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经济 Economics国际经济迈向经济新纪元

迈向经济新纪元

本书为你提供理解变化、应对变化所需的,超越眼前的思考框架:如何从过去到达了现在,以及未来去向哪里。12篇深度长文,试图对一些重要时刻进行深入探究,借由瞬间看到未来。

作者:[美]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9月 

ISBN: 9787111634867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48.99

类别: 经济 新书热卖榜, 国际经济 SKU:617bbf8ef0f22475083a9f5d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1634867丛书名: 彼得·德鲁克全集

编辑推荐

本书为你提供理解变化、应对变化所需的,超越眼前的思考框架:如何从过去到达了现在,以及未来去向哪里。彼得·德鲁克的12篇深度长文,试图对一些重要时刻进行深入探究,借由瞬间看到未来。

 

内容简介

今天的管理者正处于一场深刻的变革风暴的中心。这场风暴正在极大地改变经济、商业、组织和个人之间的关系。理解正在发生的变化,进而应对变化,需要超越眼前已有的框架来思考:我们如何从过去到达了现在,以及未来去向哪里。

 

经济政策应该如何制定?

环境危机能否真正解决?

“退休”会让位于“第二职业”吗?

二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董事会的角色和职能应该如何变化?

技术进步如何影响管理者的角色?

……

德鲁克针对以上问题做了细致分析,并提出诚恳建议,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动荡世界的复杂挑战。

作者简介

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

管理学科开创者,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学之父”,他的思想传播、影响了130多个国家;他对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影响深远,他的著作架起了从工业时代到知识时代的桥梁。

 

曾担任由美国银行和保险公司组成的财团的经济学者,以及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IBM等大企业的管理顾问。

 

七次获得“麦肯锡奖”;2002年获得美国公民z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他的著作,被翻译成三十余种文字,总销售量超过1000万册。

目  录

推荐序一(邵明路)
推荐序二(赵曙明)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迈向经济新纪元 / 1
第2章 拯救华而不实的环保运动 / 20
第3章 商业与技术 / 35
第4章 跨国公司与发展中国家:神话和现实 / 58
第5章 你期望得到什么结果:目标管理使用指南 / 74
第6章 重新认识科学管理 / 91
第7章 无聊的董事会 / 102
第8章 当固定年龄强制退休制度被废除之后 / 118
第9章 科学与工业:在对抗中相互依赖 / 135
第10章 为何会劳而无功 / 148
第11章 日本成功的背后 / 159
第12章 透过日本艺术看日本 / 175
致谢 / 196

前  言

本书所收录的12篇论文,它们所关注的都是“社会生态”(social ecology),它们尤其关注“组织”。

 

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术组织,无论是企业还是学校,人们试图通过这些组织来实现价值观、传统和信仰,并且大多数人(尤其是当代受过教育的人)要通过这些组织维持生计、成就事业,以此在社会上立足。

 

在这些论文中,我认为,在过去10年中的某个时刻,“社会生态”出现了真正的结构性变化,显著的,可能是发达国家的人口结构和人口动态的变化。

 

除此之外,那些成立时间较长、看似稳定的社会组织实体,如政府机构,或者企业、医院、学校的董事会,它们的角色和表现也出现了结构性变化。

 

出现结构性变化的还包括科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以及那些被广泛视为“已被揭示的真理”的基本理论。

 

因此,可以说这是一本有关“当代”的书,它关注当前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如环境问题、老年人的退休政策、技术变革带来的影响。

 

我为本书挑选的12篇论文来自本人过去10年的著述,但我尽量只挑选学术论文,而摒弃了通常在媒体上发表的所谓的时事文章。

 

在我看来,这两者的区别并不在于风格、篇幅或学术水平,而在于写作的意图。

 

一篇好的时事文章能够准确地描述事实,但它只关注“此时此地”。

 

然而,论文关注的是作者写作时的整个时代—我们身处的时代,每一篇论文都在试图透过现象去认识本质,通过观察当下所发生的事件及其演变过程去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并预判其长期走向。

 

我相信这一点在本书收录的篇论文《迈向经济新纪元》和后一篇论文《透过日本艺术看日本》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不过,本书中的其他论文也有着相同的意图。一幅优秀的肖像画,即便它所描绘的主人公是几个世纪前的人物,它依然能够让观看的人对画中的人物有清晰的认知和直观的理解,我非常希望本书也可以做到这一点。

 

收录在本书中的多数论文都涉及世界范围内的关切与挑战,至少是所有发达国家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这些论文是在美国写就的,它们的作者是美国人,并且要在美国的期刊上发表,所以它们大量使用了美国的案例和数据。

 

不过,对于美国之外的读者来说,只有一篇论文可能会稍稍显得难以理解,那就是提交给1979年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年会的文章《科学与工业:在对抗中相互依赖》。

 

在写这篇文章时,我意识到不同国家在构建有组织的“大科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方式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对于德国人来说,在今天的美国,这两者之间的摩擦肯定显得很幼稚;

 

对于英国人或日本人来说,却恰恰相反,无论存在何种摩擦,这两者之间都在不断地进行着令人难以置信的交流。

 

在以实用主义著称的美国,一个世纪以来,有组织的“官方科学”一直沉溺于一种的纯洁之中,这可能会让这三个国家都难以接受。

 

然而,这篇文章所关注的问题是,科学知识的生产者(科学家)和科学知识的使用者与消费者(政府和工业界)之间的思维模式和价值体系的分歧日益扩大,这在所有发达国家都同样明显,并且呈现出同样巨大的威胁,尤其是对科学而言。

 

本书的后两篇论文较为特殊,它们论述的不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发展问题,而是关于日本的。

 

近50年来,我一直对日本感兴趣,到目前为止,我去过十几次了。

 

对于我来说,日本的魅力恰恰在于它的与众不同—它是如此独特,既不能被完全视为“亚洲的”,也不能被完全视为“西方的”,而且有时它兼具这两种特点。

 

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或理论家所认为的“普遍规律”很少适用于日本。

 

在全世界所有的文明中,只有在日本,除了君主(天皇)和寺庙之外,任何人都不能拥有土地,而只能对土地的产出享有权利,直到100年前这种情况才改变;在全世界所有的文明中,日本是自愿与外部世界隔绝两个多世纪的国家,但它对外部世界的艺术、知识和技术保持着的兴趣,并对其示以的尊重;在全世界所有的文明中,只有日本在两个多世纪里没有经历战争,无论战争是来自外部还是内部,尽管在那段时间里它被军事独裁政权统治,民众生活在军事道德准则之下。

 

重要的是,在我所知道的所有国家和文明中,只有日本是需要通过眼睛而不是头脑来了解的,尽管从1600年到19世纪晚期的漫长岁月里,日本是识字率的国家。

 

因此,本书的后一篇文章代表了一种尝试,即通过感知,通过设计和视觉艺术,来认识和了解日本,正如通过哲学家和研究机构的分析来认识和了解其他国家和文化一样。

 

这种尝试是否成功,将留给读者去判断。但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日本在当今世界的地位是如此重要,以至于西方世界不能不注意到它。

 

如果这篇文章能够让一些西方或日本的读者去欣赏日本绘画,无论是去博物馆参观,还是去看现在可以买到的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我相信我们都能得到丰厚的回报。

 

我按照写作时间的先后重新安排了第2篇到第10篇论文的次序,这似乎是容易使人理解并且不做作的安排。

 

开篇论文是近才完成的,但和我长期合作的哈珀与罗出版公司(Harper & Row)的编辑小卡斯·坎菲尔德建议我把它放在本书的开头,因为这篇论文论述的主题可能是绝大多数读者感兴趣的——当前许多文章对这个主题的解读过于艰深,这是由于经济学家对专业术语的偏爱,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通常也会觉得晦涩难懂。

 

第11篇论文比第1篇论文的定稿时间还要晚一些,它是我在1980年夏天后一次日本之旅后写就的,其目的是回应西方关于日本在工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的诸多问题,并解读日本成功的“秘密”所在。因此,第12篇论文《透过日本艺术看日本》只有放在这篇论文之后并放在全书末尾,看起来才合乎逻辑。

 

在整理这些论文的过程中总是有重写的冲动,但我克制住了。我所做的只是澄清了一些含混不清的内容。

 

例如,在1978年撰写的一篇论文中提到“去年秋天”,我把它改成了“1977年秋天”,其他的均保持原样。我认为应该让读者来判断作者的观点、偏见和预测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样才是公平的。

 

但《透过日本艺术看日本》这篇论文,我不得不做了大量的修改。初,这篇论文是我为宣传一本名叫《画笔之歌》(Song of the Brush)的书撰写的,这本书是哈佛大学的约翰·罗森菲尔德和西雅图艺术博物馆的亨利·特鲁伯纳为1979年和1980年在纽约、马萨诸塞州的剑桥市、丹佛、旧金山和西雅图举办的大型日本画展撰写的。

 

该论文原文大量引用了此次画展中展出的画作和《画笔之歌》中的插图,此次修改时都删除了,取而代之的是对这些精美绝伦的图片的文字描述。不过我相信,读者仍然能够从文字中领会这些艺术作品的内涵。

本书是我的第三册论文集。

 

前两册论文集选取了我近30年来的著述,《技术与管理》(Technology, Management & Society)于1970年由纽约的哈珀与罗出版公司出版,《人与商业》(Men, Ideas & Politics)于1971年由伦敦的海尼曼出版社(William Heinemann)出版。这两册论文集初以精装本面世,近又推出了平装本,它们都很受欢迎,读者众多。

 

现在的这本新书让我和众多老读者可以再续前缘,同时,我希望它能够让我结交新朋友。对于一位作者来说,挑剔的读者亦是朋友。

 

彼得·德鲁克

克莱蒙特,加利福尼亚州

于1981年元旦

抢先评论了 “迈向经济新纪元”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图解原油期货:300张图说清原油期货

EUR €43.99
加入购物车

定见未来:正确观察世界的11个思维模式

EUR €35.99
加入购物车

国富国穷

EUR €40.99
加入购物车

金融危机的教训:反思当代政策(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执世界经济研究之牛耳的经济学家迈克尔?斯宾塞,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告诉你金融危机暴露出的美国政策的极大失败!)

EUR €26.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