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1323595
作者文采斐然,笔下的历史人物性格鲜明,书中穿插前朝后宫的历史事件,读来妙趣横生。
篇幅短小精悍,符合普通大众的阅读习惯,具有极高的可读性。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历时十九年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它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多年的史实,通过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可资借鉴的内容。《《资治通鉴》中的政治谋略(两晋—五代)》围绕《资治通鉴》中两晋至五代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展开论述,让读者通过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领悟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了解其中所反映出来的治国理政、为人处世的道理。
《《资治通鉴》中的政治谋略(两晋—五代)》共分为四篇,大体框架如下:篇,两晋春秋;第二篇,南北分治;第三篇,隋唐兴衰;第四篇,五代纷争。
部:两晋春秋
01灭蜀平吴将领的不同结局00
02错待一人,颠覆一个王朝00
03祸水未必皆红颜0
04八王之乱:窝里斗颠覆了西晋王朝0
05“鹤唳华亭”的悲剧0
06空谈误国的王衍0
07六度被立为皇后的羊献容0
08南匈奴是如何东山再起的0
09从奴隶到皇帝的华丽转身0
10石勒何以会养虎遗患0
11枕戈待旦,闻鸡起舞志难酬0
12廉母教育出的国之栋梁0
13一代庸主何以成为“中兴之主”0
14冉闵“杀胡”的是非功过0
15谢艾:实干兴邦的书生0
16桓温北伐功败垂成0
17名将慕容恪的成功之路0
18一代明君何以会走向败亡0
19龙阳君王慕容冲0
20慕容垂的复国之路0
21刘牢之:一代名将毁于反复无常0
22刘裕北伐为何功亏一篑0
23东晋是如何走向衰亡的0
第二部:南北分治
01刘裕:从平民到君主的成功转型0
02刘裕死后的政变是如何平息的0
03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0
04恃才自误的文士
05三朝宿将沈庆之的是是非非
06刘宋王朝是如何骨肉相残的
07崔浩:因编史而招祸的一代能臣
08五朝元老高允的跌宕人生
09两度临朝称制的冯太后
10冯氏一门两皇后的恩怨情仇
11北魏是如何由盛而衰的
12开国功臣何以背负骂名
13萧齐为何上演同族相残的悲剧
14萧衍为何成为后的胜利者
15“一代英伟”的争宠闹剧
16钟离之战:决定南梁国运的决战
17萧衍的“明”与“昏”
18萧绎是如何错失中兴良机的
19因酒乱性丧生的一代“英主”
20自污而未能免祸的兰陵王
21居功自傲而招祸的侯安都
22因骄愎而招致失败的吴明彻
23“禅让”背后的腥风血雨
第三部:隋唐兴衰
01杨坚终结“乱世”的必然与偶然(上)
02杨坚终结“乱世”的必然与偶然(下)
03负气自傲终因言招祸的贺若父子
04高?G:深避权势却终难免祸
05隋朝名将杨素的成名之路
06隋朝政坛不倒翁苏威
07隋朝的“立法”与“毁法”
08隋朝为何重蹈“二世而亡”的覆辙
09唐初为何会发生“玄武门之变”的悲剧
10死囚犯中出来的名将
11从功臣到叛臣:侯君集的悲剧人生
12李世民何以能“从谏如流”
13李世民是如何处理权与法关系的
14保境安民的冼夫人和冯氏家族
15命世之才房玄龄
16长孙无忌炮制的惊天大案
17国舅爷的跌宕人生
18五起五落的名臣魏元忠
19武则天为什么鼓励告密
20开元盛世的法制建设
21李隆基何以将一手好牌打烂
22从李白“谋反案”看唐朝的“长流”刑
23唐朝的奸相何以能够为“奸”
24大唐宰相遇刺案
25牛李党争背景下的吴湘贪赃案
26唐朝的宦官专权是如何成气候的
27“盛世”的背后:大唐君主的逃亡路
第四部:五代纷争
01五代纷争的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02朱温的“雄”与“奸”
03一代英雄为何三年就败亡
04“铁券”真的能够免死吗
05五代法制的“滥”与“治”(上)
06五代法制的“滥”与“治”(中)
07五代法制的“滥”与“治”(下)
08一代名相何以成为小人典范
09契丹是如何夺取幽州的
10五代乱世的绝唱
后 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