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1419300
1新:组织心理学博士, 国际教练联合会ICF第五任会长,ICF认证委员会主任委员,MCC,大师级教练,Covisioning公司的总裁的前沿力作,对标ICF2019后的教练技能更新,涉及脑科学研究成果——新观点 方法
2.配有大师级课程
3.实:包含技巧、工具和案例研究,成为教师、教练和领导者的重要资源
这是一本关于教练的前沿图书,颠覆了以往的教练理念,作者通过几十年的教练实践,结合前沿的脑科学研究,为读者提供了一套既能关注人,又能帮助他人实现业绩成长的方法——回放式探究。书中 引用前沿的脑科学来说明为什么回放式探究有效,并提供了创造突破性对话的技巧、提示和方法;通过提供五种基本的回放式探究实践,将教练从只是提问的疯狂想法中解放出来,使他们关注人,而不是问题;提供了回放式探究的实际运用方法,使读者能够更快、更轻松地使用教练技巧,达到既能关注人,又能实现业绩成长的目的。
目.录
导言 发问不等于探究…………………………………………001
第1部分 什么是教练谈话……………………………………..009
第1章 是什么让教练工作如此有力………………………….019
第2章 错误的教练信念………………………………………..035
第2部分 五大核心实践………………………………………..051
第3章 聚焦:教练人,而非问题…………………………….055
第4章 主动回放:回放关键片段以供检查…………………063
第5章 打开客户的思维:发现真正的需求…………………089
第6章 守住目标:坚持到底………………………………….111
第7章 创新与展望:教练领悟和承诺……………………….135
第3部分 三大思维习惯………………………………………..147
第8章 调整大脑——培养你的当下感……………………….153
第9章 接收信息(不只是倾听)…………………………….165
第10章 觉察评判并将其释放………………………………..175
结.语 超越谈话:将教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187
致.谢…………………………………………………………….193
关于作者………………………………………………………..195
审校者序
我是在学习与实践教练八九年之后,才慢慢体悟到:教练的成长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过程。尤其是在参加创问中国教练中心的大师级教练认证培训期之后,我对这一点感触尤为深刻。
初识教练,内心的激动和热情使我们描绘出一条崭新的人生之路,于是我们开始学习教练技术。我们一次次模仿教练谈话,我们开始教练位客户,我们向朋友和家人说起教练的神奇之处。我们不知疲倦地参加教练培训班、阅读教练书籍,我们急切地想要参透教练的奥秘,掌握核心教练能力。随着教练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我们渐渐成长为信心满满的专业教练,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进化。
教练知识和教练经验塑造了我们的教练身份,让我们坚信自己拥有强大的教练能力,让我们自如地驾驭每一次教练谈话,然而,此时的我们也进入了教练成长的瓶颈期。一方面,我们的教练工作倾向于模式化,我们在谈话中套用某个教练模型,不管是教练界广为流传的模型,还是我们自己在实践中探索出的模型,我们越来越熟练地运用这个模型,直到我们甚至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另一方面,我们成为解决问题的专家,总能一眼看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总能先于客户找到问题的答案,总能让客户认可我们的观点。我们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来自客户的感谢,但是我们总觉得离大师级水平还差点什么。
还差什么呢?也许我们与大师的差距恰恰在于我们知道的太多了。
古人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做减法”。要想进入教练的更高层次,就要做减法。这就是教练成长过程中的“从有到无”。
首先,此时的“无”是向初始的回归。当然,我们不是要回到初的一无所知,而是要回到初学者的心态,即铃木禅师所说的“初心”。初心是向无限的可能性开放的,犹如婴儿一般对一切充满好奇又勇于探索。新手教练的好奇心可以弥补教练技术上的不足,为客户创造出价值。经验丰富的教练若能保持或找回初心,必然能为客户实现更多的教练价值。
其次,此时的“无”是对经验和专业的反思。经验和专业通常被理解为正向的、积极的,但是我们不应忽视其负面影响,如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就其负面影响而言,经验会产生思维定式,专业则导致封闭固执。由经验和专业构成的专家形象往往会掩盖思想认识的僵化。我们越是执着于过去的经验,越是坚信我们的专业能力,我们就越难以突破自我。只有对经验和专业发起挑战,我们才有可能打破僵化思维,实现新的飞跃。
后,此时的“无”是对“无我”的追求。教练应该放下“我”的主观臆测和价值评判,这一点每位教练都知道,然而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做到呢?当我们不断要求自己“无我”,或者懊悔自己“有我”的时候,我们已经处在强大的“我”的执念之中了。不必强求“无我”,而是在“我”出现时及时觉察并将其放下。“无我”并不是对“我”的否定,而是从超脱的视角对“我”的静观和包容。“无我”可以为我们创造的当下感,为客户带来的教练体验。“无我”是我们作为教练毕生的修炼目标,是大师级水平的核心要素。
简单地说,从无到有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从有到无则是一个升华的过程。教练的成长是积累和升华的糅合,既要有开放的学习态度,又要有深刻的内心领悟。玛莎老师的这部新作与我们分享的正是这种态度和领悟。
鉴于教练行业多年发展所带来的诸如流派繁多、书籍繁杂等问题,本书从教练的本质入手,为我们澄清了当前普遍存在的教练误区,并将教练技术化繁为简,提出了五大核心实践。同时,本书吸收了玛莎老师在心理学和情商方面的研究成果,着眼于提升教练状态,以确保教练技术发挥出应有的效力。此外,玛莎老师在书中运用了大量的案例,向我们分享了她数十年的教练心得,这些案例所蕴含的教练智慧是教练界的宝贵财富。不仅新手教练能从本书中获得从事教练工作的勇气和信心,资深教练也能从本书中得到深刻的领会和启迪。
玛莎老师著书颇丰,之前已有《不适区》《超越你的大脑》两部著作先后引入中国,受到国内教练界的好评。玛莎老师作为全球教练行业的先行者,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教练文化,始终如一地践行教练理念。她的教练人生是教练界的传奇,她的著作也如她的课程一样,总能将高深的理论转化为指导读者前进的行动步骤。
本书原著于2020年在美国出版,幸得电子工业出版社慧眼识珠,时间将本书引荐给中国读者。中国的教练事业方兴未艾,我们相信本书的引入将为国内教练界带来更多的冲击、活力和变革。愿本书所传递的教练精神赋予所有教练新的力量和勇气。
让我们带着爱生活,共创一个连接的世界。
创问中国教练中心创始人何朝霞
在我的书中,任何能够揭开教练的神秘面纱,并将其作为一种与他人联系的日常方式的人都是英雄。玛莎•雷诺兹就是那个人。你应该读这本书,这样你就能改变生活。
——迈克尔•邦吉•斯坦尼尔(Michael Bungay Stanier),《华尔街日报》畅销书《教练的习惯》(the Coaching Habit)的作者
在这本书中,玛莎以她直截了当、清晰明了的方式,带领我们从复杂的远端走向简单。
——玛德琳•霍曼•布兰查德,MCC, MSc, Coaching Services、The Ken Blanchard Companies联合创始人
雷诺兹博士鼓励读者探索与客户合作的方式,以及超越“神圣不可侵犯”和严格规定的提问技巧之外的教练方式。她还把对话提升到超越相互冲突的高度,敦促我们重新关注与我们合作的人,这对专业人士也有很大的帮助。”
——Konstantin Korotov博士,柏林ESMT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
雷诺兹博士提供了一个自我发现的框架,可以与教练合作,更好地应对问题,终发挥自己的潜能。
——Krista Endsley, MemberSuites, Inc.软件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会成员
教练的内容远不止问出好的问题,雷诺兹博士在她的这本新书中精辟地概括了如何将你的教练技术从优秀变成卓越。她着眼于教练科学和已被证实的实践,这些实践形成了思维上的突破和持久的个人改变。这本易于使用的指南包含了技巧、工具和案例研究,将成为教师和教练的重要资源。
——Deb Giffen,沃顿商学院高管教育定制项目主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