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7056577
《理解人性》阅读本书,我们便能自觉地掌握和运用关于人性的科学,获得对自己和他人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运。
《墨菲定律》一本好玩又实用的日常行为心理指南2“20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之一,突破思维界限,认识真正的自我。3揭示那些无处不在左右你生活的心理学秘密,原来,那些让人发笑却又令人深思的行为的背后,都藏着好玩又古怪的心理效应……4别怀疑,这本书真的可以解释一切!
《理解人性》深刻而细致地阐述了个体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以期帮助普通大众正确认识并处理他所面临的日常关系——不单包括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同伴的关系,还包括人的生活模式。尤为重要的是,本书对人的性格进行了科学的剖析:首先,指出个体的错误行为如何影响社会和公共生活的和谐;其次,教会个体去识别他自己的错误;*后,指导个体如何融入社会生活。
《墨菲定律》本书是一本揭示人类潜在种种心理效应的心理学通俗读物,其中*有代表性的即“墨菲定律”。与此同时,从自我认知、经济管理等方面入手,作者引出了数十条对现代人工作和生活有诸多影响的心理学、管理学定律、法则,比如沉锚效应、瓦伦达效应、霍桑效应、洛克定律、凡勃伦效应等。将一个个看似艰深、晦涩的定律、法则阐释得透彻明了,对人们正确理解人性、理解社会有着十分有益的启示。本书语言流畅,案例丰富,对于读者拓展认知心理,改善思维方法,提升生活、工作格局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理解人性》部分目录
人的行为
章 心灵
一、心灵的基本概念和前提
二、心灵的功用
三、心灵的目标
第二章 心灵活动的社会性
一、真理
二、社会生活的必要性
三、安全与适应
四、社会感
第三章 儿童和社会
一、婴儿的处境
二、困难的影响
三、人的社会属性
第四章 我们生活的世界
一、怎样认识世界
二、形成世界观的要素
三、幻想
四、梦的概说
五、移情与认同
六、催眠和暗示
《墨菲定律》部分目录
目录
镜中我效应:突破思维界限,认识真正的自我
镜中我效应:“镜中我”与“真的我”/ 002
自我服务偏见:我很优秀,而你只是运气好/ 005
沉锚效应:被沉锚带偏的“独立思考”/ 009
瓦伦达效应:越在意的,就越容易失去/ 012
库里肖夫效应:眼中的世界,其实就是内心的世界/ 015
第二章
墨菲定律:如果有可能出错,就一定会出错
墨菲定律:唯有计划周全,方能避免失误/ 020
酝酿效应:“不思考”也是一种思考方式/ 023
控制错觉定律:相信直觉,但别迷信直觉/ 026
羊群效应:“从众”和“盲从”的临界点在哪里/ 029
巴纳姆效应:似是而非的“真理”一无是处/ 032
奥卡姆剃刀原则:砍掉一切烦琐的旁枝/ 036
第三章
踢猫效应:坏情绪会传染,但也可以被管理
踢猫效应:坏情绪的连锁反应/ 040
野马结局:愤怒是一种自我毁灭/ 043
海格力斯效应:无视仇恨,仇恨就会无视你/ 047
霍桑效应:适度发泄,才能轻装上阵/ 050
习得性无助:没有绝望的环境,只有绝望的心态/ 053
卡瑞尔公式:接受坏的,追求好的/ 056
《理解人性》媒体评论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在心理学历史中是首先沿着我们今天应该称之为社会科学的方向发展的心理学体系。
——心理学家 墨菲
其实我也是典型的阿德勒学派,要说我有多么支持阿德勒学派,那就是我不认为人生中有什么“我办不到的事”。
——管理大师 大前研一
阿德勒的思想影响比一般人承认的要大一些,因为其他的心理学家都曾受到他的著作的影响。
——心理学家 舒尔茨
《理解人性》在线阅读
家庭格局
我们始终在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原则:了解一个人的成长环境是对一个人做出判断的前提,而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则是成长环境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通常情况下,我们倘若将这一原则牢记,再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就可以将不同类型的人明确地区分开来,还可以看出人的其他一些特征来,例如某个人是家里的长子,还是独生子或小的孩子等。
自古以来,家里小的孩子往往比较特殊的说法一直都有。这一点在无数的神话故事、传奇中均得以证实,其中所描述的小的孩子看上去几乎都一样。于成长环境而言,小的孩子的确与其他孩子截然不同,这是由于在其父母眼中,他就是一个独特的孩子,而且身为家里小的孩子,他一直会获得精心的照顾——他不仅年龄小,而且一般情况下身量也小,因此很显然是需要帮助的孩子。相比兄姊们,在他还相当弱小的时候,兄姊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能力。正是因为这一理由,他一般会生活在一种比较温暖的氛围中。这样一来,就会形成一系列对其人生态度产生显著影响的性格特征,进而让其成为一个与众不同之人。
需要格外指出的是,就算是生活在如此备受宠爱的环境中,小的孩子也未必会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满意,这是因为儿童通常不愿意做弱小的那一个,也不愿意成为不被他人信赖的那一个。受到这种想法的刺激,儿童一般会拼命证明自己可以做一切事情,因而会将其对权力的强烈渴望直白地表现出来。我们发现,一般来说,小的孩子通常都存在一种要战胜每个人的强烈欲望。在他看来,成为好是其获得满足感的前提。这种类型的孩子极其常见。
有一些小的孩子会超越其家庭成员,成为家里能干的人,还有一些则尽管同样怀有超越他人的欲望,不过在其兄姊那里遇挫后就丧失了行动力和自信心。倘若无法胜过兄姊,那么小的孩子就常常会逃避自己理应承担的责任,进而变得怯懦畏缩,如同一个永远在为自己推卸责任找借口的被告。不过,他的权力欲并不会得到消减,仅仅是换了一种表现形式罢了。他会从当下的处境中挣脱出来,让自己的欲望在人生必要问题之外的某些活动中得到满足,如此一来,他就可以将自己的弱点巧妙地掩盖起来,从而隐藏自己的真实能力。
《墨菲定律》部分在线阅读
镜中我效应:突破思维界限,认识真正的自我
镜中我效应:“镜中我”与“真的我”
“镜中我效应”,是1902年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提出的,这个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对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他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别人的思想、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
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库利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一面镜子,反映着另一个过路者。”所以,这个理论又被称作“镜中我效应”。
顾名思义,“镜中我效应”的内涵是,就像我们只能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长相,“我”对自我的认知也都是来源于别人对我的看法。因此,与一般社会心理学理论所提倡的“不要在意他人看法”的观点相反,“镜中我效应”指出,每个人的“自我观”,都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首先,我们会想象他人是如何“认识”自己的。其次,我们会想象他人在这个认识之上是如何“评价”自己的。后,我们会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产生某种感情,这种感情将主导我们对自己的认知。
举个例子,“我”向慈善机构捐了五十元钱,然后,通过别人的种种评价和反应,去想象他们对“我”的认识——一个正在参与慈善活动的人。接着,通过他人的口头评论或者其他反馈渠道,“我”认为,他人对“我”的评价是“热心、善良的人”。
然后,“我”对这种认识和评价感到十分喜悦,并因此进一步认识了自己,相信自己确实是个热心、善良的人。之后,“我”也会继续以这种标准来要求自己——这就是一个人的自我观的形成过程。
相反,在同样的例子中,“我”向慈善机构捐了五十元钱,然后,“我”发现别人对“我”的评价是“一个假装热心于慈善事业的伪善之人”。这个评价会让“我”审视内心,相信自己参与慈善并不是因为伪善。于是,“我”会产生愤怒和排斥的情绪,同时,在这种情绪中也进一步认清自己——“我”绝不是一个伪善的人。
小说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情节:一个无恶不作的人,仿佛心里住着魔鬼,骨子里流着邪恶的血液。某一天,他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在机缘巧合下做了某件好事,于是,所有人都赞扬他,认为他是圣人。
慢慢地,他也真的相信自己是个好人,然后,他开始用“好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也逐渐发掘出了自己人性中的善良。在小说后,他往往会为了保护那些认为他是“圣人”的人,和过去邪恶的伙伴反目成仇,并用生命赎清了自己过往的罪孽,完完全全成了圣人。
这就是一个“镜中我”塑造“真的我”的过程,故事虽然俗套,可其中所蕴含的心理学依据却非常充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也会碰到类似的场景:
有一位女子抱着小孩儿上火车,车厢中早已坐满了人。其中,一个年轻人正躺在座椅上睡觉,一个人却占了两个座位。孩子哭闹着要坐,并用手指着那个年轻人。但是年轻人假装没听见,依旧躺着睡觉。这时,孩子的妈妈用安慰的口吻说:“这位叔叔太累了,让他睡一会儿吧,他睡醒了肯定会腾出座位来的。”
几分钟之后,那个年轻人睁开了眼,一副刚刚睡醒的样子,然后坐直了身子,把另一个座位让给了那个抱孩子的女子。
小孩子哭闹着要坐,年轻人不理不睬,妈妈的一句安慰之语却让年轻人客气地让座,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年轻人对自己的“自我评价”变了。
可想而知,一开始,年轻人对自己的认知是“我占着两个座位,你们能拿我怎样”的无赖心理。但是,当他听到那位女子对自己的评价后,他对自己的认知也悄然变成了:“我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只是太累了,需要休息一会儿。”
他的“自我观”变化了,随即,其相应的行为也就跟着变化了。
可见,个体与社会如此相关,个体往往需要通过社会中其他人的评判,才能完成对自我的认知。
这一点告诉我们,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很多时候是由社会反馈决定的,别人认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