学153
第六节 19世纪文学(一)154
第七节 19世纪文学(二)156
第八节 19世纪文学(三)158
第九节 20世纪文学(一)160
第十节 20世纪文学(二)161
第十一节 东方文学163
第二章 外国文选164
赫克托耳之死164
西风颂170
麦琪的礼物175
苦恼179
老人与海184
生如夏花189
第四编 文学写作
章 立意193
第二章 拟题199
第三章 结构202
第四章 语言206
第五章 范文赏评210
章 中国古代文学史
【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散见于各种书籍,其中现存早、保存神话资料多的是《山海经》,我们所熟知的《精卫填海》和《夸父追日》都出自《山海经》。女娲补天的故事早见于《淮南子》,女娲造人的故事出自汉代《风俗通》。另外,魏晋南北朝的笔记小说中也保存了一些神话故事,如《搜神记》。
【诗经】
(一)作品简介
《诗经》是我国部诗歌总集,原名《诗》,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其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诗歌,共计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或《三百篇》。《诗经》中作品内容十分广泛,深刻反映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爱情、战争、农事等。语言上,其以四言为主。《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二)风、雅、颂
《诗经》按用途和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有十五国风,共160篇;“雅”主要是宫廷正乐,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颂”主要是宗庙祭祀的舞乐,共40篇。
(三)赋、比、兴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其中,铺陈直叙叫赋,比指的是比喻,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叫兴。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楚辞】
(一)作者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政治家。他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是楚国贵族的后代,曾任三闾大夫等职。他的诗歌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内部的腐朽和罪恶,表现了他进步的政治理想、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和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屈原的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九歌》等,其中代表性的是《离骚》。西汉末年,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
(二)作品简介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全书以屈原的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三)艺术特色
(1) 《楚辞》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句式和结构上都较《诗经》更为自由且富于变化,因此能够更好地塑造艺术形象和抒发复杂、激烈的感情。
(2) 《楚辞》突出地表现了浪漫的精神气质。其中一类浪漫精神表现为感情的热烈奔放,对理想的追求,以及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凸现,想象的奇幻等。《楚辞》中另一类浪漫特征表现在它通过幻想、神话等创造了一幅幅雄伟壮丽的图景。诗歌的那种飘渺迷离、谲怪神奇的美学特征,对李白、李贺等后世诗人有巨大的影响。
(3) 《楚辞》的象征手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重大影响。《楚辞》中典型的象征性意象可以概括为“香草美人”,它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内涵更加丰富,也更有艺术魅力。
【诸子散文】
(一)《论语》
1. 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理论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
2. 作品简介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它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论语》以语录体为主,话语简单,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言近旨远、词约义丰的说理,形象隽永的语言,使它成为先秦说理文主要的形态。
(二)《老子》
1. 作者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陈国人。老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老子哲学的理论基础是“道”,在探索宇宙原始,追寻万物本源时,并未忘怀现实人生。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除《圣经》之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的著作。
2. 作品简介
《老子》主要是老子自撰,它集中反映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探讨的是玄妙的形而上学问题。《老子》比《论语》更具抽象思维特质,它的文学性主要源于哲学表述中反映的情感和具有诗意的语言。《老子》一书表现了作者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愤世嫉俗的情感,其文章运用的多种说理方式奠定了先秦说理文的基本特征。
(三)《墨子》
1. 作者简介
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一说为鲁国人。墨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尚同,反对战争。墨子的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完成了《墨子》一书传世。
2. 作品简介
《墨子》是墨子及墨家学派中其他人物的言论集。它以论说文为主,注重逻辑,故其文字运用上的长处,是论述清晰、层次分明、条贯严密,但常有繁冗之病。《墨子》尚未摆脱语录体的影响,但这些语录,段与段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是在围绕同一个论题加以论述,因而就不再是语录的简单连缀,而是有内在逻辑的论文,可以说,说理文体制在《墨子》中形成了。
(四)《孟子》
1. 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提出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在人性方面,因袭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主张“人性本善”。
2. 作品简介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其中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长于论辩,是《孟子》散文的特征。《孟子》中的文章气势充沛,逻辑严密,善于采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五)《庄子》
1. 作者简介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战国时宋国(今河南商丘)人,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他强烈批判“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的黑暗现实,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剥削阶级残暴和虚伪的本质。庄周的代表作为《庄子》,名篇有《秋水》《逍遥游》《齐物论》等。
2. 作品简介
《庄子》一书,现存33篇。相传其中“内篇”7篇为庄周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为庄子门人和后学者所作。《庄子》中的文章想象丰富,汪洋恣肆,辞藻瑰丽,并多采用寓言形式,富有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重大的影响。
(六)《韩非子》
1. 作者简介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韩国贵族。他不仅是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也是战国末期集诸子学说之大成的思想家。他师承荀子,继承了荀子的哲学和政治学说,次明确提出“法不阿贵”的思想,进一步发展成为刑名法术之学,形成了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对后世影响深远。
2. 作品简介
《韩非子》为韩非所著,共55篇。在这部著作中,他全面论述了自己的观点,并使法家思想构成一个严密的体系。他的文章逻辑严密,笔锋犀利,围绕中心,层层推进,具有很强的说服力。《韩非子》中的专题论文,标志着说理散文体制的定型。
【历史散文】
(一)《尚书》
《尚书》是中国古代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早时它被称为《书》,到了汉代被叫作《尚书》,意思是“上古之书”。汉代以后,《尚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所以又叫作《书经》。《尚书》所记载的历史,上起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历时1500多年。其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诰和军臣谈话记录。
(二)《春秋》
《春秋》为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是中国现存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是古代中国的儒家典籍,被列为“五经”之一。由于《春秋》的记事过于简略,因而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详细记录的“传”,较为有名的是被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和《榖梁传》。
(三)《国语》
《国语》是我国早的国别体史书,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500余年的史事。
(四)《左传》
《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一部史书,也是中国古代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相传是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长于叙事,善于细节描写,善于描写战争,文辞精炼,文笔委婉曲折。
《左传》的叙事特点:
(1)往往很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还常有道德化与神秘化的特点。
(2)事件叙事具有戏剧性。
(3)分散式的人物描写,人物个性鲜明。
(4)主要以人物行动、对话表现人物形象。
(5)情节结构主要是按时间顺序交代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但是叙述手法多样性也是其特点。
(6)语言简练含蕴,词约义丰。
(五)《战国策》
《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国语》是我国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全书共33篇,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战国策》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其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其由西汉刘向编订,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完整的著作。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其中著名的寓言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