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4260635
“中国抗日战争专题研究”,列入南京大学实现“双一流”建设个卓越计划项目。并上报国家教育部批准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全套丛书百卷左右,规模宏大;参与撰写的教授、研究人员达百余人。南京大学联合国内外对抗日战争深入研究、卓有成就的大学,合作进行。其中包括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和北京的国家档案馆及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单位。
项目在学界对抗日战争历史已有较好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发掘新史料,构建新的学术体系,提出新的学术观点,推动抗日战争研究进一步发展,并以其高水平在抗战研究上发挥引领和推动作用,争取在国内外产生重大的学术影响。
本书主要研究抗战时期来华帮助或直接间接参与中国抗日战争的外国友人。除了绪论和结语外,本书主体部分分为5章,分别介绍新闻记者,军事顾问或高级军官,医护人员,从教育、经济、难民救助等各个方面帮助中国抗战的人士,参与反战活动的被俘日军官兵,各种帮助中国抗战的外国人的典型代表。本书是广大读者了解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结成统一战线,联合抗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良好读物。作者采用大量的资料和生动的描述,为读者再现了那段光辉的历史。
目录
导论
章宣传中国的抗战
节抗战时期的新闻宣传
一、 日本的宣传与西方大国的态度
二、 “借口说话”
第二节斯诺
一、 中国革命的“报春燕”
二、 斯诺的报道客观而独立吗?
第三节史沫特莱
一、 多产作家兼社会活动家
二、 耿直而不尽“客观”的报道
第四节贝特兰
一、 获得罗德斯奖学金的英国学者
二、 “与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
三、 参加“保卫中国同盟”工作
第五节爱泼斯坦
一、 在中国长大的犹太人
二、 战地记者
三、 一位没有国籍的新闻人员
第六节谢伟思
一、 出生在成都的美国外交官
二、 以“美国军事观察小组”身份进驻延安
三、 给华府的政策建议
第二章军事援助
节中国的抗战准备与外援
一、 抗战准备
二、 军事合作与援助
第二节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
一、 驾机飞援中国
二、 战斗在中国上空
第三节史迪威
一、 奉命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的“中国通”
二、 打通中印公路
第四节陈纳德
一、 投身中国空军建设
二、 组建“飞虎队”
三、 与史迪威的“陆空战略之争”
第三章医疗救护
节抗战时期的国际医疗救护
一、 战时中国的医疗救护
二、 抗战中的国际援华医疗队
三、 外籍医生与战区的医疗卫生工作
第二节马海德
一、 为医学研究来到中国
二、 受宋庆龄之荐赴陕北
三、 扎根中国的洋顾问
第三节白求恩
一、 参加反法西斯战争
二、 致力改善抗日根据地的医疗卫生事业
三、 战斗在晋察冀
第四节柯棣华与印度援华医疗队
一、 参加印度援华医疗队
二、 奔赴华北战场
三、 又一名中共党员
第五节犹太裔医生
一、 背井离乡来到中国
二、 战斗在抗日前线
第四章人道救助与经济技术支持
节外国侨民与沦陷后的南京
一、 留在南京的外国侨民
二、 救助难民
三、 揭露日军暴行
第二节艾黎与“工合”
一、 “工合”运动的灵魂人物
二、 从办合作社到办学
第三节燕京大学的外籍教师
一、 司徒雷登与“孤岛时期”的燕京大学
二、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洋教授
第五章反战的日俘
节日记、书信中的战争
第二节延安日本工农学校
第三节与中国同志并肩作战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在艰苦卓绝的全面抗战中,中国军民誓死抗击侵略者的精神与行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同情与支持,来自五大洲的国际友人以不同的方式声援并帮助抗战中的中国与中国军民,更有不少国际友人将援助中国视为自身参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职责与使命。从抗战史研究的角度说,对这些积极支持、参与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展开系统的研究非常必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友人”的范围比较宽泛,可以是彼此有交情的人或有亲近和睦关系的人,亦可以是提供帮助的人或经常在一起玩的人。就国内目前出版的有关书籍看,学者对抗战时期的外国友人基本认同为“为着同一个目标——抗击日本法西斯,与中国人民并肩战斗”,《历史不能忘记》丛书编委会编:《国际友人与抗日战争》,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前言。他们有不同的国籍,有各自的政治立场,但毫不例外地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随着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外国友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所作出的贡献逐渐为世人所知,学术界对抗战时期外国友人的研究已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的两套丛书为研究奠定了史料基础。一是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外国人看中国抗战》丛书,共10册约200万字。这套丛书,大部分是过去出版过的中译本,它们是抗战时期来华的外国记者、作家及其他方面人士所写的报道或讲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事迹的著作,分别是:[英]贝特兰:《中国的新生》;[英]贝特兰:《华北前线》;爱泼斯坦:《中国未完成的革命》;[美]卡尔逊:《中国的双星》;[英]斯坦因:《红色中国的挑战》;[美]福尔曼:《北行漫记》;[英]克兰尔、班威廉:《新西行漫记》;[美]贾安娜、白修德:《中国的惊雷》;[英]阿特丽:《扬子前线》;[美]费正清:《中国之行》。这些著作记载了他们在中国的经历,同时也记录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以及中国人民在寻求民族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中所经过的历程。二是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联合各有关方编辑出版的《国际友人丛书》,共4辑合41种。这套丛书以国际友人的传记为主,作者包括中外作家、学者及这些国际友人的亲朋好友,多为颂扬外国友人对中国抗战之贡献的纪念性作品。该丛书也收录了国际友人的一些代表性著作。
以上两套丛书既提供了了解这些外国友人的生平及其参与中国抗战的基本素材,也提供了了解抗战时期中国各派势力尤其是国共关系以及社会各个方面情况,虽然是片段的、零碎的但却是比较翔实可靠的资料。近年,张宪文主编的《南京大屠杀史料集》为传教士救助难民研究提供了客观翔实的史料。外国友人的个人档案藏于国外不同机构。
对抗战时期外国友人的群体研究,书籍主要有:王晓华、孙宅巍主编的《抗战中的国际友人》汇集了国内一批著名的历史专家、学者的著述,以纪实笔法,生动讲述了一群为中国人民抗战事业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国际友人的事迹。王晓华、孙宅巍主编:《抗战中的国际友人》,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黎军、王辛主编的《抗日战争中的国际友人》分新闻采访与宣传人员、军事人员、医护人员及其他方面人员等几个板块,选择了33个人物做了逐一介绍。黎军、王辛编:《抗日战争中的国际友人》,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张注洪主编的《国际友人与抗日战争》分从事新闻采访、开展医疗活动、从事各项建设、置身实际战斗等几个板块,逐一介绍了对中国抗战作出杰出贡献的国际友人。张注洪主编:《国际友人与抗日战争》,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解超著《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友人研究》梳理了中国共产党90年中各个历史时期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国际友人,论述了他们的主要生平和杰出贡献。解超:《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友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沈庆林主编的《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国际援助》着重论述了各有关国家对中国抗战的援助,分为国际组织和国际友人,从军事、经济、舆论等方面记述了他们对中国抗战的援助。沈庆林主编:《中国抗战时期的国际援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任文主编的《国际友人在延安》从亲历者、学者口述的角度,记录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到延安及陕甘宁边区访问的10多个国家的国际友人的活动与贡献。任文主编:《国际友人在延安》,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虽是群体研究,但基本为单个人物传记的汇集,缺乏比较分析与宏观论述。
外国友人对中国抗战的援助涉及军事、新闻、医疗、经济、文化教育、人道主义救助等各个领域,对抗战时期外国友人的某一群体或在某个领域的活动或外国友人个人的研究,成果丰硕,不胜枚举。比较而言,新闻宣传、军事援助、医疗救护、“工合”运动等领域的外国友人的个人作品较多,学者或友人、家人对他们一生的记录与研究也较多。中文资料(含翻译资料)中个人作品相对丰富的主要为新闻宣传领域中的人物如斯诺、史沫特莱、爱泼斯坦等,以及军事领域的史迪威、陈纳德等,他们也是在中国知晓度比较高的人物,医疗界的白求恩更是家喻户晓的外国友人。外国友人个体研究的成果以描述性的传记类居多,也不乏分析性研究,有些人物的研究在国内外尚存在分歧,如斯诺、史迪威等。
《抗战时期的外国友人》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利用已刊与未刊档案和资料,报刊资料,个人日记、口述史料与回忆录及中文论著(含译著),在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下,分析战时中国面临的形势与困难,梳理国共两党及各社会团体为争取国际援助所采取的措施,以外国友人着力较多,对中国抗战作用较为显著的宣传、军事、医疗、救助难民等领域,选择若干外国友人作为研究对象,既着眼于外国友人对中国抗战的援助,亦着眼于中国抗战对外国友人的影响,考察中国的抗战为何能得到国际社会广泛的支持与援助;不仅论述外国友人如何帮助中国,探究他们的共性与差异性,也探讨中国人民的抗战、国共两党的内外政策如何深化了外国友人对中国与中国人民的感情,强化了他们援助中国的行动。
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人物的选择在基于史料的前提下大致有如下考量:来自不同国家、通过不同渠道抵华,代表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秉持不同意识形态,力求通过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对抗战中的外国友人进行较为全面而系统的论述。既以对中国抗战的贡献为重心,在选择外国友人时,自应考虑到对整体中国的影响。若以党派分,应平衡对国民党与共产党的立场;若以地域分,应平衡对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及沦陷区的影响,然就目前国内出版的文献看,一则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宣传方面更为用心、用力,增强了对外国友人的吸引力;二则报道敌后战场、赴抗日根据地帮助中国人民的外国友人的手资料更为翔实、传记更多,其事迹也有相当的代表性。因此,书中的宣传、医疗部分偏重于外国友人对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贡献。与中国合作的外国情报人员也是与中国人民并肩抗日并作出贡献的友人,囿于手资料的匮乏而未列入书稿中。
同时,将个体研究与群体研究相结合。一方面,探讨具体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其在中国的活动、贡献与影响,既对各人的性格、活动及个人作品进行微观分析,剖析他们在华活动及文字作品中透出的职业素养与精神,探究他们的思想,分析他们援助中国的动机、动力,同时将他们的活动置于中国近代史、中国的抗日战争、国际反法西斯运动的总体框架下,进行宏观分析;另一方面,把目光聚焦到人物群体,如援华医疗队、志愿航空队、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群体等。通过个体与群体相结合的研究,注重同一领域内各人之比较,从他们的个人作品分析其来到中国或北上陕甘宁边区或驻留在沦陷区的原因,通过他们的言行或作品分析其活动的影响力,由此探析外国友人为什么要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参与中国的抗战,作为支持和参与中国抗战的外国友人群体,有何共性与差异性,由点到面,由特殊到一般,通过分析外国友人的在华活动轨迹,将外国友人与中国抗战的研究引入更深广的领域。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