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731651
1、作者知名度和前一本书的畅销程度。《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自2017年中信出版社引进出版以来已经跃升成为大众熟知、热议并广泛应用的现象级词汇,更在五年一度的全国金融会议中被提出,至此,灰犀牛成为国内风险防范的重要名词,具有标示性。也正是由于在4年前中国就开始对“灰犀牛”式危机积极关注、加强风险意识,不断升级风险应对体系,才促进了此次中国对新冠疫情的有效应对。可以说,中国是运用“灰犀牛”的沃土和成功范例。在《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出版之后的这四年里,其作者米歇尔·渥克走访多国、围绕“风险”这一主题,进行了更加细致、严谨、深入的访谈和研究,第二部《灰犀牛:个人、组织如何与风险共舞》终于写成。
2、内容新颖、透彻、有创见、富有思想和指导性。《灰犀牛:个人、组织如何与风险共舞》既是对“灰犀牛”概念的延展和补充,也是关于“风险”这一要义更深刻、更微观的系统性探索。相较于前一本书,它的目标受众更加转向个人读者,是关于每个人的切身体验。书中新提出了“你的风险生态系统始于你自己的风险指纹”“风险同理心以及风险厌恶和风险认知的区别”“风险能动性、风险素养、风险肌肉、风险组合、风险保护伞、风险文化”等具有科学性的风险新词汇,让我们无法忽视这本书将来对于每一位读者、企业以及政府、国家起到的建设性意义。
3、顺应时代之需,让风险意识生长,将风险应对方案扎根。从新冠疫情到气候危机(碳中和、碳达峰的提出),从政治分歧到区域冲突,个人风险、政策风险、职业风险、经济风险、组织风险和全球风险交织在一起,塑造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世界,并终决定了我们作为个人,在日常、在企业和在政府中如何应对这些风险。《灰犀牛:个人、组织如何与风险共舞》以其敏锐性、预见性和内容的专业性深度,将再次成为一本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时代之作。
为什么一个64岁的女人敢于把自己装进一个桶里,从100多米高的尼亚加拉大瀑布纵身一跃?
为什么有些人试图避免风险,有些人却乐于冒更大的风险?
为什么公司董事会越来越担心首席执行官的个人冒险行为?
为什么有些国家比其他国家更快地认识和应对流行病、技术变革、气候危机?
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像指纹一样清晰地定义了每个人、每个组织和社会。了解不同的风险指纹可以让你开阔眼界,培养新习惯,激发创新和创造力,加强团队合作。与风险共舞,是这个世界的常态。你如何看待风险以及如何应对风险,取决于你的人格和经历。你如何计算成本和收益,取决于你所接受的文化、你的价值观、你周围的人,甚至是你意想不到的东西(比如你近吃了什么、你周围的温度、你正在听的音乐,甚至是空气中的香味)。警惕这些无形的影响,有助于你及时规避风险。
这本书是米歇尔·渥克继《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之后的全新力作,致力于推动我们与风险进行一场全新的对话,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颖的框架,帮助我们刷新风险认知,升级风险应对方案。书中以世界各地引人注目的风险故事为素材,结合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观点和经过验证的实用策略,挑战了人们对待风险的刻板态度,展现了“风险人格”如何影响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健康的风险生态系统如何支持我们的经济与社会,以及风险同理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人生中的冲突与危机。
目 录
中文版序
前 言
第1章 与风险共舞
第2章 风险的内涵
第3章 关于风险和人格特征的新科学
第4章 风险指纹的放大
第5章 谁会思考风险是什么、为什么
第6章 性别、风险和刻板印象的威胁
第7章 地理风险
第8章 信念、价值、目标和风险
第9章 情感、理性和可接受的风险
第10章 风险的神经生物学
第11章 风险和工作的未来
第12章 风险与组织文化
第13章 重塑你的风险关系
第14章 全球风险和本地风险
第15章 新的风险词汇
《灰犀牛:个人、组织如何与风险共舞》
中文版序
米歇尔·渥克
2021年5月25日
我为中信出版集团引进出版的这本新书写下了这篇特别的序言,就在几天前,我接种了第二针预防SARS-CoV-2病毒的疫苗。当我等待疫苗的免疫功能在大约两周后充分发挥作用的时候,我反思了过去一年中所发生的巨大不确定性和变化。我正在考虑未来还会发生什么变化,世界从这场疫情大流行中学到了什么,以及它如何改变了个人、组织和社会的风险选择。
首先,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这本书的很多方面,包括出版时间和部分内容。风险认知和行为一直是疫情流行应对方式的核心。因此,虽然我在2020年初几乎完成了草稿,但我觉得进行一些额外的反思是很重要的。
现在,随着世界走在了抗击新冠大流行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必须重新评估风险以及我们与它们的关系:在我们的个人生活中,在我们的工作场所中,在我们的社群和社会中,以及在我们的地球上。这场流行病改变了工作场所的风险因素,因为身体和健康风险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现实,而不仅仅对从事危险工作的人如此。
疫情还揭示了两极分化社会中的裂痕,人们对他们所面临的风险性质以及个人、组织和政府保护公民的责任意见不一。
2020年让每个人都意识到了我们面临的风险和人们应对方式的差异。此外还揭示了当我们面对明确的和紧要的危险时,如果不能就认真地采取行动达成一致意见,那么我们将会面临哪些挑战。全球新冠大流行这一现实和应对措施的巨大差异清楚地表明,个人的风险选择和态度与集体的风险选择和态度是密不可分的。几个月前,当我完成这本书的手稿时,美国仍处于疫情严峻的阶段。
今天,尽管世界许多地区的新病例仍在激增,但疫情结束似乎已经在望。而且,正如各国在疫情开始时以各自的方式做出反应一样,各国对疫情结束的态度也不尽相同。一些国家早期迅速采取行动遏制病毒,但同样的谨慎意识导致它们在推广疫苗方面反应较慢。有些地方的人对疫苗的恐惧超过了对新冠肺炎的恐惧。正如我们希望出现的那样,情绪、理性、公共信息、资源可用性和限制因素的混合在所有风险动态中共同发挥了作用。
尽管美国开始取消口罩强制令,但我并不觉得在公共场合摘下口罩是安全的,因为我不相信每个没有戴口罩的人都接种了疫苗,哪怕新的、更灵活的标准只适用于完全接种疫苗的人。现在我认识到情感凌驾于理性之上。不管当局说某些情况有多么安全,或者无论研究预测的感染概率是多少,我仍然觉得戴上口罩更加安全,很多人都有同感。与此同时,我知道还有许多人仍然认为这次疫情大流行是一场骗局,他们没有正当的理由不去接种疫苗,但他们仍然拒绝接种。
疫情改变了我们在财务、职业、健康、人际关系和道德风险方面的选择动力。死亡率和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新体会让许多人重新审视他们眼中的风险,以及他们愿意在不同领域承受多大的风险。
疫情重塑了人们对社会安全网的态度,尽管疫情摧毁了许多行业,导致许多人失去了赖以依存的生计,但各国政府仍投入大量资金来维持经济运行。
它还引起人们对全球共同应对疫情的重要性的关注,在可能的情况下防范风险,在无法预防的情况下有效应对。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如果任由新型冠状病毒及其不可避免的变异体在全球各地肆虐,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将面临危险。
关于风险的公开对话有助于我们在风险失控之前识别和做出应对。这些对话有价值的是:它们包括对我们作为个人和群体如何应对风险的分析,这能使我们认识到并纠正偏见,从错误中学习,创造新的习惯、系统和流程,以便在未来做得更好。
当我在2017年为中信出版集团引进出版的《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一书作序时,我与读者分享道:“知道了我现在所知道的,如果我再写这本书,我会加入更多关注个人灰犀牛的故事。非常幸运的是,‘灰犀牛’没有以一本书的出版而结束,而是成为一场对话的开始。”
今天的这本新书则延续了这场对话,让我和读者有机会探讨灰犀牛理论中适用于个人的一面。我对人们如何将灰犀牛理论应用到他们的个人生活中感到惊讶。但是,当我为撰写本书做了深入的研究后,我更惊讶于灰犀牛理论在个人方面与组织和社会中更大的动态密切相关。
人们经常问我有没有理想的风险人格?其实真正的问题是,什么才是理想的风险人格?有些人格特征比其他类型更加适合做某些工作,了解自己的风险人格以及如何巩固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是重要的,对于组织来说也是如此。
在社会中,类似的情况也是存在的。不同的地方根据自己的文化做出自己的风险选择。伴随新冠大流行,我们已经看到不同社会和两极分化群体内部的风险指纹是如何变化的。每个国家和地区根据自身的历史、公民之间以及公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社会安全网、经济需求和快速行动的能力,以自己的方式权衡取舍。所有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不同的风险认知、反应和结果。
新冠疫情是一次重大冲击,考验了每个人、组织和国家的风险管理能力,改变了我们对当前和未来面临的风险的看法。每个国家都必须问的一个问题是,其风险应对措施是否适合公民,以及他们与风险的关系。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什么样的政策可以改变这种情况。
在分析疫情大流行带来的教训的过程中,我希望这将促成一场对话,不仅关于我们所面临的风险,而且关于我们如何以及为什么以我们的方式做出回应。这场对话将针对每个人、每个组织和每个国家,而我们也需要全球性的对话。
我希望世界能借此机会思考如何改进预警系统,奖励那些早发现危险信号的人,以便我们能够更早地应对风险,更好地保护世界各国公民免受国内乃至全球风险的冲击;打造风险生态系统,鼓励教育、创业和创造力等建设性的冒险行为,并且阻止金融投机和玩弄安全等危险的冒险行为。
这可能只是一厢情愿。但即便如此,我们能够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更安全的方法就是设想我们如何才能做得更好。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一针积极的催化剂,帮助个人、组织、国家和地球上的人类设想如何与风险建立新的关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