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29158590
☆中国古都研究的开山之作,北大教授辛德勇作序
☆会通历史地理各分支领域,宏观三千余年古都兴废之于中华文明发展的大势
☆从政治、地理、经济、军事、社会、文化,梳理了古都的形成、发展、繁荣、萧条与废弃
☆都邑是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本土文化和域外文化交汇融合的枢纽
《中国古都和文化》是中国古都学的奠基之作,充分体现了“史念海先生治学气势的博大”(北大教授辛德勇语),堪称此领域的入门秘籍,以及治学的一道门槛。
中国所在的这片区域面积辽阔,各种地形、山脉走势、河流分布将之分为不同区域,这导致了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民族、环境、交通等方面的极大差异。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无论其统治区域或大或小,都面临着如何定都的问题。
周朝为什么设立宗周和成周两个都城?秦朝、西汉、隋朝和唐朝等大统一王朝为何都定都关中?魏文帝迁都洛阳,为何给北魏政局带来震荡?唐朝之后,北宋为什么抛弃关中的长安而定都一马平川的开封?南宋为什么选择临安作为都城,这对南宋的命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朱棣为什么将明朝的都城从南方的南京迁到紧靠边疆的北京?来自蒙古草原的元朝统治者和东北的清朝统治者为何都选择定都北京?……定都不仅反映了王朝的开国格局,也会影响王朝历史的发展。历史上,既有秦汉大一统的成功,也有宋朝兴亡的深刻教训。这其中有深刻的政治、地理、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因素在影响王朝对于都城的选择。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就更为复杂,所以也会出现一个王朝同时设立几个都城的情况。
都城作为一国的中心,是全国各地文化,以及本土文化和域外文化交汇融合的重要枢纽,对一朝一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其中为著名的莫过于长安、洛阳和开封。长安长期作为大统一王朝的都城,是古代丝绸之路东方的起点,东西文化交往的中心。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在中国逐渐兴盛。长安和洛阳的佛寺数量非常多。东魏的杨炫之所著《洛阳伽蓝记》,就记述了洛阳佛寺的情况,而隋唐时期,长安城的佛寺远较洛阳为多。北魏孝文帝更是通过迁都洛阳,实现了鲜卑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
《中国古都和文化》是一本“通”书,虽是讲古都,但会通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军事地理等历史地理的各个领域,无论是宏观三千余年古都的兴废,还是了解有关中国历史的一些硬核知识,《中国古都和文化》都是值得阅读的一部大师级作品。
《中国古都和文化》是一部全方面详细介绍中国古都和文化的专著,也是中国古都学的奠基之作。
都城是一国的心脏,也是一国的缩影。中国历史上总计有两百多处古都,其中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杭州、安阳被誉为“七大古都”,特别是前五者都曾作为统一王朝的都城,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本书不仅对历代各性质的古都进行了梳理统计,而且从自然、经济、军事、社会等因素深入考察了古都的形成、发展、繁荣、萧条甚至废弃,从而反映了王朝的治乱兴衰。同时,都城也是全国各地文化,以及本土文化和域外文化交汇融合的重要枢纽,对一朝一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诚如作者所言,时移世易,当时都城,过后皆成古都,仿佛已为陈迹。然文化源流并未稍断,仍在融通发展之中,数千年来始终一脉相承。本书正是一部了解古都之于中国几千年历史和文化发展重要性的大师之作。
目 录
一 中国古都学刍议
(一)建立中国古都学的基础/15
(二)建立中国古都学的必要性/17
(三)中国古都学的意义及其范畴/20
(四)中国古都学的研究方法/35
二 中国古都概说
(一)中国古都学的定义及其主要内容/51
(二)中国古都的数目及其建都的年代/59
(三)历代的陪都/142
(四)古都年代综论/149
(五)古都的地理分布/178
(六)“七大古都”名称的确定/189
(七)小结/194
三 中国古都 形成的因素
(一)形成古都的自然环境/213
(二)形成古都的经济因素/224
(三)形成古都的军事因素/230
(四)形成古都的社会基础/241
(五)小结/244
四 中国古代都城建立的地理因素
(一)探求国土的中心点/252
(二)利用交通冲要的位置/254
(三)凭恃险要的地势/257
(四)地理因素与对外策略/260
(五)接近王朝或政权建立者的根据地/265
(六)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关系/270
(七)余论/274
五 中国古代都城建都期间对于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改造及其影响
(一)都城周围地形罅漏的补苴/283
(二)以都城为中心向外辐射的 交通网的建立/289
(三)解决都城粮食供应问题的设施和策略 ――对于河流的利用和改造/295
(四)都城附近土壤的改良和重要农作物 种植地区的推广/310
(五)都城附近植被的维护与破坏/318
(六)小结/326
六 中国古都和文化
(一)古都文化为当代全国文化的汇集和代表/337
(二)域外文化的吸取,使古都文化更为丰富多彩/345
(三)古都的文化及其传播和影响/355
(四)小结/365
七 论中国古都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融通
(一)都城形势的变迁与文化融通的延续/377
(二)古都文化的遗存与当代文化的融通/434
(三)古都文化对于当代文化的作用/468
(四)小结/473
八 中国古代都城的萧条与破坏
(一)政治变化的作用/485
(二)战争的冲击/493
(三)自然条件的变化/497
(四)民族关系的影响/502
九 唐代长安外郭城街道及里坊的变迁
(一)唐代长安外郭城的轮廓/513
(二)纵横于诸里坊间的街道/516
(三)里坊的分布/522
(四)里坊的规模及其坊墙和坊门/527
(五)里坊内的横街和十字街/533
(六)里坊内的曲巷/542
(七)里坊内的寺观/547
(八)小结/559
附录 一唐代长安和洛阳
(一)隋唐两代以前长安和洛阳作为都城和陪都的缘由/563
(二)长安和洛阳作为都城和陪都的规模/572
(三)强大的政治中心和繁荣的经济都会/583
(四)东西并峙交相辉映的文化中枢/592
(五)唐末迁都后的长安和洛阳/608
附录二《中国古都研究》序
我想在这里和各位读者交流的重要的体会,就是史念海先生治学气势的博大。虽然地位相当重要,但所谓“古都”毕竟只是历史城市地理研究的一部分内容,更是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的很小的一个部分。然而即使是学术大家,也不是谁都能够像史念海先生这样在短时间内迅速由历史城市地理扩展到中国古都面貌做出系统的研究,并同时建立起古都学这样一门新的学科。理解史念海先生治学这一“博大”的面貌和特点,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古都和文化》这本书。
——辛德勇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先生发起和创立了中国古都学会,形成了一支稳定的学术队伍;创建了中国古都学,奠定了中国古都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坚持“为世所用”的治学理念,指明了中国古都学研究的目的和方向;总结和勾划出了中国古都发展的基本面貌和规律,推动了中国古都学研究的发展。
——王社教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
古都研究,是近代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国古都学”,史念海先生将此学科定义为“是研究中国古都的形成、发展、萧条或至于消失,或经过改革成为新的城市的科学。”在此领域中,大家辈出,著述繁巨。不止二三子可称巨擘,而史念海先生乃其领军者。其畅行二十余年之大作《中国古都和文化》一书,堪称此领域的入门秘籍,以及治学的一道门槛。
——孙晓飞 《繁盛与衰败:3000年帝国都城变迁史》作者
中国古都形成的因素
都城所在地的选择为每个王朝或政权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每个王朝或政权所能治理或控制的疆土往往不尽一致,幅员广狭亦不相同。在选择都城时,自须各就所及的土宇衡量斟酌。不过,一般说来,自然环境和经济、军事以及社会基础都应考虑在内。这里就逐一分别论述。
(一)形成古都的自然环境
在形成古都的诸因素中,自然环境应居有一定的重要位置。都城的设置是不能离开自然环境的。如果忽略了自然环境,则有关都城的一些设想就无异成为空中楼阁,难得有若何着落。历来有关选择都城的议论和策略,也都予以适当的注意,或多或少都有所涉及。
都城的自然环境显示在地势、山川、土壤、气候、物产等方面。以前一些有关的论证以为都城的所在宜置于上游之地,这 是从控制全国着眼。从这一点来说,关中就是一个适宜于建都 的地方。西汉初年,曾经有人对于秦中做过这样的描述:“地执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按当时的 局面来说,也就是以关中为都来统治关东各地。关中和关东 比,关中的地势自然显得高亢,而关东较为低下,这就自然形 成居高临下的形势。我国的地势是西北高而东南低,北京的地 形也相当高亢。金时有人说:“燕都地处雄要,北依山崄,南压 区夏,若坐堂隍,俯视庭宇。”金人的势力南及于淮水,淮水以南尚是宋朝的版图。就以淮北和黄河流域而论,这样的议论也不能说是过分。后来到明代初期,还有人说:“以燕京而视中原,居高负险,有建瓴之势。”不过这样的形势毕竟要比关中稍差 一点。
除关中和北京而外,中原各地的都城都难以达到这样的地步。中原各地高程皆较低,是说不上居高临下的。不过洛阳还 是较高于以东各地,尤其是和开封相较,更是如此。宋太祖循 后周的故绩,以开封为都,但并不以此为满足,打算迁都洛阳,再由洛阳迁于长安。这正是由于洛阳在开封的上游,而长安又在洛阳的上游。不过从来没有人说洛阳有建瓴的形势,因为相差并不很多。
在秦汉时期人的观感中,江南乃是卑湿的地区,不能和中原相提并论。江南诚然潮湿,这与建都的形势无关。由于位于长江下游和中游,自然更说不上居高临下了。若自西方来看,更会成为被临的地方了。楚国的郢就是具体的说明。郢位于江汉平原,并非过低的地方。当地有巨大的云梦泽,水泊纵横辽阔,因而显得有些低下。秦国恐吓楚国,说是方船积粟,循江而下,楚国就不免亡国之祸。楚国也感到这样的威胁,不能不满 足秦国的一些苛求。不过,对于郢的地势有些不同的看法。南宋时,赵鼎就曾经说过,荆襄可以下瞰京洛。荆为荆州,也就是楚国郢都的故地。襄为襄阳,在荆州之北。京洛乃是指开封和洛阳。襄阳对开封来说,还可以说是下瞰,对洛阳就不能这样说了。荆州还低于襄阳,怎么能和襄阳一样去下瞰京洛?
论都城的形势就应涉及都城所在地的山川。古人选择都城 时对于这一点也是相当重视的。早谈到这一点的应当是周武王。周武王灭商之后,即着手经营雒邑。雒邑就是后来的洛阳。其时周居丰镐,雒邑不能作为正式都城,但是居于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均,实际上成了周朝的东都。周武王为了营建雒邑,曾经说过:“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詹有河,粤詹洛、伊,毋 远天室。”三涂山在伊水上游,岳鄙指近太行山的邑。这是说洛邑南北有山,中间有河,伊、洛之阳还有广阔的原野,可以从容周旋。
山川本是可以互相协调的,但各个都城的具体情况未能完全相同,所以这里就分别来论述。一些都城附近有山,有的却并没有什么山。开封居冲要之地,条达辐辏,一片平原,不仅没有大山,就是培 的丘阜也难得遇到,这在古都之中是少见的。应该说,相当多的都城是和山有密切关系的,因为山可以作为防守的凭借。上面说到周武王对于雒邑的称道,是由于雒邑有南、北二山。其实洛阳东边还有成皋,西边还有崤渑。如果不是太行山南有那么不甚广阔的平原,就可以说洛阳在四山之中了。洛阳和长安相较,可能还稍逊一筹,长安被称为有四塞之固。所谓四塞不是完全因山 形成的,但除过东侧的黄河,其余三面都是有山的。它的南侧的南山,也就是后来的秦岭,和西侧的陇山,都是有名的大山。它的北侧虽没有像秦岭和陇山这样的大山,但岐山、九嵕、嵯 峨山,自西至东,还能相互呼应,成为一道屏障。
为特殊的当为南京城。南京作为都城,可以远溯到六朝。城名迭有变更,城址也多有损益,而明代南京的规模为闳大。包括前代旧都在内,明城的建置是东尽钟山之麓,西阻石头之固。这是说钟山和石头山都应该列在城外。可是这里所说的仅为明代南京城的内城,它的外郭城却更为闳大,不只钟山和石头山都包括在城内,覆舟山和幕府山也不例外。这些山都曾经和南京城发生过的战争有关,是一般较小的培和人工构成的山所难于比拟的。
还有一些都城,建于平原广阔之地,其附近只有一道高山可以作为屏障,都城就建于近山之处。北京城就是这样的。北京城外的太行山和军都山,还有燕山,蜿蜒曲折,互相联系,宛如一脉相贯,其东南却是广大平原,毫无遮掩。十六国时期及北朝的魏齐两代皆曾以邺为都城,它的故址就在今河北临漳县。这里固然也是一片平原,其西的太行山却巍峨耸峙,相映 成趣。邺城西北就是战国时赵国的邯郸城,相距临迩,格局也相仿佛。其他如齐国的临淄和韩国的阳翟,也都可以列到这一类中。
当然还可以再列出一些类别。譬如,南宋都城杭州,城外灵 隐、南屏诸山,玲珑奇特,正可作为游赏的胜地,和上面所说的一些山有明显的差别。杭州东北的皋亭山和余杭县独松岭,在军事上有一定的意义,不过都不是什么大山,因而所起的作用也不是很大。
都城附近的河流也有一些不同的格局。河流多的应该数到开封。开封作为都城时,和黄河尚有相当遥远的距离。当时 开封的河流都是人工开凿的运河。这里有汴河和蔡河、五丈河。这就显示着开封成为这几条河流交汇的中枢,这几条河流是从 开封辐射出去的水上交通要道。杭州附近的河流也不少。它濒着钱塘江的北岸,而江南运河和浙东运河在这里隔着钱塘江能 够互相呼应联系,因而杭州也成为水道交通的枢纽。位于关中的长安,它的格局却又和开封、杭州不同。长安濒于渭水,渭水在长安之东又汇合了泾水。长安南倚秦岭,由秦岭流下的灞、浐、潏、涝诸水和丰水分别由长安城旁流过。这几条河水和泾、渭两水以及久已湮没的滈水,共称为长安八水。这八水皆能灌溉,渭水更能通行航运。洛阳的河流不如长安的繁多,却也有伊、洛、瀍、涧四水。洛水也和渭水一样能行舟楫。就是北京附近也有永定河、潮白河和温榆河,还有更小的高梁河。北京于隋唐时为涿郡和幽州。永定河其时称为桑乾水。当时所修凿的 永济渠就是沟通了桑乾水,再达到涿郡或幽州城下的。北京于元时为大都,潮白河其时为潞水。当时所修凿的运河,由直沽(今天津市)向北,即溯潞水而上,再由通州西折而达于大都城下。太行山东的邺仅濒于漳水。就是这条漳水,由于能够灌溉,改造了当地的舄卤地,使之转成沃壤,农业也因之而有起色。更由于白沟和利漕渠的开凿,漳水就可与这些渠道相沟通,太行山东各处的船只,能够驶抵邺城之下,邺也就可以得到繁荣和发展。
上面所论述的河流,大都具有灌溉农田和水上交通的作用。如果说到军事的意义,则应当提到南京城外的长江。南京作为都城,自孙吴至于梁、陈,都是借长江为天险,以防御来自北方的攻击,这一点下文还要论及。当然,长江除这样的军事作用外,交通运输的便利更为其他一些河流所不及。南京城旁的秦 淮河不仅有漕运之利,还更使南京城内的风光愈发显得绮丽。就是解决都会里一般用水水源问题,也是离不开河流的。齐国自西周始封起就以临淄为都,其地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城以临淄为名,自然是靠近淄水。经过考古发掘,临淄城东正濒于淄水,其西侧又濒于系水(泥河)。而鲁国都城曲阜也正位于洙、泗二水之间。燕国下都在今河北省易县。下都有东、西二城。二城紧相连接,皆在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其东城的南垣更濒近中易水。春秋时,晋国的都城再经过迁徙,其间曾都于 新田。新田在今山西侯马市,位于汾、浍二水行将汇合处,然更近于汾水。由于近于汾水,其西北隅已为汾水冲蚀残缺。战国时,韩、赵、魏三国的新郑、邯郸和安邑三处都城也是如此。韩国都城新郑,也就是春秋时郑国的旧都,新郑不仅濒于黄水河,而且洎河还由城的西南隅穿过。邯郸城在今河北邯郸县西南。今所谓赵王城为当时赵国的宫城遗迹所在地。其东北有一大城圈,亦为赵国都城的一部分。今清河由西北斜流,穿过赵王城,而沁河也由西向东,贯穿于东北大城圈之中。魏国的安邑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其遗址也有青龙河流过。这些河流即令迄今有所变迁,相距当皆非过远。战国时楚国的郢都,在今湖北江陵县北。当地近云梦泽,本为水乡泽国,其城南垣西段不仅有古河道,古河道上尚有水门,可见与河流关系的密切。
一般说来,都城的壮丽繁荣,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山川的助力,就是那些割据一方的政权,在它所能控制的范围内,选择它自己的都城,也都着眼于山川形胜的地方。这样的自然环境是不会为人所忽略的。
在以从事农业经营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社会里,都城所在地的土壤,也受到相当的重视。这自然是因为肥沃的土壤更适于农耕。商人曾经频繁地迁都,迁都的原因尚待逐一细加探求,但盘庚的迁殷显然是由于新都对于发展农业更为有利。盘庚的时候还不可能过细地区别土壤,但旧都的土壤由于使用较久,肥力渐减,转为瘠薄,就使它不能再事留恋。盘庚这次迁都就记载在《尚书·盘庚篇》中。古史简朴,自难备加称述,不过字里行间还是能略露出一些端倪。汉初定都关中,这是出于娄敬的策略。娄敬从关中的险阻立论,可是他却着重指出,关中有膏腴的土地,并且还称道它是天府。娄敬指出这一点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关中于《尚书·禹贡篇》中为雍州,雍州的土壤为黄壤,于当时全国中居上等。这就有利于关中农业的发展。向上推求,在早周之时,周人选择居地,也曾着眼于这一点。正 是由于周原的,才使周人能久居于岐山之下。周初封国多,而齐地有膏壤千里,故临淄也是海岱之间的一个名都。春秋时,晋国选择新都,摒去郇瑕氏的故地,而迁居于新田,也是由于这样的道理。郇瑕氏的故地固然也相当肥沃,可是土薄水浅,不如新田的土厚水深,所以晋国宁以新田为都,不再重视郇瑕氏的故地。
与雍州土壤相对的为扬州。扬州的土壤于《尚书·禹贡篇》列为下下。这是说扬州的土壤于当时的全国是差的了。其实,那时扬州的土地使用率不大,土壤的肥沃性还未能为世所重 视。魏晋以后,北方的人口陆续大量南迁,提高了土地使用率, 改变了对于土壤的看法。于是长江下游太湖周围各处,由于大 部分川泽沃衍,都成为肥美的土壤。南京正在它的附近,因此获得很大的优越条件。杭州更是有名的产粮之地,因而都曾经 被选建为都城。
可是有些都城附近就不是如此。春秋战国时列国诸侯的都 城有些就是未能符合这样的条件的。宋国和赵、中山等国都以土地瘠薄著名,可是睢阳和邯郸皆为有名于世的都城,其所恃以为基础的自然不是当地的土壤。但由于土薄民贫,就不能 毫无影响。据说邯郸的“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椎剽掘 冢,作奸巧,多弄物,为倡优。女子弹弦跕 ,游媚富贵,遍诸 侯之后宫”。这样相习成风,为他国所少有,也不是偶然的。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