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4260437
京都学派大家小书,荣获日本每日出版文化赏,畅销半个世纪,从宦官揭示中国历史的另一面
什么是宦官?谁创造了宦官?宦官的权力从哪里来?身份低贱的宦官为何常常成为撬动中国历史的关键力量?似乎一直声名狼藉的宦官,为何能够存续数千年之久?
在这种种问题背后,宦官的历史也许关系着中国历史与社会中的某些深层因素。日本著名汉学家三田村泰助在广泛搜集历史实例的基础上,提出“侧近政治”的概念来观察中国历史上的宦官。他选取汉、唐、明这三个宦官群体为活跃的时代,在君主权力与侧近政治的框架中讨论了各个时代宦官的活动特点和历史命运。他认为,宦官是“皇帝的影子”,是“君主的代理”,宦官制度与君主专制制度互为表里,或者说是君主政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书面世以后,广受好评,荣获日本“每日出版文化赏”,畅销半个世纪,成为了解中国历史的经典之作。
序 001
章 人为创造的第三性 006
何为宦官 006
宦官的起源 010
宦官的生态 012
宦官存在的理由 017
君主的影子——宦官 022
宦官的供给源 028
宫刑 030
宦官的特产地 032
宦官志愿者的泛滥 036
第二章 后宫的居民 043
一百二十二名后妃 043
成套的婚姻制 048
惧内男的产生 052
紫禁城的后宫 058
宦官的职务 061
敬事房太监 068
横行霸道的宫女 072
宦官夫妻 076
宦官的结局 080
第三章 外戚与宦官——两汉 083
睡在宦官大腿上的皇帝 083
偏执的皇后 086
秘书始祖司马迁 091
当上皇后的宦官女儿 098
宦官组织的形成 103
皇帝与大臣之间 107
外戚与宦官 112
善意的悲剧 116
讲义气的宦官 121
宦官时代 123
第四章 女祸与宦官——唐 129
美与背德之都——长安 129
新式名君 134
巾帼枭雄 138
唐玄宗与高力士 144
掌控近卫军 149
个宦官宰相 153
弑君 156
宦官的君主观 160
第五章 官僚与宦官——明 163
专制君主的代理 163
制约宦官失败 168
宦官学校 176
影子内阁 180
清流与浊流 185
宦官党的滔天权势 191
后的宦官 199
终章I 日本历史上为何没有宦官 205
终章II 现代的类宦官 209
附录 中国历史简明年表 215
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历史上,宦官所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然而讨论这些男性失格者的专著、论文却意外地少得可怜。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毕竟很多人一看到“宦官”这个词便不由得心生厌恶,不愿多谈了。
1923年(日本大正十二年),东洋史学界的巨擘桑原骘藏博士于《每日新闻》上发表了题为《中国的宦官》(支那の宦官)的论文。在我印象中,这应该是日本学术界篇正经讨论宦官的文章。窃以为,日本文化的母胎是中国文明,而桑原博士身为从明治时代过来的领军学者之一,他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就在于以西欧现代化的旗号来让“日本文化去中国化”。换言之,正因为日本人自古以来便醉心于中国文化,甚至到了对糟粕也甘之如饴的程度,才需要重新审视中国文化,将之还原成本来的模样。于是,博士举出了诸如“中国人的辫发历史”“中国人的食人风俗”等让日本人目瞪口呆的中国奇风异俗,并将宦官定义成和辫发、食人一样的野蛮行径。在对1912年民国革命之后,中华民国政府废除蛮风感到欣慰的同时,也对日本历史上的统治者没有效法宦官制度的良知表示衷心的感谢。
关于民国政府废除宦官的情形,桥川时雄博士写于1959年(日本昭和三十四年)的《宦官备忘录》(宦官おぼえ書)中有非常形象的描写。革命之后,民国政府本来允许清朝末代皇帝宣统帝继续居住在紫禁城皇宫中。然面1924年(日本大正十三年)11月5日.冯玉祥发动政变,把宣统帝赶出了宫,桥川博上亲眼见证了历经2000年25代帝制历史的宦官群体的结局,在文中写道:“那天午后,我看到大批宦官或背着行囊口袋,或二人担挑着箱子财物,和一众边走边小声啜泣的宫女,从紫禁城北边的玄武门(神武门)鱼贯而出。”据说当时出宫的宦官多达470人。
这件事发生在桑原博士发表其论文的翌年。原本以为宦官这个诡异的群体只存在于遥远的过去,事实上却意外地是现代史的一部分。民国革命过去13年了,竟然还有这么多的宦官,中国还真的是一个神奇的国度。
宦官并非中国独有,我们把时针往回拨,能发现其实西自埃及、希腊、罗马、土耳其,东至朝鲜半岛,即从地中海至亚洲的整片区域都存在过宦官。在朝鲜半岛,宦官制度如同中国那样持续到李朝末期。如此看来,在全世界的文明国家里,历史上从未有过宦官的只有日本一国了。正如桑原博士所说,不存在宦官群体是件好事,但只有自己的国家不存在宦官,总有种奇怪的失落感,像是被世界遗弃了。原因我们另外再谈,总之在诸家的共识——宦官的存在有着很重要的历史意义——这一点上。想必所有人的印象都是中国吧。
在清朝的史家眼中。各个王朝的衰亡都要怪宦官。尤其是提到汉、唐、明这些大帝国时,更是有观点认为它们就是为宦官所灭的。
中国古来便以清浊二流来评价政界人物,而宦官因其“无耻”的性质,基本上被归为浊流一类。吊诡的是,宦官历来被视为万恶之源,却几乎没有中国学者呼吁废除宦官制,反而大部分人都视之为必须的恶,多也不过主张限制宦官权力而已。在我们看来,这种做法着实优柔寡断,两头不到岸,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能够从中推断,宦官群体中肯定存在着某些联系着中国社会深层的根本因素。
这一类问题在诸如《中国通史》之类的概况书中未能细究,即使是宦官群体的动作明显活跃,甚至把持朝纲、乱政伤民的时期,书中也不过略略地提了一下事情经过。但是,宦官的历史横跨四千年,和君主专制制度一样长,两者互为表里。如果把历史比作一座山脉,宦官就是背阴处,把握宦官发展脉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从这层涵义上来说。宦官研究不只是单纯的猎奇,还是中国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书的结构组成,先是讨论了宦官的定义,解释了萦绕在宦官周围的各种因素。然后选取了宦官群体为活跃的汉、唐、明三个朝代,分别讨论各自的宦官特点。
笔者写作时所参考的日本国内宦官相关研究论著如下。在此谨表谢意:
桑原骘蔵《支那の宦官》,《東洋史說苑》;
清水泰次《自宮宦官の研究》,《史学雑誌》;
桥川时雄《宦官おぼえ書》,《文藝春秋》昭和三十四年12月号;
西村秀雄《古代人の性的知識》《学芸》第5卷第5号。
我买的本“新书”类的书就是《宦官》,那是我上初中时候的事。……严肃的学术风双色印刷的封面之下,诉说的却是让人面红耳赤的内容……如今这本《宦官》已经发黄起皱,有了虫斑,可是我依然好好地把它留在我的书架上。——日本著名作家川上弘美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