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172110
- 作者在人民出版社当编辑迄今已经45年,亲历了中国出版业从弱到大再到强的变化。
- 作者丰富的人生经历,是新中国同龄人70年艰难曲折的成长史。
- 作者策划的选题、编辑出版的300多种图书,大多具有独特的宏观格局和宽阔的历史视野。
- 作者真情倾述的心音,可以穿透职场人士的编辑情怀,引起共鸣共振。
作者在人民出版社当编辑迄今已经45年,历经陈茂仪、曾彦修、薛德震、李长征、黄书元五任社长,亲历了中国出版业从弱到大再到强的变化。
笔者丰富的人生经历,是新中国同龄人70年艰难曲折的成长史;她叙述与作者如邓广铭、田昌五、王思治、陶懋炳、白钢、朱瑞熙、陈高华、朱大渭、李范文、白滨等交往的亲历亲闻亲为,既是上述作者著作的出版过程,也是编辑的责任和担当的真实写照,更是编辑叙事学的实践和总结,是新中国学术史、文化史、出版史的鲜活史料……读后令人回忆与思考,给人智慧与启迪。
序 言一/柳斌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原署长)
序 言二/张作耀(人民出版社原副总编辑、《新华文摘》杂志社总编辑)
我的大学
见到老乡校长林迪生
个报到的新生
次上了大学讲台
享受名师的授课
次参加宣讲
在西安延安毕业实践
领了“派遣证”
终生的职业 进入人民出版社当编辑
报到天
认识新朋友
实习校对科
走进资料室
分到历史编辑室
我的编辑老师吕异芳
份审读意见
参加《中国历史学年鉴》的创刊与编辑
独立责编王思治《两汉社会性质问题及其他》
田昌五先生与他的《古代社会断代新论》
邓广铭先生与他的《岳飞传》(增订本)、 四写《王安石》
邓广铭先生亲自介绍我加入中国宋史研究会
周宝珠先生、 陈振先生主编的《简明宋史》的出版
陶懋炳先生和《五代史略》的出版
《唐太宗传》的出版与《帝王传系列丛书》的策划
参加《中国农民战争史》编写组
主持《祖国丛书·年鉴》编辑室工作
主编出版《中国文化概览》
主编出版《1976年大事内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典》(1949-1989)
主编出版《华夏名人称号掌故手册》
在老编辑的怀抱里(一)
在老编辑的怀抱里(二)
在老编辑的怀抱里(三)
在老编辑的怀抱里(四)
在老编辑的怀抱里(五)
在民进市委和民进中央的关怀下(一)
在民进市委和民进中央的关怀下(二)
在人民政协的大学校里(一)
在人民政协的大学校里(二)
世界美术邮票鉴赏大图典·雕塑系列的出版与遗憾
主编《中国100系列》和《世界100系列》《中国自然与文化100系列》《世界自然与文化100系列》
王观澜和《王观澜文集》的出版
马植杰先生和 《三国史》的出版 李蔚先生和《简明西夏史》
李清凌先生和《西北经济史》《中国西北政治史》
《马长寿论文选集》《西北少数民族与西部大开发》的出版
《交往录》《这样学习历史这样平点历史》的出版
编辑出版《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10)卷
获得了第三届国家图书奖
贺茂之与《张爱萍传》《上将张爱萍》的出版
策划出版《走进崇高丛书》
策划出版《影响世界的100个经典汉字 中国榜书合集》
策划出版《中国政党学研究丛书》
编辑出版李光羲《舞台是我的天堂》
经历出版改革
筹建“东方文化编辑部”
策划出版《20世纪著名人物群体传记书系》
《天下家丛书》《中国显学文化丛书》的策划与遗憾《
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的编辑出版
策划出版《现代稀见史料书系》(黑皮书)的史料价值
策划《战后国际关系稀见史料》(蓝皮书)的史料价值
非典时期策划出版《古今中外大疫启示录》丁启阵与《葳蕤丛书》的出版
留住那个“特殊年代”的真实史料——《叶圣陶叶至善干校家书》编辑与出版
策划出版《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研究丛书》
《南宋史研究丛书》的出版
策划出版《中国慈善事业研究丛书》
策划出版多卷本《中国历史》
李范文和《西夏通史》的出版
《南宋史研究丛书》的编辑与出版
《北京专史集成》的编辑与出版
策划出版《中国人口通史》(1-11)
策划出版《西藏知识干部读本《西藏知识问题解答》
策划出版《东方文化·世界宗教与文化书系》《新时期阿訇实用出手册》《古兰经译解》《回族史诗》的编辑与出版
编辑出版《城市论》《城市学总论》《城市怎么办》
策划出版《中国边疆研究丛书》
历时15年、策划出版多卷本《中国国家历史地理》(一)
策划出版多卷本《中国国家历史地理》(二)
策划出版多卷本《中国国家历史地理》(三)
策划出版多卷本《中国国家历史地理》(四)
策划出版多卷本《中国国家历史地理》(五)
附录一 70回忆
我的一家
我的父亲母亲
父母创业
入住三台坊
公司合营以后
经历“大跃进”
我的小学
艰难求学的开端
就读城关中心小学
劳动路179号和185号
我的小学老师
我的中学
考入临海一中
我的中学老师
接受少体校训练
迷上《历史小丛书》
重担压肩 初中生的“发明”
少年壮志又言愁
毕业风云
后一次下乡劳动
次来到杭州
走出家乡
次到了温州
学习谋生
再次来到杭州
我的兵团
内蒙兵团来招兵了
登上兵团的专列
次点名
兵团春秋
白手起家
“第八个是铜像 ”
我的四班
受命写材料
探望战友
超假挨批
重新分班
战备背包
深挖排干渠
战备仓库趣事
收到加急电报
次探家
难忘的托运
奉命调到团部
繁重的脱坯
野营拉练遇险
实验班的成果
沙漠里种水稻
军人服务社里的缝纫员
急人所急
计划股统计员
团部八大员
参加大学招生文化考试
两次落选
终于上了大学
具有人才思想的王干事
走出沙漠
附录二 主要论文、综述、书评辑览
《我的编辑生涯四十五年》序
柳 斌 杰
人民出版社是我国有着特殊地位的重要出版社,自成立之日起即始终肩负着崇高的历史使命。以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普及性读物,党史和党建论著,政治、哲学、经济、历史、法律、文化、国际问题等方面的一流学术著作以及重要人物传记和哲学社会科学工具书及教材等为己任。人民出版社拥有国内强大的编辑和校对力量,能胜任党和国家交办的各项重大出版任务。1986年创建东方出版社副牌后,拓宽了出版范围,也出版了许多有影响的文史哲方面的学术著作和中外文艺作品。
张秀平同志从青年时代进入这家出版社后,一直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在这里担任编辑工作,前后历四十余年。她人生的美好岁月大部分都在这里度过,参与并见证了我国出版事业由小变大、由大变强的发展与进步。从这一点上说,张秀平同志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但从另一个方面讲,正是因为有了张秀平同志这样有热情有才干的优秀编辑的加入,努力与奉献,涓滴成河,众志成城,我们的出版事业才得以不断发展,不断壮大,硕果累累,成就卓著。
如果说,书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那么,编辑就是铺设这个阶梯的建设者。书籍出版后,在世上流传,受到人们的喜爱与追捧,享受鲜花与掌声,而编辑却往往置身静处,默默无闻,不为人知。功成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编辑工作无异于为他人作嫁衣,需要奉献精神,需要淡泊名利。她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在《民族研究》上发表了《关于石勒的再评价问题》这样有影响的史学论文,还有十多篇的论文、综述、书评被《新华文摘》转载,不难想象,张秀平同志如果不是献身于编辑工作,她完全有能力从事史学研究,写出有影响的论著,成为一位有成就、受人尊敬的历史学者。
张秀平同志退休前后,在出色完成国家出版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国家历史地理·史念海全集·谭其骧全集·陈桥驿全集》和其他学术著作的同时,利用零碎的空余时间,铢积寸累,集腋成裘,历经数年,写下这部洋洋数十万言的《我在人民出版社当编辑四十五年》。这部著作不只是她个人命运历程的记录,不只是人民出版社、东方出版社成长的见证,更是我国出版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读者可以借此管窥新中国图书出版事业发展的大致轨迹。
一部部图书的出版,有如一个个生命的降生。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四十多年的“字斟句酌犹为妥,案头稿件又成垛”(叶至善赠张秀平)的编辑生涯,其中的辛苦,辗转,担忧,快乐,若非作者、编辑,外人难以体会。现在张秀平同志凭借她出色的记忆力,以其非常人可及的坚守,将她与众多知名学者、著者的合作交往,将许多优秀作品的出版过程娓娓道来。毫无疑问,这将是一部生动、鲜活、价值不菲的历史文献;以编辑叙事学的体裁回忆亲历的每一部有价值的图书的策划和出版,为后人留下一份中国当代出版史的翔实材料,为将来的出版史研究提供宝贵的手记载文字,这是一桩有意义的事情!
由于工作岗位的原因,我与人民出版社、与张秀平同志有过一些接触,对她数十年的工作成绩和为人品格,有一定的了解;读了她写的这部内容详实、感情真挚的编辑纪事体自传后,更加为她数十年取得的成绩而高兴!早在1996年,张秀平同志主编的《中国100系列丛书》就获得了第六届中国图书奖;1997年,她责编的《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10卷)获得第三届国家图书奖;2001年,《张爱萍传》获得解放军文艺奖;2006年,《西夏通史》获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奖……还有吴玉章学术奖、文津图书奖等各种省部级奖项30多项。特别是她退休前后策划编辑出版的《中国国家历史地理·史念海全集·谭其骧全集·陈桥驿全集》共23卷、洋洋3000多万字,是代表中国国家历史地理学术水平的论著。《全集》从立项到出版,历时15年,更是创造了当代图书出版内容之多、时间之长的历史记录!中国文化要自信自强,首先是学术思想要创新、学术著作要繁荣、学术地位要提升,没有学术上的发言权和相应地位,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方面你就缺乏国际影响力。所以,我一贯支持出版界优先出版高水平的学术著作,把它看作出版业成就的标志,因为学术著作是具有永恒生命力的人类记忆、科学结晶。中国历史、中国思想、中国科学、中国艺术、中国经典是我关注的重点,设立出版基金、策划国家出版重大项目、支持学术研究项目,都是这样一个思想情结和主观指向在起作用。通过出版把中国经典传承下去,把中国思想创造记录下来,把中国科学文化成就传到全世界,是我对出版追求的目标。
数十年的坚守,张秀平同志始终工作在编辑业务的线。她策划的选题,大多具有独特的宏观格局和宽阔的历史视野,如多卷本《中国历史》《中国政治制度通史》《中国人口通史》《南宋史研究丛书》《中国边疆研究丛书》《北京专史集成》《中国政党学研究丛书》《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研究丛书》《中国慈善事业研究丛书》《现代稀见史料书系》《战后国际关系稀见史料》《20世纪著名人物群体传记》《东方文化·世界宗教与文化书系》及《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西藏知识干部读本》《西藏知识问题解答》……都与国家的政治社会生活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研究紧密联系,与努力出版高水平学术著作,创造中国思想,中国的学术高峰、用学术语言讲述中国智慧和中国文化的精华息息相关。在编辑的岗位上,只要心中坚持党对出版工作的领导,有奋斗、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也能像张秀平同志一样交出出色的答卷,让作品留住你的精神生命。
我相信,这部编辑纪事体回忆录问世,一定能够受到广大读者朋友的欢迎。特别是出版界年轻的编辑们,一个真情倾诉的老编辑的心音必然会穿透你的编辑情怀,立志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把深入编辑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不断为人民提供高质量的精神食粮。只要我们开拓创新,继续奋斗,党和人民期待的新闻出版事业新局面、新蓝图必将实现。是为序!
2021年2月22日
(作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原署长,现任全国人大常委、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