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1687405
电子元器件的检测与应用是学习电子技术的基础,更是从事电子设备设计、制造、维修等工作的基本功。快速掌握、快速上手,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零基础学电子元器件检测与应用》从基本入门讲起,以图解和视频的方式,全面剖析了各种元器件的特点和检测方法,并以实物拆解的方式展现了检测过程,代入感十足。内容从基本知识、电路识图、检测识别,到焊接代换与实际案例一网打尽,选型、代换、检测、维修全面涵盖,真正为您提供了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此外,随书还赠送了常用元器件速查速用手册,为您提升工作效率提供了保证!
电子元器件实用宝典,助力您快速上手!
《零基础学电子元器件检测与应用》以市场就业为导向,采用完全“图解”的表现方式,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电子元器件选用和检测的知识与技能,主要内容有电子电路基础知识、电子电路识图基础入门、检测维修工具的介绍与使用、电阻器的功能与识别检测、电容器的功能与识别检测、电感器的功能与识别检测、二极管的功能与识别检测、晶体管的功能与识别检测、场效应晶体管的功能与识别检测、IGBT的功能与识别检测、晶闸管的功能与识别检测、集成电路的功能与识别检测、电器部件的功能与检测、焊接工具的特点与使用、电子元器件的拆装与焊接、电子元器件的代换技巧、电动自行车维修实例精选、空调器维修实例精选、智能手机的维修实例精选和小家电维修实例精选等内容。全书介绍的知识技能循序渐进,图解演示、案例训练相互补充,基本覆盖了电子元器件识别、选用、检测与代换的就业需求,确保读者能 够高效地完成知识的全面掌握和技能的飞速提升。
目录
前言
基础入门“磨刀”篇
第1章 电子电路基础知识 1
1.1 直流电路 1
1.1.1 直流电路的基本参数 2
1.1.2 直流电路的工作状态 3
1.2 交流电路 4
1.2.1 单相交流电路 4
1.2.2 三相交流电路 6
1.3 电路的连接方式 7
1.3.1 电路的串联方式 7
1.3.2 电路的并联方式 10
第2章 电子电路识图基础入门 16
2.1 电子电路的识图方法 16
2.1.1 电子电路的特点与识图原则 16
2.1.2 电子电路的识图步骤 16
2.2 电子元器件实物对照 17
2.2.1 电阻器实物对照 17
2.2.2 电容器实物对照 17
2.2.3 电感器实物对照 18
2.2.4 二极管实物对照 20
2.2.5 晶体管实物对照 21
2.2.6 场效应晶体管实物对照 22
2.2.7 晶闸管实物对照 23
2.2.8 集成电路实物对照 24
第3章 检测维修工具的介绍与使用 25
3.1 指针万用表的结构与使用 25
3.1.1 指针万用表的种类和结构 25
3.1.2 指针万用表的键钮分布 25
3.1.3 指针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30
3.2 数字万用表的结构与使用 33
3.2.1 数字万用表的种类和结构 33
3.2.2 数字万用表的键钮分布 34
3.2.3 数字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37
3.3 模拟示波器的结构与使用 40
3.3.1 模拟示波器的结构 40
3.3.2 模拟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42
3.4 数字示波器的结构与使用 44
3.4.1 数字示波器的结构 44
3.4.2 数字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46
识别检测“训练”篇
第4章 电阻器的功能与识别检测 51
4.1 电阻器的种类和功能 51
4.1.1 电阻器的种类 51
4.1.2 电阻器的功能 59
4.2 电阻器的检测方法 59
4.2.1 阻值固定电阻器的检测方法 59
4.2.2 可调电阻器的检测方法 60
4.2.3 热敏电阻器的检测方法 61
4.2.4 光敏电阻器的检测方法 62
4.2.5 压敏电阻器的检测方法 63
4.2.6 气敏电阻器的检测方法 63
4.2.7 湿敏电阻器的检测方法 64
第5章 电容器的功能与识别检测 66
5.1 电容器的种类和功能 66
5.1.1 电容器的种类特点 66
5.1.2 电容器的功能 73
5.2 电容器的检测 75
5.2.1 无极性电容器的检测 75
5.2.2 电解电容器的检测 78
5.2.3 可调电容器的检测 80
第6章 电感器的功能与识别检测 82
6.1 电感器的种类和功能 82
6.1.1 电感器的种类 82
6.1.2 电感器的功能 85
6.2 电感器的检测 86
6.2.1 电感线圈的检测 86
6.2.2 色环电感器的检测 89
6.2.3 色码电感器的检测 90
6.2.4 微调电感器的检测 90
第7章 二极管的功能与识别检测 92
7.1 二极管的种类和功能 92
7.1.1 二极管的种类 92
7.1.2 二极管的功能 96
7.2 二极管的检测 98
7.2.1 整流二极管的检测 98
7.2.2 发光二极管的检测 100
7.2.3 稳压二极管的检测 101
7.2.4 光电二极管的检测 103
7.2.5 检波二极管的检测 103
7.2.6 变容二极管的检测 104
7.2.7 双向触发二极管的检测 105
第8章 晶体管的功能与识别检测 107
8.1 晶体管的种类与功能 107
8.1.1 晶体管的种类 107
8.1.2 晶体管的功能 110
8.2 晶体管的检测 113
8.2.1 晶体管引脚极性的识别 113
8.2.2 NPN型晶体管的引脚检测判别 115
8.2.3 PNP型晶体管的引脚检测判别 117
8.2.4 NPN型晶体管好坏的检测 118
8.2.5 PNP型晶体管好坏的检测 121
8.2.6 晶体管放大能力的检测 123
第9章 场效应晶体管的功能与识别检测 125
9.1 场效应晶体管的种类和功能 125
9.1.1 场效应晶体管的种类 125
9.1.2 场效应晶体管的功能 127
9.2 场效应晶体管的检测 129
9.2.1 结型场效应晶体管的检测 129
9.2.2 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的检测 130
第10章 IGBT的功能与识别检测 131
10.1 IGBT的结构和功能 131
10.1.1 IGBT的结构 131
10.1.2 IGBT的功能 131
10.2 IGBT的检测方法 133
10.2.1 IGBT引脚极性的判别 133
10.2.2 IGBT性能的检测 133
第11章 晶闸管的功能与识别检测 135
11.1 晶闸管的种类和功能 135
11.1.1 晶闸管的种类 135
11.1.2 晶闸管的功能 139
11.2 晶闸管的检测 141
11.2.1 单向晶闸管引脚极性的判别 141
11.2.2 单向晶闸管常规性能的检测 142
11.2.3 单向晶闸管触发能力的检测 143
11.2.4 双向晶闸管常规性能的检测 145
11.2.5 双向晶闸管触发能力的检测 146
第12章 集成电路的功能与识别检测 148
12.1 集成电路的种类和功能 148
12.1.1 集成电路的种类 148
12.1.2 集成电路的功能 155
12.2 集成电路的检测 157
12.2.1 集成电路对地阻值的检测 157
12.2.2 集成电路电压的检测 159
12.2.3 集成电路信号的检测 160
第13章 电器部件的功能与检测 163
13.1 扬声器的功能与检测 163
13.1.1 扬声器的功能 163
13.1.2 扬声器的检测 163
13.2 蜂鸣器的功能与检测 164
13.2.1 蜂鸣器的功能 164
13.2.2 蜂鸣器的检测 165
13.3 数码显示器的功能与检测 167
13.3.1 数码显示器的功能 167
13.3.2 数码显示器的检测 169
13.4 光电耦合器的功能与检测 170
13.4.1 光电耦合器的功能 170
13.4.2 光电耦合器的检测 171
13.5 小型变压器的功能与检测 171
13.5.1 小型变压器的功能 171
13.5.2 小型变压器的检测 172
13.6 霍尔元件的功能与检测 174
13.6.1 霍尔元件的功能 174
13.6.2 霍尔元件的检测 176
拆卸焊接“演习”篇
第14章 焊接工具的特点与使用 177
14.1 焊接工具的特点 177
14.1.1 电烙铁的特点 177
14.1.2 热风焊机的特点 179
14.1.3 焊料的特点 179
14.2 焊接工具的使用 181
14.2.1 电烙铁的使用 181
14.2.2 热风焊机的使用 185
第15章 电子元器件的拆装与焊接 188
15.1 电子元器件的拆装 188
15.1.1 电子元器件的拆焊 188
15.1.2 电子元器件的安装要求 189
15.2 分立式电子元器件的焊接 192
15.2.1 分立式电子元器件的插装 192
15.2.2 分立式电子元器件的焊接 196
15.3 贴片式电子元器件的焊接 198
15.3.1 使用电烙铁焊接贴片式元器件 198
15.3.2 使用热风焊机焊接贴片式元器件 198
15.3.3 自动化贴装电子元器件 199
15.4 电子元器件焊接质量的检验 199
15.4.1 分立式电子元器件焊接质量的检验 199
15.4.2 贴片式电子元器件焊接质量的检验 201
第16章 电子元器件的代换技巧 204
16.1 电阻器的选用代换 204
16.1.1 普通电阻器的选用与代换 204
16.1.2 熔断电阻器的选用与代换 205
16.1.3 热敏电阻器的选用与代换 205
16.1.4 光敏电阻器的选用与代换 206
16.1.5 湿敏电阻器的选用与代换 206
16.1.6 气敏电阻器的选用与代换 207
16.1.7 可调电阻器的选用与代换 207
16.2 电容器的选用代换 207
16.2.1 普通电容器的选用与代换 208
16.2.2 电解电容器的选用与代换 208
16.2.3 可变电容器的选用与代换 209
16.3 电感器的选用代换 209
16.3.1 普通电感器的选用与代换 209
16.3.2 可变电感器的选用与代换 210
16.4 二极管的选用代换 210
16.4.1 整流二极管的选用与代换 210
16.4.2 稳压二极管的选用与代换 211
16.4.3 发光二极管的选用与代换 214
16.4.4 开关二极管的选用与代换 214
16.5 晶体管的选用代换 215
16.5.1 NPN型晶体管的选用与代换 215
16.5.2 PNP型晶体管的选用与代换 216
16.6 场效应晶体管的选用代换 218
16.6.1 场效应晶体管的代换原则及注意事项 218 16.6.2 场效应晶体管的代换方法 219
16.7 晶闸管的选用代换 221
16.7.1 晶闸管的代换原则及注意事项 221
16.7.2 晶闸管的代换方法 222
16.8 集成电路的选用代换 223
16.8.1 集成电路的代换原则及注意事项 223
16.8.2 集成电路的代换方法 223
综合应用“杀敌”篇
第17章 电动自行车维修实例精选 227
17.1 电动自行车充电器维修检测实例 227
17.1.1 电动自行车充电器中的主要元器件 227
17.1.2 电动自行车充电器中桥式整流电路的检测实例 232
17.1.3 电动自行车充电器中滤波电容的检测实例 232
17.1.4 电动自行车充电器中开关振荡集成电路的检测实例 234
17.1.5 电动自行车充电器中开关晶体管的检测实例 234 17.1.6 电动自行车充电器中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的检测实例 235
17.2 电动自行车控制器维修检测实例 236
17.2.1 电动自行车控制器中的主要元器件 236
17.2.2 电动自行车控制器中功率管的检测
前言
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与应用技能是电工电子领域从业的基础技能。无论是从事电工操作、线路检修还是电子产品装配、调试或维修等工作,都必须具备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技能。随 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问世,如何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各种电子元器件的特点,并快速识别电子元器件的参数信息,掌握检测元器件的常规方法,是很多初学者和从业人员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书针对上述问题,根据国家考核标准和岗位需求,将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技能根据元器件的种类进行划分,从初学者的角度出发,将学习技能作为核心内容,将岗位需求作为目标导向,重组技能培训架构,制订了符合现代化行业技能培训特色的学习计划。
在图书的表现形式上,充分发挥图解演示的特色,采用大量的实物照片、二维结构图、三维效果图、演示图例等多种图解表现方式,全方位介绍不同元器件的特点和应用。在检测环 节,结合实际的检测案例,模拟实操现场,通过一系列图解演示全程记录检测过程,并对检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了重点说明,让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技能的学习。
为确保本书的知识内容能够直接指导实际工作和就业,本书在内容编排上进行大胆创新,将国家相关的职业标准与实际的岗位需求相结合,讲述内容注重技能的入门和提升,知识讲解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减少烦琐、枯燥的概念讲解和单纯的原理说明,所有知识都以技能为依托,都通过案例进行引导,让读者通过学习真正做到技能的提升,真正能够指导就业和实际工作。
在图书的专业性方面,本套丛书由数码维修工程师鉴定指导中心组织编写,图书编委会中的成员都具备丰富的维修知识和培训经验。书中所有的内容均来源于实际的教学和工作案例。这样不仅能够使学习者对行业标准和行业需求有深入的了解,而且确保了图书的权威性、真实性。
另外,本书开创了全新的学习体验。“模块化教学” “多媒体图解” “二维码微视频”构成了本书独有的学习特色。读者可以在书中很多知识技能旁边找到“二维码”,然后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打开相关的“微视频”。微视频中有对图书相应内容的有声讲解,有对关键知识技能点的演示操作。全新的学习手段更加增强了自主学习的互动性,不仅能提升学习效率,同时还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当然,专业的知识技能我们也一直在学习和探索,由于水平有限,编写时间仓促,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疏漏之处,欢迎读者指正,也期待与您的技术交流。
在图书的增值服务方面,本套丛书依托数码维修工程师鉴定指导中心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借助数码维修工程师鉴定指导中心也为本书搭建了技术服务平台:
网络平台:www.chinadse.org
咨询电话:022- 83718162/83715667/13114807267
联系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华苑产业园区天发科技园8- 1- 401
邮政编码:300384
读者不仅可以通过数码维修工程师网站进行学习和资料下载,而且还可以将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与其他学员或专家进行交流,如果在工作和学习中遇到技术难题,也可以通过论坛获得及时有效的帮助。
编 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