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838605
《党史书谈》是作者在讲授人文社科研究方法课的基础上写成,不仅有作者的学术思考和读书心得,还有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的答疑解惑;记录一位学者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摸爬滚打、甘苦求索的历程。
全书有着清晰的逻辑递进关系:先谈怎么读,再谈怎么练(即积累写作的能力),后谈怎么写(选题—史料—立论),纲举目张,真正教会读者如何阅读与写作。
适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论文写作”“中共党史学理论与方法”等课程师生。
党史应如何阅读?如何写作?又如何将日常阅读经验与写作有效结合起来?
本书主要讲述党史研究和学术训练的方法,探讨中共党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但更多关注的是由理论到实践的环节——如何阅读党史,以及如何写出一篇好的党史文章。通过“文本阅读”“学术训练”“研究选题”“史料运用”和“立论方式”五个方面,系统探讨党史研究者必须认真修炼的基本功。行文尽量避免大而空的套话,让读者看到更多实际行动,使党史研究真正“见之于行事”,使学术训练变得更可操作。
自序
第—章 怎样阅读
一、作始于读
二、读万卷书
三、规划读书
四、阅读之法
第二章 如何训练
一、学术观察
二、文字表达
三、逻辑思辨
四、历史想象
第三章 过选题关
一、桶金
二、一般法则
三、重要事项
四、文章体裁
第四章 过史料关
一、史料源流
二、史料集成
三、解读方法
四、运用细则
第五章 确立论说
一、研究范式
二、论从史出
三、史论结合
四、夹叙夹议
附录一:党史学是历史学——访张静如先生
附录二:先师三记——怀念我的恩师张静如先生
参考文献
后记
自 序
我出版这部书,本无须什么解说。何况不少内容还是先前的论文,且已在刊物上发表过。 这些文字虽长短不齐,深浅不一,但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一贯的,因此尚可汇集成册。然而即便如此,为了体例完整和阅读便利,还是要做大量删繁就简的工作,还是要补充许多难以回避的内容。 现在看来,我对于中共党史研究的一些认识和想法,大多集中在这里边了,所以就题名曰“党史书谈”。此外,为了防止闲谈,不着边际,又取个副标题,稍作限制,叫“阅读与写作的技艺”。
本书主要讲述党史研究和学术训练的方法论,虽也探讨中共党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但更多关注的是由理论到实践的环节。从具体内容看,本书主要涉及“文本阅读”“学术训练”“研究选题”“史料运用”和“立论方式”五个方面。我以为,这恰是我们党史研究者必须认真修炼的基本功。
项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前者是输入,后者是产出,没有输入,何谈产出?因此我们党史研究者,不仅要立志读书、放眼读书,而且还要善于读书、规划读书。要把与“本人专治的学问关系密切的科目”,作为重点阅读的内容;要多读一些传记书,这其中不仅包括人物传记,而且还包括学术回忆和学人日记。读这样的书,知道一位学者如何成就,其知识和素养如何养成,这样随他学去,便可使治学精神日益提升,治学方法日臻完善。此外,还要广泛阅读“课外书”,这样既可以劳逸结合,也可以博采众长。对于这类书,研究者只要“知养生”“知体道”,就一定能够读出它的妙处来。
第二项是训练。党史研究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通过勤学和苦练,来锻炼从事学术研究必须具备的各项能力。 一是学术观察力,要尽早划定观察范围,努力进入历史情境,多下一番洗练功夫,做到见多识广、读书得间。二是文字表达力,须知文字是无声的语言,要养成用笔说话的习惯,做到落笔惊人、言之有物。三是逻辑思辨力,学会变“满盘珠玉”为“一线穿珠”,使纷繁的材料条理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四是历史想象力,即在历史事实基础上,运用先验的知识,而不是任意的幻想,去构造过去历史的真实图景。党史研究者若是都能如此思考问题,就再也不用担心会像叫花子一样,去讨人家的残羹冷炙了。
第三项是选题。围绕选题而读书写作,是许多党史研究者成长的一条必由之路。党史研究者都须过选题这道关,并把握好从选题到学问的环节。在具体过程中,研究者一方面要遵守规则,掌握必要的方法,正确处理具体问题与抽象问题、宏观问题与微观问题、静态研究与动态观察、老旧题目与新兴话题的关系。另一方面,还要关注选题过程中一些重要的细节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进入研究的境界。除此之外,文章体裁问题也很重要。就党史文章来说,除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以外,还有会议文章、纪念文章、党史札记等类型。它们虽也有相同之处,但在题材性质和表达方式上却大不一样。这也是我们选题作文时需要关注的问题。
第四项是史料。在党史研究中,史料处于基础性地位。党史研究者不仅要知晓史料的来源与类型,而且还要掌握搜集、考证和整理史料的一整套方法。此外,在具体研究中,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解读史料。党史研究者不仅要学会运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等一般方法,而且还需掌握“历史钩沉法”“剥茧抽丝法”“通盘联络法”等特殊方法。当然,如何运用史料,也是史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因为从证据到证据链,还有一个“珠联璧合”的过程。就党史研究而言,在这个环节上,我们还需把握诸如重视“一手资料”、善用“消极史料”、不要“断章取义”、规范引文和注释等一些细节问题。这也是史料工作中必须关注的事项。
第五项是立论。在党史研究中,既要坚持论从史出,也要坚持史论结合,前者侧重于立论的原则和程序,而后者侧重于立论的方法和样式。二者体现的是理论与史实、观点与材料间的内在联系。此外,在党史书写中,还要讲究夹叙夹议。其实质就是叙中有议,看似叙事,实在议论;议中有叙,好像在讲道理,但讲的又都是事实。这要求研究者具有很高的技艺和水平。比如,如何先叙后议,怎样先议后叙;再如,叙议贵夹,但是“夹”在何处?这些都是党史研究者在立论中应当关注的地方。
说书唱戏劝人方,三条大路走中央。我是很喜欢听别人讲道理的,只是不太愿意听人家讲大道理,因为这里边保不齐会有许多大而空的套话。这可能也是大多数读者的看法,所以我写这部书是怀有戒心的,总担心写出的是一些正确而无用的废话。司马迁说:孔子《春秋》之所以作,是“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这一点我是牢记于心的,因此在写作中,总是想着怎样才能“见之于行事”。所以在这部书中,我宁愿少一点大道的空灵,多一点泥土的气息,让读者看到更多田间地头的劳作,看到更多实际行动的过程。
当然,这也许是我的一厢情愿。何况这里面的文章与想法,有许多还是没有成熟的,似乎并没有出版给人看的价值。可是再一想也不尽然,因为出书的目的本不在于宣传,去教训说服人,只是想把自己的意思说给人听,无论是刻板也好,还是偏激也罢,人家看后可以大概了解作者何许人也,知道这个人如何读书、怎样走路,以及在千辛万苦中才收获这一点浅薄的知识,那就已经足够了。除此之外,对于这部书,我本来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请人作一篇序言,装点一下陋室的门面,以便让蓬荜加增一点光辉。但终作罢了,因为自己路还是要自己走,自己梦还是要自己圆,所以才自己动手作这篇短序,且作为陋室的指引。
后,我再说明一点,本书写作态度自然是认真的,但作者知识却是很有限的。说得更直白一点,求知的心固然很深,但得道的毕竟很少。因此,万一有读者看重我,要来鞭策我,我当然硬着头皮接受,同时心里倒是万分感激的。所以本书出版以后,希望在读者能多方指教,在作者亦不敢不加勉也。
周良书
2021年仲春
学问有道,重在基础。问学有径,要在指引。愿这本累月经年集腋成裘之作,能为求学问道者指点迷津,成为中共党史热心研习者的良师益友。
——李捷中国史学会会长
《党史书谈》是一部专门探讨中共党史阅读与写作方法论的书,作者在书中提出不少独到的见解。我认为党史研究者很有必要阅读这本书。
——王炳林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