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1687900
毫不费力地照着别人走过的路完成职场跃迁,这显然是个“送命题”。当你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工作、适合什么工作的时候,盲目地复制别人的路线,后只能是白白浪费时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你真正要做的应该是挖掘核心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个人商业模式画布工具将教会你如何自己全部的“资源”,结构化地设计职业生涯,实现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
核心资源:我是谁,我拥有什么
关键业务:我要做什么
客户群体:我能帮助谁
价值服务:我怎样帮助他人
渠道通路:怎样宣传自己和交付服务
客户关系:怎样和对方打交道
重要合作:谁可以帮我
成本结构:我要付出什么
收入来源:我能得到什么
本书作者在职场中,从员工到主管,从主管到总经理,再到总裁、董事长,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遇到过很多困惑,踩过很多坑,在解决如何快速获得个人成长并突破职业发展瓶颈的问题上有相当丰富的实战经验。
另外,作者在企业教育培训行业深耕了17年,每年与上百位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优秀的企业家探讨和交流,还创建了企业家成长社群——聚商圈,已为上千家企业提供过商业咨询服务,在此过程中,培养出了100多位总经理。对于企业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人才、企业家真正想用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才能从众多员工中脱颖而出等问题有清晰的解决方案。
借商业思维的力量,站在战略高度来梳理职业发展的底层逻辑,本书提供了一整套职场人士成长、升职的路径和方法,让你停止所有职场中的无效努力,找到职场人生的正确打开方式。
这本书为大家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个人商业模式画布。它告诉你应当通过哪些方式来调动你的全部“资源”,实现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书中分为九个模块,分别是:核心资源、关键业务、客户群体、价值服务、渠道通路、客户关系、重要合作、成本结构和收入来源。
前言
章 核心资源
兴趣,发现你的内在驱动力
技能,发现你的职业优势
个性,发现你从未认识到的个人特质
找到你的职业“蜜罐区”
可迁移技能和有意义的经验
如何展现你的核心资源
第二章 关键业务
梳理出日常工作任务
任务分解法WBS
任务管理器:甘特图
时间管理法:番茄工作法
工作黄金时间段
重塑你的关键业务
第三章 客户群体
职场生存的黄金法则
上级领导是你的内部客户
像对待外部客户一样对待同事的需求
下属的满意度决定了敬业程度
第四章 价值服务
价值服务是什么
你的核心竞争力来自哪里
工作优先级,采摘“低垂的果实”
平衡要事和急事的四象限法则
目标管理工具:OKR工作法
第五章 渠道通路
创建你的个人品牌
SWOT分析法:梳理出你的独特价值
设计个人品牌标签,提升职场能见度
选择渠道通路
把握“关键时刻”
做一个“靠谱”的人
第六章 客户关系
个问题:你在职场与客户的关系紧密吗
第二个问题: 你与客户的合作关系是持续性合作关系吗
第三个问题: 你关注的目标是扩大客户数量
还是满足现有客户的需求
第七章 重要合作
不要忽视内部合作
事业成功离不开五类重要合作伙伴
155人脉归档表,梳理你的黄金人脉圈
经营好情感账户
第八章 成本结构
取得成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认识硬成本
六个罐子理财法,提升花钱的智慧
认识软成本
让内心强大起来的情绪ABC理论
警惕沉没成本陷阱
第九章 收入来源
金钱等于价值的交换
事业要建立在“蜜罐区”里
问对问题成就人生
兼职:“斜杠青年”的利弊
投资:购买资产而不是负债
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
后 记
附 录
大概在七岁那年,我从湖南的奶奶家走出来,和父母一起生活。从那时起,我几乎每天都在机器的轰鸣声中醒来。那时的我,还不太理解父母开工厂付出的辛苦,只记得他们缺席了我一场又一场的家长会、一次又一次的颁奖活动。我记得父亲经常要整理生产所需要的模具设备到很晚,母亲总是在出差跑业务,我也总在他们为了工厂里的事情所进行的讨论或争吵中睡着。我就想,终有一天,我不要父母这么忙、这么累了。
此后,我报考了机械工程自动化专业。这个专业真的特别适合我,书本上介绍的很多机械设备、铸造材料等都是我从小摸过的,别人看的是平面图,我脑子里呈现的样子都是立体的。还记得我毕业实习的工厂是中国二汽,为此我在湖北十堰生活了两个月。毕业以后,我从事的份工作是在一家企业担任产品设计工程师,在工厂上班对我来说就像回到家一样,熟悉的车间氛围、熟悉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式,与小时候的工厂相比的不同是,这家工厂在管理上要规范太多了。我很感激这份工作,我的上级、我的老板和我的同事们,他们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可以说我对管理初步的认知是在这里完成的。
这份工作我干得特别顺手,一切都像早就安排好了似的,生活就这样进行着。但是有一天,我却对眼前的工作和生活无比厌烦,对别人眼中优秀的自己备感失望。那一天,我在工厂的顶楼上静静地坐了一下午,我仿佛看到了十年后的自己。工厂之内,是一片单纯且单调的世界,冰冷的大门隔绝了光怪陆离的外部世界。我能听到很多形形色色的故事,却不曾亲身经历。我问自己:十年之后,我还在继续过这样的生活吗?当下的生活,真的是我的终选择吗?我渴望冒险,我期待挑战,却被困在了自己熟悉的一方世界。后来,我下定决心,从工厂走了出来。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人生中大概有十多年全都围着工厂打转,我从来没想过离开工厂我还能干什么。
我想,在职场上,如同我当年这般的人不在少数吧。可能大部分人不会有在工厂长大的奇妙经历,却也都长久地被困在自己的一方狭小天地里。上大学前选择专业的一个悖论之处在于,选择之前,人们只经历过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的学习—所有人都学习着相同的内容,然后就要在高考之后做出未来四年重要的专业教育阶段的选择。多少人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对这个专业也仅仅是一知半解呢?但是,我们却要根据这个专业去决定未来职业的方向,把“草率”的选择进行到底。
这也造成了80%以上的职场人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迷茫期:不知道自己擅长做什么;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跑在同龄人的前面;也不知道在做出诸如跳槽这样的重大决定前,该如何权衡。
有人问,近工作岗位发生了变化,一下子感到手足无措,该如何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呢?也有人问,当一份工作做了很长时间时,日复一日的重复让我对工作渐渐失去了热情,那该怎么办呢?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却又感觉什么收获都没有。也有人问,如果现在的工作不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那么,如何寻找新的目标、新的发展方向呢?
这些内心的失落、疑惑和恐慌,都预示着我们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不清晰。我见到现在很多刚入职场没多久的年轻人,常常跳槽换工作,今天看别人干运营好找工作,便跑去干运营,但干了几天就觉得干不好且不适合自己;看到新媒体行业挺火的,就跑去干新媒体,但干了也没有几天;又觉得产品经理好像很赚钱,就想去干产品经理……这是一个典型的无效循环,后只是将就地干着一份工作,没有太大的成就,总觉得自己郁郁不得志。
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些人不了解自己真正的渴望,但却希望毫不费力地照着别人走过的路完成职场上的跃迁。显然,这是一个“送命题”。因为你根本没搞清楚职业背后的底层逻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你盲目地去复制别人的路径,后只能是白白浪费时间,你真正要做的应该是挖掘自身的核心优势,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当你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工作、适合什么工作的时候,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去匹配相应的工作。当你有非常明确的目标时,比如,你想成为像乔布斯一样优秀的产品经理,那么你更需要找到自己的优势,因为成为优秀产品经理的路径有很多,你需要根据自身优势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条,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快地达成自己的目标。
我写这本书非常想强调一点,即你要非常清晰地知道:你有什么用、怎么用、赚什么钱,这是职业规划的底层逻辑。
记得有个故事说,一个人在公司干了10年,他每天用同样的方法做着同样的工作,每个月都领着同样的薪水。一天,他愤愤不平地要求老板给他加薪。他对老板说:“毕竟,我已经有了10年的经验。”老板叹气道:“你不是有10年的经验,你是将一个经验用了10年。”
很多人在谈论工作时,总会不自觉地提到工作经验,可问题是,当我们谈论工作经验时,谈的到底是经验还是时间呢?你在工作中到底是在积累经验,还是在消耗时间呢?
通常我们在工作年,就把岗位需要的基本技能学得差不多了,这些技能也能满足目前基本的工作要求了。于是,很多人就开始“自动完成”每天的工作任务了,收到了表单就填表单、接到了数据就输入电脑、电话响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