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621082
图文并茂、脉络清晰、简洁生动的心理学小百科
有思想、有内涵、有温度、有趣味
拒绝长篇大论,让每句话都“长在”知识点上
本书汇集了116篇短小精悍的心理学科普文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介绍了感觉、知觉、意识、潜意识、记忆、动机、情绪等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书中还介绍了大量经典、有趣的心理学实验,以及一些知名的心理学流派、心理学大咖。这些知识不仅能激发读者研究心理学的兴趣,还能帮助读者了解先行者在探索人类的心理世界时付出过怎样的努力。
本书将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熔于一炉,可以让读者在轻松、惬意的阅读中与心理学近距离接触,在不知不觉中升格为“心理学达人”,利用心理学知识获得积极、健康的人生。
还等什么?现在就开启这趟充满意趣的心理学探索之旅吧!
上篇心理学常识
章 神经科学与行为——大脑是一部超精密仪器
左撇子会更聪明吗——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 3
为什么打哈欠会传染——镜像神经元 … 5
为何吃甜食让我们感到愉悦——神经递质多巴胺… 6
你为什么总会情绪失控——杏仁核的奥秘 … 8
第二章 感觉和知觉——身与心,你如何知晓
我们认识世界的开始——感觉 … 10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感觉适应 … 11
灰色纸片为什么会显得明亮——感觉对比 … 13
“温暖”和“寒冷”的色彩——色彩心理效应 … 14
谷仓里的名贵手表——听觉掩蔽现象 … 15
感觉的深加工——知觉 … 17
魔术师如何骗过我们的眼睛——无意视盲 … 18
画上是老妇还是少女——知觉选择性 … 20
第三章 意识与潜意识——谁才是真正的主人
古老而难解的谜——意识 … 22
心理结构中的黑暗地带——无意识 … 24
我们为什么需要每天睡觉——睡眠 … 25
他陷入深度睡眠了吗——催眠 … 27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与潜意识 … 29
第四章 学习与记忆——为什么总是记不住想记的
我们为什么能记住事情——记忆 … 31
为什么是7±2——工作记忆 … 33
此情此景似曾相识——既视感 … 34
目击证人的证词可信吗——记忆扭曲现象 … 35
“想不起”不一定都是坏事——遗忘 … 37
发现遗忘的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 38
影视剧里频繁出现的桥段——失忆 … 40
第五章 需要与动机——是什么在悄悄推动着你
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43
动机太强,往往会事与愿违——耶克斯—道德森定律 … 45
为什么报了健身班,却坚持不下去——半途效应… 47
失败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成败归因理论 … 48
我觉得自己能行——自我效能理论 … 50
你为什么会害怕成功——约拿情结 … 51
为什么越担心的事越容易发生——墨菲定律 … 52
第六章 情绪与情感——喜怒哀惧背后的秘密
喜、怒、哀、惧——情绪的基本形式 … 55
起伏不定的情绪——情绪钟摆效应 … 57
测谎仪真的能测出谎言吗——情绪生理反应 … 58
人们为什么不愿表达情绪——情绪的吞钩现象 … 59
坏情绪是如何传播给别人的——踢猫效应 … 61
胡乱发泄情绪有多可怕——野马结局 … 62
如何了解他人的情绪——共情 … 64
改善情绪的秘密——积极的心理暗示 … 66
第七章 人格心理学——你所不了解的真实自我
一场艰难的拼图游戏——心理学中的人格 … 68
人前人后的你为什么会有多副面孔——人格面具… 69
我们为什么会被特定类型的人吸引——影子人格… 71
你为什么会陷入纠结——本我、自我、超我 … 72
你真的了解自己吗?未必!——乔哈里视窗 … 73
你属于哪种气质类型——气质 … 75
如何认识人们的性格——性格的四种特征 … 77
第八章 社会心理学——你所不了解的外部世界
找到你在社会舞台上的位置了吗——角色效应 … 79
他一定是你想的那样吗——刻板印象 … 80
为什么拔河时队伍人数增加,每个人所用的力量反而会
变小——林格曼效应 … 82
一扇破窗会造成怎样的后果——破窗效应 … 83
聪明反被聪明误——囚徒困境 … 84
晕轮是如何蒙蔽认知的——晕轮效应 … 85
你为什么会以己度人——心理投射 … 86
人们为什么会产生逆反心理——超限效应 … 88
第九章 心理障碍——生命无法承受之重
一个肉体能装下几个“灵魂”——多重人格障碍 … 90
一到人多的地方就恐惧慌乱——社交焦虑 … 91
不敢迈出去的腿——广场恐惧症 … 92
你为什么总担心自己没有锁门——强迫症 … 94
吃到停不下来——神经性贪食 … 95
正在消失的身体——神经性厌食症 … 96
受害者为何会对罪犯产生情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 97
中篇 心理学实验室
第十章 探索感知的奥秘
左右脑各司其职——裂脑人实验 … 103
感官被限制的人还能保持正常心理吗——感觉剥夺实验 … 105
人类的深度知觉能力是天生的吗——视崖实验 … 106
你能用眼睛“听”吗——麦格克实验 … 108
环境如何影响大脑发展——罗森茨威格的老鼠实验 … 109
第十一章 潜入意识的世界
失去睡眠的后果有多可怕——睡眠剥夺实验 … 111
做梦会不会影响睡眠——梦剥夺实验 … 113
容易受暗示的潜意识——伤痕实验 … 114
自我意识何时觉醒——点红实验 … 115
第十二章 揭开学习背后的规律
巴甫洛夫的狗——经典条件反射实验 … 117
记忆是如何形成的——海兔实验 … 119
听音乐能让你变得更聪明吗——莫扎特效应实验… 121
越来越聪明的小猫——桑代克的饿猫迷笼实验 … 122
突发奇想的黑猩猩——顿悟学习实验 … 124
思维定式是如何限制你的——量杯实验 … 125
记忆可以编造吗——虚假记忆实验 … 127
第十三章 了解变幻的情绪
情绪是如何产生的——沙赫特和辛格的实验 … 129
一条无能为力的狗——习得性无助实验 … 130
可怜的小艾伯特——华生白鼠实验 … 132
焦虑的猴子——布雷迪的猴子 … 133
第十四章 找出行为背后的动机
人为什么容易上瘾——斯金纳箱实验 … 135
脑海中的地图——托尔曼迷宫实验 … 137
我们为什么放不下未完成的事情——蔡格尼克实验 … 139
你为什么需要目标——定位速效实验 … 140
加薪还是不加薪,这是个问题——过度理由实验… 141
你为什么会对自己说谎——认知失调实验 … 142
第十五章 读懂孩子的心
小鸭为什么会错认妈妈——洛伦茨印刻实验 … 145
爱与呵护对孩子有多重要——恒河猴实验 … 146
忍住吃棉花糖的冲动——延迟满足实验 … 147
告诉孩子“你是棒的”——罗森塔尔实验 … 149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攻击性行为——波比娃娃实验… 150
孩子不懂分享就是“自私”吗——三山实验 … 152
超前教育真的有用吗——双生子爬梯实验 … 153
第十六章识破“乌合之众”的想法
人性经得住考验吗——斯坦福监狱实验 … 155
如何证明自己不是疯子——罗森汉恩实验 … 157
你会服从残酷的命令吗——服从实验 … 158
游动的光点——谢里夫从众实验 … 160
怎样“得寸进尺”地说服他人——登门槛效应实验 … 162
选择竞争还是合作——卡车竞赛实验 … 163
人们为什么主动捐款——贴标签实验 … 165
下篇 心理学大咖秀
第十七章 心理学流派之争——聊聊心理学的前世今生
冯特的心理学实验室——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 169
构造还是机能——两大心理学流派之争 … 170
从意识走向行为——行为主义心理学 … 172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格式塔心理学 … 173
打开潜意识的大门——精神分析学派 … 174
人是自由、理性的生物——人本主义心理学 … 175
心理过程是信息加工的过程——认知心理学 … 177
第十八章大咖逸事——他们的名字值得铭记
桃李满天下的名师——威廉·冯特 … 179
PK了一辈子的师徒——冯特与詹姆斯 … 181
弗洛伊德与阿德勒、荣格的“爱恨情仇”… 182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它源于西方哲学,其哲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希腊时期;而心理学真正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到今天也只有一百多年。这导致大众对于心理学缺乏足够的理解,在认识上难免走入各种各样的误区。
下面这五种误区你可能不会觉得陌生。
误区一:心理学其实是伪科学。
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涉及人格、情绪、认知、感觉、知觉、思维、行为、社会关系等多个方面,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既包含丰富的理论,也有科学的研究方法,还有大量可操作的实验来验证这些理论。在工业、工程、组织管理、市场消费、社会生活等多个领域,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都能够证明它是一门科学,而不是“不靠谱”的伪科学。
误区二:学了心理学,就能一眼看穿别人的心理。
心理学绝非人们想象的那种“读心术”。心理学家不可能一眼看出某人在某种情境下的所思所想,他们对内心活动的解读是建立在观察、分析和推测的基础上的。比如,观察他人的表情神态、肢体动作,倾听他人的语气变化、语言逻辑,由此大概推测出人们的想法,了解人们的情绪变化、性格特质等。但要做到这一点,不光需要学习大量的心理学理论和分析技巧,还要经过长年坚持不懈的实践,才能够得出准确率高的结论。
误区三:心理学就是解梦。
心理学中的“解梦”指的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所使用的一种心理治疗技术,而非心理学本身。人们之所以会产生这种误解,主要是因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而《梦的解析》就是他的代表作,被称为“划时代的著作”,在弗洛伊德生前就出版了8版,以至于人们想到心理学就想到弗洛伊德,进而想到《梦的解析》,可实际上“解梦”在心理学庞大的研究内容中只算是极小的一部分。
误区四:心理测试都是骗局。
心理学家和专业人士通过一系列科学手段将人的某些心理特征数量化,进而编制出正规的心理量表、测评、测验等,以衡量个体心理因素水平和个体心理差异。这类测试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得出的结论对我们也有一定的指导性。而人们之所以认为心理测试不可靠,是因为网络上充斥着一些不科学、不正规的“测试”,它们多是非专业人士从自己的经验、想象或道听途说出发,随意编制出来的趣味测试题,并非心理测验。对这种游戏性试题的结论,我们也不必信以为真。
误区五:心理治疗并没有什么效果。
研究显示,心理治疗对大部分的心理问题与疾病有效,但心理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基本看不到效果。如果治疗时采用的方法不具有针对性,就更难带来明显改善。对此,患者应当有正确的认知,要在正规医院的精神科或心理科接受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持耐心,在治疗期间应放下不合理的预期,尽量敞开心扉,配合医生采取不同的干预方式,长期坚持下去便有可能逐渐看到效果。
关于心理学的误解还有很多,为了澄清认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心理学,学会用心理学知识指导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我们特别编写了这本《一分钟趣味心理学常识》。
本书围绕着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展开,每一章都集合了基础且重要的心理学概念,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进行说明,使你能够轻松掌握感觉、知觉、意识、潜意识、记忆、动机、情绪等相关知识,并能够用这些知识解答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情绪糟糕时会想吃糖?为什么总是发现不了魔术师的小动作?为什么在学东西时会有恍然大悟的感受?为什么对陌生的场景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除此之外,书中还涉及大量经典、有趣的心理学实验,以及心理学流派、心理学名人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不仅能激发你研究心理学的兴趣,还能让你了解到先行者在探索人类的心理世界时付出过怎样的努力。
本书将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熔于一炉,可以让你在轻松、惬意的阅读中与心理学近距离接触,在不知不觉中升格为“心理学达人”,利用心理学知识获得积极、健康的人生。
还等什么?现在就开启这趟充满意趣的心理学探索之旅吧!
评论
还没有评论。